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休賽期,CBA大部分球隊都在進行人員變動,北京首鋼男籃為了衝擊總冠軍招募林書豪,遼寧男籃吸引史蒂芬森的加盟,新疆男籃重新籤下周琦與西熱力江補充球隊實力,作為衛冕冠軍的廣東男籃,依然能在新賽季穩坐聯賽第一的寶座,其原因在於杜峰對於輪換陣容的調整。
廣東男籃過去擁有輝煌的球隊歷史,在球隊奪得五連冠之後,廣東男籃在奪冠路上開始頻繁阻礙,近兩個賽季廣東男籃的重新崛起,離不開杜峰教練推動球隊改革的發展之道。鋒線雙外援配置的新陣容打法,加上小球體系的開啟,解放易建聯進攻的壓力,同時杜峰開始發掘潛力的年輕球員,度過廣東男籃的新老交替期,充分給予年輕球員上場機會,胡明軒成為後衛線上冉冉上升的新星。
「伯樂」杜峰挑中了「千裡馬」胡明軒
1998年出生的胡明軒只有22歲,在2017年提升到廣東男籃一隊後,同年便入選中國男籃紅隊大名單,在同齡人中很難找出跟他一樣極具天賦的球員。本賽季杜峰將胡明軒提升到首發陣容,要知道本賽季兩位外援打法均為外線類型,胡明軒能夠脫穎而出擔當首發角色,可見杜峰對於他的期望值有多高。
胡明軒對這支球隊並不算陌生,從2011年加盟廣東男籃三隊之後,他已經在這個大家庭將近10年之久,青年隊到職業球員的道路並不容易,俗話說「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胡明軒能夠在19歲就步入職業舞臺,離不開杜峰的提拔,當然他也沒有辜負杜峰的信任,每一年猶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過去幾個賽季廣東男籃處於重建期,隨著王仕鵬、朱芳雨和陳江華等一代人的落幕,易建聯陪著這支球隊走過了低谷,近兩個賽季廣東男籃重新起航,小球熱潮也在CBA聯賽的舞臺上颳起了一陣熱風,上賽季廣東男籃取得了42勝4負的傲人戰績,場均得到118.7分排在聯賽榜首,之所以能打出如此高的進攻效率,離不開小球戰術的推行。
上賽季廣東男籃擁有場均接近四成的三分命中率(39.4%),通過出色的外線命中率帶動整體進攻,小球戰術體系已經初現雛形,但是在人員配置上,廣東男籃受限於陣容機動性原因,並沒有真正提速。然而威姆斯的加盟,使得廣東男籃步入小球時代。
胡明軒的進攻特點是擅長打快速的攻防轉換,當雙小外援作為進攻強點吸引包夾的時候,胡明軒能夠在防守弱側獲得投籃和空切的機會,這是胡明軒在小球陣容的作用。本賽季胡明軒得到充足的上場時間,場均23.2分鐘是職業新高,場均能得到10.2分2.3籃板1.9助攻,在場時球隊進攻效率達到148.0,雖然有隊友的因素,但是胡明軒在場時帶動球隊攻防速度的作用,卻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本賽季廣東男籃將團隊籃球發揮到極致,利用雙外援的進攻牽制帶動整體進攻,本賽季至今廣東男籃打出了28勝2負的戰績,場均得分達到120.6分,進攻效率127.3均排在聯盟榜首,進攻端稱霸王防守端同樣在線,防守效率109.1排在聯盟第二位,CBA聯賽若正常進行,或許總決賽相遇的兩支球隊還是「疆粵」大戰。
胡明軒重拾三分能力,解放易建聯進攻壓力
胡明軒與雙小外援的使用,一定程度解放了易建聯在內線的壓力。從觀感可以看出杜峰的執教理念,他並不刻意讓雙外援承擔得分任務,反而更希望利用雙外援的進攻威脅,為其他隊員創造進攻機會。胡明軒負責外線的投射,趙睿利用自身突破吸引內線的協防注意,明顯看到本賽季易建聯的防守壓力得到緩解,同時進攻端的效率比上賽季更高。
從數據來看,易建聯的使用率降到了23.9%,33歲的易建聯在他CBA生涯的第9個賽季,將效率提升至新高度,本賽季易建聯在場正負值為14.7(排在聯盟首位),相比上賽季場均出手減少了3.2次,但是其投籃命中率上升到57.2%,以外線進攻牽制內線防守,小個陣容的推行,提供了易建聯舒適的投籃環境。
曾經易建聯在這支球隊被視為進攻核心,往往在內線形成單打的時候,會遭受多人包夾待遇,導致後期體力受到考驗,隊內無法有第二個人站出來解決進攻難題。現在杜峰通過胡明軒的外線投射牽制,再加上外援帶來的威脅,讓易建聯更多承擔終結的角色,在高位擋拆後能直接順下也能外拆投射,杜峰變陣帶來易建聯進攻效率的提升。
力爭上遊的胡明軒,在哪些方面迎來改變?
剛步入CBA聯賽的胡明軒身體素質並不算出色,1米91的身高搭配78公斤的體重,這個體格在後衛行列中略顯單薄,甚至還不如徐傑1米83搭配73公斤的身體素質,但是他非常有意識在提升自己的對抗能力,本賽季骨架要比新秀賽季擴大一圈,這對於他的進攻表現有非常大的幫助,具體體現在哪些地方呢?
