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2020-12-21 明月天心

佛家常說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世上的任何事皆不離因果,如那句偈語所說:起心動念皆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我們當下的所有遭遇都是自身因果業報的顯現,並非無緣無故。《太上感應篇》裡也講: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人生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災禍也都是自找的,「世人不信因與果,因果何曾饒過誰」?

世人皆喜歡求佛,一有苦就求佛菩薩庇佑,大家都去求菩薩,菩薩該有多苦?如果你求菩薩,菩薩就會可憐你而施捨你,那佛教豈不是成了眾生索取利益的功利之地?「佛不渡人,唯人自渡」,信佛,是相信佛所說的法而自己修行改善命運,而不是讓佛主導自己的命運,「天上不會掉餡餅」,佛菩薩不會頂替任何人的人生。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福氣是自己修來的,「萬般皆苦,只可自渡」。

要想得到福報,就要以實際行動修持善法,有句話這樣說: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雖然不會馬上讓我們富貴,但是卻可以趨吉避兇,令災禍遠離;作惡可能不會立即有惡果災禍,但其實福氣已經走遠。人生所種下的每一份善業都不會被白白辜負,以下最消耗福報的4件事,不要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一、殺生,包括墮胎

每當看到大街上那些以殺生為業的生意人,如殺雞、魚、鴨的等等,都非常痛心,既是為那些即將面對刀屠的動物痛惜,又替那些愚痴的人們感到無奈。很多人不明因果,不知六道輪迴,只圖眼下一時的利益得失,為了謀取私利而不惜造下諸多殺業,欠下諸多惡債。一時得利,來日果報現象,冤親債主找上門來,苦也就來了。

由殺業所感召的苦報,主要包括多病、短命,且易有災禍奇禍發生。一切因緣都是自己行為的果報,你殺害誰,其實就是損害自己、折磨自己,損了別人的福,也必然缺了自己的德。人生在世,當須有敬畏之心,眾生皆在輪迴,好因才會有好果,惡債自有惡報償。另外,墮胎的果報也是不容小覷的,六道有情眾生,因業流轉,造下惡業,果報最後都回到自己身上。

二、邪淫,心不乾淨

什麼是邪淫?它指男女不正當的關係,主要指出軌,還有人思想上的齷齪、不健康、不乾淨等等。人生修行修的就是這顆心,心越清淨的人,越有智慧福報;心越汙濁的人,越是障深慧淺。

佛家講「萬惡淫為首」,邪淫是人最大的惡,邪淫太重的人,必墮魔道,這是對自己法身慧命最大的損害。「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來愛為基」,人生要想究竟離苦得樂,就要在此生好好修行,修持善業、了脫生死。

但如果戒不了邪淫,則六道難出、苦海輪迴,不得解脫,你說苦不苦?其實,邪淫者,當下即會顯現苦果,因為邪淫在大量消耗福報,一旦福報耗盡,業障苦果即刻現前。

三、不孝父母

有人說,出家人不能在家侍奉父母,是為大不孝?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這一生能出家的人是有大福報的人,福報因緣不具足的人是出不了家的。出家非但不是不孝,反而是大孝。

佛家講:一人出家,九祖生天。其功德殊勝不可思議。家裡有人出家,不僅為自己修福德,也是為父母子女積善德。真正孝順父母,不僅僅是以物質供養父母,而應正確引導父母開智慧,修學正法,通過修行覺悟,消業修福。

我們都非常崇敬莊嚴的佛菩薩,其實家裡的父母就是佛,「堂上雙親你不孝,一心拜佛有何用」?孝順父母,增福無量;不孝父母,自損福報、自我折磨。

四、造口業、不守口德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懂得閉嘴是一種修行,也是對自身福報的保護。「言多必有失」,莫失言失德,失了自己的福報。其實人的嘴也是風水,有智慧的人布施人慈言善語,無知的人對人惡語相向。人嘴巴的好壞影響人福報的深淺,「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少說話、多思考,莫論人非、莫造惡口,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

