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寫真: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臺灣寫真: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中新社淡水10月10日電 題: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臺北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數千年的淡水河流淌,孕育了臺北的絕代風華。位於淡水河入海口北岸的淡水古鎮,在最近距離見證著這一切。

  淡水古鎮開埠通商已有150多年,古風濃鬱,風光宜人,別具風情。記者近日專程前往,置身於熙攘人流中,走近臺北「母親河」的懷抱。

  烙著古鎮歷史記憶的淡水老街,是淡水必逛之處。老街是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大小老街巷的統稱。其建築式樣多元,閩南宅院、歐式洋樓、日式建築等雜陳,散布小鎮各安一隅,透出過往的繁華和滄桑。

  淡水鎮古蹟眾多。位於中正路老街中段的福佑宮,有200多年歷史,廟中主要供奉媽祖,又稱媽祖宮。據當地人稱,福佑宮正對面的市場,過去是廟前廣場,廣場前即是當年繁忙的淡水碼頭,福佑宮香火旺盛,每天護佑著船隻和漁民的平安。淡水最古老的重建街,就是以福佑宮為中心而發展起來。值得一遊的古蹟不少,如淡水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淡水龍山寺、清水祖師廟、臺灣牧師先鋒馬偕之墓、滬尾炮臺、滬尾偕醫館等,可從中一窺昔日的淡水風貌。

  不寬的老街彎彎曲曲,各種食鋪、雜貨店、工藝品店、古玩店等林立,多具古樸之風。而與中正路老街平行、直接面對淡水河的街道,則以美食小吃攤點和時尚特色商店居多。來此大飽口福是當然的選擇。淡水當地特色美食之一的鐵蛋,不論冠以「阿婆」之名,還是「阿公」,都硬圓黑亮,賣得很火。據稱鐵蛋製作費時,須持續7天才能完成。攤主在人們光顧後總是連聲稱謝,並不忘叮嚀:「慢慢咀嚼,才能體會到獨特的風味。」魚酥、蝦卷、魚丸、烤魷魚等海產小吃,古早味的蚵嗲、現做限量的花枝丸等小吃,讓街道充滿了濃濃的香味。BB槍射廣場裡,不少靚女流連一展槍技;水岸親子廣場中,母子一起上陣,其樂融融。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時有優美熟悉的歌聲,豎笛演奏的悠揚旋律在金色水岸廣場傳響,安祥而溫暖。淡水河邊是街頭藝人秀絕活的大舞臺。扮相奇特一動不動的「人體雕塑」、靜坐不動的「人像繪畫」等藝人秀,都讓遊人好奇,不少小孩跑上前與之合影,還頑皮地逗弄一下「人體雕塑」。一位繪畫藝人在音樂伴奏下,手拿大畫刷,在大畫板上展示「倒畫」絕活,三五分鐘後翻轉畫板,模特生動的形象就出現了,贏得一片叫好聲。

  淡水河濱也是騎「鐵馬」(即自行車)的好去處。租車方便,價格不高。林女士帶著不到十歲的兒子來此騎遊,她告訴記者,河濱自行車道條件很好,沿途親水、親近自然,可以拋掉煩惱,放鬆心情。河邊平整的自行車道上,不時有或一家人共騎一車、或三兩朋友風雨相伴的騎遊隊伍迎面駛過。

  更多的遊人則觀賞著無邊的河光水色,或堤岸邊,或渡船上。夕陽西下,淡水河波光粼粼,流光溢彩醉遊人。位於古鎮西端的漁人碼頭,遊人雲集。白色「情人橋」上,年輕情侶相偎相依,在「母親河」邊,將夕陽美景和甜蜜誓言揉進美滿一生的記憶中。

