【連網】(記者 陳兵 通訊員 萬民)近日,在海州區浦南鎮江浦村野趣採摘園內,臺灣紅心火龍果、日本晚熟冬桃等各種水果已經成熟,進入採摘旺季。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遊客漫步其中,或觀光採摘或體驗農事,盡情感受田園風光。
江浦村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位於浦南鎮正西5公裡處,交通便利,人流量大。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浦南鎮加大「雙招雙引」力度,立足優勢資源,靈活精準施策。「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是關鍵。我們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助推產業興旺,助農增收,為實施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浦南鎮黨委書記朱衝說。
去年,浦南鎮投資1.2億元,建起3000畝的田園綜合體項目,並將項目建設在江浦村。村集體流轉土地1000畝建設項目一期,栽種10餘個果樹品種,利用交通區位優勢,依託海州、青口及周圍城市經濟發展和休閒需要,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賞花品果、採摘遊樂於一體的現代農業智慧體驗中心。
針對江浦村原有的水稻田養殖龍蝦、螃蟹經驗這一優勢,村黨委創辦了包埠生態稻專業合作社,包括稻田養殖龍蝦、螃蟹基地和稻田養殖麻鴨基地1000畝,每畝增收2000元。同時,成立郎墩果蔬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5000畝,種植荷蘭絲瓜、日本西葫蘆、臺灣甜瓜等,並在2000畝的淺水藕田裡搞起養殖龍蝦試驗,並獲得成功。此外,聘請專家開展技術講座,培育農村致富帶頭人,達到農業科技推廣、服務農戶的目的。「原來村裡人以種植小麥、水稻為主,如今土地流轉出來了,每年每畝可以得到1200元流轉費,剩餘的勞動力都到合作社和綜合體創業、務工,每年每戶至少增加收入3萬餘元,增強了黨員群眾幹事創業的凝聚力。」江浦村黨委書記李羅華說。
在浦南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江浦村還新建了標準化的黨建活動場所,配齊了圖書室、籃球架、桌球臺等文體設施;投入60萬元建起村史館;投入100萬元建起廉政文化走廊;投入50萬元建起鄉村大舞臺,方便群眾舉辦節慶活動;修建直達村裡的瀝青路,統一規劃了排水溝,路兩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浦南鎮還定期組織村民、黨員和小學生到鄉賢館接受紅色革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