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咱們說了帝武丁成功路上的三個強勁內敵之一的鬼方,今天咱們繼續往下講,說一說這第二個強勁內敵,也應該是三個之中實力最強的大彭國的那些事。你要問大彭國到底有多強?具體的也不太好形容,但從他能跟齊桓、晉文、昆吾、豕韋並稱為「上古五霸」這一點上也能感知一二。
大彭國的歷史,那是相當的久遠,往前追溯的話一直可以到堯舜時期。大家應該都記得,當初講舜帝二十二能臣時有一位叫彭祖的人,他就是彭國第一代國主。而彭國得以建國,成為彭祖一族的封地,還都源於一道美食。
彭祖,名叫籛鏗(音為jian、keng),是顓頊帝後人陸終的第三子,因此他的姓不是彭,應該本為姬才對。至於他為何被人稱為彭祖,是因為堯帝將他封到了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建立彭國,他又是彭國開國之祖,因此被人們稱為彭祖。所以彭也就成為他這一族人的氏,在後來姓氏合一後,便以彭作為姓了。
之所以堯帝要給彭祖賜封,是因為他對堯帝的長壽有功。相傳當年堯帝日理萬機,身體每況愈下幾乎要臥床不起,彭祖知道後特意調製了一份雉雞羹獻給堯帝。堯帝喝下雉羹後,神清氣爽、百病全無,並且每日食用此羹調養身體,最終得以長壽。據說這碗雉羹中是加入了茶籽才有此神奇功效,也使得它成為我國有記載的第一道養生美食。
按理說彭祖是堯舜時期的能臣,理應早該開始講彭國的歷史了,為何一直拖到殷商後期帝武丁一朝才講起呢?這裡其實有筆者的一點想法在裡面,因為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傳說,說彭祖是我國最長壽的人,一直活到了800多歲。為了弄清這800多歲是怎麼來的,自然要熬到商朝才能加以解釋,所以才拖了這麼久。
關於彭祖壽八百的說法,歷來都有很多的解釋,其中最主流的有以下幾種:
一,彭祖因各種原因(有為天帝燉雉羹被賜長壽之說;有他私藏自己生死簿後下凡人間之說;還有閻王誤把彭祖生字簿做成紙捻無法斷其生死之說等等)本身非常長壽,所以真的活了八百多歲。這一點恐怕大家都不太能接受,畢竟人類的壽命理論上到200多歲就是極限了,而一般過百歲就很難得,古代更是普遍三四十歲的壽命,怎麼會有800歲的人存在呢。
二、由於古代各種史籍的混淆,把彭祖、彭祖的後人、巫彭等跨越幾個世紀的人的故事都搞混了,使得彭祖從堯舜起一直到商朝都有出現,所以被訛傳為八百多歲。可這種說法雖然也是種解釋,但多少有些牽強,能把幾百年的人全混為一人,多少有點誇張,所以筆者還是不太贊同。
三、據說在古代,有一種「小花甲計歲」法,是把60天作為一歲,而彭祖本身也確實挺長壽,活了800多個60天,實際上相當於正常計年的一百五六十歲,所以才有此一說。但這種說法也有問題,如果當時流行用小花甲計歲的話,那活到32歲就可以記為活了200歲了,為何除了彭祖其他最多的也不過100多歲,是不是壽命也都太短了一點。
四、所謂彭祖壽有八百,並非是指彭祖本人的壽命,乃是指彭國從建國到滅亡長大八百餘年,可能由於古文書寫比較簡略,所以被後人解讀為彭祖壽命為八百歲。這種說法是目前筆者比較認同的一種說法,所以要等到彭國被滅的武丁時期來寫,正是此原因。
其實,大彭國的歷史也不是現在才提到,之前講夏朝、商朝歷史時多少也有出現過。那位幫助夏啟平定西河之亂的彭伯壽就是夏朝著名的彭國國君,到後來商朝帝河亶甲時,派彭伯討伐邳國、姺國和班方,也是彭國先王的功績。
從這些已經講過的彭國先王歷史中可以看出,彭國其實挺忠於朝廷的,一直是勤王護主的典範,怎麼到了帝武丁時期就跟王師打了起來,還被滅國了呢?莫非大彭國也跟鬼方一樣,被蠱惑叛變了?
其實,大彭國應該並沒有叛變,但他們由於一直被天子所器重,因此積累了非常雄厚的國力。而且在帝武丁時,他們還在不斷的向東部擴張領土,這讓帝武丁感到了極大的威脅。再加上剛剛被剿滅的鬼方一直與大彭國有姻親關係,君王擔心大彭國會因此而叛變,於是,索性先下手為強,出兵討伐大彭國,並於武丁四十三年滅了這個悠久的古國。
可惜、可惜,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一個實力雄厚並稱上古五霸的古國,一個一直忠於朝廷堪稱勤王典範的古國,因為實力過於強大,讓天子感到不安,就這樣被滅國了。或許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但筆者認為這也或許是帝武丁統治時期的一個敗筆。畢竟,帝武丁統治時商朝足夠強大,不會被他人所欺,而他之後商朝再衰時,將沒有一個強大的彭國再次來勤王,是不是也是商朝自己的悲哀呢?
【關鍵詞雲圖簡史】
為了方便廣大史學愛好者能快速回憶起相關的歷史內容,筆者「閒敘春秋」將在每篇文章結尾奉上「關鍵詞雲圖簡史」,通過8-12個關鍵詞,幫助大家回憶文章內容,希望各位讀者喜歡。
本文關鍵詞:大彭國、始於堯舜、彭祖、壽八百原因、勤王典範、實力強大、天子自危、滅彭國、商末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