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談德育-「校訓」為支點,「德育」做槓桿,「有為」立文化

2020-12-14 瀟湘晨報

上海市吳迅中學李群校長

上海市吳迅中學,由美籍華人吳迅先生捐建吳木銓教學樓而得名。學校遵循吳迅先生的寄語:「信心、毅力、自愛、責任」,將八字校訓與核心素養相融合,積極打造「有為」文化,提出「讓學校成為師生有為的地方」的辦學願景,確立「有為學生」培養目標,重視德育課程創設實施,知行合一,講究實效,助推學生全面發展。在教育的新形勢下,吳迅中學堅持以「校訓」為支點,「德育」做槓桿,「有為」立文化,靜靜想、細細做、點點進,以淡淡香,裝點浦東德育的百花園。

「校訓」為支點精準把握「德育」核心

支點,是物理學概念,是指槓桿賴以支撐物體而發生作用的固定不動的一點,引申指事物的關鍵,中心。在德育管理中,其實也要抓住「支點」,抓住關鍵,所謂牽牛鼻子。校訓,是學校的靈魂,是學校歷史和文化的積澱,為我們眺望其精神家園打開了一扇窗戶,其關鍵是引導廣大師生隨時注意而實踐之。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意即德育要運用鮮活事實、生動形象來教育啟發學生,要力求做到深入而不深奧,淺出而不淺薄,生動而不生硬。

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指出,要形成良好健康的德育教育生態,各項工作要落細落小落實,將核心素養的關鍵要素蘊含在教育的內容和過程之中,形成一以貫之、久久為功的德育工作長效機制。

教育部的文件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指南。三十多年前,吳迅先生為我們確立了「信心、毅力、自愛、責任」八字校訓,吳迅人不斷賦予其時代的新內容並努力踐行。信心:要熱愛生活,自信向上,悅納自己;學會微笑、感謝與讚美,尊敬師長,友善樂群;要自強不息、積極進取,擁有朝氣蓬勃的「精氣神」。毅力:要具有較強的規劃、選擇、探究、實踐、反思等自主發展能力,增強學習內驅力,既能自主學習,又能與人合作,具有堅忍不拔的意志,做更好的自己。自愛:應自尊自重,自立自強,具有包容的心態,學會情緒管理;擁有愛家人、愛集體、愛祖國的思想感情;要勇於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形成並發展積極的人生態度,通過自己的努力影響周邊的人和事,傳遞正能量。責任:有擔當與負責的品質,有為社會服務和奉獻的公益精神;有夢想、有追求,有社會責任感,關心國家發展,並為之樹立遠大理想和目標。我們領會八字校訓的精神內涵,使之成為學校的靈魂和活力所在,以其為德育工作支點,建立清晰而又整體的育人格局,為學生營造「真實的學習」,提供「小而近、實而活」的榜樣和標杆,真正觸動學生們的心靈。

「德育」做槓桿全面落實「有為」教育

2017年區級重點課題《普通完中開展「有為教育」的實踐研究》順利結題,我們確定了「四為」發展目標。「願為」是目標的追求狀態,是富有積極飽滿的精神面貌;「能為」是能力的支持狀態,是給予實踐有效的操作方法;「敢為」是意志的突破狀態,是賦予攻堅克難的無畏勇氣,而「有為」是收穫的成果狀態,是達到改變發展的努力結果。「願為」「能為」「敢為」到「有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我們在德育活動和德育教育中營造促進學生發展的有利氛圍,使學生獲得內驅力進而達到「有為」。

我們優化校園環境、營造「有為」文化氛圍,校園中洋溢著「信心毅力自愛責任」內涵的文化布置,它們產生了豐富的文化昭示,使身處其中的每一位吳迅人能時時感受到獨特校園文化的浸潤。我們編撰了《吳迅的故事》小冊子,預備年級新生、高一新生的第一課就是讀《吳迅的故事》,參觀吳迅先生校史陳列室,並組織演講比賽。學校每學期評選「吳迅有為學子」,以「有為學子」的榜樣力量來激勵學生。我們「有為課程」的頂層設計——「讓每一個生命擁有成長的力量」,尤其關注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讓學生們在繽紛多彩的德育活動中合作、探索、反思與發展。這幾年,我們將讀書節、社團節、科技節、體育節等八大節日文化課程化,覆蓋到全體學生,為學生獲得「有為」體驗搭建舞臺。

