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吳迅中學李群校長
上海市吳迅中學,由美籍華人吳迅先生捐建吳木銓教學樓而得名。學校遵循吳迅先生的寄語:「信心、毅力、自愛、責任」,將八字校訓與核心素養相融合,積極打造「有為」文化,提出「讓學校成為師生有為的地方」的辦學願景,確立「有為學生」培養目標,重視德育課程創設實施,知行合一,講究實效,助推學生全面發展。在教育的新形勢下,吳迅中學堅持以「校訓」為支點,「德育」做槓桿,「有為」立文化,靜靜想、細細做、點點進,以淡淡香,裝點浦東德育的百花園。
「校訓」為支點精準把握「德育」核心
支點,是物理學概念,是指槓桿賴以支撐物體而發生作用的固定不動的一點,引申指事物的關鍵,中心。在德育管理中,其實也要抓住「支點」,抓住關鍵,所謂牽牛鼻子。校訓,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為我們眺望其精神家園打開了一扇窗戶,其關鍵是引導廣大師生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意即德育要運用鮮活事實、生動形象來教育啟發學生,要力求做到深入而不深奧,淺出而不淺薄,生動而不生硬。
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形成良好健康的德育教育生態,各項工作要落細落小落實,將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蘊含在教育的內容和過程之中,形成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的德育工作長效機制。
教育部的文件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指南。三十多年前,吳迅先生為我們確立了「信心、毅力、自愛、責任」八字校訓,吳迅人不斷賦予其時代的新內容並努力踐行。信心:要熱愛生活,自信向上,悅納自己;學會微笑、感謝與讚美,尊敬師長,友善樂群;要自強不息、積極進取,擁有朝氣蓬勃的「精氣神」。毅力:要具有較強的規劃、選擇、探究、實踐、反思等自主發展能力,增強學習內驅力,既能自主學習,又能與人合作,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做更好的自己。自愛:應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具有包容的心態,學會情緒管理;擁有愛家人、愛集體、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要勇於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並發展積極的人生態度,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周邊的人和事,傳遞正能量。責任:有擔當與負責的品質,有為社會服務和奉獻的公益精神;有夢想、有追求,有社會責任感,關心國家發展,並為之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我們領會八字校訓的精神內涵,使之成為學校的靈魂和活力所在,以其為德育工作支點,建立清晰而又整體的育人格局,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提供「小而近、實而活」的榜樣和標杆,真正觸動學生們的心靈。
「德育」做槓桿全面落實「有為」教育
2017年區級重點課題《普通完中開展「有為教育」的實踐研究》順利結題,我們確定了「四為」發展目標。「願為」是目標的追求狀態,是富有積極飽滿的精神面貌;「能為」是能力的支持狀態,是給予實踐有效的操作方法;「敢為」是意志的突破狀態,是賦予攻堅克難的無畏勇氣,而「有為」是收穫的成果狀態,是達到改變發展的努力結果。「願為」「能為」「敢為」到「有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德育活動和德育教育中營造促進學生發展的有利氛圍,使學生獲得內驅力進而達到「有為」。
我們優化校園環境、營造「有為」文化氛圍,校園中洋溢著「信心毅力自愛責任」內涵的文化布置,它們產生了豐富的文化昭示,使身處其中的每一位吳迅人能時時感受到獨特校園文化的浸潤。我們編撰了《吳迅的故事》小冊子,預備年級新生、高一新生的第一課就是讀《吳迅的故事》,參觀吳迅先生校史陳列室,並組織演講比賽。學校每學期評選「吳迅有為學子」,以「有為學子」的榜樣力量來激勵學生。我們「有為課程」的頂層設計——「讓每一個生命擁有成長的力量」,尤其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讓學生們在繽紛多彩的德育活動中合作、探索、反思與發展。這幾年,我們將讀書節、社團節、科技節、體育節等八大節日文化課程化,覆蓋到全體學生,為學生獲得「有為」體驗搭建舞臺。
我們也關注家校合作,同向發力。編撰了《師長同教家校共育》讀本,開發了《架起生命的彩虹》和《親手澆開幸福花》等生涯教育讀本,積極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密切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我們的「兩代書」活動、相約心語園活動、吳迅「有為」家長沙龍活動、親子健康心理系列指導等,這些活動促進了「有為」學子的全面成長。
「有為」立文化 紮實推進特色發展
八字校訓滲透在我們校園生活的各個環節、延伸到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實現了德育工作對全體師生和校園空間的全覆蓋,形成了學校具有鮮明校本特色的德育格局。
學校王萍老師的《來自天堂的一封信》被廣泛傳播,在區、市乃至全國都產生了影響,恰是校訓的本質力量的激發。受到王萍老師關愛的這位學生,如今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他將這份書信珍藏多年,並告訴老師:這封信是他的精神財富,鼓勵他勇敢地面對現實,堅定地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青春。
幾年來,學校將頭緒繁多的學校德育工作統整在「有為」文化中,以「有為」文化促進師生們的認同感、成就感和歸屬感,鼓舞師生們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真正讓學校成為師生「有為」的地方。我們堅持「立『信心毅力』之德,樹『自愛責任』之人」,力爭走出一條德育工作特色化的道路。可以說,八字校訓為學校完整地提供了德育工作富有教育意義的真善美的特定情境,使浸潤其中的學生獲得了深刻的啟發、反思、自律等思想錘鍊,進而實現他們的自我「有為」發展。
【來源:浦東德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