  華燈初上,一支支服飾鮮豔、造型獨特的藝術踩街團隊從老街走過。原來,演繹「千年淡水,不思議嘉年華」主題的「藝術踩街」等系列活動,本月中旬將在淡水進行,一展淡水數百年形成的特殊城市風貌。(完)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在臺北感受「母親節」
    原標題:臺灣寫真:在臺北感受「母親節」 8日的臺北,午後陣雨給炎熱兩日的城市帶來清涼。位於信義區的誠品書店,入口處即是主打母親節感恩主題的一簇簇鮮花。 來自山東的「80後」健美教練王維平嫁到臺灣十餘年,當天她和先生、婆婆來這裡以特殊的方式過母親節。
  •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臺灣寫真:臺北的煙火味 2019-05-06 16:04:13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攝   中新社臺北5月6日電 題:臺北的煙火味  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  品味臺北,感受最深的不是信義商圈的流光溢彩,而是無處不在的煙火氣。  隨便推開一家連鎖便利店的門,立刻會被濃烈的「生活氣息」包圍。
  • 臺灣寫真:牛肉麵成臺北招牌美食
    臺灣寫真:牛肉麵成臺北招牌美食 2008年08月27日 00: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   中新社臺北八月二十六日電 題:牛肉麵成臺北招牌美食  中新社記者曾福志 陳立宇  與會的不管是普通來客,還是貴賓,就座後就先吃一碗牛肉麵。
  •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臺灣寫真: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著名歌手周杰倫投資的一家餐廳   中新社臺北9月28日電 題:華山,臺北正在興起的「文創勝地」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在文化創意活力十足的臺北,有一座植根於廢棄廠房的
  • 臺灣寫真:在臺北「101」腳下感受眷村溫情(圖)
    臺灣寫真:在臺北「101」腳下感受眷村溫情(圖) 2008年06月15日 14: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北地標「一〇一」大樓腳下,保存有臺北地區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眷村是臺灣特色的社會生活形態之一,泛指1949年前後自大陸各地遷臺的軍公教人員聚集社區。
  •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臺灣寫真: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2017-07-12 14:39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中新社臺北7月12日電 題:探訪臺北布袋戲主題餐廳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17世紀,布袋戲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等地流行。隨著福建、廣東等地居民移居臺灣,布袋戲也飄過海峽,在臺灣落地生根,成為臺灣偶戲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表演類型。
  • 臺灣寫真:臺北咖啡香
    中新社臺北5月1日電 題:臺北咖啡香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走在臺北的大街小巷,撲鼻的香氣常常不是來自美食,而是咖啡。臺北不僅咖啡館多,連鎖便利店也都提供現制咖啡飲品。臺灣財政部門日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臺咖啡店有3800多家,其中臺北佔了四分之一,更創造出全臺46%的咖啡銷售額。臺北市大安區每平方公裡有18家咖啡館,是咖啡館密度最高的地方。
  • 臺灣寫真:臺北動物園新光特展館準備就緒迎嬌客
    臺灣寫真:臺北動物園新光特展館準備就緒迎嬌客 2008年12月23日 14: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11月6日,海協會和海基會在臺北舉行兩岸動植物互贈記者會,大陸同胞贈送臺灣同胞大熊貓「團團」、「圓圓」正式定案。圖為近日臺北市立動物園已整修完畢,正靜候「團團」、「圓圓」入住。
