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分鐘手術 杭州103歲奶奶重見光明

2020-12-20 健康界

不久前

光明日報頭版頭條點讚邵逸夫眼科專家

被習總書記親切稱為「老阿姨」的龔全珍老人

患有最重度白內障

96歲高齡的她一度被會診認定不手術為妥

卻在這位眼科專家手上重見光明

上個星期

同樣患白內障的103歲高齡的袁奶奶

在餘杭區中醫院眼科醫生的努力下

也重新獲得了光明

……

11月12日。餘杭區中醫院一位眼科醫生曬出一條朋友圈:「102 歲的老奶奶,拆開紗布的時候激動得哭了,指著身邊的孩子說,能看到了,這是孫子,這是孫女,大型認親現場,就覺得自己的鼻子也酸酸的。值得!」

百歲期頤老人 期待重見光明

袁奶奶出生於1916年,今年其實已經有103周歲了,右眼於20年多年前失明,因為當時也已80高齡,而且左眼視力尚好能應付日常生活,因此就沒有進一步治療。

近幾年隨著年事增高,左眼逐漸下降,今年以來視物一直非常模糊,而且一天一天加重,10月份開始就什麼都看不見了。袁奶奶的生活本來還基本能自理,看不見後無法做任何事,精神狀態變得很差,整天坐在輪椅上昏昏沉沉,而且顯得非常沒有安全感,時不時伸出雙手向四周摸索,看看家人在不在身邊。

▲手術前的奶奶整日坐在輪椅上昏昏沉沉

奶奶的子女和孫輩們都很孝順,看到老人這個樣子很心疼。想到奶奶在95歲那年曾經大腿骨折,在餘杭區中醫院做了手術後身體恢復得非常好,於是奶奶的孫女就到區中醫院,問眼科主任梁豔能不能想辦法治好老人的眼睛。

醫生檢查後確診奶奶是患上了白內障(過熟期)如不處理可能出現繼發性青光眼、晶體脫位等嚴重併發症,手術治療則還有恢復視力的希望。

術前周密準備 順利完成手術

餘杭區中醫院眼科之前做過的白內障手術中也不乏90歲以上的患者,但袁奶奶畢竟已經103周歲的高齡。為確保安全度過手術關,眼科醫生為袁奶奶做了詳細術前檢查和全身評估,發現她兩肺肺氣腫、主動脈鈣化、心臟增大;高齡和基礎疾病,使手術難度增大風險增加。為確保手術順利,眼科請來杭州市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胡勇平為袁奶奶主刀,並於術前組織了多學科會診及科室內部討論,做好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預案。並根據老人生活習慣、眼部情況和檢查數據,仔細推敲確定手術方案。

▲市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胡勇平與區中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黃曉芸在為袁奶奶手術

手術定在11月11日下午進行,手術室和麻醉科做好了一切保障準備,奶奶在術中精神一直非常緊張,護士全程緊握她的手,以安撫她的情緒。胡勇平主任和助手黃曉芸醫師一邊不斷安慰「阿婆不要緊張,很快的」,一邊迅速完成微切口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僅十幾分鐘,手術順利結束。

▲術中奶奶與手術室護士緊握著的手

"我又能看到了" 醫生和家屬都熱淚盈眶

第二天一早,當醫生為袁奶奶揭去眼睛上的紗布,老人激動地指著身邊的孩子說「我看到了,又能看到了,你是孫子,你是孫女……」一家人都激動得留下了眼淚,奶奶還緊緊拉著醫生的手連聲說謝謝。經檢查,奶奶的左眼視力從僅有光感提高到了4.4,看到這一家人溫馨喜悅的樣子,醫生也不禁眼眶發熱。

▲「我看得見了」奶奶緊緊握著醫生的手說謝謝

▲又能看見孫子孫女了

醫生有話說

「袁奶奶是眼科目前接診的最高齡的手術患者,這樣的高齡在省城大醫院也並不多見,跟她同一天手術的還有兩位分別為94歲和96歲的高齡老人。」眼科主任梁豔說,近年來區中醫院眼科白內障手術患者年齡呈明顯上升趨勢,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平均壽命增長,大家對老年人生活質量也更加注重;另一方面是通過專家引進和設備投入,醫院的醫療技術和服務能力在不斷提升。

