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0日上午舉行的
CCTV-9紀錄頻道生態夥伴發布大會上
紀錄頻道副總監史巖發布了
頻道2017年最新合作項目
它們是:
《伊犁河》
6集*50分鐘
紀錄頻道與新疆電視臺聯合攝製
伊犁河是中國唯一自東向西流的大河,她是亞洲中部的內陸河,也是跨越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國際河流。
《伊犁河》將以國際化的視角,以「一帶一路」所串連起的「命運共同體」作為主線,記錄沿途人們「熱氣騰騰的生活」方式,以呈現這條河的非凡價值。
《沉銀追蹤》
3集*50分鐘
紀錄頻道與四川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
北京科學電影製片廠承制
2017年,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全面開展彭山江口鎮張獻忠沉銀遺址的考古,這是首次以專業科學手段對張獻忠沉銀之謎進行的全面考證,也是建國以來首次對灘涂、圍堰考古。
該片以考古為主線,以歷史探奇為手段,探尋歷史謎題,探看歷史風貌,重建張獻忠等歷史人物的真實形象,探究「湖廣填四川」等幾次中國被改變的歷史走向背後的深層原因。
《自然的力量》第二季
6集*50分鐘
我國目前有2700多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面積佔國土面積的七分之一。保護區人員在自然記錄方面有著如下優勢:熟悉動植物的情況,具有長時間蹲守的可能,不受相關法規限制,配合度高。在紀錄片拍攝方面,保護區的野保人員也面臨如下不足:缺乏資金支持,經驗不足,用鏡頭講故事的能力不足,缺乏項目帶動。
基於上述情況,為了更好更快高質量地生產自然類紀錄片,紀錄頻道提出,採用招募、培訓、籤約的方式,計劃即日起至2017年5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招募有典型意義的保護區專業人員,野生動物拍攝愛好者。一期招募人數為20名。
此後將進行自然類紀錄片的拍攝方法、技巧以及講故事的意識培訓。培訓師資將包括國際知名自然類紀錄片導演、製片人、攝影師,《自然的力量》攝製組導演、攝影師以及國內資深自然類攝影師。
結業後,由頻道與學員籤約,聘為《自然的力量》特約攝影師,全程參加《自然的力量》第二季野外物種影像調查以及野生動物跟蹤記錄拍攝,並提供後續培訓機會。
對接人:李文舉
電話:010-85066881
郵箱:wenjuli6277@outlook.com
《工程大挑戰》
根據選題價值
分別可以採用50分鐘特別版和25分鐘日常版
在過去的30多年時間裡,中國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觀。在我們身邊,各種科技和工程項目都在不斷改變著國家的運行效率和面貌,同時也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紀錄片《工程大挑戰》將關注各領域內具有突出價值的工程項目。它們或是在科技上處於領先地位、或是對民生改變具有重要意義、再或是對未來發展具有前瞻價值。在表達上要求國際化,並具有新穎獨特的視覺呈現。
紀錄頻道整體把控選題價值和製作質量,面對各兄弟電視臺和社會製作機構進行合作,可靈活採用聯合製作和委託製作等合作方式。
對接人: 李炳
電話:010-85066818
郵箱:libingtv9@vip.sina.com
《航拍中國》第二季
8集*50分鐘
《航拍中國》是中央電視臺傾力打造的又一個現象級紀錄片品牌。目前《航拍中國》第二季已經正式啟動,將繼續沿襲第一季節目的創作理念,用航拍這一特殊視角,讓觀眾看到大美中國。
《航拍中國》第二季規模將由第一季的6集擴大至8集,涵蓋全國8個省市,由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獨家承制。按照第一季的製作模式,歡迎全行業的具有航拍技術設備資源、創作人才資源的機構參與其中。
關於《航拍中國》第二季的合作事宜,也歡迎關注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隨時發布的相關信息。
對接人:梁棟
