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骨魚好吃卻難釣?了解習性特點,這三點才是釣到黃骨魚的關鍵

2020-11-22 工作之漁

立夏後溫度一天比一天高了,天氣晴朗時戶外溫度已經達到35度左右,溫度的升高直接帶來兩個影響,第一是戶外活動人的感受不好,魚的食慾降低,只會選擇合適的覓食時段,第二是自然水域普遍會漲水,主要是冰雪融化後,上遊水位高,與主河道相連的水域都會出現漲水的現象,一直到七八月份,達到最高水位,也就是每年的汛期。

為了避開上面因為高溫魚口差的影響,最好的辦法就是避開高溫,選擇合適的天氣或者一天中溫度舒適的時段出釣,夜釣應運而生了。從溫度角度來看,夜間絕對是一天中溫度最舒適的時間段,從魚情角度,白天躁動的魚兒需要補充體力,會到近岸處覓食,這給了我們很好的機會,可以直面大個體魚類。關於黃骨魚的作釣,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黃骨魚的習性特點;夜釣黃骨魚的關鍵點;如何在漲水後釣魚;黃骨魚的叫法很多,很多地區稱它為黃辣丁或者嘎魚,是野外水域常見的淡水魚之一,關於他具體的習性特點前面的文章做了詳細的說明,這裡僅對其夜間活動的特點做深入的展開說明。

黃骨魚為何喜歡晝伏夜出?

釣魚人都知道黃骨魚是肉食動物,主要以水底的小魚小蝦為食,加上黃骨魚並不算很「聰明」的魚類,在水中的反應速度不及其他魚類,為了捕食這些水底的「小精怪」怎麼辦呢?只有在夜色的掩護下才能得手了,所以黃骨魚夜間出沒的習性特點很大程度上是食物需求導向。

知道了這個原因,那麼我們如果選擇黃骨魚為目標魚,最好的作釣時段就是夜間。儘管夜晚光線很差,水底更是一片漆黑,但是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黃辣丁的眼睛非常小,視力和鯰魚一樣非常差,已經進化的快要消失的雙眼是很難發現魚餌的,它對食物類型和方向的主要辨別方式是嗅覺,這也為我們選擇魚餌給出了指導方向。

夜釣黃骨魚的關鍵點

1、餌料味型選擇

上面說到食物的味型決定了黃骨魚能否快速發現並吃餌,肉食性魚類對動物蛋白都十分敏感,動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散發著濃烈的腥味,這種氣味讓黃骨魚毫無抵抗力。通常夜釣黃骨魚我們會選擇豬肝、雞鴨腸、蚯蚓等等,這些食物獲取相對容易,腥味較重,掛餌方便,是夜釣很合適的魚餌,不僅對黃骨魚有效,對鯰魚、黑魚,甚至是甲魚的效果也是很明顯。

如果沒有以上第一選擇的動物餌,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商品餌作釣,商品餌的味型可以控制,例如想要得到腥味較重的商品餌,可以選擇少量的基礎餌,加入蝦粉或者蚯蚓粉,提升餌料中腥味的濃度。

2、釣位的選擇

新手釣魚人選擇釣位時僅僅會考慮自己可見的岸邊情況,例如是否平整好坐,水邊是否有雜草阻礙溜魚抄魚,水的深淺等,其實這是完全不夠的。選擇釣位的原理除了上面的因素,始終都是找到魚藏身或者聚集的地方,這又跟魚的泳層、食物分布、習性有關。

根據黃骨魚的特點,它喜歡待在水底亂石縫裡、水下雜草叢中,反正水下雜物較多的地方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無法看到水下的情況,如何判斷呢?不談藉助水下攝像機這樣的工具,最笨的方式就是用重鉛帶上魚鉤的方式,對窩點進行細微的探尋,仔細觀察浮漂的變化和魚鉤是否容易掛住,進行粗略的判斷。

3、打窩方式

作釣黃骨魚打窩方式和其他魚類略有不同,不是簡簡單單撒幾把窩料下去就能起到作用的,而是要做到味道濃鬱,充滿吸引力,而魚進窩之後有很難吃到窩料,這是餌料的機會就來了。

具體的操作方式是找一塊紗布或者不用的襪子,將準備的窩料(蚯蚓、豬肝、雞鴨腸等等)用刀切碎,1:1摻入乾燥的碎泥土,攪拌均勻後用紗布包裹住拋入窩點內,入水後這些窩料的汁液滲透出來會散發濃烈的腥味,將黃骨魚吸引過來,由於很難吃到窩料,我們在選擇和窩料同樣成分的餌料作釣,效果立竿見影。

