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小穿芳峪村:窮山村變身「旅遊明星村」-新聞中心-北方網
雨澇山洪頻頻造訪,讓這裡長期以來都是窮得有名的「落後村」,許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路。眼看著鄰村都發展起農家樂,這裡卻屋舍破敗、垃圾亂堆。老百姓都盼著有個能人來治村。2012年,從小穿芳峪村走出去的企業家孟凡全應邀返鄉。當選村黨委書記後,他下決心要把村莊變個樣,帶著大伙兒一起脫貧致富。
-
鄉賢回歸 山村蝶變丨天台這個昔日的窮山村,如今美極了
10月25日《錢江晚報》第5版整版刊登《天台塔後村: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一文,點讚天台縣塔後村讓鄉賢有效回歸帶來產業支持和精神指導實現從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並作為全省在鄉村振興上的典型在該報《鄉村振興 浙商在行動》專欄中以首篇文章推出。
-
天台塔後村:窮山村到養生度假村的巨變
「辦民宿,怎麼管理,我可以給大家講一講。」許林芝說。她在品牌酒店任總經理7年,2018年回村管理6家連鎖品牌民宿。 「有小病小痛,可以到村中醫館找我。」原來他是天台中醫院的院長…… 「鄉村振興的核心力量,是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讓離鄉離土的鄉賢鄉紳有效地回歸,發揮作用,幫助村民提高學識水平,搭建更好的創業平臺。
-
「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三門西藍花產業助力增收路
近年來,三門縣浦壩港鎮下洋墩村的黨總支部,圍繞「黨建引領」的總體思路,結合當地支柱產業——西藍花,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助力低收入農戶有效增收。下洋墩村是浦壩港鎮西藍花種植的集中區塊。意識到這一問題後,在鎮村兩級幹部的協調支持下,上個月底該村14000立方米的冷庫擴建完成,儲藏量可達300萬斤,有效幫助農戶解決西藍花保鮮、儲存、鮮銷等問題。要想西藍花高產,種植技術是關鍵。下洋墩村黨總支與合作社籤訂了幫扶協議,給種植戶在技術、資金上予以充分的支持。
-
三門:「黨支部+合作社+農戶」 西藍花產業助力增收路
三門:「黨支部+合作社+農戶」 西藍花產業助力增收路 2020-12-18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進村點「土」成金,窮山溝成了香草谷,百姓「脫低」致富
【開欄的話】2016年,本市以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於11160元為基本標準,認定低收入農戶7.26萬戶;低收入農戶數量超過本村農戶總數的50%的行政村共234個,被認定為低收入村。黃土梁,這座曾出了名的窮村,不僅一舉摘掉了「低收入村」的帽子,還在去年增收20多萬元,成為「精準幫扶」的典型。上周,記者來此,探究香草富農的奧秘。專家進村點「土」成金從延慶城區向東南行駛,沿著蜿蜒的山路盤旋而上40公裡,在路的末端,抵達一座寧靜的小山村。這就是黃土梁村。
-
一隻燒餅一年掙回15億元 縉雲鄉土產業助低收入農戶增收
打贏低收入百姓增收攻堅戰,是這一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本報今起推出一組來自基層的鮮活典型,反映各地在積極拓寬低收入農戶增收渠道、改善低收入百姓生產條件、促進集體經濟薄弱村發展、推進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新探索。敬請垂注。 浙江在線8月2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晶晶 縣委報導組 劉思佳)一隻燒餅能產生多大能量?15億元。
-
順義區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動態就業率達100%
此外,區人力社保局分別與南彩鎮、楊鎮及其低收入村籤訂《低收入農戶勞動力重點幫扶協議書》,為低收入農戶勞動力提供全方位、便捷化就業服務。今年年初,李橋鎮、村工作人員在調研時了解到,沙浮村一低收入農戶的子女在疫情期間失去工作,使原本清貧的家庭雪上加霜。李橋鎮與沙浮村迅速對接,「量身」為其推薦就業信息,就近推薦崗位,快速幫助其實現了就業。
-
攜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慶元低收入農戶...