我們也關注家校合作,同向發力。編撰了《師長同教家校共育》讀本,開發了《架起生命的彩虹》和《親手澆開幸福花》等生涯教育讀本,積極組織開展各類主題活動,密切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我們的「兩代書」活動、相約心語園活動、吳迅「有為」家長沙龍活動、親子健康心理系列指導等,這些活動促進了「有為」學子的全面成長。

「有為」立文化 紮實推進特色發展

八字校訓滲透在我們校園生活的各個環節、延伸到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實現了德育工作對全體師生和校園空間的全覆蓋,形成了學校具有鮮明校本特色的德育格局。

學校王萍老師的《來自天堂的一封信》被廣泛傳播,在區、市乃至全國都產生了影響,恰是校訓的本質力量的激發。受到王萍老師關愛的這位學生,如今已經是一名大學生了,他將這份書信珍藏多年,並告訴老師:這封信是他的精神財富,鼓勵他勇敢地面對現實,堅定地走出了屬於自己的青春。

幾年來,學校將頭緒繁多的學校德育工作統整在「有為」文化中,以「有為」文化促進師生們的認同感、成就感和歸屬感,鼓舞師生們的凝聚力和創造力,真正讓學校成為師生「有為」的地方。我們堅持「立『信心毅力』之德,樹『自愛責任』之人」,力爭走出一條德育工作特色化的道路。可以說,八字校訓為學校完整地提供了德育工作富有教育意義的真善美的特定情境,使浸潤其中的學生獲得了深刻的啟發、反思、自律等思想錘鍊,進而實現他們的自我「有為」發展。