漲水後黃辣丁的作釣方法

漲水對魚類來說是有利的,水域變得寬廣,活動範圍增加,新鮮的水源讓水質更好,魚類的食物增加,這一切的利好都讓我們蠢蠢欲動。

如果是在野外水域,漲水後岸邊的雜草會被淹沒,成為水下的水草,根據上面釣位選擇時提到的黃骨魚棲息點,黃辣丁會遷移到近岸水草叢中,一方面我們要釣底才能觸達黃骨魚的水層,另一方面水草又會讓我們無法觸底,即使觸底也會掛住水草造成跑魚。

總的來水,漲水釣黃骨魚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解決的辦法有兩個,第一個是利用錨刀對釣點水底進行清理,這是最根本、有效的方式,第二個是漲水後等待一段時間,讓水底植物由活草變成「死草」,這種狀態下的水草本是就是很多魚類喜愛的食物,即使掛底也很容易解除。

寫在最後

在釣魚人看來,黃骨魚雖然是一種比較「笨」的魚,但是並不好釣,如果窩點內有魚,可能會出現連竿的情況,但是如果窩點內沒有黃骨魚,或者水域裡面本身黃骨魚個體數量就比較少,想要釣到它就十分困難了。

這也充分體現了打窩和釣位選擇的重要性,如果拋開這兩點,釣黃骨魚就只能靠運氣了。在河流這樣的野外水域中,黃骨魚的個體數量遠不如鯽魚這種雜食性魚類,所以經常會出現其他魚鬧窩的現象,夜釣正好可以避開其他小雜魚的影響,做好前面兩步,即可更加精準的直面黃骨魚。

文:釣魚領域作者【工作之漁】原創作品,侵權必究!

圖:文章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必刪!