餘杭區中醫院眼科近年通過與市一醫院眼科合作技術不斷提升,微切口左眼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白內障青光眼聯合手術、玻璃腔注藥術等手術均在開展。中西醫結合治療乾眼症、病毒性角膜炎、視網膜病變、視神經病變等方面也均有良好治療效果。

梁豔主任說,「那天,看到袁奶奶重見光明時高興的樣子,家屬們都激動地留下了眼淚,在場的醫生也熱淚盈眶。也有一些老年眼病患者,特別是鄉村的患者,由於對自身年齡的顧忌和對當下醫療技術的不了解而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作為醫生,只要患者需要家屬信任,我們也有勇氣承擔一定的風險,幫更多老年人找回光明,提高晚年生活質量。」

科普小課堂

老年人易得的眼部疾病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很多的老年人到了晚年,身體狀況慢慢出現衰退,容易出現一些疾病,眼睛疾病就是其中的一種。

❖ 眼瞼內翻

又稱「痙攣性內翻」,是老年人常見的眼病之一。患者常因下眼皮邊緣向內翻卷,眨眼時黑眼珠(角膜)經常受到眼睫毛刺激,眼淚漣漣,眼白(球結膜)發紅充血,引起淺層角膜炎。嚴重時黑眼珠還可發生潰瘍,痊癒後形成翳子而影響視力。

❖ 青光眼

原發性青光眼是老人比較常見的眼病之一,分為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其中,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根據發病情況又分為急性閉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閉角型青光眼。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發病迅速,伴有明顯症狀。發作時,眼紅、眼痛、眼脹,並伴有頭部脹痛、噁心、視力急速下降,重者僅能看到亮光,如發生上述情況要馬上到眼科檢查。由於高眼壓也可引起頭痛和噁心,因此當老人出現上述症狀時,不要忘記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 白內障

早期在眼前有片狀或黑點狀陰影,但眼部並不發紅,也無疼痛。隨著白內障的逐步發展,視力漸漸減退,最後連人影也看不清,而且還無法用鏡片來矯正。這是因為瞳孔後面原來透明的圓形晶狀體發白混濁,形成障翳遮住了視線的緣故。老人發生白內障大多與年齡相關,主要是由於年齡引起的晶體代謝異常所致。特別是有近視或遠視的老人,原來度數合適的眼鏡變得不清楚了,這也可能是白內障發展的表現,發現問題應及時到醫院確診。

❖ 黃斑變性

黃斑變性是老人常見的致盲眼病,該病可能與長期慢性光損傷、遺傳、代謝、營養等因素有關。發病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如果老人出現視物變形、視野中有暗點或視力下降等情況,要考慮到有可能是出現了眼底病變。一旦發現上述症狀,一定要及時帶老人到正規醫院檢查,明確診斷。

