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廣告毫無底線,金融科技公司吃相難看!

2020-12-22 社會看點分享

近幾年,隨著金融科技公司的「創新」,各種網貸廣告已經滲透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電梯內壁、手機簡訊、啟動app、視頻插播、網頁彈窗等等,隨時能看到推薦「低息」貸款的廣告。

網絡借貸廣告的宣傳內容和輸出的價值觀一直飽受詬病,通過文字、劇情來激發消費欲望,誘導超前消費,誘導借貸。監管部門曾對這一問題向平臺和消費者發出警告和提示。

在馬雲"挑釁式"金融監管的講話之後,公眾也開始關注金融科技公司到底在幹什麼。

花唄的一系列廣告引起人們批判,360XX、京東XX的多個劇情低俗的短視頻也引起輿論的憤怒。

媒體調查發現,這些巨頭對廣告的投入不遺餘力。除了京東金融和360XX,小米XX、新浪XX、分期X、好XX等頭部現金貸借貸平臺都拍過短視頻廣告。

花唄廣告針對的目標是城市青年和都市白領。

在花唄系列廣告中,主角都是社會基層人員,有剛畢業的學生、創業人員、影院員工、施工隊隊長、公司新人、快遞員,有穩定收入但並不富裕。

廣告包裝上了一層情感和圓夢的外衣,從尋找生活的意義、追尋夢想到對待親情、愛情、友情。而這些內心情感的展現,要通過「透支消費」完成。

畢業生用花唄借錢去環球旅行、父親用花唄借錢為女兒過個豪華生日、員工用花唄借錢請客、職場新人用花唄借錢買張大床……

在這些場景中,花唄廣告把金錢與情感掛鈎,每一句廣告語都暗示:花大錢消費才算付出了情感。

相似的基層職業、日常生活的場景,極易讓普通人代入其中,很多人說看花唄廣告感覺到「不適」,正是因為如此。

這些廣告會讓人感覺沒錢就應該羞愧,就對不起自己、對不起家人、在同事面前抬不起頭,就等於失敗、沒有責任感、不體面。只有花大錢消費,自己和對方才能獲得幸福。

那沒錢怎麼辦,廣告裡也告訴你了,跟花唄借。

設計出滿足心願、煽情的情節,目的是激發用戶的虛榮心和內疚感,讓用戶產生通過超額消費獲得幸福的想法,進行借貸消費,變成花唄的「業績」。

花唄是引導社會基層群體借貸,而京東金條等現金貸平臺則是瞄準了社會底層群體。

京東金條的目標是那些低收入的、遊走在社會底層的人物。

這些短視頻廣告的主角都是農民、農民工,在劇情中被醜化和矮化,並且淡化了親情等情感,完全赤裸裸的展示出「窮」和「歧視」,刻意製造激烈的人際衝突和階層矛盾。

所有廣告千篇一律的突出,「借錢=有錢」,借錢就能解決窮,擺脫窮,別人就不歧視你。

網友斥責其情節設計缺乏邏輯、「無下限」、「辣眼睛」,但其實這些廣告是金融科技公司對目標人群的量身定製。

他們渴望拓展的目標客戶,正是短視頻中貧窮怯懦、會把手機交給別人操作、辨別能力差、不去想「額度」是不是債務的人。

通過抖音與快手覆蓋的下沉市場,以大數據算法,直接把這些廣告精準投放給底層群體用戶。而這些用戶聽說過或經歷過被歧視的事情,也急切想擺脫自己貧窮的處境,願意了解網貸廣告中的「解決辦法」。

沒有邏輯的劇情,正顯示出這些金融科技平臺對底層群體的歧視。

花唄是傳播「進行與自己收入不匹配的超額消費」的價值觀取向,借錢也只是「去遠方旅遊」、「給家裡買個大床」、「請客吃頓大餐」、「給女兒過個豪奢生日」。

而京東金條傳播的是一種「飲鴆止渴」、極其病態的價值觀,讓低收入群體產生「坐頭等艙」「住總統套房」「找空姐女朋友」等不切實際的想法。這是對底層群體的惡意引導,毫無下限的蠱惑人負債,再逼他們還錢,吸乾最後一滴血。

