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保險知識#
奶爸經常在後臺上收到這樣的提問:
「怎麼給寶寶買保險?」「50歲父母要怎麼給他們買保險?」「20幾歲女性應該怎麼投保?」等等......
看到這些提問,奶爸十分感慨,大家都開始對自己及家人的保障上心,意識到保險對個人和家庭的重要性。
為了詳細且全面地回答大家的提問,奶爸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典藏級「不同年齡階段購買保險最全攻略!」:
兒童成長階段(0-20歲)步入社會階段(20-30歲)成家立業階段(30-50歲)步入晚年階段(50歲以後)
一、兒童成長階段(0-20歲)
孩子天生活潑,對世界認知的渴望,意外風險大年紀小抵抗力較低,患病率高。
投保建議:
大家給自己家孩子投保的時候,奶爸建議主要考慮這三種就可以了: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沒有醫保的要及時補上醫保。
配置解析:
1.少兒醫療保險(醫保)
少兒醫保是國家給予的福利,在醫保的覆蓋範圍內的住院費用和門診費用都可以進行理賠,而且免賠額低,保障範圍廣。
但有個缺點就是罹患重疾,報銷額度是遠遠不夠的。
2.醫療險
醫療險通常是作為醫保的補充,它會有上百萬的醫療報銷保額。
幼兒階段,身體抵抗力尚未完善,患病率也會很高,在這個年齡段的新生嬰兒醫療險價格會稍貴。
所以投保時需要關注保額和免賠額。
3.意外險
這個年齡段是小孩子精力活潑,充四肢發展的階段。
運動強度很大,很容易會發生骨折,摔傷等各種意外。所以奶爸覺得,意外險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意外險的架構是包含意外身故、殘疾、意外醫療三個責任。通常每年繳納幾百塊就能保上百萬的意外身故責任。
在挑選意外險時需注意意外醫療的額度,通常用於意外傷害後的醫療報銷。
4.重疾險
醫療險是充當醫療報銷的作用,而重疾險更多的是收入補償的作用。
考慮到罹患重疾的治療和後續康復調理費用,家庭保險預算充足的可以給孩子配上消費型的重疾險。
奶爸建議保障20-30年就足夠了,畢竟20年後等孩子成年了可以再考慮補上終身或定期的成人重疾。
另外,小孩高發疾病種類是和成人有區別的,比如白血病,幾乎佔了50%兒童惡性腫瘤。
所以,在選擇重疾時,需要注意兒童高發疾病的覆蓋情況。
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很多針對少兒特定重疾的重疾險,奶爸認為這類重疾險特別有針對性,特別好。
注意事項:
(1)不必給小孩買壽險
壽險以死亡為賠付責任,適合承擔家庭收入來源的大人,作用是預防身故而影響孩子以後的生活和教育。
還有,為防止道德風險,保監會對未成年人投保壽險會有一定額度的限制。身故保額10歲以內最高20萬,10-18歲最高50萬。
(2)先不考慮少兒理財險
在預算有限,保額未配足的情況下,購買「教育金」等少兒理財類險種:看似兼顧理財和保障,但其實理財收益很低。而且保障額度很低。
對於一般的工薪家庭,奶爸不建議購買少兒理財險。紮實有效的保障才是對孩子未來最好的保護。
二、步入社會(20-30歲)
事業初期,工作、收入不穩定身體狀況較好,年輕力壯大多未婚父母大多已年邁
投保指南:
這個年齡段一般處於事業初期,生活的開銷,有著不少的經濟壓力。所以,奶爸建議考慮:意外險+定期壽險+醫療險+重疾險。
配置分析:
1、意外險
意外在每個年齡段都很容易發生,意外險保費一般不貴,保額卻有很高,不過會有一定的職業限制。
高危職業通常被限制投保;適合投保的產品往往保費高。
隨著「996」工作模式的流行,高強度工作壓力人群,不斷透支著自己的健康,猝死率相對增大了。
所以這個年齡段投保意外險的人,奶爸建議多關注猝死保障。
2.定期壽險
剛步入社會的成年人,經濟壓力大,承擔家庭重擔,可以考慮投保定期壽險。
這個年齡段投保,保費便宜,杆槓率高,能有效保障父母年邁後的生活。投保時需注意保額。
3.醫療險
醫療險在這個年齡段也是非常便宜,兩三百就有上百萬的醫療報銷保額。作為醫保的有效補充。
4.重疾保險
正處於青壯年階段,身體狀況較好,核保容易通過,重疾險保費便宜,可以考慮定期或終身型的重疾險。
大家投保前需要注意:
(1)不建議購買終身壽險
保費貴,在保費預算一定的情況下壓低了保額,起不到規避風險的作用。
(2)不建議買理財型保險
因為收益低,而且年輕人理財手段多樣,理財並非這個階段的痛點。
三、成家立業(30-50歲)
上有老,下有小,家庭頂梁柱面臨房貸車貸等還款,以及孩子教育費等支出壓力父母暮年,患病率高
投保思路:
這個年齡段的人肩負著家庭的重任,承擔房貸、車貸、家庭生活費、小孩教育費等支出。
而且40歲以後健康狀況逐漸開始走向下坡路了,是壓力最大、責任最大的年齡段。
這個階段是經濟風險最大的階段,保障需求最大的階段,奶爸建議全面配置意外險、壽險、醫療險、重疾險!
