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年是雙春年,不妨留意

2020-12-19 歷史芷天

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20年是雙春年,不妨留意

陽曆又稱為太陽曆,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參考制定出來的,根據陽曆的日期,人們在一年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來四季變化,星座也是依陽曆來定的。

我們過年時講究的陰曆,則是以月亮繞行地球一周為一個月,世界上所有擁有古老文化的國家,最開始都是使用陰曆的,因為月亮圓缺變化的周期非常明顯。

現在的很多人喜歡把農曆和陰曆混為一談,其實這兩者是有區別的,從狹義的方面來說,農曆是特別指我國使用二十四節氣來指導農業生產的一種曆法。

人們發明的曆法非常多,而我國又是農曆和陽曆結合使用,所以就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其實是曆法之間互相衝突的產物。

先來解釋這句俗語吧,以前的人們認為,要是一年中有兩個立春,那麼這一年就是結婚的好時候。想必大家之前也都在網絡上看到過,確實有很多人打算在2020年2月2日結婚,因為20200202是完全對稱的數字,這是非常罕見的現象,人們相信這個日子會帶來好運。

而小編翻過日曆後發現,今年的兩個立春,一個是在正月十一,另一個則是在臘月二十二,確實是「雙春年」,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不輕易改變,一般是365天,只有每四年才會出現366天,人們也已經通過在二月份增加一天,來契合這種現象。

但我國的農曆是從「朔月」,也就是看不到月亮的那天開始,到「望月」,也就是滿月的那天為結束,這之間的天數記為一個月,在這其中又加入「天幹地支」的成分,形成二十四節氣。

在參考了陽曆的天數之後,人們發現,農曆和陽曆在某些時候在天數上會相差一個月所以為了協調這種時間差的問題,人們就想出了在農曆中多加一個月,稱為「閏月」。所以在這多出的一個月中,又有了另一個「立春

而結婚是兩個人的結合,像「對稱」、「成雙」這種說法本來就是對新人美好的祝願,要是自然中也出現了這種現象的話,人們又怎麼可能不去求一個好彩頭呢?

但是小編也曾經看到過,在一些地方,人們反而偏向於不在「雙春年」結婚,因為有的人覺得「雙春」寓意著第二個春天,那是不是說在這一年結婚的人最終都會離婚,然後再婚,從而找到自己的第二春呢?這個寓意對新人來說可是相當不吉利的。

雖然現在人們仍然講究挑個「黃道吉日」宴請賓客,大部分人卻不太糾結什麼時候是領證結婚的好日子了,婚姻需要慎重,在吉祥日子扎堆趕到民政局領證的夫婦,肯定是在之前就充分商量過結婚的相關事宜了,趕在那一天領證不過是雙方期盼白頭到老的另一種表達而已。

轉眼新年又快到了,吃年夜飯的時候年輕人又要被老人花式催婚了,有對象還好些,可憐的是沒有對象的人,總免不了被迫「營業」,接受七大姑八大姨給安排的相親對象。

小編覺得,愛情講究緣分,婚姻則是更看重「相合」,在某些方面相互契合的兩個人,擁有愛情,願意包容對方,願意改變自己,願意一同為這個家付出更多的努力。

如果結婚的兩個人,在相攜度過的時光中,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爭吵,都能謹記當初對彼此發下的誓言,謹記這些白頭到老的」法寶」,那麼完美愛情也不會是空想了。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竟成主編《中國俗語》、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相關焦點

