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看呂梁·央視新聞】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山西賈家莊:水泥廠...

2020-12-17 澎湃新聞

【媒體看呂梁·央視新聞】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山西賈家莊:水泥廠變身創意園 文藝鄉村裡的幸福生活

2020-07-30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走,跟隨村裡的一位年輕人,一起走進賈家莊。他們村那個曾經年產幾千萬的水泥廠,現在變成了工業文化創意園。除了民俗文化園、村展覽館,賈家莊村還有種子影院,成了一個網紅拍照打卡地。去過那裡的年輕人都說,那兒是鄉村「798」。

賈家莊村村民武明亮:喂,你們在哪?好,我馬上到!大家好!我叫武明亮,是咱賈家莊旅遊公司巡檢組的組長,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賈家莊人。

鄉村「798」長啥樣?

賈家莊村村民武明亮:90年代我們村建起了水泥廠,2015年,我們就主動轉型將曾經年產幾千萬的水泥廠改造成了現在的工業文化創意園,在原先的水泥廠的基礎上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來我們這兒玩的年輕人,都說這兒是「鄉村798」,有很多人來這裡拍照打卡,我和我的媳婦也經常來這裡看看電影拍拍照,和生活在城裡沒啥區別。

媳婦成了品酒師

賈家莊村村民武明亮:我媳婦以前在家專職帶孩子,去年我們村酒廠新成立了一個部門,她也應聘成為了一名品酒師。她有了自己的事業,家庭也更幸福了,公司還給我們交了三險一金,以後生活也更有了保障。

村老年活動中心可免費就餐

賈家莊村村民武明亮:我爺爺奶奶今年90多歲了,他們為村裡奉獻了一輩子,現在老了,也過上了好日子。村裡建起了老年活動中心,全村65歲以上的黨員、70歲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費就餐。他們經常去那裡和他們的老夥計聊聊天,生活得挺開心的。前面不遠處就有個生態園,閒下來的時候帶孩子去裡面玩一下,感受一下大自然。

村裡也有幼兒園

賈家莊村村民武明亮:孩子去年也在咱村上幼兒園了,老師很負責,挺重視素質教育。除了學知識,還經常組織校外活動,我們都挺放心的。

村裡新的幼小中高一體化學校

即將招生

賈家莊村村民武明亮:咱村現在還在建一個幼小中高一體化的學校,聽說師資力量很強大,教育質量也很高。今年9月1日就要開始招生了,等孩子上小學,我們就送他去,我跟他媽媽能更放心地奮鬥事業,爭取過上更好的日子。

集體經濟解決全村人就業

賈家莊村村民武明亮:溜達完就去賈街吃點小吃,這小日子就別提有多幸福了。咱賈家莊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好,三種產業齊頭並進,集體經濟也能解決全村百分之百的就業問題。現在村裡人都不用出去打工,在家鄉照樣能找到好的工作,你看我的不少朋友都在利用下班時間,響應號召運營抖音號,一起來看看吧。

賈家莊村村民張海玲:我叫張海玲,我是賈家莊村人,我的工作是旅遊公司的一名講解員。我們現在玩抖音本來是一個愛好,但是後來發現它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我們想把我們的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讓更多的人愛上賈家莊。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好日子在後頭!