【來源:浦東德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官山九年制學校表彰德育先進個人
    11月27日下午,丹江口市官山鎮九年制學校召開德育先進個人表彰大會,該校全體師生和部分家長參會,大會彰顯立德樹人理念。會上表彰的美德少年、環保小衛士、安全標兵激起廣大師生對德育先進學習熱情。他們在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踐行社會公德、遵守日常規範、力所能及地做一點一滴好事的形象深深地打動與會人員。老師們再次感受到培養崇高的思想品德、培育高素質的人才的重要性。「只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鋪墊堅實人生,」校長劉家有語重心長地指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關鍵是堅持下去,養成良好的習慣。成績只代表過去,希望我們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 【點讚】全國首批德育典型案例揭曉,雲南8所中小學榜上有名!
    」課程——西雙版納州允景洪小學深挖民族特色依託「允美」課程育人》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雲南省教育廳始終將《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作為學校開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納入校長和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自2017年以來,共組織950餘名德育幹部和骨幹教師參加中小學德育工作實務培訓。
  • 建項目、創特色、樹品牌,順德中小學德育教育碩果纍纍
    百花齊放,42項優秀成果受表彰  在《順德區中小學德育工作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引領下,順德區各學校在德育品牌建設上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實踐,當前已形成一鎮一品、一校一品的格局,各鎮街和學校都形成了德育品牌建設的成果,經過區教育局的嚴格審核,評選出了42項優秀德育品牌建設成果一、二、三等獎。
  • 學海立人 潤德為先 瀝海街道中心小學全方位推進德育工作走向深入
    據悉,為深化「紅領活教育」行動,紮實推進「五星三名」工作,從本學期開始,學校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理念,在「學海立人」黨建品牌的引領下,深挖教育資源,踐行優質服務,通過「學海拾貝」評價系統建構,全面啟動「學海潤德」課程體系建設。
  • 柯橋區楊汛橋鎮中學2020年德育工作碩果纍纍
    楊汛橋鎮中學從學生實際出發,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以日常行為規範教育為基礎,不斷探索學校德育工作新途徑,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充分展示「揚善樂業正德立人」學校德育品牌,以「樹揚正德育品牌、育楊中陽光學子」為主題,以德育工作精細、精深、精緻為手段,以貼近學生、貼近學生生活、貼近學生心靈為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株洲市十八中《以美促德》入選全國首批典型德育案例名單
    紅網時刻株洲12月2日訊(通訊員 湯麗峰)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公布了首批「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名單,全國共評選出典型案例260個,株洲市十八中《以美促德》德育案例成功入選,為湖南省唯一一個上榜的高中學校。
  • 千裡有緣聚一中,德育交流意綿長
    2019年12月16日貴州織金一中、三中、四中、九中高中交流團隊一行15人到花都區第一中學進行交流學習,危德健校長熱烈歡迎,並率領整個行政團隊進行了熱情接待。12月16至17日主要針對德育方面進行交流學習。12月16日上午,莊嚴的升旗禮拉開了交流的帷幕。
  • 北京明年年底前打造50個職校德育品牌
    「一校一品」創新德育培養,北京市職業院校德育「一校一品」創評活動已評選出34個優秀德育品牌  北京明年年底前打造50個職校德育品牌  從零基礎、零樂理知識的小白成長為合唱社的重要成員,從聽力障礙的學生成長為踩準音樂節奏、身姿曼妙的舞者……昨日,在北京新城職業學校舉行的「一校一品
  • 德育教育 築夢未來——六盤水市第一實驗中學舉行學科滲透德育優質...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省教育廳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思想,同時也是為落實我校新德育體系建設的「孝、勤、謙、和、正、韌」六善人格培養目標,推動我校靈性教育建設,我校於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2日舉行了第一屆學科滲透德育優質課評選活動。
  • 「愛心潤童心,初心育新人」——松江聯合學校德育工作現場會
    在大力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鼓勵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學校德育工作要緊緊圍繞「德」字為中心,注重以德立人,以德育人,倡導薰陶浸潤,結合社會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素養。 為推進松江聯合學校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在校長曹平精心部署下,在各校區負責人大力配合下,2020年12月10日松江聯合學校召開了德育工作現場會。德育現場觀摩實錄一松江聯合學校展示養成教育——宿舍管理。乾淨的地面、方塊的被褥、整齊的用品擺放,令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讚,這是學生自主管理的成果。