瞄準社會最底層進行收割,極為毒辣。

不管是文字、圖片還是短視頻,這些借貸廣告都在暗示「額度等於存款」、模糊利率、弱化還款責任、美化放貸人。

廣告中只提到「日息低」,卻不提「額度」該怎麼還,讓人忽略要承擔的長期高額利息和還不起的後果。承受風險能力低的年輕人和底層群體一旦被誘惑誤入高利貸陷阱,會給其個人和家庭都帶來沉重負擔。

豆瓣「負債者聯盟」討論小組中,眾多借貸人在其中交流,很多人寫下了自己背上網貸的真實經歷,並勸告其他人不要觸碰網貸。

一位89年出生的女生在十多家網貸平臺以及多家銀行貸款,「我剛開始以貸養貸,累計20萬左右的貸款要還,但後來因為還款心急在網上被引誘『殺豬盤』,到現在本金加利息大概有35萬,至今沒敢跟家人坦白。」她在帖子裡寫道,自己每晚睡不著,睡著了夢裡都是想著怎麼跟家裡人解釋,希望廣大網友以她為前車之鑑,不要步她的後塵。

另一位90後白領阿衫也表示「我曾經差點就鬼使神差地申請了,還好在提交頁面打了一個激靈剎了車。」並且還說道,自己曾多次在視頻網站上看到借貸廣告,一開始也沒當回事,覺得這些頻繁出現的廣告極其影響自己的觀影體驗。直到某次手頭資金流轉確實有些緊張,她突然想起來這些號稱「一張身份證」就能方便快捷申請到貸款的平臺,便點開了某家大型電商旗下的信貸產品申請頁面準備嘗試。「要求填寫的信息實在是太多太細緻了,我一個對隱私保護不太敏感的人都覺得不對勁。」細緻瑣碎的個人信息讓阿衫在最後提交的那一步「懸崖勒馬」,退出了頁面。「儘管我沒有提交,但讓我後怕的是之後隔三差五就有該平臺的工作人員打電話給我,向我推銷他們的信貸產品,這說明我的個人信息實際上已經遭到了洩露。」阿衫說。

在被輿論討伐後,京東已經撤下下視頻廣告,並在12月15日以及12月17日兩次發布道歉信請求原諒。

道歉信中,京東承認其投放的短視頻廣告存在的嚴重價值觀問題,並表示「已第一時間將該視頻下線,經過內部的嚴格調查,該短視頻傳播系因團隊管理不善、審查不嚴,導致違規上線,將對存量短視頻進行全面覆核,嚴格規範代理商的管理,堅決杜絕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加強內容審核團隊管理,對相關責任人及其管理者處以開除、降級和扣除績效的處罰」。

剖析了製作這些短視頻的目的,大家覺得,這些對底層人民下手的資本家不痛不癢的道歉能有幾分誠意?

如此規模、知名的上市公司,肆無忌憚的傳播扭曲的價值觀,對造成的負面影響毫無顧忌。

新華網認為,低俗營銷,譁眾取寵的表象下是歪曲的價值導向,這不是「土」而是「惡」,不但「辣」眼睛,還「毒」心靈「害」社會,必須重拳懲治!

對於這類借貸廣告的整治,相關部門已經有所動作。

9月,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等九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金融廣告監管工作的意見》,進一步規範金融廣告營銷宣傳活動。12月,在銀保監會官網的專題專欄「防範和處置非法集資」中,這一文件也被發出。

文件中明確提出,金融廣告應當真實、合法、誠信,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應當引導受眾理性投資,不得宣揚無節制消費和奢靡生活方式,不得誘導受眾接受不適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

中倫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新宇認為:

從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監管的角度看,未來要加大執法力度,通過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力度,整治網際網路金融廣告案件;

重點關注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危害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這類廣告,加大處罰力度,並對違法違規的行為加強公示效果;