來源:央視新聞

記者:周培培 山西臺 段巍

張默 張雪 茹漢璋 王婧

攝像:茹漢璋

原標題:《【媒體看呂梁·央視新聞】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山西賈家莊:水泥廠變身創意園 文藝鄉村裡的幸福生活》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賈家莊追求美好生活的...
    新華社發  61年前,取材於賈家莊的奮鬥題材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火熱上映,這個黃土高原上的村莊因此名動全國。  時間長河奔流不息,歷史現實交相輝映。  從「有女不嫁賈家莊」的「恓惶村」,到遠近聞名的鄉村生活樣本,山西汾陽賈家莊村靠著一代代年輕人自強不息的奮鬥,上演著一幕幕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動劇情。
  • 水泥廠「搖身一變」成創意園 網媒記者為賈家莊轉型點讚_2018呂梁...
    黃河新聞網 記者高增平 攝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訊 5月22日,「攜淺夏芬芳 遊壯美呂梁」2018全國網絡媒體呂梁行採訪團走進呂梁汾陽市賈家莊工業文化創意園進行參觀。 黃河新聞網 記者高增平 攝   記者了解到,賈家莊特種水泥廠於1997年投入生產,一直以來都是賈家莊村集體經濟的龍頭企業。
  • 賈家莊邁上小康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特色小吃、傳統作坊、工藝品店引人駐足,歡笑聲、叫賣聲不時傳來……沿著青石板路前行,賈家莊民俗特色商業街——賈街就在眼前。   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依靠艱苦奮鬥,在鹽鹼地上改變窮貌;進入八九十年代,這裡發展起水泥廠、焦化廠等20多家村辦工業企業,集體經濟快速壯大。
  • 山西賈家莊:自帶「文學氣質」的特色小山村
    50多年前,19歲的賀寶英嫁到山西汾陽賈家莊村,這裡到處是鹽鹼地,「地下沒得挖、地上沒得抓」。迎接新娘子的不是新婚典禮,而是直接下地幹活。這是一個因堅持集體所有制而聞名全國的鄉村。1949年以來,賈家莊一直堅守集體主義、推崇「共同富裕」,是農業戰線的「老先進」。
  • 汾陽賈家莊:唱響「人說山西好風光」
    山西新聞網5月22日訊(記者 郝亞紅)「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這首經典傳唱歌曲,一度成為傳播山西好形象的一個重要窗口。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由「山藥蛋派」代表作家之一馬烽作品拍成的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裡的插曲,是從汾陽市賈家莊唱響的。而如今的賈家莊,再現歌詞裡的景象,向全國各地遊客展示著自己的好風光。賈家莊馬烽紀念館 蘇航/攝5月22日,經過一夜夏雨的衝洗,賈家莊的清晨格外清麗。
  • 賈家莊的嬗變:從鹽鹼灘到文化生態旅遊村
    你可能沒來過山西,但或許聽過家喻戶曉的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它是電影《我們村裡的年輕人》的插曲,而電影編劇馬烽的蹲點採風、歌曲的創作之地,均在呂梁汾陽賈家莊村。11月20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採訪團來到賈家莊村,感受這裡的滄桑巨變。賈家莊村的村民在「改鹼治水」(資料照片)。新中國成立前,賈家莊曾是遠近聞名的窮村。4000畝土地中2800多畝是鹽鹼地,平均畝產只有幾十公斤。新中國成立後,賈家莊開始改鹼治水。
  • 山西汾陽賈家莊:一個滿是奮鬥故事的鄉村
    當了40年村黨支部書記的邢利民告訴記者,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窮二白到如今過上幸福富裕的生活,賈家莊村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農村建設社會主義的奮鬥史。他說:「賈家莊的每一寸土地上都長滿奮鬥的故事,村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奮鬥者,為建設自己的美麗幸福家園而奮鬥。」
  • 汾陽賈家莊: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鄉村旅遊新地標
    導語:汾陽賈家莊是全國聞名的小康村、文明村,也是生態旅遊產業蓬勃發展的「山西第一村」。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欄目播出《文旅經濟看中國-- 書記說文旅「山西呂梁:打好文旅多樣牌」》節目後,連日來,在賈家莊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進一步把賈家莊村打造的更加美麗、更加靚麗,真正成為山西乃至全國發展鄉村旅遊的新地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酒香中釀出幸福生活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酒香中釀出幸福生活 2020-10-07 11: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火雞養殖讓農戶日子「火起來」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火雞養殖讓農戶日子「火起來」 2020-11-18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呂梁汾陽市賈家莊觀宇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8月28日,山西省呂梁汾陽市賈家莊觀宇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正式點火投產。近年來,賈家莊村認真實施「政治領先、酒業振興、旅遊升級、村莊改造、普惠民生」的鄉村振興目標,穩紮穩打。面對今年的突發疫情,賈家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賈家莊觀宇玻璃生產線窯爐點火投產,是賈家莊村在疫情常態化下,助力內循環經濟的最好見證。四川瀘州觀宇玻璃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雲彬介紹了觀宇玻璃製品項目。他表示,點火儀式標誌著賈家莊觀宇玻璃製品有限公司正式運營。
