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上午,中軟國際公司-北京理工大學捐贈協議籤約儀式在中關村校區舉行。
2020年7月8日上午
中軟國際公司-北京理工大學
捐贈協議籤約儀式
在中關村校區舉行
中軟國際公司董事局主席兼執行長陳宇紅博士代表中軟國際公司向北京理工大學捐贈1億元,重點用於學校人才培養等工作。2016年,作為北理工校友,陳宇紅曾作為捐贈人之一向學校捐贈了「中國首臺大型天象儀」校園雕塑,為美麗的北理工校園樹立了一座文化地標。
校長張軍院士向陳宇紅校友頒發捐贈證書,並代表學校贈送《北理韶華》紀念畫冊
中軟國際公司執行董事唐振明博士與校黨委常務副書記項昌樂院士共同籤署捐贈協議
陳宇紅校友發言
陳宇紅校友在發言中表達了對母校培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他表示,母校為自己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師資和學術環境。多年來,徐特立老院長「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教誨指引著自己在中國軟體事業上持續深耕。近年來,北理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取得了卓越的辦學成就,作為校友感到非常自豪,並一直嚮往與母校開展合作,今天終於達成所願。接下來,中軟國際將與學校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方面開展合作,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貢獻力量。
校黨委書記趙長祿書記講話
校黨委書記趙長祿對陳宇紅等校友情系母校、慷慨捐贈表示誠摯感謝。他談到,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北理工承擔著培養傑出拔尖創新人才、打造大國重器的重任。在本次合作中,學校將把捐贈款項精準用於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上,不辜負校友和社會對學校的期望。北理工的發展離不開廣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今年是建校80周年,是學校砥礪奮進的重要裡程碑,更是朝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宏偉目標奮進的新起點,學校將把廣大校友對母校的深厚情誼轉化為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與廣大校友同心攜手,開創學校更加美好的明天。
陳宇紅校友一行與學校領導在中心花園合影
走近校友
陳宇紅
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1981級本科、1985級碩士、1987級博士校友。
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北理工,陳宇紅度過了9年求學時光。
不為失敗找理由
陳宇紅校友對母校有著深厚的感情,紅色基因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當談及求學時印象最深刻的事,陳宇紅校友這樣回憶:「有一次我在做集成電路電工實驗時,連續幾次都把板子燒壞了。我找到老師,想要解釋一下失敗的原因。老師卻跟我說,不要給失敗找理由,我看到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你的實驗沒有成功。這樣的答覆,讓我感到滿腹委屈。然而正是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我最終發現原來是自己的一支鋼筆不小心放在了底板下面,導致了實驗的失敗。隨著時間推移,我更加理解了老師的深刻用意,也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
做老實人,辦老實事
「很多關鍵的核心技術我們國家尚未掌握,實業報國可以改變這一狀況。」
帶著這樣「簡單」的目的,陳宇紅校友創立了中軟國際公司,談及創業心得,陳宇紅感慨道:「看準一個方向,矢志不渝、足夠專注,簡單追求、沒有私心,成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北理工『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的學風薰陶,老師「做老實人,辦老實事」的諄諄教誨,讓陳宇紅錘鍊出踏實肯幹的優秀品格,並成為他的堅定信念和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
能為國出力是我的榮幸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 陳宇紅博士帶領中軟國際公司 肩負企業社會責任,推出「神兵計劃」, 科技助力領域助力湖北武漢「火神山」、 「雷神山」醫院建設, 中軟國際公司武漢分公司的3000名員工 在隔離狀態下, 通過編寫程序等方式進行技術支援, 以實際行動報效國家!
談及科技助力抗疫,陳宇紅說,「當想到在國家有需要時,能為國出一份力,我的內心就湧起強烈的使命感。母校給予了我『潤物細無聲,家國天下情』的培育,在那一刻,這種情感更加強烈。因此,為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加班加點、不計成本,責無旁貸的高質量完成國家交辦的任務!
「我認為解決中國在軟體行業領域遇到的『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不僅僅是靠引進設備,更重要還是靠人才。」陳宇紅在分享對軟體行業發展看法的同時,也對北理工學子們寄予「胸懷壯志、明德精工」的厚望,表示「將繼續加強與母校的聯繫,共同努力培養研究型、創新型人才!」
走近中軟國際公司
中軟國際公司於2000年成立,2003年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成功掛牌,2008轉入主板上市。上市十七年來,公司保持著高於行業水平的增長速度,從不到25人的小團隊發展為在全球擁有6萬多名員工(95%以上為技術人員)的大型綜合性軟體與信息服務企業,具有極高的市場感召力和客戶忠誠度,以領先的技術、豐富的經驗、精心的服務在中國IT行業享有極高的聲譽。
目前,除中國本土以外,中軟國際公司業務已遍布亞太、北美、歐洲、拉美等地區,在全球近五十個城市設有分支機構和本地化服務中心,長期服務於包括多家全球500強企業在內的頭部客戶和眾多高成長潛力客戶,覆蓋金融、電信、網際網路、高科技、政府、製造與流通、公共事業(交通、能源)、教育等行業。
心繫母校,矢志強國,一代代北理工人始終牢記母校培育之情,傳承北理工的精神氣質,為母校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源: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 來源:合作與發展部 圖片:徐思軍 編輯:徐夢姍、歐洋佳欣、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