  • 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鼠年是「雙春年」?有啥說法
    2020年是「雙春年」嗎,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一年兩次立春,有啥說法嗎?今天是12月16 日,還有半個月就進入2020年了,此時一些新的「萬年曆」也已經出爐了。原來是農曆的2020年(即是鼠年)居然是「雙春年」,頓時我也是很好奇:這農村俗語:「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一年兩次立春,有什麼說法嗎?2020年的「雙春年」都是什麼時候?「雙春年」的意思是,在一年之中發生兩次立春。在有「雙春年」後,當然也有「無春年」,而「無春年」的意思則是一年中沒有一次立春的出現。
  • 鼠年將至,「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雙春年好嗎?看完有數了
    由於在2019年並沒有立春節氣,2020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早,雖然在2019年沒有立春節氣,但是在2020年中卻有兩個立春節氣,再加上明年還是閏年,所以在農村還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的說法,那麼關於雙春年還有哪些說法呢?有閏月的年份,人們稱之為閏年,而沒有閏月的年份,則是平年。在2020年是閏四月,所以便是閏年。
  • 老人說:「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聽說明年是娶親嫁人好時年
    民間俗語博大精深,除了告訴我們為人處世之外,碰到一下特殊的節日或者是年份,就會展示它獨一無二的趣味性。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句「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那麼這句話給我們暗示哪些美好的寓意呢?「雙春兼閏月」這句話中的「雙春」是指一年裡立春兩次,又被稱之為雙春年。
  • 2020是「雙春年」,雙春年適宜「結婚」嗎?看有什麼講究
    結婚對於我們來說可能只有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所以人們都會很珍惜自己的婚禮,從各個方面都會考慮的很周全。在我們北方的農村裡,孩子要結婚,老人們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是雙春年,適不適合結婚是一個飽受爭議的話題。
  • 今年「雙春」年,雙春年是好還是不好?看看這些農諺就知道了
    因此,今年是人們常說的一年兩頭「打春」,即「雙春」年。與之對應的還有農曆一年之中沒有立春的「無春年」。那到底雙春年是好還是不好?雙春年是中國紀年曆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其實是陽曆和陰曆之間的「陰差陽錯」造成的。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
  • 九哥講農俗(第15期):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節?
    俗語,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且形象精煉的語句。包括諺語、歇後語、慣用語和口頭上常用的成語。大多為群眾所創造,並在群眾口語中流傳,大多數是生活經驗的總結,是智慧積累的結晶,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然,也避免不了有些糟粕,需要我們加於辨別,有選擇地吸收。
  • 19年是「寡婦年」,20年是「閏月雙春年」,啥意思,有啥特別嗎?
    的確,2020農曆鼠年,全年有384天,還比豬年多出了個「四月」,並且這一年裡不僅正月十一立春,臘月二十二也是立春,不難看出,2020年鼠年是「閏月雙春年」!那麼,如何形成的「閏月雙春」或者「寡婦年」呢?
  • 19年是「無春年」,20年是「閏月雙春年」,啥意思,有啥特別嗎?
    與2019年「兩頭無春」不同,農曆2020年則是「閏月雙春年」,從字面意思來看,這一年不僅有閏月,兩頭打春!的確,2020農曆鼠年,全年有384天,還比豬年多出了個「四月」,並且這一年裡不僅正月十一立春,臘月二十二也是立春,不難看出,2020年鼠年是「閏月雙春年」! 那麼,如何形成的「閏月雙春」或者「寡婦年」呢?
  • 2020年是「雙春年」,到底什麼是「雙春年」?是好還是壞?
    2019年即將結束,翻看日曆才發現2020年居然有兩個立春節氣,一個在年初一個在年尾。一般情況下,正常年份一年只有一個立春,但2020年卻有兩個立春,這是好還是壞?有哪些說法?一、什麼是「雙春年」?雙春年,即是指在一年之內出現了兩個立春節氣,雙春年一般在閏月年出現,2020年將是閏四月。按正常月份的話,陰曆年中有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更替一輪後,進入下一年的節氣更換中。但由於閏月的存在,則使下一年的立春節氣出現在這一年的尾巴上。因此出現「雙春年」。其實,這是中國現行以大年初一作為新年開端的習俗制度造成。
  • 19年「寡婦年」,20年「閏月雙春年」,啥意思?有什麼特別的嗎?
    不過,在我看來,2019年農曆「兩頭無春」雖然特殊,也不是人為造成的,更何況「不適合結婚」的謬論!與2019年「兩頭無春」不同,農曆2020年是「閏月雙春年」。從字面上說,今年不僅有閏月,而且兩端都有春天!實際上,2020年鼠年有384天,豬年多了個「四月」。並且這一年裡不僅正月十一立春,也是農曆臘月十二月二十二日。不難看出,2020年是「閏月雙春年」!
