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20多歲生娃還是30多歲生娃,區別很大嗎?用現實告訴你

2020-12-20 爆炸母嬰課堂

因為事業和生活,選擇晚婚晚育的女性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時刻盯著「最佳生育年齡」,想抓住生育黃金期的尾巴,在度過事業上升期後生一個健健康康的娃。當然,也有不少女性選擇了在二十幾歲當媽。那麼,20多歲和30多歲生娃有啥區別呢?

孩子同樣是4歲,27歲寶媽成「黃臉婆」,37歲寶媽變辣媽

上個月和同事一塊逛街,逛完了母嬰店、玩具店,還去了服裝店、化妝品店,大半天下來累得不行,於是坐在一家飲品店閒聊起來。聊著聊著,看見姨家的表妹也在商場裡,但差點沒認出來。

她頭髮亂糟糟的,因為帶娃操勞臉色非常不好,穿著懷孕時經常穿的那件超大短袖,腳上穿著運動鞋。被叫住以後,表妹也很驚訝,當她了解到我同事的寶寶和她家孩子差不多大以後,流露出後悔和羨慕的表情。

表妹畢業後短時間內換了好幾家公司,想找到自己的就業方向,可沒想到第二年就懷上了寶寶,於是趕緊和妹夫操辦了婚宴。生下寶寶後因為婆婆和老公都在上班,只能她一個人帶孩子,還時常被婆家埋怨「孩子都上幼兒園了還不出去工作」,可是她工作還沒站穩腳就生孩子看孩子,如今27歲又沒工作經驗,又很多應屆生,絲毫沒有競爭力。

同事和表妹家的孩子今年都是4歲大,不一樣的是同事33歲生的娃,表妹23歲。但和表妹相比,同事的氣色更好氣質更佳,穿著高跟鞋畫著精緻的妝,儼然一位辣媽,而且還有自己的事業。和表妹聊天三句話離不開孩子,而跟同事除了孩子,還會聊創業,聊衣服,聊美妝,讓人不禁感慨:啥時候生娃區別真的很大!

20多歲生孩子,身體素質好,但經濟條件和心理成熟度欠佳

就像表妹一樣,很多女性都是在畢業沒多久就懷上了寶寶,然後奉子成婚。二十出頭確實是生理狀態最好的階段,身體有活力,卵子質量高,懷孕機率大,而且產後恢復速度快。

不過20多歲生孩子,從培養的角度講父母社會經歷薄弱也會影響到兒童的智力教育;從經濟實力出發,初入社會還沒站穩腳跟就選擇生娃,容易因為經濟實力薄弱導致帶娃壓力增加。另外,因為心理還不沒有太成熟,可能會為了寶寶的照料以及其他瑣事發生爭吵,不利於夫妻關係和家庭和諧。

30多歲生孩子,產後恢復時間長,但夫妻感情好經濟有保障

相較於20多歲的寶媽,選擇在30多歲生娃,身體條件自然是拼不過那些小媽咪的。一旦超過30歲以後,女性的生育能力就會漸漸下降,每個月的懷孕機率也從20-25%降至15%。

不過俗話說生兒不易養兒難,30多歲當媽的最大優勢,便是相對來說養兒不再難。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工作經驗,事業基本上處於比較平穩的階段,也有能力給寶寶提供有保障的生活條件,同時因為社會閱歷增加,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更加理性和成熟。

雖然從生理角度出發,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在25歲前後,但很多醫生提出的建議是25~35歲最佳,這是因為過早生育有可能面對經濟沒保障、心理不成熟等情況,過晚又有懷孕難、生產險、恢復慢等問題,所以在30歲前後生育也不算晚。