  •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臺灣寫真:踏訪臺北"上海街" 尋覓當年風華已不易 2008年06月01日 12: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臺北市的衡陽路,昔日曾有「上海街」的別名,甚至被稱為「小上海」。
  • 臺灣寫真:一家烤肉萬家香
    臺灣寫真:一家烤肉萬家香 2016-09-17 21:15:0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
  • 臺灣寫真:臺北的「堂」林林總總
    位於臺北故宮展館四樓的「三希堂」,原來收藏著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及王珣的「伯遠帖」,這三帖均為稀世珍寶,因此得名。此堂現改為特色餐廳,在被作為乾隆皇帝的書房裡用餐,品著文山包種茶,吃著臺灣佳餚,別有一番享受。   《義之堂》畫廊以經營中國近代名家書畫為主,是海峽兩岸書畫交流的橋梁。
  • 臺灣寫真:臺北尋茶 - 臺灣萬象 - 東南網
    中新社臺北4月7日電 題:臺北尋茶中新社記者 畢永光 路梅臺北茶香哪裡尋?用臺灣知名茶人曾至賢的說法,首推永康商圈,其次是迪化街商圈,貓空則是臺灣觀光茶業的一個縮影。三古默農說,東方美人茶最能體現臺灣茶人的用心。「東方美人茶要用小綠葉蟬吸食過的茶葉加工才有獨特的蜜香和果香,而小綠葉蟬必須在無汙染、無農藥的環境下才能生存。」他每年都會抽時間到東方美人茶茶園打理,雖然很累,但樂此不疲。如今茶館在臺北日漸式微,小巷中綠樹掩映的「串門子茶坊」是碩果僅存的茶館之一。
  • 臺北寫真:佛陀聖誕日 浴佛祈太平
    中新社臺北四月八日電 題:臺北寫真:佛陀聖誕日 浴佛祈太平  中新社記者 徐長安 耿軍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在四月八日於臺北一藝術中心舉行的「浴佛節」上,來自臺灣政界、宗教界和社會大眾的六百餘人,齊聚一堂,在佛祖偈語下,隆重慶祝佛祖釋迦牟尼聖誕兩千五百五十年。
  • 臺灣寫真:臺灣潛水達人陳嘉祺的兩岸雙城記
    臺灣寫真:臺灣潛水達人陳嘉祺的兩岸雙城記 2017-08-14 11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中新社綠島8月14日電 題:臺灣潛水達人陳嘉祺的兩岸雙城記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臺灣潛水達人陳嘉祺近日又一次從臺北桃園機場出發,飛赴海南三亞,繼續在當地的潛水教練工作。
  • 臺北寫真:穩賺不賠 臺小農樂見農產品行銷大陸
    中新社臺北四月十六日電 題:臺北寫真:臺灣小農樂見農產品行銷大陸  中新社記者 徐長安 耿軍  首屆兩岸經貿論壇閉幕,大陸宣布十五項惠及臺灣同胞的措施,其中七項涉及臺灣農漁產業。受此影響,今天的臺灣農產市場異常熱鬧,果農、漁民、菜農紛紛表示「樂觀其成」。
  • 臺北寫真:尋訪臺北汐止杜月笙墓(圖)
    臺北寫真:尋訪臺北汐止杜月笙墓(圖) 2008年06月24日 16: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昔日上海灘大亨杜月笙之墓位於臺北縣汐止「秀峰國小」後山。
  • 臺灣寫真:臺北獨一無二的澳門安德魯蛋塔店
    中新社臺北九月四日電 題:臺北獨一無二的澳門安德魯蛋塔店       中新社記者陳立宇 趙海燕那麼,如果你人在臺北,而又想吃到地道的澳門安德魯蛋塔,有沒有去處呢?答案是肯定的,「有」。   據吳女士介紹,七、八年前,吃蛋塔曾一度成為臺灣流行的時尚,一時間掀起了一股熱潮。澳門安德魯蛋塔店的老闆也來臺北設店,租的店面,就是現在這個地方。大概開了有一年多,那段時間,真的是顧客盈門,從早到晚都有人排隊。
  • 臺北寫真:中秋愛「烤肉」 餅店生意好
    中新社臺北九月二十二日電 題:臺北寫真:中秋愛「烤肉」 餅店生意好    中新社記者 崔煜芳 陳立宇    隨著傳統中秋節的臨近,臺灣民眾也將迎來一個中秋假期。近日,品種繁多的月餅在臺北的食品店、超市當上了主角。
  • 臺灣寫真:臺灣人中秋節,一家烤肉萬家香
    中新社臺北9月17日電 題:臺灣寫真:一家烤肉萬家香  中新社記者 徐德金 黃少華  像廈門人過中秋必定要「博餅」一樣,臺灣人中秋節的重頭戲便是烤肉。中秋烤肉這一習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已不可考,不過,「一家烤肉萬家香」——坊間有這麼一說,中秋烤肉因這句廣告語而越發興盛。
  • 臺北寫真:全聚德烤鴨來到臺北 廚師個個身懷絕技
    中新社臺北三月三十日電 題 臺北寫真:全聚德烤鴨來到臺北  中新社記者 耿軍 徐長安  「不到萬裡長城非好漢,不吃全聚德烤鴨真遺憾」,這兩句話今天被寫成對聯,懸掛在臺北遠東國際大飯店二樓的大廳內。七位來自北京全聚德烤鴨店的烹飪大師,各展絕技為「京味文化之旅--北京全聚德鴨膳大賞」活動揭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