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萬聖節。每年的10月一開始,超市和商店就開始售賣萬聖節的周邊,比如用來做南瓜燈的一整顆大南瓜,裝飾房間用的蜘蛛網,還有各種服飾等等。
關於萬聖節,大家又了解多少呢?小編先給大家敲個黑板:
萬聖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候。不過我們經常將兩者混為一談,統稱為萬聖節。
萬聖節來源於為時三天的凱爾特節日「薩溫節」。凱爾特人相信,在收穫季節(10月31號)結束時,已故之人可以重新回到地球。於是凱爾特人決定尊重它們。村民用動物皮毛製成的戲服偽裝自己,以此來驅趕幽靈訪客;宴會桌已經準備完畢,用食物來撫慰不受歡迎的靈魂。
在西方,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挨家挨戶地敲門,去要糖果,得不到就會搗蛋。
提到萬聖節,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南瓜?鬼精靈?女巫?還是殭屍?很多人把自己打扮成另類裝扮,有些甚至把家裡也裝飾成充滿恐怖的風格。
但是別忘了,萬聖節也有一些獨具特色的風俗食物。
糖果
糖果是萬聖節必備的,和中國過年在家裡放糖果招待客人一樣,在萬聖節,小孩兒和青少年都會化妝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種糖果也算是應景食品的一種,這時候商店裡賣的糖果較受歡迎的是各種鬼怪造型的糖和以萬聖夜常見的橘色、棕色或黑色為包裝的糖。
南瓜
眾所周知,南瓜是萬聖節的必備食品。而且這個時節,正好是南瓜成熟的旺季,美國人和西方很多國家為慶祝萬聖節吃南瓜餅及各種南瓜美食。南瓜仿佛已經成為秋季的代表美食,也是秋天豐收的象徵。
另外烘乾的南瓜子也是常被當做萬聖夜的食品。手巧的還可以做成南瓜燈哄孩子開心。
太妃糖蘋果
由於萬聖夜也臨近蘋果的豐收期,太妃糖蘋果也成為應景食品。製法方法很簡單,把蘋果插上竹籤,然後手持竹籤把蘋果放在太妃糖漿中轉動,有時會再粘上果仁。
從前,各家各戶會準備太妃糖蘋果送給小孩,但當傳聞有人把大頭針和刀片放在蘋果中,這個習慣便逐漸消失。
熱蘋果西打
這種飲料是用蘋果酒加熱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熱時已經揮發得差不多了。這種飲料在歐美的冬天都很盛行,一路喝過聖誕節到春天,熱紅酒也常常在這個時候喝,做法頗為類似,就是把蘋果酒換成紅酒。
粟米糖
粟米糖是在美國、加拿大等地萬聖節期間非常流行的甜點,不過這種三色糖果脂肪含量竟然是零,但是含有大量的糖分,並不屬於健康食品,小孩子們還是要少吃。
萬聖節蛋糕
萬聖節,蛋糕是必不可少的配角,近年來,關於萬聖節還推出了各種惡搞,鬼怪蛋糕,當然也有一些可愛蛋糕,可愛的讓你不忍心下口,也有噁心程度讓你不敢下口的。
#萬聖節,你們準備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