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5日報導 韓國《中央日報》網站1月4日發表了題為《韓國正面臨一條從未經歷過的路。2020年韓國人口(不包括外國人)在歷史上首次出現了負增長》的文章稱,韓國統計廳此前預測韓國人口會在2021年開始減少,但目前人口負增長的「元年」比預測提前了一年。全文摘編如下:
「死亡交叉」突如其來
韓國行政安全部1月3日發布的居民登記人口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人口共計5182.9023萬人,比2019年減少2萬餘人。但由於境內居住的外國人數量增多,預計韓國總人口(本國人加外國人)將在2028年達到峰值。
最嚴重的問題在於新生兒數量的顯著減少。韓國去年只有27.5815萬新生兒,在2017年新生兒數量首次下降到40萬以下後,短短三年這一數字就下降到了30萬以下。這是韓國第一次新生兒數量低於死亡人數,出現所謂「死亡交叉」的現象。
「人口懸崖」也比預想中要提前到來。亞洲大學名譽教授、人口學專家崔鎮昊表示,「2019年統計廳發布的未來人口統計也未能預測到新生兒數量的下降速度會如此之快」,「人口懸崖到來的時間提前,對勞動力人口和撫養比的預期也將變得更加悲觀」。
崔鎮昊教授表示,「由於就業和居住等環境不穩定等,選擇不婚的人數越來越多,生育率進一步下降」。
他預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新生兒數量可能還會比2020年大幅減少」。
「人口懸崖」影響顯著
「人口懸崖」將會對韓國社會造成何種影響呢?
首先,勞動力人口將隨之減少,導致韓國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其次,低生育和老齡化同時出現,將導致社會總撫養比大幅上升。
2019年,《韓國經濟面對的逆風》研究報告預測,2020至2023年韓國潛在生產能力將以每年0.7個百分點的速度下滑,到2024年以後,下滑速度將提高到每年1個百分點。他們預測,「人口結構變化對經濟增長造成的負面影響將從2020年開始正式顯現出來」。
社會總撫養比指每100名勞動力人口需要撫養的青少年和老年人數量。2019年韓國統計廳預測,2020年韓國總撫養比將達39.8,2040年可能達到79.7,意味著20年後韓國經濟活動人口需要承擔的社會撫養壓力,將比現在增加一倍。
首爾大學人口學教授趙英泰(音)表示,「到2030年以後,韓國生產力人口開始急劇下降,各種後果就會顯著表現出來」。
老齡化正在從根本上動搖韓國的社會結構。1995年韓國勞動力的平均年齡為31.2歲,2020年上升到了42.8歲。延長退休年齡和退休金財政也將深受影響。
趙英泰教授說:「政府必須從現在開始著手,制訂各種計劃,迎接人口『新常態』。」
【延伸閱讀】日韓人口自然增長率創新低 預計十年後更多國家步入該行列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導 外媒稱,日本政府統計數字顯示,日本的人口危機正在惡化,這個人口快速老齡化的國家今年經歷了其最大幅度的人口自然減少,出生率也創新低。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2月30日報導,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估計2019年在日本出生的嬰兒人數降至86.4萬,這是自1899年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數字。這一新生兒人數估計比2018年減少了5.4萬,這是該數字連續第四年低於100萬大關。
報導認為,日本是一個「超老齡化」國家,這意味著其超過20%人口的年齡在65歲以上。2018年日本的總人口為1.24億,但預計到2065年其人口將下降至大約8800萬。
日本的人口減少意味著剩下來撫養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他們需要醫保和養老金——的勞動者群體將不斷縮小。
日本不是唯一面臨生育率下降的國家。德國也是一個「超老齡化」國家。而預計到2030年,美國、英國、新加坡和法國也將步入這一行列。
報導稱,日本的鄰國韓國多年來也一直在艱難應對人口老齡化、勞動力隊伍縮減和出生率低等問題。2018年,韓國的總體生育率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另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12月27日報導,「人口峭壁」進入了倒計時。2019年10月韓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創下史上首次10月零增長先例。按照這一趨勢下去,預計韓國人口總數很快就會出現下降趨勢。
韓國統計廳當地時間12月26日表示,10月韓國新生兒數量僅為25648人,比一年前減少836人,創下1981年開始相關統計以來10月的最低紀錄。這也是在2016年4月後,新生兒數量連續43個月刷新月度最低紀錄。
從當前情況來看,今年韓國新生兒數量不僅無法達到政府預測的目標(30.9萬人),還可能會低於30萬的紅線。
