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0 21:56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朱曉迪 通訊員 朱曦妍 葉思宏
5月10日晚,海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學術報告廳內,150名護士集體摘下燕尾帽,將帽子捧在左手掌心,齊誦南丁格爾宣言,自此之後,他們將不再佩戴燕尾帽。
因為工作原因,護士經常需要快速走動,在搶救病人做心肺復甦等劇烈操作時,容易與輸液架擦碰,影響搶救,尤其是短髮女生,一天總要調整好幾次護士帽。從醫院內部的感染預防控制來說,護士們一般一周清洗一次護士帽,頭髮油脂的分泌,讓帽子容易藏汙納垢,護士帽有可能成為攜帶病菌的潛在感染源。此外,醫院為全院護士定期更換護士帽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事實上,護士帽的佩戴歷史由來已久。1928年,林斯馨女士在第九屆全國護士代表大會上,首先提出統一全國護士服裝的建議,推動了我國護士服裝的統一,護士帽也被正式命名為「燕尾護士帽」,象徵著聖潔的天使和職業的高尚。自此,每逢5月12日「國際護士節」,醫院、護士學校都會舉行護士授帽儀式。但如今,取消護士帽已經成為了國際化的趨勢,更多醫院傾向於用統一的護士服和髮飾來區分護士的身份。
海寧市二院護士集體摘帽,在海寧市並非首次。2016年,海寧市中醫院(海寧市腫瘤醫院)護士也從實用角度出發,將護士帽摘下;2017年,嘉興市安定醫院(海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護士也不再佩戴護士帽。據悉,很多省級醫院,都已經取消了護士帽的佩戴要求。
「這個帽子是護理人員身份的體現和象徵,我們會好好珍藏這頂帽子的。」海寧市二院總護士長蔣培亞說,因為護士帽的象徵意義已經高於實際作用,所以在今年國際護士節到來前夕,醫院統一安排了摘帽儀式。護士們紛紛表示,他們會將護士帽留作紀念,在國際護士節等重大節日,出席各類活動時佩戴,以此表明自己護士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