感恩閱讀與分享。願大眾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人生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最消耗「福報」的四件事,別再做了,果報不饒人!
    佛家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世間一切皆是虛幻不實,但唯有因果如影隨形、絲毫不虛。「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善惡必有報,不是不報,因緣未到罷了,因緣具足,必有受報。
  • 佛教:最消耗「陰德」的5件事,別再做了!
    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知道,而在於自己安詳;作惡之可怕,不在於被人發現,而在於自己知道。行善的人,必有天佑;作惡的人,會自感惡果業障現前。有句話叫: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你種什麼樣的因,就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世間萬般,唯有因果最為公平。因果之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緣一到,即刻受報。
  • 佛教:如果你相信因果,這四件事請銘記,不要去做!因果不饒人!
    佛教講「因果通三世,絲毫也不虛。」因果報應,是我們所種下的種種善惡之因,而成熟之後結成的果。所謂「因緣果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如果選擇了相信因果,這四件事,請您銘記,不要再去做!一、毀謗「三寶」。毀謗三寶,乃是五逆罪之一。
  • 供奉「地藏菩薩」時,這四件事不要做,果報太嚴重!
    我們在供奉地藏菩薩時,這四件事不要做,果報太嚴重,一定要切記,俗話說:「不知者不怪。」有時候我們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即使犯了錯也值得原諒,但如果你已經選擇了供佛,並在佛前立下誓言,要改過自新,這四件事決不能再做了。古人常說:「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
    佛教積陰德的好處,十件最積陰德的事,你有做過嗎。做好事就是行善,行善就有德,多做好事,就叫積德,積德越厚,人越有福,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積德很有講究。有陰德和陽德之分,俗話說: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
  • 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6種人,因果不饒人!
    「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世間因果,不是不報;因緣未到;因緣一到,即刻受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所遇一切皆是緣法,唯有廣結善緣,才能消解一切業障怨結,福報長久。如果你信佛,請不要傷害這6種人,因果不饒人!
  • 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會累積大功德!
    所謂陽德就是有漏之福,有些人經常行善積德,但卻同時又去消耗自己的福德, 例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又享受到了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榮譽感或自豪感,那麼他所積累的福報,就會被消耗掉。
  • 佛教:時運不佳時,去做這3件事,好運自來!
    《太上感應篇》裡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就是說世上一切事皆由心感召、吸引而來,如佛門裡那句話「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都是我們的心在起作用,人生的禍福也都是自己內心的善惡所感召的。因此說福報都是自己修的,禍也是自找的。
  • 佛法,這八件事會耗盡你的福報,一定要遠離
    佛法,這八件事會耗盡你的福報,一定要遠離。有句話講:「有福之人不用忙,無福之人跑斷腸」。這就是佛教主張的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就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生的福報,大多來自前世。前世修布施,今生就會得福報。
  • 佛說: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
    我們古老的文化中,早就有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一個人的行為,就會產生因果,只有種善因才會有善果,而有些事絕對不去要去做,會受到因果嚴厲的懲罰,這四種行為,最損自己的福報,因果不虛,一個也不要去做。一、不孝父母。