相關焦點

  • 黃骨魚很難釣?注意這三點,包你天天吃黃骨魚大餐
    大家好,我是小刀,喜歡釣魚的朋友對黃骨魚肯定是非常熟悉了,它們白天的時候一般就躲在湖水底層,只有夜晚的時候才到水上層覓食。一些基本的技巧大家也都知道,比如魚鉤最好選擇不帶倒鉤的魚鉤來釣,這樣可以防治黃骨魚在上鉤的時候因為沒有太大的疼痛掙扎動靜小一點。
  • 仲夏正值釣黃骨魚好時節,這套黃骨魚釣法值得一看
    白天進食的欲望也不是很高,所以白天太陽光強的時候是不適合釣黃骨魚的,釣黃骨魚的最佳時間是下午天快黑的時候到晚上十點左右,這個時間雖然很短,但是一般情況下釣到的漁獲會比其他時間的漁獲要多。所以這一段時間是釣黃骨魚最佳的時間段。除了晚上,雨天也會比較好釣,我們都知道夏季是一個多雨的季節,所以雨天釣魚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
  • 黃骨魚怎麼釣 最新操作說明
    黃骨魚學名黃顙魚,在小編家鄉都叫做黃戈魚,也有人叫它昂刺,你在抓到黃顙魚的時候,它在岸上會發出「昂刺,昂刺的」聲音,南昌稱為 黃牙頭,長沙稱為 黃鴨叫,廣東俗稱 黃骨魚,黑龍江流域俗稱 嘎牙子。所以取名昂刺,下面簡單介紹下黃顙魚的垂釣方法 。
  • 釣黃骨魚並不需要太多技巧,用這「髒」東西打窩,每天都能釣半桶
    不過對於釣魚人來說,根本需要花錢買黃骨魚,只要選對釣位,然後用這種看起來很髒的東西打窩,一天釣小半桶是沒問題的。一,黃顙魚的習性不管釣什麼魚,都要了解它的習性,不能做到知己知彼是很難有所收穫的。黃顙魚屬於典型的底層肉食魚種,喜歡在弱光的環境下覓食。
  • 分享釣黃骨魚的裝備到上貨的總過程
    黃骨魚我們來了解下黃骨魚先,相信很多人對它了解了。我從來不抄襲不搬運,想對它了解更多信息,請上百度或百科查找,我就簡說下它的習性;它屬於底層食肉雜性魚類,生活棲息於底層環境,白天藏在水下的石逢裡,枯木頭旁,或水生物密集的底下,晚上出來覓食,像白天天氣陰雨天水溫在25度左右也會出來轉悠捕食。
  • 春天釣黃骨魚全攻略,這幾個技巧讓你盆滿缽滿!
    (特定頻率的聲波對讓黃骨魚癲瘋衝到水面),還有人類對於魚類資源近乎竭澤而漁的貪婪使得黃骨魚的釣獲每況愈下。今天蓑笠哥就分享一下自己春天釣黃骨魚的經驗,其中包括釣點的選擇、窩料的製作、餌料的選擇、裝備的選擇、出釣的天氣等等。首先講講春天釣黃骨魚的釣位的選擇要講明白這點,我們要弄明白黃骨魚的生活習性。
  • 夏釣黃骨魚為啥總停口?真的是水裡魚少嗎?真相是你不會這招罷了
    黃骨魚又叫黃顙魚,黃辣丁,是一種小型的肉食性魚類,在國內的江河裡面分布非常廣泛,很多水質較好的河裡面都有黃骨魚,它進食兇猛,拉力夠足,而且每一次都很難脫鉤,因為它都是連魚鉤帶餌一起吞的魚類,所以很多釣魚人朋友們特喜歡釣這種「死口」的魚,但是總是有釣友抱怨,為什麼我在水裡面連釣兩三條黃骨魚之後
  • 怪不得黃骨魚釣了一尾又一尾,後悔才察覺這釣法,知道的人不簡單
    儘管夏季的氣溫和水溫都比較高,可只要注意一些釣法技巧,不吹不黑,釣釣黃骨魚也是很過癮的,當然再加上以下我介紹的一些釣法,保你釣了一尾又一尾,即便板鯽再大也提不起興趣。漁具裝備選擇:第一:細心的釣友就會發現,不管在哪裡垂釣黃顙魚,通常一個釣點釣上那麼幾條就沒有口了,正因為如此,所以為了保證魚獲量,儘量要以多竿垂釣主,無論海竿,手竿都可以用上。
  • 用這個方法釣黃骨魚,中魚率高而且上鉤的都是大的!
    黃骨魚分布廣泛味道鮮美營養價值極高,是釣魚人最愛釣的魚種之一;而且黃骨魚食性兇猛,吃口穩且快,不像別的魚,會試餌,挑餌,黃骨魚的中魚率十分可觀。每到初夏,黃骨魚會逐漸開口,待到氣溫穩定的仲夏就到了釣黃骨魚的高峰積極。
  • 這餌紅遍大江南北,「對付」黃骨魚綽綽有餘!比蝦餌更便宜更實用
    試問垂釣黃骨魚,讓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可能不少人都會提到那三根毒刺,一旦被刺到手腳,那種疼痛感簡直讓人難以忍受。黃顙魚的食性與習性:只不過釣這種魚要想釣過癮,就必須了解到它的生活習性與食性,黃骨魚又名黃顙魚,黃辣丁,黃丫頭,主要以小魚小蝦為食,所以也被歸納為一種肉食性魚類。
  • 釣黃顙魚的方法和技巧 這樣釣黃骨魚要被你清塘 記得小的放流哦
    黃顙魚俗稱嘎牙子、黃刺魚、黃辣丁、黃骨魚。它個體較小,體形扁長,眼小無鱗,頭與腹面寬平。長有四對鬍鬚,周身布滿黏液,膚色近似黃銅。背鰭和胸鰭均有硬刺,如同三支利劍一樣,一副十足的醜模樣。黃顙魚自衛能力非常強,它仰仗著身上有三支利劍,遇險時常用硬刺扎對方,並發出「嘎吱、嘎吱」的叫聲(由兩側胸鰭滑動所產生),所以在野釣中釣到黃顙魚時需要格外小心,倍加提防,一定不要被黃顙魚的背鰭刺傷。
