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見聞)逛年貨趕春運 臺北年味濃
中新社臺北2月2日電 題:逛年貨趕春運 臺北年味濃
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陳小願
「買年貨一定要到迪化街,那是臺北最有年味的地方。」計程車司機蕭先生告訴記者。
位於臺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是臺北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街市。自清代以來,一直是南北貨品、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重要集散地。據介紹,1996年迪化街首次舉辦年貨大街活動,自此該街成為臺北最重要的年貨採購地。
迪化街是臺北最重要的年貨採購地之一。連日來,迪化街舉辦年貨大街活動,吸引大量人潮。
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沿街市騎樓向外搭出寬一米、長兩米多的雨棚,是糖果販張先生的攤位。他近日告訴記者,今年年貨大街活動期間,每天約有數萬人客流量。「今年生意還好。」
在約800米長的迪化街上,聚集了數百個攤位。既有北港黑花生、澎湖花枝丸、雲林烏魚子、手工牛軋糖、魷魚絲等臺灣本土小吃,也有天津糖炒慄子、湖南臘肉、廣東臘腸、金華火腿等大陸各地特產。
為吸引顧客,商家們各有招數。或將各類蔬果乾依彩虹色分類擺開,或現場製作香氣引人,或著旗袍、動物圖案服裝、生肖頭飾等吸睛。不少店家擺出「歡迎試吃」字樣,有的甚至主動向往來行人遞上一份供品嘗。基隆海洋大學學生張一帆和兩位朋友利用寒假在此打工,三人用即興街舞招攬顧客,碼貨、稱重、結帳都在舞蹈中一氣呵成。
迪化街是臺北最重要的年貨採購地之一。連日來,迪化街舉辦年貨大街活動,吸引大量人潮。
中新社記者 孔任遠 攝
春節自然少不了紅包、春聯、年畫等「文創年貨」。印有「朕賞銀千兩」「兒子的孝心」「女兒的心意」的紅包成了年貨大街上文創攤位的熱賣品。除了傳統春聯,今年更有「招桃花」「防水逆」「少加班」「今年一定要變瘦」「老娘今年不嫁人」等年輕人喜歡的創意春聯。
來自宜蘭的黃女士表示,臺北迪化街的年貨比宜蘭種類多,價格也便宜,所以特地趕來。「一般來講,過年糖果至少買個一兩千塊(新臺幣)。」她說。
距迪化街約1公裡的臺北車站,行人匆匆。進入候車大廳的驗票閘機口,乘客排起數米長的隊伍。
花蓮、高雄等地因回鄉人多,同時也是旅遊勝地,票較難買。家住花蓮的Sara表示,自己提前一個月就買好了回家的票。不少旅客表示,現已訂好回程票。
帶著三個孩子要回高雄老家過年的蔡女士表示,今年臺灣春節小長假開始時間與學生放假時間接近,因此火車票較往年更難買。
據了解,臺灣高鐵增加了春節期間客運班次,從1月31日至2月11日,共加開482班次列車,總計開行2155個班次。
2月1日下午,臺北車站附近交通已較為擁堵。計程車司機蕭先生告訴記者,2月2日臺灣進入春節9天長假,隨著在臺北工作的上班族回鄉過年,整個臺北市人流、車流都將逐漸減少,春節期間或將「唱空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