  • 踔厲奮發,踵事增華—郝內小學左手智育右手德育雙管齊下育英才
    郝內小學堅持以生為本,把學生的學習放在首位,學生有多少能夠學會是郝內小學衡量教師業務能力的標準。丁校長在教研會上指出,現在是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的時代,我們不能沉浸於過去的成績,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意識。學校為了吸引學生和家長對學習的關心,希望家長能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業,同時也祝福孩子「魚躍龍門」,希望獲獎學生再接再厲,勇攀高峰。
  • 重慶一中:德育頒獎大會 「各路」榜樣齊聚一堂
    頒獎大會現場    華龍網訊(黃秋瑩)19日,重慶一中在藝術樓報告廳舉行了一場以「讓美德發揚,與榜樣同行的」為主題的德育榜樣頒獎大會。學校校長唐宏宇,黨委書記兼副校長歐健等領導和受到表彰的學生德育榜樣以及師生代表、家長1000餘人參加齊聚一堂。    頒獎大會現場,通過播放VCR了解每一位獲獎者的「德育」事跡,他們並發表個人感言,「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道德,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 我市舉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德育專題展示交流活動
    」小學德育專題展示交流活動在平山實驗小學舉行。  現場,與會人員觀看了學生龍獅操、師生舞龍表演,觀摩了《舞龍文化潤童心,爭當小小傳承人》、《品龍之精神,啟成長之路》班會活動,並學習了《傳承舞龍文化,創建特色校園》等專題講座。  平山實驗小學校長 李明鳳: 我們學校將舞龍文化作為我們學校的辦學特色之一,同時也是我們德育工作的一個特色,這幾年我們將舞龍文化納入我們的課程,分章節、分年級在各個學科當中進行融合性的教學。
  • 五行遂昌 五彩德育 遂昌創建「一校一品」德育品牌
    以弘揚鄉土文化為主線,該校利用版畫大師楊可揚故鄉資源創建版畫社團,通過傳承版刻藝術,培養學生樹立起「一絲不苟做事,黑白分明做人」的版畫精神。這是遂昌「一校一品」德育品牌創建成果的生動縮影。為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提升辦學品質,提高育人水平,近年來,遂昌各中小學、幼兒園以黨建為引領,圍繞「五行遂昌、五彩德育」全面推進「一校一品」創建,逐步培育出以金色耕讀慈孝文化、木色綠色生態文化、水色山水特色文化、火色愛國主義文化、土色鄉土傳統文化為代表的五色德育品牌。黨建品牌打造與「一校一品」建設有機融合,遂昌以黨建引領教育教學各項工作。
  • 以誠正心 以德修身 ——— 「德育專題講座」進四中
    由武鄉縣圖書館、縣教育局組織開展的「德育專題講座進校園」活動於10月23日下午在武鄉四中進行,整個活動由暴一清校長主持,初二年級全體師生聆聽講座。武鄉縣圖書館郝館長開門見山,講述了「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 北片本土文化德育活動基地掛牌暨籤約啟動儀式在思源現代農業...
    為深入推進北片文化德育工作的實施,促進區域學生校外研學實踐和勞動實踐開展,北片教育指導中心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擬建立一批片級本土文化德育活動基地。今天上午,北片本土文化德育活動基地掛牌暨籤約啟動儀式在廣州市思源現代農業基地舉行。
  • 探討傳統文化中的「五倫八德」理念與中學德育教育
    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學校開展的德育工作大多只注重理論和形式,德育目標較高且抽象,不符合中學生的發展特點;長期存在的「應試教育「傾向,使學校忽視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往往只在形式上響應國家政府的號召,並且是一味的對學生進行思想上的灌輸,使學生很少參與到道德實踐活動中去,德育教育根本沒有實效性的影響。第二,家庭教育的缺失。現今社會中,大多數的家庭教育表現為功利主義的薰陶明顯多於道德的培養。
  • 知禮明恥 崇德向善-寧波積極探索中小學德育「新模式」
    寧波通過開展校訓闡釋,將德育目標融入校訓,推進全科德育。修訂完善了《中小學生守則》,將德育內涵融入日常管理規範,引導學生實現道德認知概念化向道德實踐轉變。通過建立名人雕像、班級文化窗、特色展示牆等,賦予校園花草廊橋道德故事,實現環境育德。
  • 浙江瑞安:創建學段德育新模式
    瑞安市實驗小學舉行了一場以「玉海基因傳承」為主題的學段德育實踐活動。在國旗長廊的路上,紅領巾社團國旗社的講解員帶領大家一起了解國旗和該校知名校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的故事。  「祖國,我為你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由紅領巾朗誦社帶來的《國旗頌》飛上天空,飛向每一個孩子的心間。此外,合唱團的快閃活動《我和我的祖國》完美演繹,贏得在場嘉賓連連稱讚。
  • 創新德育模式,提高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實效
    這些經典文化正是對中小學生傳統美德教育的有效載體,對青少年的道德修養、行為習慣、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都將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應該以傳統美德教育為抓手,探索德育新模式。 因此,瓦房店市教育局本著繼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宗旨和自我教育、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理念,把名言警句創編成歌曲——《警世賢文歌》,用藝術的形式為德育插上騰飛的翅膀。瓦房店市把《警世賢文歌》的傳唱推廣項目申報為大連市實驗課題,大連市教育局把它列為大連市教育體制改革重點項目,責成瓦房店市積極實驗,探索出中小學有效銜接的德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