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許戀戀 每經編輯 杜 毅
自2018年版號一度凍結後,在版號發放數量上,官方的姿態愈加謹慎,版號越來越成為影響遊戲公司業績的一大重要因素。隨著2020年一季度即將結束,版號發放的「成績單」也浮出水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官方信息發現,截至3月30日,一季度拿到版號的遊戲僅有336款,其中309款為國產網路遊戲,27款為進口網路遊戲,版號發放每月披露兩次,每次的數量均在50款左右。有業內分析認為,版號發放數量少已成常態。
另一方面,2020年,遊戲行業嚴監管將落實得更加深入,無論是蘋果應用商店和穿山甲聯盟的規定,還是深圳證監局對相關遊戲公司的處罰,都讓行業嗅到了監管趨嚴的味道。
一季度336款遊戲過審
在2018年遊戲行業步入調整期前,我國遊戲行業版號發放數量十分龐大。根據此前的信息,2017年版號發放數量超過9000款,而2018年僅2000餘款。但需注意的是,2018年有超過9個月,版號發放處於停滯狀態。
如按此計算,2019年全年發放的版號數量不及2018年一季度發放的。2018年底,版號放行,當時就有行業人士預判,2019年遊戲版號的發放數量約在3000款。事實證明,總量調控來得比想像的更猛烈,2019年的版號數量最終停留在1570款。
2020年一季度的版號發放延續了2019年的態勢。今年一季度版號過審的遊戲總共有336款,其中包括27款進口網路遊戲。而每個月國產遊戲版號數量均控制在100款左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過審的309款國產遊戲中,移動遊戲佔比最大,分類型來看的話,休閒遊戲拿到版號較多。
以2020年1月發放的版號為例,1月第一批版號數量為52款,其中,客戶端遊戲2款,PS4遊戲1款,其餘49款遊戲均為移動端遊戲,其中有15款為休閒益智類型的移動遊戲;當月第二批版號,共48款國產遊戲過審,其中,客戶端遊戲2款,其餘46款遊戲均為移動遊戲,其中有22款為休閒益智類型遊戲。
由於休閒遊戲偏趣味的特性,過審較為容易。比如,在2月首批發放的版號中,有48款移動遊戲,其中28款為休閒遊戲,佔比過半。行業內認為,休閒遊戲仍具備較大市場潛力。
除了數量,記者還發現,獲得版號的遊戲公司大多是大廠,騰訊、網易以及相關遊戲上市公司拿到的版號數量較多。不過,拿到版號的公司裡,也有遊戲行業的新興力量,比如B站和快手。2月,B站的《寄居隅怪奇事件簿》拿到版號。3月,快手參與運營的遊戲《快手噴火小鳥》也獲得了版號。
除了新興力量不可忽視外,最為引人矚目的則是3月初,字節跳動的產品《戰鬥少女跑酷》拿到版號。字節跳動開始被認為是遊戲行業的一條鯰魚,或可改變行業格局,其在春節檔的表現也引起行業關注。
頭部公司出海格局成型
「國內遊戲公司反應還是相對比較快,一方面想辦法拿版號,另一方面想辦法去海外市場掙錢,但從2019年到2020年一季度看來,也只有頭部公司能夠扛住版號縮減的壓力。」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表示。
中國遊戲產業巨變正在進行。此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盛趣遊戲副總裁譚雁峰曾表示,中國遊戲市場已是典型的精品化市場,這個趨勢在未來三到五年裡不會改變。
2020年,遊戲公司對海外市場的爭奪必然更加猛烈。近日,根據App Annie公布的年度中國廠商出海下載量排行榜,排名前三的分別為字節跳動、歡聚集團、阿里巴巴。
AppAnnie認為,背靠TikTok的海外用戶基礎,字節跳動已成功通過超休閒品類切入遊戲業務。而令人意外的是阿里巴巴的遊戲,2014年才進軍遊戲業務的阿里巴巴,此後在國內遊戲行業的表現一直不溫不火,但在海外,其旗下遊戲《三國志·戰略版》卻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
下載量外,遊戲公司的收入表現也不相同。根據AppAnnie年度中國廠商出海收入30強榜單,2019年,FunPlus仍穩坐收入排行榜頭把交椅,全年12個月中有9個月均位列收入榜單榜首。主要原因是來自《火槍紀元》和《阿瓦隆之王》兩款老遊戲和《Stateof Survival》這款新遊的表現撐起了業績。
網易位居收入總榜單第二,主要是憑藉《荒野行動》和《陰陽師》等遊戲的表現。國內遊戲行業的老大騰訊則憑藉《PUBGMOBILE》等遊戲位居第三,相比2018年的表現,騰訊排名上升了2個檔位。
記者注意到,在不久前公布的2019年財報中,騰訊海外遊戲收入增長明顯,根據財報,今年,騰訊的海外擴張也必將更加兇猛。
結合近幾年中國遊戲公司的出海收入表現,可以看出,TOP5的出海廠商已趨於穩定,頭部格局已逐步形成。但這並非意味著,其他中小廠商沒有機會了。App Annie分析認為,儘管大廠的產品研發、渠道投放、運營能力已經十分成熟,其他中小廠商仍可憑藉靈活的市場選擇與創新的遊戲細分玩法,從大廠的包圍中突圍。
還有公司在「裸泳」?
2020年的遊戲圈,管理趨嚴。2020年2月底,蘋果先給遊戲圈丟下了一個重磅炸彈,蘋果要求開發者在6月30日前提交遊戲版號。隨後,字節跳動旗下的穿山甲聯盟也要求今後在其平臺上運行的遊戲類App除提供軟著外,還需提供版號、ISP、備案或審批文件等資質材料。字節跳動旗下的買量平臺巨量引擎,也在官網上掛出了與穿山甲聯盟說明中一樣的資質要求。
穿山甲聯盟是字節跳動旗下的廣告聯盟,連接著流量主和廣告主,遊戲品類是穿山甲聯盟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合作品類。有分析認為,穿山甲聯盟新出的規定,或許會對國內遊戲廣告變現模式帶來相當大挑戰。
一位行業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的遊戲沒有版號就先上平臺的情況是存在的,大廠相對更守規矩,但難免有中小團隊心存僥倖,但從今年的風向來看,這部分心存僥倖的產品無法生存了。
根據方正證券研報,3月15日起,遊戲廠商申報版號時需說明實名註冊系統、時長控制、付費控制等設置標準,需提供相關提示畫面截圖,管理部門將在6月前展開遊戲實名認證專項檢查。方正證券認為,這是遊戲版號監管進一步細化的信號。
另一方面,記者注意到,如果沒有版號,公司甚至無法得到資本的青睞。3月,深圳證監局披露了一起監管案例,表示對轄區某上市公司的現場檢查中,發現其收購標的遊戲業務違規經營、投資決策不謹慎。根據深圳證監局信息,2015年8月,該公司收購的一家遊戲公司自運營遊戲業務以來,有105款遊戲上線至今尚未獲取遊戲版號,另有54款遊戲的上線運營時間早於獲取遊戲版號時間,不符合網絡出版相關規定,存在被沒收違法所得並受到行政處罰的風險。並且該違規經營情況在收購標的公司前就已經存在,公司在收購時未充分盡調並審慎投資。深圳證監局對公司採取了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這樣的處罰決定也給資敲響了警鐘,未來在看相關的收購標的時,必將更加注重遊戲公司產品版號的合規性。這也從另一方面給了被收購公司更大壓力,畢竟一季度發放的版號整體才300餘款。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