本文轉自:胡勇平醫生好大夫在線

相關焦點

  • 117歲老人接受白內障手術 將重見光明
    主刀醫生羅永鋒院長推著剛做完手術的老人從手術室出來,家屬上前詢問老人手術情況。張學禮老人的戶口本和身份證顯示,他已經117歲高齡。1月22日上午在郟縣光明眼科醫院接受手術,將重獲光明。117歲老人愛笑,醫生善意隱瞞手術1月22日上午,郟縣光明眼科醫院3層的一間病房裡溫暖如春。張學禮老人穿著棉襖,安詳地坐在病床上,一臉慈祥,還未開口說話就露出了笑容。他73歲的小女兒張院和女婿張振東陪在旁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
  • 70歲阿伯近視約2900度,手術後左眼重見光明
    佛山日報訊 記者吳昱萱 通訊員徐浪報導:近日,右眼失明、左眼看不清的劉伯接受白內障手術後,左眼重見光明。當多彩的世界重現眼前,今年剛好70歲的他握著醫生的手哭出了聲:「唐醫生,謝謝你!」而導致他右眼失明、左眼看不清的罪魁禍首竟是來自兒童時期的高度近視。
  • 長庚醫院電子眼技術助男子重見光明 亞洲僅兩地可手術
    長庚醫院電子眼技術助男子重見光明 亞洲僅兩地可手術 2019年01月03日 15:0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視力惡化數年全盲,男子植電子眼重見光明。(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月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30餘歲的左先生16歲時被確診為色素性視網膜失養症,從原先的夜盲逐漸轉為全盲。去年7月接受長庚醫院電子眼植入手術,恢復了部分視力。左先生表示,最感動的一刻在於,上班前看見2歲的兒子為自己開門時模糊的肢體動作。現在的他,可以看見簡單的字母、形狀,也能夠自己搭公交車外出。
  • 碧江區殘聯惠民行動讓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手術後韓桂香同志重見光明。 「感謝黨和政府! 據碧江區雲場坪鎮雲場坪村村支書王平傑介紹,韓桂香家中有6口人,屬於一戶多殘家庭,兒子韓徐鋒是肢體殘疾人,丈夫患有風溼病,韓桂香同志雙眼患有白內障,因家中缺乏勞動力,家庭特別貧困,醫治白內障疾病成了棘手的問題,碧江區殘聯得知情況後,立即協調銅仁市仁愛眼科醫院為其預約手術。
  • 姚玉峰:蛋皮剝出的發明 讓3萬多患者重見光明
    28歲的河南姑娘陳秋霞,在黑暗中生活了18年,進行角膜移植手術後,當臉上紗布拿開的一瞬間,陳秋霞脫口而出:「我看見了」!她第一次看到了丈夫和三歲女兒的模樣。為她做手術的是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眼科主任姚玉峰。
  • 【新聞故事】送光明的「火車醫院」
    10月14日,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駛抵今年第一站也是唯一一站廣西賀州,將為1000名白內障患者實施免費復明手術。截至12月4日,健康快車已實施手術577例,這是健康快車第五次赴廣西開展健康扶貧,累計幫助廣西5214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前期,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項目組仔細考察了全國疫情與患者需求,選定廣西賀州作為停靠站點。
  • 超聲乳化助七旬老人重見光明
    患白內障已經多年,還能做白內障手術嗎?和很多老年白內障患者一樣,家住乳山市下初鎮75歲的李大爺曾經認為,自己年紀大了,沒必要做手術復明。而在威海口腔醫院眼科,通過白內障手術治療,李大爺重新看到清晰的世界。
  • 95歲老人白內障久拖不治近乎失明,醫生定製手術還患者光明
    日前,在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同濟天佑醫院)眼科胡維琨主任團隊的幫助下,雷婆婆終於重見光明。雷婆婆今年95歲,身體一直很硬朗,但是5年前,她的視力開始逐漸下降,老人覺得走路和日常生活沒有受到嚴重影響,就沒有引起重視。
  • 106歲玩劈叉,103歲做伏地挺身!蘇州這兩位爺爺奶奶火了
    雖然年齡過百,但是孫奶奶依舊是精神抖擻,太極拳、扇子舞、廣場舞……無一不精。最牛的是,她還愛玩劈叉。  光看這矯健的身手,如果不是奶奶自己「劇透」,估計誰也想不到,她是一位已經106歲的百歲老人。  每到重陽節,孫奶奶就自己動手做了一些香袋,送給周圍的親朋好友和鄰居們。  孫奶奶不僅身體好,胃口也是非常好。
  • 中國流動眼科手術車為柳州抗美援朝老戰士送光明
    日前,87歲的吳爺爺在柳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柳州市眼科醫院)眼科四病區副主任雷蔚副主任醫師的主刀下,順利完成白內障手術,成功復明。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國流動眼科手術車「復明18號」為柳州市魚峰區雒容鎮、柳城縣東泉鎮的兩位抗美援朝老戰士送去光明,藉此向抗美援朝老兵致以崇高敬意。
  • 橫店文榮醫院與臺灣太學眼科合作為 104 歲抗戰老兵手術
    在橫店文榮醫院太學眼科中心,可以預約並實施各類白內障手術,近視、老花雷射飛秒手術,以及高標準的各種配鏡服務。東陽市衛計局局長杜衛良、東陽市臺灣事務辦公室主任金承錦、橫店集團總裁助理杜偉群、臺灣太學眼科集團總裁總院長林丕容、臺灣太學眼科集團董事長歐淑芳、橫店文榮醫院院長陳志興等出席揭牌儀式。
