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淡水10月10日電 題:臺北「母親河」流光耀今昔
中新社記者 楊傑 陳立宇
臺北是一座因水而興的城市,數千年的淡水河流淌,孕育了臺北的絕代風華。位於淡水河入海口北岸的淡水古鎮,在最近距離見證著這一切。
淡水古鎮開埠通商已有150多年,古風濃鬱,風光宜人,別具風情。記者近日專程前往,置身於熙攘人流中,走近臺北「母親河」的懷抱。
烙著古鎮歷史記憶的淡水老街,是淡水必逛之處。老街是中正路、重建街、清水街等大小老街巷的統稱。其建築式樣多元,閩南宅院、歐式洋樓、日式建築等雜陳,散布小鎮各安一隅,透出過往的繁華和滄桑。
淡水鎮古蹟眾多。位於中正路老街中段的福佑宮,有200多年歷史,廟中主要供奉媽祖,又稱媽祖宮。據當地人稱,福佑宮正對面的市場,過去是廟前廣場,廣場前即是當年繁忙的淡水碼頭,福佑宮香火旺盛,每天護佑著船隻和漁民的平安。淡水最古老的重建街,就是以福佑宮為中心而發展起來。值得一遊的古蹟不少,如淡水紅毛城、理學堂大書院、鄞山寺、淡水龍山寺、清水祖師廟、臺灣牧師先鋒馬偕之墓、滬尾炮臺、滬尾偕醫館等,可從中一窺昔日的淡水風貌。
不寬的老街彎彎曲曲,各種食鋪、雜貨店、工藝品店、古玩店等林立,多具古樸之風。而與中正路老街平行、直接面對淡水河的街道,則以美食小吃攤點和時尚特色商店居多。來此大飽口福是當然的選擇。淡水當地特色美食之一的鐵蛋,不論冠以「阿婆」之名,還是「阿公」,都硬圓黑亮,賣得很火。據稱鐵蛋製作費時,須持續7天才能完成。攤主在人們光顧後總是連聲稱謝,並不忘叮嚀:「慢慢咀嚼,才能體會到獨特的風味。」魚酥、蝦卷、魚丸、烤魷魚等海產小吃,古早味的蚵嗲、現做限量的花枝丸等小吃,讓街道充滿了濃濃的香味。BB槍射廣場裡,不少靚女流連一展槍技;水岸親子廣場中,母子一起上陣,其樂融融。
「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時有優美熟悉的歌聲,豎笛演奏的悠揚旋律在金色水岸廣場傳響,安祥而溫暖。淡水河邊是街頭藝人秀絕活的大舞臺。扮相奇特一動不動的「人體雕塑」、靜坐不動的「人像繪畫」等藝人秀,都讓遊人好奇,不少小孩跑上前與之合影,還頑皮地逗弄一下「人體雕塑」。一位繪畫藝人在音樂伴奏下,手拿大畫刷,在大畫板上展示「倒畫」絕活,三五分鐘後翻轉畫板,模特生動的形象就出現了,贏得一片叫好聲。
淡水河濱也是騎「鐵馬」(即自行車)的好去處。租車方便,價格不高。林女士帶著不到十歲的兒子來此騎遊,她告訴記者,河濱自行車道條件很好,沿途親水、親近自然,可以拋掉煩惱,放鬆心情。河邊平整的自行車道上,不時有或一家人共騎一車、或三兩朋友風雨相伴的騎遊隊伍迎面駛過。
更多的遊人則觀賞著無邊的河光水色,或堤岸邊,或渡船上。夕陽西下,淡水河波光粼粼,流光溢彩醉遊人。位於古鎮西端的漁人碼頭,遊人雲集。白色「情人橋」上,年輕情侶相偎相依,在「母親河」邊,將夕陽美景和甜蜜誓言揉進美滿一生的記憶中。
華燈初上,一支支服飾鮮豔、造型獨特的藝術踩街團隊從老街走過。原來,演繹「千年淡水,不思議嘉年華」主題的「藝術踩街」等系列活動,本月中旬將在淡水進行,一展淡水數百年形成的特殊城市風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