  • 2017雞年超長待「雞」,「雙春閏月」長達384天!扎堆結婚的一年來了!
    不僅如此,它包攬了「384天超長待機」、「雙春閏月」兩大現象,而且這一年居然有人可以過兩次生日!真是讓小編羨慕嫉妒恨吶! 那麼,雙春閏月如何產生呢?有啥特別的?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閩南人很有可能扎堆結婚!↓↓↓雙春閏月怎麼來的?
  • 農曆丁酉雞年共有幾天?「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
    不僅如此,雞年還是個「雙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臘月十九又立春,而上一個「雙春閏月年」是2014年甲午馬年。那麼,「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閩南人喜歡做什麼?雙春閏月怎麼來的?
  • 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
    大家好,歡迎來到「村東張二狗」欄目,每日分享最新的三農資訊,以及農業小知識,喜歡的不妨點擊上方關注訂閱喲,今天我們討論的話題是:2020年是雙春年,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是啥意思?有何講究?今天已經是農曆的臘月初十,距離春節已經不到20多天。按照公曆紀年,現在已經到了2020年。2020年不僅是鼠年,還是雙春年,對於人們來說,鼠年和雙春年剛好在一起的年份並不多見,所以在農村有「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立春」的說法,那麼雙春年有什麼講究?到底好不好呢?
  • 2017雞年超長待「雞」 雙春閏月年長達384天
    ­  再過一個多月,我們就將迎來農曆丁酉雞年。這個雞年可不尋常——它長達384天,比今年多出了一個月。也就是說,下一次過春節,必須等到2018年2月16日。不僅如此,雞年還是個「雙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臘月十九又立春,而上一個「雙春閏月年」是2014年甲午馬年。那麼,「雙春閏月」是怎麼產生的?在這樣的一個年份裡,閩南人喜歡做什麼?
  • 結婚選日子兼顧太多,「雙春」年結婚人多,究竟有何說法?
    這個關鍵的講究,並不是說閏月年的月份怎麼樣,而是一般在閏月年,往往會趕上兩個「立春」。這不,就連古人都說過「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嘛!一般喜結良緣的日子,人們做任何事情都喜歡取「雙」,所謂「雙喜臨門」,因此結婚的「喜」字都很獨特地寫作「囍」。
  • 2020年是民俗中的雙春年!代表了什麼含義!
    2020年正月初一是1月24日,而大年三十是2021年的2月11日,那這裡面就有兩個立春節氣了【2月4日】所以2020年又稱之為雙春年。而民俗中有句俗話流傳最廣的是「寡年無春,不宜結婚」的說法,那這個說法從何而來呢?
  • 農村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有更深的意思
    農村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有啥說法?卻有更深的意思!關於閏月的農村俗語還是很多的,比如有叫「閏四月,吃樹葉」,還有「雙春兼閏月,結婚好時年」等等。而這些農村俗語雖然看似平淡,卻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的智慧之言,讓我們後人少走彎路。2020年自然是個閏月年,又是閏四月,今天是農曆四月十七,還有十來天就進入閏四月份了。而在閏四月的時候,農村裡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關於閏四月的事情。比如這句俗語「閏月鞋,閏月穿,閏月的老人活一千」說的是什麼呢,在農村有啥說法?李子來回答。
  • 農村有句俗語:「鼠年難逢雙春年」,雙春年的2020年有些講究
    根據立春的數量,農村有寡年、單春年和雙春年這三種不同的說法,其中的寡年是說一年到頭都碰不上立春節氣,例如2019年就是寡年,單春年是正常情況,雙春年是年頭和年尾各有一次立春。根據農民的觀察,寡年和雙春年的出現數量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在農村有「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立春」的說法,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們需要分成兩個來分析。
  • 2020年是「雙春年」?!一年2次立春,3大講究事關農民收入
    從萬年曆的記載來看,農曆正月十一,便進入了立春節氣,而同年的第二個「立春」節氣是在農曆的臘月廿二(陽曆的2021年的1月3日)。很明顯的, 2020年將有兩個「立春」, 分別在 「年初」 和 「年尾」 。這種情況又被老百姓稱為「雙春年」。
  • 農村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什麼說法呢?
    但是俗語「十九年頭七年寡,鼠年難逢雙春年」又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說鼠年難逢雙春年? 按照這樣的方式計算,一年中農曆會比陰曆少11天,3年會少出一個來月,所以會有「三年一閏」的說法。正是這種差別,為了使農曆和陽曆之間進行置正,我們引入了閏月,有的年份農曆會多出一整個月來,比如2020年有13個朔月共384天就是如此,這樣就形成了有的年份「兩頭無春」的「寡年」,有的年份則是兩頭都有春的「雙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