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21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
南京城有著數不清的小巷,
每條巷子就像一座城市的縮影,
幾十戶人家相鄰而居,
大人們柴米油鹽,孩童們嬉耍玩鬧,
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
今天,小遊要說的就是一條百米長的小巷子,
因明代出了一位連中三元的武狀元,
而得名三元巷。
我是一條有故事的巷子
連中三元,投身抗倭
如今的三元巷,只是中山南路與明瓦廊之間的一條百餘米長的小路,還有路口一個古牌坊能看出點歲月的味道。
明嘉靖間抗倭名將尹鳳當年便住在這個巷子裡,幼年喪父,家境並不怎麼好,從小就由母親獨自帶大,儘管日子過得拮据,但深明大義的母親依然堅持送尹鳳去讀書習武。好在尹鳳也很爭氣,特別是在騎馬射箭、戰略戰術上表現出眾。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他奪得武舉鄉試第一名,成為解元,又於二十六年奪得武舉會試第一名成為會元,並最終在殿試中成為狀元,號稱「連中三元」。
這種事極為罕見,整個明代連中「三元」的僅有4人。
高中之後,被任命為中都留事,鎮守福建。後隨抗倭英雄俞大猷在福建、浙江地區抗倭,屢建大功,萬曆年間官至都督僉事。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他曾居住的巷子命名為三元巷。
聽住在這裡的老人說,很多年前,不少娶親的花轎首先要經過三元巷,以圖「連中三元」之吉,希望子孫後代都能出人頭地。
我是一條美味的巷子
十年老店,堅守傳承
如今的三元巷已換新顏,一邊是開了十多年的要德火鍋、桔子水晶酒店和書香世家,另一邊則湮沒在一群緊密相連的美食店鋪中。
20多年前,赫舍裡氏帶著家鄉哈爾濱的麵食手藝來到南京,憑著一手正宗不花俏的手藝立穩了腳跟,有了這間「赫記哈爾濱水餃」;
悶頭窄小的協記用他的皮肚面迎來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忠實客戶;
作為新人代表怒烤烤串,憑藉小清晰的裝修風格,為三元巷帶了無數年輕的面孔,成為這條老街上最青春的色彩……
歲月靜靜流淌,小巷見證時代變遷。如今,這裡的歷史古蹟、名人軼事、美食佳餚已然將三元巷變成了「用故事下飯」的尋味好去處。
來源:紫金山新聞,記者:董夢穎,攝:餘斯慧,文章及插圖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聯繫小編微信njly1234,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