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期,蒸饅頭只加酵母大錯特錯,多加兩樣東西,不出半小時發滿盆,蒸出的饅頭,暄軟有度,特別香
初春時期,天氣漸漸轉暖,柳枝發芽,春光明媚,草長鶯飛,到處是一片生機盈然的景色。向以往這個時候人們都會三五成群結伴外出去旅行,去踏青。今年由於特殊原因,我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春節,老師成了主播,父母成了家教老師,全民一起下廚房,個個都被逼成了廚藝高手美食家。不看不知道不比不知道,原來我認為的最為普通的蒸饅頭也被炒作的沸沸揚揚,各種做法層出不群。
饅頭在我的記憶中一直是用老面發麵,一般都是前一天先和好面,隔一晚讓麵團自然醒發,等到第二天起來面也發得差不多了再蒸製。後來人們都用酵母發麵相對要快很多,差不多半天就可以蒸製饅頭,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了不少。
可最近我發現初春時期,用酵母發麵太單一了,多加兩樣東西,不出半小時四十分發的盆滿缽滿,蒸出的饅頭更是暄軟有度,白嫩有佳,特別好吃。最近這段時間我蒸饅頭可沒少操作,和面的時候我多加了兩樣東西,蒸出的饅頭比以前大大提高了好幾個檔次。
話不多說,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分享一下具體做法和步驟,包您看後也能輕鬆快速發好面,在家也能蒸出白嫩光滑的饅頭。
---蒸饅頭---
準備食材:麵粉600克,酵母粉10克,白糖10克,純牛奶150克,溫水200克。
第一步:盆中加入酵母粉10克,白糖10克,純牛奶加熱到30度左右也倒入盆中,,用200克溫水稀釋,最後加入麵粉600克攪拌成面絮狀,下手和成麵團。發麵的時候加入溫牛奶,既可以加快麵團的醒發,還可以讓發好的麵團又白又嫩,有股淡淡的奶香味,特別誘人
第二步:麵團揉搓好後加蓋,鍋中加水燒熱到大概四五十度關火,把麵團放入鍋中,靜止二十幾分鐘,麵團就會發制原來的兩倍左右。
第三步:案板上撒一層乾麵粉,把麵團從盆中拿出,放在案板上用力揉搓五分鐘以上,讓麵團充分排氣,揉搓光滑順溜。
第四步:接著把麵團搓成粗長條,分成大概100克左右的劑子。繼續揉搓至表面光滑細膩,最後定型成饅頭狀,蓋紗布繼續醒發十五分鐘。
第五步:鍋中一次性加足水分,開大火加熱
開鍋後,把饅頭依次放入鍋中,擺放饅頭要留有空間,防止饅頭蒸製中漲發互相粘連,破壞賣相。
開大火蒸二十分鐘,時間到後關火,先別著急揭蓋,再悶三分鐘開蓋取出即可食用。
剛出鍋的饅頭白嫩香甜,最誘人了。看到這的朋友您也趕緊試試吧!
要點提示:立春後,雖說天氣轉暖,還是有一定寒意的,蒸饅頭時除了加酵母粉外,還需要加入白糖和溫牛奶,用溫水和面,分兩次醒發,要想饅頭蒸得好,多揉多醒發。
喜歡的朋友記得留言、轉發、點讚,證明您已經來過,我是一位80後這段時間沒上班,在家研究美食,把我的心得分享給大家,希望您能喜歡。關注我,一起探討生活樂趣,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