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時候,唐朝出現了幾個特別有權勢的女性。比如武則天、衛後、太平公主以及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是唐朝乃至中國歷史上都不得不提的女性,是唐朝傑出的才女,也是擁有政治天賦的女子。
她的,出生十分顯貴,祖父上官儀進士及第,曾官拜宰相。
但是,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較量中,很堅定地站在了李氏那邊,結果卻誣陷謀反獲罪被殺害。
然而,上官庭芝(也就是上官婉兒的父親),也因為這件事受到牽連。
導致,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在宮裡做婢女。
雖然,上官婉兒只是一個婢女,但是她的政治眼光完全不會遜色於武則天。
就連,武則天在世的時候,也很寵信上官婉兒,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也會詢問上官婉兒的意見。
公元,696年,那時的武則天已經步入晚年了,步入晚年的武則天顯然已經神疲倦怠了。
此時,的上官婉兒已經在武則天身邊20年了, 很多事情都交給上官婉兒處理。
《舊唐書》說:「
公元705年,因病迎娶仙宮的武則天,很少再離開她的寢殿屋,這宮殿除了兩張上官婉外,其他人都很難踏足。」
然而,武則天死了之後,唐中宗繼位,就算唐中宗繼位之後,上官婉兒也沒有失寵,此時的他還是炙手可熱。
一心,想著專權的韋後,也想效仿武則天發動政變,但是又嫌唐中宗太礙事,於是跟她的女兒安樂公主,兩人於710年將唐中宗毒死。
為了,爭權,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發動了「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了宮中,殺死了韋後,安樂公主一黨。
此時,的上官婉兒深感不妙,立即投誠,還把一封密詔雙手奉上。
然而,在上官婉兒擬寫的遺詔中,除了有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參與政事之外,還加上了至關重要的一條——「相王旦參謀政事」。
但是,看了這封遺詔之後,還是殺了上官婉兒。
因為,密詔上寫了立李重茂為帝,如果李隆基承認這封密詔,那麼他的父親就不可能當上皇帝,自己也沒有再繼位皇位的可能。
再者,上官婉兒在武則天身邊待久了,加上官婉兒自己的政治才能,李隆基覺得上官婉兒是一個擅長陰謀詭計的人。
如果,把她留下,說不定會發生很多事情,這會把她處死,那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
上官婉兒,身為一代才女,在武則天去世之後,遊走在各大勢力之間。
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牆頭草兩邊倒,再加上官婉兒的行事風格,為後面結局埋下了伏筆。
也是,太過於自信,但凡再謹慎些,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