報導認為,結婚人數減少與新生兒數量減少密切相關。2019年1至10月韓國累計結婚人數僅19.3772萬對,比2018年同期減少6.8%,創下歷史最低紀錄。適齡青年表示,置辦住宅等經濟問題和競爭性教育文化是導致不婚和低生育問題的重要原因。
資料圖片:日本老齡化嚴重(新華社)
(2019-12-31 10:22:32)
【延伸閱讀】美媒:政府報告顯示韓國或提前迎來人口負增長
參考消息網9月24日報導 美媒稱,韓國的人口災難正在到來。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9月22日報導,就在首爾尋求與朝鮮緩和關係並與日本陷入日益激烈的爭吵之際,韓國人口的減少可能導致其經濟面臨結構性放緩。
報導稱,一份政府報告凸顯了韓國決策者面臨的挑戰。該報告顯示,韓國生育率的下降可能導致其人口最早將從2020年開始減少。
圖/視覺中國
韓國統計局2019年3月發布的報告預測,在最悲觀的情形下,韓國人口可能在今年達到約5100萬的峰值,然後人口開始下滑,2067年將下降到1972年的人口水平,即大約3400萬。
報導稱,即便按照中速增長的情形,到2065年,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也將佔到總人口的近一半,使之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發達國家。
相比之下,對於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樣歡迎移民的國家,同期其65歲及以上人口只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或更少。
最新數據顯示,韓國女性生育的孩子明顯減少,生育率——即每名女性生育子女的平均數——在2018年降到0.98的歷史最低值。這個數字甚至比日本的1.43還低,也遠低於大多數國家約2.1的「更替水平生育率」。
報導認為,與日本的情況類似,人口老齡化反映了年輕人在結婚方面面臨的經濟挑戰。2015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年齡在20至44歲之間的男性有58%未婚,女性有48%未婚,只有1.9%的孩子是非婚生子女——這些統計數字很令人吃驚。
韓國統計局估計,總撫養比——即每百名生產人口所撫養的人數——可能會從2017年的36.7上升到2067年的120.2。中位年齡也將從2017年的42歲上升至2067年的62.2歲。
專家將人口老齡化的原因歸咎於養育子女的費用、青年的高失業率以及職業母親所受的負擔。競爭激烈的教育和就業市場也被認為是導致「嬰兒急劇減少」的原因。
(2019-09-24 10:07:00)
【延伸閱讀】韓國生育率刷新史上最低值 人口下降時間或提前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 韓媒稱,韓國步入總生育率(生育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出生活嬰數與同期平均育齡婦女人數之比——本網注)低於1的時代。
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2月28日報導,韓國統計廳2月27日發布的「2018年人口動向調查出生及死亡統計數據(初步值)」顯示,韓國2018年總生育率0.98,為開始統計(1970年)以來的最低值。這一數據代表女性育齡期間(15至49歲)平均生育子女數的預期值還不足1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報導稱,一般而言,要想維持人口總數,總生育率需要達到2.1,但韓國連這一數據的一半都未達到。韓國不僅沒有達到經合組織(OECD)成員平均水平(1.68),甚至尚未達到超低生育率標準(1.3)。
統計廳人口動向課課長金珍(音)表示:「新生兒出生數量最多的產婦年齡段為30至35歲初期,但這一階段的人口數量與前一年相比減少5%。截至2018年,結婚登記人數連續7年減少,新生兒數量也同步減少。」
據悉,2018年韓國新生兒數為32.69萬人,與2017年相比減少3.09萬人。從各年齡段來看,35至39歲年齡段的生育率首次超過25至29歲年齡段。女性平均生育年齡為32.8歲,同比上升0.2歲。首胎平均生育年齡為31.9歲,二胎為33.6歲,三胎為35.1歲。據分析稱,將結婚推遲至找到穩定工作之後的社會風氣,導致韓國晚婚成為普遍現象,對生育率產生影響。
據報導,死亡人數增加但新生兒數減少導致去年韓國人口自然增長規模僅為2.8萬,同比減少61.3%,為1970年以來的最低值,同比減幅為歷史最大值。
報導認為,韓國人口減少的時間點或將提前。統計廳曾於2016年發布未來人口預測報告,表示韓國總人口下降的時間點為2028年,統計廳廳長姜申玉(音)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低生育高齡化社會化的速度比預期要快,韓國總人口下降的時間節點可能會提前」,「急劇變化的人口結構會對工作崗位、福祉、年薪、教育、住宅等主要政策帶來頗大的連鎖反應」。
(2019-03-05 0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