電話:010-51936112
郵箱:jiluguoji@citvc.com
《滄海雲帆40年——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
25分鐘每集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滄海雲帆40年」主題紀錄片系列,通過人物故事來折射4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該主題旨在通過人物命運的轉折,人生軌跡的前行,以人物故事與時代變革交織的敘述方式,來詮釋國家與社會的歷史進程。
紀錄頻道歡迎全國兄弟電視臺、紀錄片製作機構參與這項徵集活動,我們將以「選題集中孵化、製作資金投入」的方式,與全行業共同打造這一重大主題的精品力作。
主題徵集從即日起至2017年5月31日截止,參與徵集的機構需要製作一份簡明扼要的選題方案,方案中需要具備人物故事闡述、主題價值闡述和參與機構簡介三大部分內容,方案可發至cctv9wenxian@163.com。
對接人:韓雯
郵箱:cctv9wenxian@163.com
《年輪——中國人生活影像志》
季播節目
每季10集*50分鐘
該片為典型的社會現實類紀錄片,每季截取十個重要人生階段,每個階段選取若干具有典型時代特徵的普通中國人的生活故事,共同構成一部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簡史,為未來留下當代中國最為生動和深入的影像記錄。每一季可以確定一個主題,如幸福、頑強、夢想……本節目為模式化生產,可持續生產。預計每年製作播出兩季,每季製作周期為6個月,在當年的1月和7月播出,具有一定的年度盤點性質。待節目形成一定規模和體量,可以重新排列組合成,根據不同播出節點,安排播出。
由紀錄頻道確定內容和操作手冊,組織地方電視臺和社會製作機構,共同組成攝製組具體執行;待節目樣態成熟後可考慮整體委託給一個團隊製作。
對接人:張旭
電話:010-85066878
郵箱:cctvzhangxu@sina.com
《城市24小時》
季播節目
每季10集*25分鐘
作為由紀錄頻道自行研發的節目模式,《城市24小時》是一部帶有中國城市名片性質的系列紀錄片。每集記錄一個城市24小時之中發生的故事,通過選取不同社會階層的典型人物,捕捉城市性格的事件、故事,有層次地展示城市特色風情面貌。每個城市預設一個城市性格,作為本集節目的主題詞。每集節目中選擇3至4位主要人物線索,通過對他們社會角色、生活狀態、人生選擇等片段記錄,串聯起一個城市24小時的生活記錄。
《城市24小時》是一個可系列化、持續操作的節目模式,紀錄頻道作為出品方,制定節目模板,每集的段落設計、人物出場有明顯的模板樣式,節目標誌性明顯。可分集或整體委託地方電視臺、各社會製作機構製作。
對接人:張旭
電話:010-85066878
郵箱:cctvzhangxu@sina.com
《我的年夜飯》10集*50分鐘
年夜飯對於中國人來說,不僅僅是一桌餐食,更是最真切最深刻的情感記憶。《我的年夜飯》以個體體驗展現時代記憶,以質樸生活透析社會變遷,通過展現發掘背後的真實情感,記錄尋常百姓最溫暖的中國故事。
本片以紀實拍攝為主,同時與口述、資料相結合。將以食物為外衣,以中國人的情感關係和生活態度為內核,通過年夜飯涵蓋不同人群,關照不同地域,展現不同文化。
該片紀錄頻道進行深度策劃,制定操作手冊,邀請製作機構和地方臺創作團隊共同完成。
對接人:張旭
電話:010-85066878
郵箱:cctvzhangxu@sina.com
「中國想像力」微紀錄片徵集暨新銳導演導師計劃
將傳承優秀文化基因的先行者作為拍攝對象,紀錄其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國想像力。
聚集中國最具想像力的人才,開創全新的節目樣態,讓世界看到中國創意工作者的實力水準。項目採取社會合作方式,優秀團隊還將擔任「紀錄頻道新銳導演計劃」的創意指導老師,其被指導者如最終成為「新銳導演」,指導老師將被聘為紀錄頻道創意導師。
有意向的公司可以提交團隊簡介及過往作品,頻道評審後擇優進行委託製作。
聯繫人:周俊 白曉 張鶴
電話:010-85066845
郵箱:cctvjlb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