配置剖析:
1.意外險
保費便宜,保額高,剛需。不用考慮,必備!
2. 定期壽險保險
在這個年齡段,上老下有小,家庭責任最大。
萬一不幸身故,無論對父母還是妻兒都是沉重的打擊,非常有必要配置高額壽險抵禦早亡風險。
奶爸建議配備定期壽險(保至50-60歲即可),因為保費便宜,槓桿高,性價比高,能用最少的錢獲得較高的保障,最大限度抵禦家庭經濟風險最大的二三十年。
3.醫療保險
醫療險作為醫保的補充,一年只要幾百元就能有幾百萬額度的醫療保障,奶爸建議大家購買。
4.重疾險保險
奶爸推薦大家購買終身型重疾險,越年輕越便宜。
在這個年齡段,隨年齡的增長,身體上的一些小狀況會導致想投保時,保險公司拒保、限制保障的困境。
所以說越早買越好,奶爸建議如果預算足夠的話可以考慮終身重疾險搭配定期重疾險,這樣可以提高保額,減少保費的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個風險最大,責任最大的年齡段。
奶爸建議應該優先考慮保障高的產品,理財型保險或養老計劃可以在做好保障後或者年齡快接近退休的時候考慮。
四、步入晚年(50歲以後)
即將進入退休生活小孩多半已出社會奮鬥準備養老
投保方法:
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長大能自給自足了,基本卸下家庭經濟支柱的重擔,健康和養老就自然成為關注的焦點。
奶爸建議首選意外險,醫療險和防癌險視個人情況而定。
配置乾貨:
1.意外保險
年老以後,行動不方便,容易發生磕磕碰碰的意外,意外險無疑來說是剛需。
2.醫療保險
年紀越大的身體狀況越壞,患病治療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醫療險的費用都會不便宜了,往往都要繳納一兩千元以上。這就要綜合考慮預算了。
3.防癌險
50歲以後可能買不了重疾險,就算可以買也會很貴,甚至出現保費倒掛的現象。
但是防癌險還是可以選擇的。當然了,相對來說也是不便宜的,還是要綜合考慮預算。
值得注意的是,年紀大了,患病的概率也隨之增大,重疾險、醫療險都不便宜了,所以大家需要綜合衡量預算及保障水平。
奶爸提醒,比起買保險,給父母定期做身體檢查也是很有必要的。
奶爸總結
人生這麼短,人生這麼長,唯有時間不可擋。困飽兩餐,年歲難唱,只嘆一句此生不枉。
如何用保險保障一生,奶爸已經把能說的都說了。不過實際上,如果想通過一篇文章解決問題,還是遠遠不夠的。
具體如何落實到最後的產品環節,還是需要依據家庭財務狀況和具體需求。
如果你是保險小白,不妨先看看這篇細數那些年,保險小白買保險遇到的各種坑,簡單了解下保險相關知識。
如果上面的內容還沒能解決你的疑問,或想要更多適合自己的專業意見,怕被坑的話,歡迎來找奶爸交流。
關注奶爸保(ID全平臺可用),專業的保險測評機構;對於不同險種、不同產品,也有全面的測評,解決你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