金融行業協會、廣告行業協會強化協同共治,健全廣告審查、發現制止違法廣告等相關制度;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社會價值體系,鼓勵社會廣泛監督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秩序;

從立法的角度,可以出臺規制網際網路金融類廣告內容的細則,明確網際網路金融廣告的製作、發布標準。

作者:天地論金

相關焦點

  • 多視角看待京東金融網貸廣告再爆負面輿情
    近日,某集團旗下網貸平臺系列借貸短視頻廣告因情節價值觀混亂遭到網友質疑,其中一則廣告甚至出現了農民工借網貸升級商務艙的情節。在事件持續發酵下,18日該公司母公司也出面道歉,表示此事責無旁貸,將從源頭查起,不放過每一個環節,圍繞組織、機制、流程進行全方位診斷,從團隊文化的根源深處找問題,並對相關管理者和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 花蝦金融榮獲新華網國家金融科技高峰論壇 「網貸影響力品牌獎」
    花蝦金融榮獲新華網國家金融科技高峰論壇 「網貸影響力品牌獎」    7 月 27 日,由新華網主辦的「第二屆 2018 國家金融科技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國家行政金融科技主管部門領導
  • 「點石成金」花式網貸廣告裝無知還是故意找罵?
    ——羅素今日熱點「花式網貸廣告裝無知還是故意找罵?」網貸廣告正以圖片、視頻、電話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嵌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近日某電商金融平臺的廣告更是被指「三觀不正」,存在嚴重價值觀問題等而引發大眾熱議。消費貸款興起於二戰之後的世界經濟「黃金時代」。
  • 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都想讓你辦網貸?
    事實上,這類的廣告並非京東金融首創。同類型的廣告不斷被生產出來投放在短視頻平臺,獲得千萬計的播放量,鼓勵用戶貸款。 不僅如此,如今只要打開APP,點個外賣、騎個單車、刷個劇,那些網際網路公司都會提醒你,有10萬、20萬額度快拿去花吧。為什麼所有的APP都在催你辦網貸?
  • 雷人借貸廣告價值觀扭曲、禍害多,如何監管相關科技金融公司
    蘇筱芮認為,一方面,短視頻領域,一些廣告公司、營銷策劃公司為了追逐流量跟所謂的「爆款」,在群眾的道德底線邊緣瘋狂試探,不僅金融領域,此前醫美、消費、娛樂等也多有涉足,這是網絡生態的不良風氣另一方面,她指出,網際網路金融領域,外部受疫情等大環境、內部受增長乏力等影響,巨頭在獲客方面患上了「焦慮症」,「短視頻獲客也好,近期的社區團購也罷
  • 金融科技公司廣告頻頻翻車,「京東金融」們要明白這個硬道理
    題圖 / 圖源:網絡 出品:NBS新品略 作者:吳文武 這兩天,又有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登上熱搜,不過卻是因為低俗廣告,這是怎麼回事 為何不少金融科技公司的廣告頻頻「翻車」?市場亂象該如何制止?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及未來前景? 新品略從以下三個方面及角度來觀察和簡要分享。 第一方面,從廣告學角度,這是一個徹底失敗的廣告案例。
  • 曾經紅極一時的P2P公司全部歸零 - 電子商務 - 支付 / 金融科技...
    曾經紅極一時,又讓許多人身陷漩渦的P2P網貸公司完全清零了。11月27日,在財經年會2021上,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表示,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的扭轉,其中,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了大概20萬億元。
  • 網貸廣告的「溫柔刀」,向底層砍去
    作者丨米利暗 夏二 編輯 | 花木藍這個被罵上熱搜的京東金融網貸廣告,也許大家都已經看過了。面對母親暈機的處境,身穿迷彩服的農民工發出了質樸的懇求,「能開下窗戶嗎?或者換個位置?」面對「窮人」提出的荒誕要求,周圍一眾「城裡人」白眼直翻。
  • 網貸平臺Top10都是如何煉成的?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資產端是網貸公司業務重心,資產荒的時代,過多的資金追逐少量優質資產,做好資產端,資金端發展也就有了很好的根基。風控也很重要,風控的作用是保持資產的安全性。目前的網貸資產端,主要集中在個人信用貸款、汽車金融、房產金融、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票據融資、農村金融等不同類型,每個類型下還有不同的行業細分。
