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來的是上世紀80年代的湖南省長沙市的老照片,改革開放40多年,如今的長沙發展的非常好,但是對於以前的長沙,你還有哪些印象呢?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些老照片感受一下當年長沙的魅力。
以前在長沙旅遊的時候,聽到當地人曾經回憶起以前的往事:
「記得小時候長沙常住人口只有30萬,街上車不多,號牌是18,寧靜,天空是蘭的,站在湘江一橋上看江水是溜清的,橋墎下大魚圍著橋墎打轉,印象深刻。城裡各單位院內好多池塘,魚嫩子青蛙多的是,而現在一切物是人非了。」
圖為上個世紀80年代的長沙南站,這座南站可以說是承載了一代長沙人心中美好的記憶,這裡見證了當年老一輩長沙人的悲歡離合,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這裡已經被拆除。
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東塘,從圖中來看,當年這裡道路還是很寬闊,路兩旁還種植了許多植被,不過當年道路上的汽車還不多,根本不會發生堵車的現象,當時人們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還是自行車和公交車。如今這裡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濚灣鎮,這一張照片還是特別珍貴的,可以看到當年的長沙,遠遠望去都是一片綠色,很讓人賞心悅目,不過當年的房屋還很低矮,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的發展,這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長沙清水塘,這裡給當年老一輩長沙人帶來了美好的童年回憶,當年人們閒暇的時候就會來到這裡遊玩,從圖中來看,這裡環境優美,還有一條小河水,如今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這裡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嶽麓書院,作為長沙最有名的書院,在整個中國這裡都非常有名,裡面講堂乾隆皇帝送的匾額「道南正脈」是真的,講堂旁邊去文廟的路上有個小電子展廳,再者有中國書院博物館,電子展廳和書院博物館都是前些年沒有的,尤其是書院博物館值得去。
圖為上世紀80年代的白沙古井,當地人喜歡稱之為白沙井,這裡被譽為「長沙第一泉」,這裡給當年的人留下過美好的記憶。不過許多當地人會來這裡取水,古井公園不大,有幾桌打麻將的老人,還有開著車提著空桶的市民,井邊提供公用水漂,便於大家打水。旁邊的檢測報告上說了,細菌超標,需要加熱後才能飲用,如果有瓶子的話可以自己灌一些回去燒開了再喝。對於以前的長沙,你還有哪些美好的記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