  • 84歲「愛心奶奶」本命年心願:繼續做慈善
    她說,自己的哥哥和小妹妹在東北,另一個妹妹在安徽,由於相距太遠,經常一年到頭見不了一次面。「我工資也不高,老母親活著時經常給母親寄錢寄物,母親走了後,我也經常幫助哥哥和倆妹妹。他們子女多,我能幫一點是一點,直到他們的孩子們都長大成人。」   1990年1月,梁聲翕老人退休了。
  • 杭州67歲瑜珈奶奶:眉目舒展 歲月柔軟
    原標題:杭州67歲瑜珈奶奶:眉目舒展 歲月柔軟 67歲的「胡柚奶奶」,在杭州瑜珈老師圈裡顯得很特別。一隻雙肩包,騎上小電驢,一路哼著心愛的小曲,歡快地轉場於健身房各個門店去教課。 想上她的瑜珈課,一度要拼手速,因為秒搶光。這幾年她教過的瑜珈學員超過了2萬人次。不僅如此,她還寫公眾號、做直播,分享練習瑜珈的快樂。
  • 新化縣人民醫院15分鐘內為百歲老人擺脫白內障重拾光明
    近日,新化縣人民醫院五官科成功為102歲的劉奶奶實施了白內障手術,使其重見光明。整個手術僅用時15分鐘,術後劉奶奶恢復很好,第二天就出院了。這是新化縣人民醫院實施白內障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
  • 煙臺毓璜頂醫院眼科主任李元彬團隊:愛與光明同在
    膠東在線6月22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馬瑾)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予人光明,可見其對人體多麼重要,若眼睛遭遇病變,將嚴重影響正常生活。今年60多歲的王先生近日就遇上了這樣的大難題,患青光眼多年的他,半年前在生活所在地醫院行抗青光眼手術,可術後視力一直下降,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就連倒杯水都會燙到手,檢查後診斷為白內障,準備手術,但是當地醫院卻因他的角膜內皮細胞數太少,拒絕給他手術。家人不死心,又去了煙臺多家醫院也都被拒之門外,王先生幾乎崩潰了:才60歲出頭,莫非這樣瞎一輩子?
  • 寶應96歲聾奶奶摔了一跤骨折了!醫生40分鐘解病痛
    10多天前,家住寶應96歲的高奶奶不慎跌倒,疼痛難耐,家人立刻送其就醫。輾轉幾家醫院,均因患者高齡和正處疫情期間,而被拒,最終市中醫院骨傷科副主任醫師張利勇將老奶奶收治入院。經充分評估,按疫情期間手術處理原則,核酸檢測結果出來的當天,高奶奶就被推上了手術臺。一周後的今天,恢復良好的奶奶出院。
  • 85歲老人白內障「過熟」未手術,引發青光眼險失明,白內障患者嚴防...
    通訊員 趙春曉一個月前,家住肥城的李奶奶,一直眼睛脹痛並伴有頭痛症狀,李奶奶以為自己「感冒」了,就到醫院按感冒拿藥治療,眼脹頭痛症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了!後來85歲的李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檢查眼睛,醫生發現其右眼眼壓高,視力僅剩「光感」,幾近失明。據泰安光明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白內障科主任李愛華介紹,「經過詳細檢查,李奶奶被診斷為『右眼晶狀體溶解性青光眼』,必須儘快實施白內障手術,挽救李奶奶的視力。」
  • 杭州67歲「瑜珈奶奶」火了,夢想何時開始都不晚
    67歲的「胡柚奶奶」,在杭州瑜珈老師圈裡顯得很特別。一隻雙肩包,騎上小電驢,一路哼著心愛的小曲,她歡快地轉場於各個門店去教課。想上她的瑜珈課,一度要拼手速靠秒搶,這幾年她教過的瑜珈學員超過了2萬人次。背薄如少女,一條頸紋都看不到「胡柚奶奶」笑著說:「我的學員年齡跨度挺大的,中老年人和大中學生都很多的,他們說我這是『老少通吃』哈哈。」有的媽媽早上來上她的課,晚上會再送女兒來,還有的學員跟著她練了有十幾年了。現在來上課的大多數是「胡柚奶奶」的「老粉」,進門準是先一口一個「奶奶」地叫。
  • 20餘年老糖友患糖網病幾乎失明 寧波愛爾光明眼科助力重獲光明
    重獲光明的張先生,難掩激動的心情說道。 視力危機 今年50歲的張先生,患有20餘年的糖尿病,視力每況愈下,直至最後僅存光感,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輾轉多家醫院,但因糖尿病病史長,眼底問題多,治療難度大,求醫未果。
  • 口述|曾經的患者追憶梅仲明醫生:他醫術精湛,讓我重獲光明
    梅仲明抗疫一線又傳來噩耗,曾榮獲武漢市政府「光明特使」稱號的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梅仲明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去世。3月3日下午,武漢市中心醫院發布公告:該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梅仲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3月3日中午12時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去世,享年5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