  • 現在的網貸短視頻廣告,真狗血!節操去哪了?
    12月17日,京東集團就京東金融短視頻(網貸廣告)事件道歉了。原因拍攝的短視頻網貸廣告實在太過奇葩,引起了無數網友的不適,見下圖。在飛機上,一位農民工,因為母親身體不適,希望能開窗透氣,還受到嘲笑。這個廣告最後也沒有自圓其說,它就是簡單粗暴在給你介紹京東金條能借錢。後座這個看起來挺有錢的大老闆,斬釘截鐵的說升,升艙的錢我來出,然後他幫農民工開了網貸???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而且京東金融還不只是這一個廣告,還有一個後續視頻。
  • 陌陌成網貸推廣聖地:虛假廣告泛濫 多人被騙"一分利"
    、「逾期也能借,身份證秒借50000」,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發現,網絡社交平臺陌陌成了網貸廣告投放的聖地。   「進入陌陌的世界,去結識那些能借給你錢的網貸平臺」   一位陌陌廣告投放代理商向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介紹,陌陌廣告目前以原生形式出現在其APP信息流中,有兩個展現位,分別為「附近動態第二位」和「附近人第四位」。
  • 金融科技新聞概覽:建行數字貨幣錢包、花唄月月付、「網貸第一股...
    上海公布第二批失聯類P2P網貸機構 8月28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網站發布《關於上海市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第二批失聯類網貸機構的公告 》
  • 奇葩網貸廣告引眾怒,不能道個歉就了事
    近日,京東金融一則借貸視頻廣告引發巨大爭議。12月15日,京東金融發表「致歉信」稱,對短視頻存在的嚴重價值觀問題承擔全部責任,目前已下線該廣告,將對所有存量短視頻全面覆核,嚴格規範代理商管理,堅決杜絕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 零壹新金融日報:支付寶全力打擊非法網貸;中國平安擬合資設立消費...
    今年以來,停業的P2P網貸機構已經超過了1200家,大部分為主動選擇停業退出。除此之外,監管層也正研究P2P網貸機構向小貸公司轉型的方案。據記者了解,截止到目前,已有22家正常運營網貸公司獲得小貸牌照。不少網貸平臺已試圖向小貸公司轉型。
  • 金融科技行業風險出清 信也科技、51信用卡等企業業務穩步增長
    10月22日,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表示,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至9月末的6家,借貸規模及參與人數連續27個月下降。
  • 郭樹清發聲: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一些科技公司過度...
    金融科技飛速發展便利社會生活的同時,數據保護、公平競爭等問題也逐漸被監管部門所重視。  12月8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發表演講時表示,面對金融科技的持續快速發展,我們將堅持既鼓勵創新又守牢底線的積極審慎態度,切實解決好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
  • 金融科技風控百家談
    恐怕,還需要將網際網路金融模式回歸本源,做到「讓上帝的歸上帝,讓凱撒的歸凱撒」才行。和堂金服總裁 孟玉龍金融創新伴隨著發展和監管的不斷完善,網貸也必將會成為中國各級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環節,網貸要快速發展,必然藉助科技的力量,提高效率和降低中間成本。
  • 臺報:高雄市議員批民進黨吃相難看且兩套標準
    蔡英文(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6月1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高雄市政府雖已改朝換代,但執政民進黨卻執意插手土開公司董事長任用權限。高雄巿議會國民黨團總召曾俊傑與巿議員陳美雅抨擊,民進黨吃相難看且兩套標準。
  • 音樂人直言「微博吃相太難看」
    檄文一發,音樂圈一呼百應,不少音樂人心中積蓄已久的怨念集中爆發,紛紛喊話平臺:吃相太難看。 低苦艾樂隊訴苦稱,甚至分享一首20年前的歌都會被判定成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