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麵食是每天基本上都在吃的,而且麵食的種類也很多,比如手擀麵,臊子麵,刀削麵,炸醬麵,酸湯麵,炒麵,陽春麵等等。吃了30多年的面,一直以為,煮麵條的時候要水開下鍋,當水花在鍋裡沸騰,蒸汽頂開鍋蓋的時候,那便是下麵條的最佳時機。其實做了這麼多的麵條,每次基本上都是開水下鍋,上次親戚來過家之後,指出了我在平時做菜時很多的錯誤,遠也傳授了很多的方法和技巧。一次簡單的見面,一次簡單的吃家常菜,卻讓我受益匪淺。
也是親戚一直在強調,煮麵條的時候最忌水開下鍋,他們開的飯館是炒菜館,麵條很少去做。但是隔壁的是比較專一的麵館,無論是什麼面,麵館老闆和老闆娘都會做都會煮,而且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時候甚至麵館裡面爆滿了人,可見他們做的面味道是非常的好,有一次親戚去隔壁蹭面吃,麵館的老師傅也就是麵館老闆本人,沒想到卻給他說,他們麵館煮麵從來不是水開下鍋,這樣速度又慢,浪費時間,而且煮出來的面還不筋道,要知道麵條是與爽滑和勁道出名。麵條做的好不好?完全以在麵條煮的怎麼樣?麵館老師傅教你小竅門,2步煮出爽滑又筋道。只有用對了方法,用對了竅門,煮出來的面爽滑又勁道。
今天就以將來一代特別著名的陽春麵為例,詳細講解一下,如何煮出爽滑又勁道的麵條。
【主料】:手工掛麵或者鹹麵條
【配料】:小蔥、豬油、醬油、海米、雞精
——【開始製作】——
1、做陽春麵,小蔥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也是吃麵時能夠提升味道的主要配料。準備適量的小蔥切成蔥花,放入盤中備用。
2、正宗的做法是用蝦籽,因為在我們北方蝦籽很難買到,可能買蝦籽在南方或沿海一帶比較容易一點,因為找不到蝦籽,所以用海米來代替。
3、鍋中倒少許的植物油,油不要太多,倒入海米,把海米煸到變色,海米炒出香味,加入醬油。如果不喜歡醬油的味道,也可以用生抽加老抽混合而成的料汁來代替,生抽加老抽的比例為1:1。加入醬油後,炒出醬油的醬香味道,然後關火。
4、舀2~3勺的炒制好的醬油,放入碗中。
5、吃陽春麵豬油是必不可少的配料,所以往小碗中加入一小豬油。再加入一小勺雞精。如果有雞汁,用雞汁是最好的。
6、正宗的做法是用雞湯,作為底料,但是家庭版一般沒有那麼多的條件,當然有條件的用雞湯來做打底料是最好不過的。這裡就用煮麵條的麵湯來代替,羊肉適量的麵湯放入碗中化開裡面的配料。
7、鍋中燒水,水中有密集小泡的時候下入麵條,沒有必要等水開在下麵條。這樣煮出來的麵條比水開下的麵條更加的爽滑,而且口感更加的勁道。節約了時間,節約了成本,而且煮出來的麵條口感更好。麵條下入後,等麵條會再次沸騰的時候,加入涼水。俗話說得好:三開的餃子,兩開的面,做飯還得靠經驗。把麵條煮熟後,就可以撈出放入裝有湯底的小碗當中。
一碗爽滑的麵條,配上濃濃的湯底,撒上少許的小蔥,在寒冷的秋冬季節,吃著面喝著湯,兩個字舒服。
好了,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如果你寫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讚關注和收藏。點擊我的頭像進入我的主頁,有更多的美食文章和視頻。如果有哪裡不懂得或者有其他的意見的,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來討論,我是小付每天分享一道家常菜或者做菜的小技巧,記得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