各位朋友,你認為什麼年齡生娃最為合適?生娃都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雙胞胎姐妹一個22歲生娃,一個38歲生娃,多年後相聚差距明顯
    雖然說現如今不少年輕女性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情都比較抗拒,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在合適時間,大部分女性都會選擇生孩子,而這個合適的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答案。小冰和小雪是一對雙胞胎姐妹花,在大學時就都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小冰和丈夫很早就步入婚姻殿堂,在22歲時更是生下了寶寶。
  •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意生娃」上熱搜,生了娃的你後悔了嗎?
    如果不能給女性充足的保障,也會成為女性結婚生娃的顧慮。 …… 這些話題,不定時在熱搜榜上爭論不休。那麼,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人怎麼看待該話題?已婚已育人士對生娃這件事是什麼態度呢?
  • 同學聚會碰面,20歲生娃的寶媽與35生娃的寶媽,差距不是一般大
    "高齡產婦",是指年齡在35歲以上的產婦,或受孕時34歲以上的產婦。 一般來講,高齡產婦的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和早產的可能性較大。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是每個人非常重要的四個階段,不出意外都會按照這個路線進行,有區別的無非就是順序。有句話是「人生沒有先來後到」,孩子也是如此。
  • 女性生娃會變老?這個年齡是分水嶺,越過衰老更快!
    除了面部顏值變化,28歲後生娃,其他方面也會受影響1.身材回復不到以前的樣子28歲之前生娃身體狀況和身體素質都會較好,因為身體健康,所以還是生出來孩子也會比較聰明。這之前生孩子的女性,產後恢復包括子宮、身材和心理恢復,都能夠恢復好一些,如果穿衣打扮一下,很多人都會看不出來已經結婚生孩子了。相反,28歲後生娃,產後的恢復就會比較慢,身材可能也恢復不到以前的樣子。
  • 外出遛娃,46歲媽媽偶遇46歲奶奶,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很現實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生孩子對女性身體的損耗是很大的,身材走形、容顏衰老都是最基本的影響,孩子出生後,往往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讓身體得以恢復。大家身邊都有案例,女性一旦生完孩子,臉上的少女感就會銳減。
  • NBA第一前鋒格裡芬多強?40歲阿姨為他生娃,新富婆女友只有20歲
    當然,像科比、庫裡、詹姆斯這樣已經結婚生娃的例外,畢竟小朋友要比成人更有趣。NBA中單身的大齡青年,他們頻繁更換女友,更是媒體所津津樂道的一件事情,畢竟每次換女友都會有爆料點,就會帶來流量和金錢。哈登是NBA中出了名的廣交女友,最出名的就是他和卡戴珊家族中的小妹科勒的感情,當時可是沸沸揚揚。隨著哈登身價的水漲船高,科勒卡戴珊便盯上了哈登這塊肥肉。
  • 朋友圈生了娃的女性,為啥那麼多去做微商的?
    這讓很多年輕的男女感到很不解:明明幾年前還是一起痛罵朋友圈發廣告是「殺熟」的盟友,怎麼生了個娃就突然「叛變革命」了?你的朋友圈裡,有多少寶媽做微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的微商變得越來越多了。因此,看到一個又一個曾經事業優秀的好友,生娃後投入了微商事業。我們心裡不禁會為她們感到不值:為了一點點錢,毀掉自己多年來建立人脈和人設,做微商的魔力有這麼大?平衡事業和家庭,比你想像中艱難對於很多做微商的女性來說,在承擔育兒的壓力下,職業上的選擇真的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多。
  • 被稱為「天下第一痛」,比生娃還疼,好發於50多歲女性
    如果把痛苦進行分級,很多人都會說牙疼,其實牙疼的等級才不過屬於中等疼痛,還有人說女性生孩子是天下第一痛,畢竟經歷過的人都知道分娩的疼痛已經達到了7-8級,但是還有一種疼痛感比分娩所受的痛苦更強烈,已經越過了人體所能承受的痛苦10級,就是三叉神經痛。
  • 昆明送子鳥:什麼原因阻礙你生娃?
    當你出去逛街散步時,就能發現,手裡領一個,懷裡又抱一個的情況越來越多。不知道還是獨生的夫妻看著別人家的兩個孩子有沒有眼紅?會不會萌生還想再要一個孩子的想法?二胎著實讓人羨慕在外面,二胎家庭著實很讓人羨慕。畢竟,這或許是夫妻感情好,家裡條件好的表現,而且家裡兩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還能做個伴,不至於太過孤獨。