  • 山西汾陽賈家莊大力發展集體經濟 探索文化旅遊轉型發展路徑
    央廣網汾陽11月24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薛昊)山西省汾陽市賈家莊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探索文化旅遊轉型發展路徑,昔日一個貧窮落後的鹽鹼灘,蝶變為「中國最美生態旅遊村鎮」。到賈家莊參觀學習的人,第一站都會來到村史展覽館。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雞司令」賀玉生的「怪物雞」致富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雞司令」賀玉生的「怪物雞」致富夢 2020-10-10 09:3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山西汾陽賈家莊70年堅定走共同富裕之路——我們村裡有群永遠年輕...
    在山西汾陽賈家莊村,有這樣一群「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新中國成立初期,他們為改變貧窮落後的面貌,帶頭成立農業合作社,組織起來拔窮根,率先發展農業機械化;改革開放後,他們在倡導勤勞致富的同時,放手壯大集體經濟,帶領全體村民走上共同富裕路;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南通人的小康生活什麼樣:面向長江,鳥語花香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孜孜以求的「千年夢想」一朝成為現實。如今江蘇人的「小康」生活什麼樣?   6月11日—6月16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組走進江蘇。中央和省市媒體100餘名記者基層一線,圍繞江蘇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設情況,挖掘小康路上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分享與每個你我他有關的奮鬥故事。
  • 賈家莊:一個村莊的文旅新時代
    原來的水泥廠確實為村裡帶來很高的收益,但當時大環境是水泥產能過剩,產量升級的手續批下來也需要幾千萬元,所以不轉型不行。而與水泥廠相比,旅遊產業可持續性更強。  61歲的任春花曾在水泥廠當了18年保管員,她如今是工業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講解員。「當初,村黨委決定關停企業、發展旅遊時,廠裡職工有過顧慮,但經過大家的努力,如今每天接待四面八方的遊客,我們特別開心。」任春花說。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重慶李家村:制度創新蹚出幸福路
    熱點連結●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琴瑟和鳴:革命老區高奏「粵滇東西部扶貧協作」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內蒙古伊金霍洛:好風景帶來好「錢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寧波:小康路上,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陝西淳化:扶貧繪就淳樸人美好畫卷●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瀋陽於洪:秋家村的幸福生活●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⑩丨四川涼山:油橄欖讓貧困戶踏上「致富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⑨丨山東嘉祥:靠山吃出生態飯
  • 【鄉約呂梁】鄉約呂梁文旅宣傳片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呂梁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年來,在呂梁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實施生態扶貧、呂梁山護工、光伏扶貧三大脫貧攻堅品牌項目,呂梁正式終結了作為連片貧困地區的歷史,呂梁人實現小康的百年夢想終於得以實現。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防城港市那良鎮那巴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防城港市那良鎮那巴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美如畫 2020-09-19 16:1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小橋、流水、書香、人家——老北京胡同裡的...
    「這條胡同需要我們這些老街坊,要不即使恢復得再完美,也沒有生命力。」王秀仁感嘆道。東城區草廠地區因「南北走向胡同群」而聞名,也是老北京南城極具代表性的胡同片區。但隨著入住居民增多,私搭亂建行為屢禁不止,加之管理滯後,居住環境日趨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