  • 修福與修慧不同的果報,淨空老法師開示
    修福與修慧不同的果報,淨空老法師開示。只修福不修慧行不行?不是不行,果報不一樣。如果專修福不修慧,沒智慧。佛在經上有個比喻說,大象掛瓔珞。大象是畜生,過去生中修福沒有修慧。現在投胎在畜生道,這個大象是國王乘坐的,所以滿身的珠寶披在身上。
  • 南無阿彌陀佛,這4件事最損福報,千萬別再做了
    施主想求福,首先不要損福。」面對朋友的一臉茫然,無名僧耐心解釋:「一個人的命運與福報並不是固定的,是可增可減的。這福報的增減並不在於求神拜佛,而在於自身。」我與朋友心生好奇,便向無名僧請教。無名僧道:「這4件事最損福報,千萬不能做!」
  • 佛教:最為吉祥的十件事,你做過幾件?
    勸導善行,這不僅僅是幫助他人培植福報,亦是幫助自己種植善因,善緣。最為吉祥的第三件事,相信因果。佛教講「萬法皆空,因果不虛」。世間的一切皆會因為時間而破敗,毀滅,但只有一樣不會改變,那就是因果。我們只有相信因果,才能讓我們在行善培福的路上越走越遠。
  • 生活中,最積陰德的3件事,能做到一件,功德圓滿
    當受到別人的誇讚之後,捐款人的福報也就消耗掉了,以後就無福消受,由此可以陰德和陽德的區別。陰德所積累的福報,不但自己享之不盡,更可福延子孫,使家族興旺發達,所以說在生活中,我們要多積陰德。積陰德並不需要有多少錢,在生活中中,每天就可以給自己種下無量善因。比如以下這3件事,最積陰德,能做到一件事,就算功德圓滿。
  • 佛教:業障深重的人,身上會有這5大徵兆,千萬要小心!
    佛教常說一句話: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即因果,因緣果報即因果緣法,世間一切事物皆因緣聚散而生滅變幻,成住壞空皆不離因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我們的命運如何全在於自己,你種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樣的果報。
  • 「所作業不亡,果報還自受」,善護「三業」,福報自然長久
    佛門常說想要得福,想要覺悟,就得修行,其實修行就是一個人對於自己心靈的改變。佛說:「境由心轉,命由己造。」因為不勤修自己的內心,所以很難會注意自己身口意所造的惡業,於是便會在無意中傷害許多人,得罪許多人,自然自己的運氣會越來越差。佛教認為,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犯了身口意三業,做再多的好事也是「有漏之因」,再多的福運也會慢慢被消耗殆盡。
  • 佛教:這四種「徵兆」,是佛菩薩的提醒,要小心!
    其實你已經見過佛菩薩了,只是你自己還不知道而已。記得文殊菩薩曾說過一句話:文殊菩薩說,他會親自迎接每一個到五臺山的人。每一個人去五臺山的人都會見到文殊菩薩,只是由於自己身的障礙垢染,所以認不出菩薩。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佛菩薩,你所遇到的每一件事,都可能是佛菩薩對你的提醒,我們應該儘量保持對所有人和事的恭敬。
  • 佛教:「命好有福」之人,常做這4件事,你能做到幾件?
    人生沒有福報,日子會過得很苦;而福報大的人,日子多順遂如意,往往所求如願。人生若沒有福報,即使你拼命爭取來的東西,福報支撐不起來,它還是會失去,終歸不屬於你。人生要做好兩件事:惜福和培福。每個人一生的福報有定數,不要肆意揮霍,莫作惡損福,這叫「諸惡莫作」。除此之外,還要做到「眾善奉行」,即要多做善事、多積德,這是培福。
  • 因果不饒人,別去評價別人,修好自己的福
    說話是人的能力,不說話是人的智慧,會說話是人的覺悟。在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有一個毛病,總喜歡評價別人,對別人做的某件事去下定義,雖說有些話無傷大雅,但這都是不好的習氣,也很容易給自己感召不善的果報。評價別人,如果不懂得適可而止,慢慢的就會演變為講人是非。
  • 佛教:「業障」重的人,身上有這4種表現,看看你有嗎?
    相信許多學佛的人應該常聽到「業障」這個詞,它是佛教專用語,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指一個造惡業所感召來的果報、障礙、不順。正所謂「萬法皆空,因果皆空」,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可質疑因果。「福禍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修什麼樣的業,就會有什麼樣的果報,真實不虛、絲毫不爽。福氣都是人積德行善修來的,業障都是人作惡自作自受召感來的。這世上一切一切的發生都是有因緣的,都是該發生的事,因為因果從來不誤人。世上也沒有天降的好運,那都是一個人善業應得的果報;世上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災禍,沒有什麼真正的委屈,不過是該得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