牛聲哞哞,雞鳴陣陣,村子熱鬧了,慶元低收入農戶也嘗到了甜頭。他們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幫扶下,或是轉身為「股東」,或是為自己的農產品找到了銷路,或是學到了新的種養技術,開始謀劃著自己的「小事業」…… 近日,記者走進慶元,聆聽低收入農戶的增收故事。
-
天津小穿芳峪村:窮山村變身「旅遊明星村」
雨澇山洪頻頻造訪,讓這裡長期以來都是窮得有名的「落後村」,許多村民不得不外出打工謀生路。眼看著鄰村都發展起農家樂,這裡卻屋舍破敗、垃圾亂堆。老百姓都盼著有個能人來治村。2012年,從小穿芳峪村走出去的企業家孟凡全應邀返鄉。當選村黨委書記後,他下決心要把村莊變個樣,帶著大伙兒一起脫貧致富。
-
小小蜜蜂,讓文成低收入農戶的生活漸漸「甜蜜」起來
在文成縣,「中蜂」養殖產業正如火如荼地發展著:2年來,文成縣共扶持低收入農戶養蜂700戶,每名養蜂農戶平均增收約1000元,多的農戶增收萬元。 小小蜜蜂,正在讓該縣低收入農戶的生活漸漸「甜蜜」起來。 獲贈扶貧5箱中蜂 養蜂一年初嘗甜頭 這一個月來,文成縣南田鎮馱湖的蜂農張守坤心裡像「喝了蜜」一樣甜。
-
黃龍:農業廢棄物「變身」 助力綠色經濟發展
黃龍:農業廢棄物「變身」 助力綠色經濟發展 2020-12-08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泉州洛江羅溪鎮智慧村系統助力村財、農戶雙增收
智慧村系統為當地羅溪農戶搭建起了特色電商網際網路平臺,以羅溪鎮17個村為主體單位協同發展,並建立紅色動力網絡聯合黨支部,每個村都有專屬的界面,整合各村優質農戶、農產品及商品信息,並由村委會代為管理後臺信息,開展農商互聯、農超對接、農批對接,發展鮮活農產品直供直銷體系,大力推廣「生產基地+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生產基地+加工企業+商超銷售」等產銷模式,助力村財、農戶雙增收
-
24H直播丨天台塔後村:詩意棲居 康養逐夢
這裡是天台景區的各大後花園,這裡是石斛「仙草」的發源地,這裡曾經是一個窮山村,如今蝶變成養生度假村。 曾經 窮山村 每逢雨後轉晴,整個塔後村便在雲霧之中,只露出赤城山頂和塔尖,如夢如幻,異常美麗。而山下,則是白牆黛瓦的江南韻味民宿。
-
田園咖啡吧、薔薇長廊、南瓜屋…天台竟然還有這樣美如畫的「寶藏...
優美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秀麗的田園風光,依託得天獨厚的條件,浙江天台縣借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契機,發展農文旅產業,打造鄉村振興的「天台樣板」。自2016年底啟動環境整治以來,三年時間裡,天台實現了小城鎮的美麗蝶變,整體面貌煥然一新;產業升級,也使城鎮經濟發展更富活力。
-
低收入村小土豆獲豐收
原標題:低收入村小土豆獲豐收 今年3月,門頭溝區科信局選擇原產於德國的「米拉」小土豆,在潭柘寺鎮南辛房村和桑峪村低收入產業項目基地種植。據了解,「米拉」小土豆個頭只有雞蛋大小,具有皮薄肉嫩、營養豐富、綠色富硒等特點。兩個低收入村圍繞特色土豆做文章,打造鄉村特色種植、旅遊文化品牌,帶動低收入農戶增收致富。
-
民宿助推區域經濟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2018年延慶成功獲批首批全國民宿產業發展示範區,山楂小院、原鄉裡等7家民宿榮獲首批中國好民宿稱號。 衍生 多渠道盈利充實村民「錢袋子」 石光長城的山茶、山楂小院的山楂汁……因為民宿的存在,一些當地特色的農副產品成了都市人爭相搶購的「網紅」產品。 2015年開始營業的石光長城是延慶區的首家精品民宿,它的出現助推了整個石峽村的經濟。
-
土特產成了金疙瘩,空心村成了網紅村——移動好書記帶領村民「科技...
僅茶葉一項,就給低收入農戶增收1900元以上,村民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2019年7月其良村成立股份制專業合作社——其良村農特產品有限公司,用浙江移動2018年扶貧款所購置的茶葉機和2019年扶貧款建設的冷庫作為村集體資源入股資金,部分扶貧款作為低收入農戶股金並吸收其他村民資金,共籌資30多萬元現金
-
玉溪澄江小灣村高端民宿經濟果物開啟增收新模式
原標題:小灣村高端民宿經濟果物開啟增收新模式 早在今年春節長假期間,小灣村的幾家「網紅」民宿已是一房難求,有的遊客甚至提前3個月就預訂了房間。 不種農藥菜 小灣村探索發展新路 近年來,位於撫仙湖東岸的小灣村民宿因其靠山面湖的位置、時尚多元的風格以及舒適休閒的環境,迅速成為遊客到澄江「打卡」的必到之地。「風景好、魚美味、來了不想走」成為遊客讚美小灣村的高頻詞。
-
百畝荒地變身「網紅」打卡點,黃巖這個地方春光無限
通過實施土地綜合整治,蔣家垟村百畝荒地大變身,眼下,梯田裡油菜花花開正盛,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煞是好看。春光無限裡,吸引了各地遊客紛至沓來。大家穿梭在花田間,賞花、拍照,陶醉在這春日的美好時光裡。「我們是從臨海開車過來的,這幾天被朋友圈這裡的油菜花海種草了,一定要來這個「網紅」地打個卡,不負春光不負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