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體育明星,是很多年輕運動員夢寐以求的願望,大家都知道,體育是口青春飯,成名得趁早,很多體育天才都是十來歲就展露出光芒,得到國家體育部門或者其他大俱樂部的垂青。冠軍的生活是有很大的反差的,獲得冠軍時得到了無數扥榮譽,也得到了應得的獎勵,我們為他們鼓掌歡呼,卻不知他們背後付出過多大的辛酸努力,光鮮亮麗的背後總是摻雜著苦於難,奧運冠軍是這樣、運動員也是這樣,他們不為成名,只為能在奧運會奪得榮耀為祖國奪得一份光榮。
作為一個運動員最可怕的事情便是受傷,傷病可以毀掉一個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這樣的例子已經數不勝數。我國的籃球運動員姚明和田徑運動員劉翔都是因為傷病而早早結束職業生涯,但慶幸的是,他們的職業生涯取得了無數榮譽,可謂功成名就,而有的運動員就沒有那麼幸運。那些我們不了解的許多天才走不到成功,在自己最青春最有活力的時光裡,不能繼續追逐自己的夢想,各種無奈令人惋惜。
姚明的成功不只靠他的天賦,還有後天的努力。作為在NBA獲得成就最高的中國人,姚明的職業生涯並不是一帆風順,雖然貴為選秀狀元,但他的身體素質肯定不能和NBA中的黑人球員相提並論,傷病也是困擾他的問題之一。而黃成義當年作為他的隊友,最後也是因為傷病最後落得殘疾。
黃成義,1978年黃成義出生於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的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兄妹三人中,哥哥和姐姐均在1.6米左右,唯獨黃成義「出類拔萃」,身體快速增長。14歲的時候就達到了1米98的驚人身高。後被省、市的專業柔道隊和籃球隊同時相中,黃成義的籃球之路起初還算順利,他很快從基層體校被選拔到省級隊,後來又去參加全國青年籃球訓練營。
因為出身農村,黃成義希望通過籃球運動改變全家的生活條件,所以他很努力,也很刻苦。在訓練營裡,黃成義遇到了姚明,在當時,兩位都是新銳球星,也都是國家重點培養的選手。雖然姚明的身高和球技都有很大的優勢,但是黃成義的表現也十分出色,他在與姚明的對抗中不落下風,甚至還蓋了姚明幾個帽。
後來,黃成義被召入北京師範學院籃球隊,在此打球兩年後,由於北京京師籃球隊與北京首鋼男籃合併。首鋼只從京師要了三名球員,而黃成義等年齡較小的球員被送到北京體育師範學院就讀,黃成義也一直屬於刻苦訓練的球員之一,每天苦練籃球技巧和基礎動作。2001年,黃成義從北京師範學院本科畢業後返回山東老家。
2002年,在隊內一次對抗訓練中,黃成義不小心閃了腰,這個籃球運動員經常遇到的普通傷病,卻最終讓黃成義癱倒在床上。由於家庭貧窮,沒有能力讓他接受更好的治療,從而黃成義喪失行走能力。這對於年僅25歲的黃成義來說是個晴天霹靂,一個懷有籃球夢的大男孩從而結束自己的籃球生涯。
因為黃成義為了省錢,沒有選擇去大醫院治療,而是到小醫院做了手術。哪成想,這造就了他一生的悲涼,因為手術失敗了,黃成義再也站不起來了。年僅25歲,就已經癱瘓,如今的黃成義與母親在老家相依為命的生活,每天靠著母親拾荒過著,因為沒有太多的積蓄,與母親住的房子也十分的簡陋,吃住都成問題。
傷後的黃成義失去了經濟來源,家境窘迫。當時只有25歲的他就癱瘓在床,倔強的黃成義近乎崩潰,他幾度想要自殺,最終都被母親發現及時制止。即使如此,母親也繼續變賣家產到處籌錢推著兒子上北京的大醫院治療。後來得到不少社會好心人的幫助和醫院的免費治療情況才得到好轉。一次腰傷手術致癱,毀滅了黃成義的籃球夢,如果不是那次意外,也許會在籃球場看到這個2米16的大個子的風採,而現在有多少和黃成義一樣的運動員,付出太多的努力,卻不到相應的保障,需要更多的人的幫助和關愛。
在媒體的報導下,黃成義得到了某醫院的免費醫療,其實他的病不難治,只是因為他沒錢。經過三個月的治療,他就能站起來行走了,不過,他還想做一名職業籃球運動員的夢想已經破滅了。
在接受了97天的免費康復治療後,黃成義終於丟掉了輪椅和雙拐,不但能夠自由行走、慢跑,還可以做一些簡單的籃球運動。黃成義說,出院後,他最大的心願是能有份工作養活老母親,讓她的晚年不再那麼勞累。希望以後能夠有更多的傷病運動員能夠得到大家和社會的關注,能夠多一些關注,他們即使在退役後或者傷病後也能擁有自己的工作,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