  • 生娃對女性而言,有什麼好處嗎?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女性不是生育的機器,有些女性會堅持單身主義,或終身不要小孩,今天咱們就從健康的角度聊一聊生娃對女性的影響。01生娃對女性而言,有什麼好處?1、跟痛經說拜拜對於某些女性而言,生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當生完後自身痛經的情況會隨之緩解。
  • 34歲寶媽生娃「上癮」,13年生7個娃,直言不能浪費丈夫好基因
    在六七十年代,經濟水平落後,很多家庭為了滿足勞動力的需求會選擇多生孩子,一家有五六個孩子實屬正常。而現在時代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很多人的想法也逐漸開始轉變。很多人對生孩子的意願變得不那麼強烈,不僅結婚的夫婦還沒有生娃的打算,還有一些女性直言自己未來不想生孩子。
  • 越是沒錢,更要多生娃,你怎麼看?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挺有意思,文章作者表示:「『越是沒錢』,更應該多生娃……。」前幾天,民政部領導撰文表示:「現階段我國人口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穩定在適度空間,增加勞動力的供給。」領導的意思可能是,鼓勵年輕人抓緊生孩,將來也能為國家勞動力貢獻力量。
  • 還記得67歲生三胎的山東奶奶嗎?她產後二回春,丈夫:年輕了20歲
    大家還記得67歲生三胎的山東奶奶嗎?在67歲這個年齡生育,當時震驚了所有人。這位老人已經有了兩個孩子,而且也已經是奶奶級別的人物了,如此拼命生娃讓人覺得費解。家人也因為這件事情和老人發生了很大的矛盾,老人原本以為備孕無望,但沒想到命運眷顧了他們,最終賜給了他們一個寶寶,很多人認為老夫妻倆生下三胎後肯定過得孤苦無依。
  • 24歲生娃「身材好」卻不如32歲的「養得好」?早生晚生各有優勢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20歲左右生產的女性,備孕輕鬆、生產順利、身體恢復快,是最理想的生育年齡。但是由於常年在社會中,接受最新的科學養育和教育知識,30歲左右知識女性的孩子通常都十分成熟知理,晚點生孩子對她們來說也不是難事。那到底是早生好呢?還是晚生好?24歲生娃「身材好」卻不如32歲的「養得好」?
  • 低生育率上熱搜:女性為何不願生娃,這些原因解決了生再多都不怕
    每當看到別人家兩個孩子有個陪伴的時候,有時我也非常羨慕,我家米寶又特別愛照顧小朋友,特別想要有個玩伴,有那麼一瞬間我也會幻想著,如果有個弟弟或妹妹我家米寶會有多開心。然而理智告訴我:堅決不能要二胎。我相信有很多寶媽跟我一樣,要麼全職在家帶娃,要麼找個時間自由邊賺錢還能接孩子的工作。感覺孩子就是給自己生的,自己上班自己掙錢不香嗎?所以把終於快把孩子帶出來了,堅決不能再來一次。其次,養孩子的經濟壓力。都說孩子窮有窮的養法,富有富的養法。
  • 「說好一起丁克,你卻背著我生娃」,爾冬陞與前妻約定丁克,轉身生女
    雖然爾導的事業功成名就,但在情感方面卻是真的渣,套用一句特別流行話:「說好一起丁克,你卻背著我生娃!」不得不說,丁克最後成全了爾冬陞,卻坑了羅曉文。 「丁克」對女性不公平在哪? 大多是女性做結紮 當夫妻倆認定成為丁克以後,大都是女性去做結紮手術。但這對女性來說,身體會受到很大的傷害,而且未來也很可能引發後遺症,甚至出現不孕。
  • 生娃是家事也是國事 | 數據告訴你,中國人為什麼不生二胎
    有人計算,一個二線以上城市的孩子,從0到23歲的開銷為100萬元。對於身負房債、養老、空有其名的中國城市中產階級來說,就算把育兒福利調高一些,也很難促進大家的生育熱情。根據全國婦聯對10省份的調查顯示,受訪的一孩家庭中,有生育第二個孩子意願的僅佔20.5%,不想生或者不確定的則高達79.5%。
  • 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24歲女研究生扎心自白
    即使是已經結婚的小夫妻,在生娃的問題上也顧慮重重,雖然早已開放二胎,但現在新生兒的數量卻在明顯下降。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大家對生娃提不起興趣呢?什麼原因阻礙了生娃?提到生娃,很多人都會考慮到經濟問題,這是一個現實而無法迴避的問題。不能再信奉老人說的「兒孫自有兒孫福」這種觀念,這對孩子是極不負責任的說法。現在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起跑線是什麼?
  • 年齡大了又要兼顧帶娃,30多歲的寶媽適合幹啥工作?現實很扎心
    文|秘籍君 都說男人婚後養家壓力大,其實女人過了30歲,身上的壓力比男人更大。就比如,有了孩子,30多歲的寶媽,除了要像男人一樣在殘酷的社會中討食兒,還得兼顧孩子的成長、學習和教育。 前幾天,我堂姐問我:「女人過了30歲難道就應該辭職回家帶娃呢?
  • 沒趕上生育「末班車」的女性,建議最好別生娃,可能會有這些缺陷
    當女孩還在母體內時,卵母細胞數目最多,可以達到約700萬個,在出生後,逐漸減少到200萬左右,當她步入青春期,一般在12歲左右時,女性會出現月經初潮,卵母細胞又減少到30萬左右,這時她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受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