進攻方式轉變,步入生涯新高度新秀賽季的胡明軒還沒有完全適應CBA的對抗強度,在場均19.8分鐘的時間內,場均只能得到4.8分2.2籃板2.0助攻,其三分命中率僅為30.7%,所以說新秀賽季並不具備拉開空間環境的能力,或者說他在銜接段只能作為控球角色,戰術地位並沒有受到尤納斯的重視。
上賽季杜峰的走馬上任,雖然沒有完全提升胡明軒的場上角色,但是他通過釋放球權,更多以無球角色參與進攻,使得胡明軒投籃命中率上升到52.9%,相比於上賽季來說,及時改變打法的胡明軒,引起了杜峰的注意,同時在季後賽賦予他更加重要的角色,11場比賽中有7場以首發身份登場,三分投籃手感也逐漸找回到正常水準,43.5%的外線命中率使他成為拉開空間進攻的因素之一,其場均得分也從4.9分上升至6.8分。
本賽季胡明軒能夠完成華麗蛻變的前提在於,充分釋放球權作為外線終結點參與進攻,上賽季他的得分來源中有接近65%是受助攻完成,但是這種持/無球的結合併不適合胡明軒的進攻特點,休賽期徹底改為無球角色,依靠趙睿和雙外援的持球突破,創造外線的空位投籃機會,胡明軒本賽季的受助功率高達90.5%,且大部分進攻以三分為主,同時三分效率也從上賽季的22.9%提升至48.3%。減少選擇不佳的投籃方式,作為終結點去幫助球隊,也提升了自己的得分表現。
場上的新「萬金油」,換來得分上漲趙睿是主要控球手,同時承擔著場上組織的重擔,馬尚-布魯克斯與威姆斯都是作為進攻強點吸引防守,自然想要在內外打開進攻渠道,勢必要有承擔外線投射的空間點,這時胡明軒、威姆斯和趙睿組成的新一代局部三角進攻,構建了廣東男籃的外線發炮點。馬尚作為另一個可持球點,通過易建聯的戰術擋拆,完成另一側的二人聯動策略,可以說胡明軒成為場上的「萬金油」,一旦隊友遭遇包夾的時候,胡明軒成為易建聯外,另一個投籃回應點。
本賽季胡明軒場均得分10.2分比上賽季要多5.3分,主要得分來源為禁區與外線投射,在前30場比賽中共出手178次,其中內線出手76次佔比42.7%,三分出手97次佔比48.9%,三分命中率高達48.3%。另外在場正負值8.7排在聯賽第七位,廣東男籃給他提供了生長的優質土壤,再加上杜峰戰術體系下不可或缺的角色作用,胡明軒成為未來廣東男籃乃至國家隊後衛線上的新希望。
不可否認胡明軒在本賽季實現了質的提升,但是他在場還是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現階段要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在成長的道路上,胡明軒如果想成為未來廣東男籃的絕對核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他的特質在於遇強則強,無論對手是誰他都敢於挑戰,往往提升比賽能力都來源於強大的對手,發現自身的不足,然後才能有前進的方向。
現階段胡明軒在哪些地方可以提升呢?
提升傳球能力新秀賽季胡明軒在對抗能力不足的情況下,鄧華德依然能給予他20分鐘左右的上場時間,就是看中他有一手的組織天賦,這是他站在職業舞臺的閃光點,然而時隔兩年後胡明軒的場均助攻不升反降,作為首發陣容的一員來說,即使他更多時候是扮演終結點的角色,但是這並不影響他通過自身外線吸引力,給內線的易建聯創造機會。
現在馬尚、趙睿和威姆斯佔據了全隊助攻的80%以上,如果胡明軒能夠開發助攻能力,分擔這三位的助攻壓力,或許更能體現廣東男籃的團隊式進攻特點,他擁有出色的傳球視野和天賦,場均1.9次助攻仍然可以提升,期待他在以後的比賽中,能繼續開發傳球能力。
增加得分的穩定性新賽季初胡明軒得分基本都在個位數徘徊,從進入12月以來胡明軒突然迎來得分的爆發,9場比賽中有7場比賽得分上雙,然而一月份賽程剛過半,已經有兩場比賽得分未上雙,面對山東的兩場比賽,胡明軒卻是截然不同的表現,要知道這期間僅相隔一場比賽,得分的不穩定性是他需要注意的一點。
對抗能力仍需要提升雖然我們上面說到胡明軒在休賽期提升了自己的對抗強度,但是現階段他還需要繼續增肌,在快速攻防轉換中,對抗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進攻的順暢性,從觀感上可以看到胡明軒在下快攻的時候,面對重量級後衛仍然會出現不適。
雖然速度方面胡明軒佔據很大優勢,但是目前體重因素成為限制他進步的最大障礙,88.2%的罰球命中率並不算差,甚至還能在關鍵時刻充當炸藥包的角色,問題在於胡明軒的對抗能力若得不到提升,就沒有頻繁衝擊內線的資本。杜鋒為胡明軒專門制定了力量訓練的方案,所以胡明軒應該利用停賽的時間,繼續保持訓練強度增加對抗能力。
小結:胡明軒在場就給人一種少年老成的感覺,這個穩定有一個明顯的前提條件,那就是球權問題。一旦他增加球權,被賦予更為重要的角色,還能否像現在一樣穩定呢?在團隊中他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是現階段還不具備核心氣質和能力,好在他才只有23歲,未來還有很多的提升空間。
總結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胡明軒能夠在生涯第三年打出如此優異的表現,離不開背後刻苦的訓練,此外杜峰的小球戰術讓胡明軒完成蛻變,但是廣東男籃對於他的期望遠遠不止於此,在成長的道路上,還會面臨很多挑戰,希望胡明軒能夠潛心提升自己,在花一般的年紀綻放屬於自己的美麗。(文/路威的體育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