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約評論員 吳元中
2019-04-17 14:27 來源:澎湃新聞
4月11日,一段「一線工人安全帽」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一位建築工人模樣的男子手持兩個安全帽當場演示,黃色安全帽被紅色安全帽一碰就碎。據介紹,安全帽是工地發的,黃色的是一線工人的,紅色的是領導的。拍視頻的竇師傅稱,黃色安全帽「就是塑料,一碰就碎。」
視頻屬於網友自行上傳,真假還有待核實。但原本應承擔一定安全保護作用的安全帽,竟是一碰就碎的「渣渣帽」,這樣的觀感,著實讓人震驚。4月17日上午,應急管理部官微轉發視頻並回應: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於形式,浮於表面。
但視頻引發關注的核心恐怕不僅在於安全帽質量,還在「領導版」與「工人版」這種差異對待。
按理說,如果真有必要將安全帽分不同顏色,以工作區域、工種等劃分,都可以理解,但以領導與工人進行區分,本就有以身份地位為中心和「貴賤有別」的意味,至於普通工人的安全帽和領導的存在重大質量差異,前者在後者面前不堪一擊,就更讓人大跌眼鏡了。
生命是平等的,但一頂小小的安全帽,就讓人看到普通工人所受的保障是多麼脆弱,領導們則因特殊安全帽的特殊保護,顯示出尊貴。這種截然不同的對待,無疑會傷害廣大工人的感情,他們拍攝視頻並上傳,事實上就是表達不滿,而不僅是搞笑、戲謔。戴著這樣安全帽的工人們,除了形式和心理上的安慰外,基本的人身安全又何曾受到絲毫的保護?
該事件也讓人看出,一些單位無視工人生命安全,購買低價劣質的安全帽讓工人佩戴,根本就是出於對安全檢查和施工要求的應付。也難怪有工人對這種毫無安全保護功能反而礙事、影響自我保護反應的「安全帽」心生厭惡,不願佩戴。對此,監管部門該出手調查,依法嚴厲打擊了。
這樣的「安全帽」公開出售,也暴露了安全帽的生產、銷售與市場監管等環節問題不少,理應引起各領域相關部門的重視。需知,安全帽不是應付檢查的裝飾品,而是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減少傷亡的必需品,質量必須有保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安全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