  • 黃骨魚隨便釣都能連竿?別逗了,沒這「玩法」,想都別想!
    黃骨魚隨便釣都能連竿?別逗了,沒這「玩法」,想都別想!眾所周知,「黃骨魚」無法就是最為常見的黃顙魚,只是每個地區的叫法不同罷了!從釣魚到現在已經有十二年之久,雖然釣過不少魚,可關於春釣黃骨魚,本人覺得以下這一套釣法才靠譜,儘管黃顙魚不是隨便釣都能連竿,但希望釣友看完不後悔,下次出釣有好漁獲。
  • 這個方法釣黃骨魚(黃顙魚),不累、方便且漁獲多!
    黃骨魚,對於生活在大城市的釣友來說可是稀有魚種,就拿蓑笠哥所在的深圳來說野釣黃骨魚的確不多見,除了專門放黃骨魚的黑坑或者遇到放生季有不錯的黃骨魚獲之外其他時候如果能釣一碗黃骨魚那可是得彈護相慶。釣黃骨魚傳統的收杆釣黃骨的話除了在老家資源豐富的情況下能夠爆護,其他時候想一想都是奢侈。
  • 不要再釣鯉魚鯽魚了,夏天這幾種魚好釣又好吃!
    夏天天氣溫暖,食物豐富,魚兒攝食慾望相當強烈是最好垂釣的季節,幾乎所有的魚兒在夏天都可以釣到。夏天的釣友是幸福的,很多釣魚人家裡的冰箱都塞的滿滿的。就連蓑笠哥,這兩天也買了一個200升的大冰櫃,除了因為冰箱放不下魚了,還可以裝餌料。
  • 男子在洞庭湖釣到1.7米長全身金黃的怪魚,有人說是千年黃骨魚
    黃骨魚相信很多釣魚人都見過,而且有很多釣魚人都吃過,但是近日發生了一件怪事,有一位釣魚人在洞庭湖裡面釣魚時,釣到了一條長達一米7的全身金黃的魚,外形和黃骨魚長得很像,他都分不清這到底是什麼魚?各位釣友有人認識嗎?小編相信很多人估計是這輩子第一次見到這種魚吧。
  • 渾水中釣上這條魚,是鯰魚還是黃骨魚?網友:這魚不容易,放了吧
    說到釣魚,相信每一個釣魚人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對於釣魚人來說,魚獲是很值得期待的,因為永遠不知道魚餌入水後會是什麼生物咬鉤。有時候我們期待是大魚,但並不是期待就有的,有時候就看運氣的了。就如圖中這名釣友在這渾水中釣魚就是這樣,用一根細繩釣魚,看來是期待釣大魚了。隨著咬鉤的傢伙到近處了,看到水裡一圈圈的水花就知道咬鉤的傢伙不小呢。魚一拉上來,看到這傢伙,少說也有20斤的了,甚至更重的呢。看到它了自然激動不已,不少人紛紛羨慕別人釣上大魚。確實,這樣的魚獲讓人心裡暖暖的,因為釣上大魚的機率是真的不容易。
  • 黃骨魚用什麼餌料 採用這幾種餌料效果非常好
    黃骨魚食性是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覓食活動一般在夜間進行,食物包括小 魚、小蝦、各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野釣黃骨魚主選蚯蚓餌,生雞肝這類高蛋白、高腥的餌料。如果使用商品餌,建議使用大腥味型的餌料作釣。雖然黃骨魚並不難釣,只要碰到陰雨天氣,隨便挖幾條蚯蚓就可以釣起來!但現在有些地方很難挖到那種紅色的蚯蚓。即便如此,可還是難不倒各位釣友,雖然本人釣了二十年魚,算不上是高手,但無意察覺到,要想「徵服」黃骨魚,以下這五種速效餌就必不可少,而且每次釣都非常有效果。
  • 野塘裡釣的黃骨魚,燉豆腐給孩子吃,一鍋鮮湯香飄十裡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黃骨魚燉豆腐。難得一個清閒的周末,昨夜下了一場雨,今天陰天,微風不燥,難得的好天氣呀。上午,我跟著堂哥開車到離家六七公裡的一個野池塘釣魚啦!忙活了一個上午,收穫不大,總共釣了五六條小魚,其中有兩條野生黃骨魚,雖然魚兒不多,但我們玩得很開心。中午,我用這兩條黃骨魚燉了一鍋豆腐湯給孩子喝,太鮮了!
  • 天太熱,黃骨魚就不咬鉤,殊不知用了這釣法,一根竿都忙不過來
    雖然此時到了酷熱難耐的三伏天,無論鯽鯉魚還是草魚都不太好釣,可以我二十年的野釣經驗,覺得再怎麼惡劣的天氣,只要學會以下這套黃骨魚釣法,最後的漁獲一定會很不錯,就算白天釣不了,晚上也能一釣過癮,甚至魚情好的話,一根竿都忙不過來呢!
  • 大部分人會把它當成黃骨魚,其實叫牛尾巴。我們這裡500塊一斤
    從當地釣友口中得知,牛尾巴魚是一種季節性非常強的魚類,一般每年的6月份開始到9月是垂釣它的黃金旺季。很多釣友第一眼接觸牛尾巴,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廣東人口中的黃骨魚嗎?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魚。牛尾巴魚全身金黃,其肉質也不是黃骨魚可以比擬的。本文就以實戰經歷為大家詳細介紹如何垂釣牛尾巴魚。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