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扶貧助力鄉村振興·聚焦齊長城沿線古村落:首旅土峪村高端民宿...

2020-12-17 閃電新聞

8月13日,淄博市文旅扶貧助力鄉村振興·聚焦齊長城沿線古村落系列活動,首站來到淄川區洪山鎮土峪村。作為淄博市打造「北方美麗鄉村新生活方式聚落樣板」的項目,當天,首旅集團土峪村一期高端民宿「詠歸川」正式開門納客。

8月13日上午,在啟動儀式開始前,媒體首先集中採訪了「詠歸川」項目的相關人員——項目營運長代婉君,「詠歸川」高端民宿總經理田野,項目主創設計師蔡旭,土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海英,項目石匠隊伍負責人車宗庭等人。

代婉君說,土峪村是魯中地區的代表性村落,它良好的生態環境、淳樸的風土民情是吸引人的地方,「詠歸川」既是民宿,也是「鄉村會客廳」,它能把美好的鄉村生活傳遞給生活在都市裡的人。蔡旭說,「詠歸川」項目總體上維持了鄉村的原始風貌,在很多細節的設計上能讓人感受到鄉村的美。土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海英說,該項目的落地解決了村裡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村容村貌得到了顯著提升,目前村裡還有大量閒置的石屋,能保障日後的持續開發。車宗庭說,「詠歸川」項目石屋的建造標準很高,石頭縫隙要求嚴格控制在1-2釐米之間,石頭基本都是村裡原有的舊石頭。

10點,啟動儀式正式開始,項目運營方介紹了項目的情況和今後的運營計劃,設計方、返鄉創業青年等分別作了發言。10點40左右,隨著與會嘉賓共同按下啟動球,「詠歸川」高端民宿正式開門納客。隨後,與會嘉賓在項目負責人的帶領下參觀了「詠歸川」高端民宿。

「詠歸川」項目是首旅集團在淄博市首期落地的項目,項目總投資5.2億元,目前啟動的一期項目共打造11套精品高端民宿,計劃於9月份開工的二期項目將建設52套精品民宿,項目將整體改造土峪村村落文旅業態,打造旅居民宿新目的地。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可接待旅客12萬人次,解決城鄉人員就業150人。該項目旨在通過民宿開發帶動鄉村旅遊發展,變「輸血扶貧」為「造血扶貧」,改變鄉村面貌,實現鄉村振興。

土峪村位於淄川區洪山鎮東南部山區,三面環山,海拔400多米,生態旅遊資源豐富。土峪又被稱為「石頭村」,目前村裡有300多幢保存較好的石頭民居,這些民居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與當地濃厚的鄉土氣息、民俗文化相得益彰,共同構成了一副農家田園風情畫。

土峪村2014年被列入山東省首批省級傳統古村落,2015被列入山東省首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單位,2016年被列入省級美麗鄉村建設試點村,2017年被山東省林業廳授予「山東省森林村居」,2020年1月被山東省發改委授予「山東省鄉村振興示範村」。

隨著「詠歸川」高端民宿正式營業,淄博市文旅扶貧助力鄉村振興·聚焦齊長城沿線古村落系列活動也正式拉開帷幕,繼「詠歸川」之後,位於博山區的和尚坊、古窯村,也將陸續有高端民宿開業。在疫情陰霾逐漸散去、旅遊業迎來回暖的背景下,淄博市將在文旅扶貧助力鄉村振興領域掀起一波熱潮。

(大眾報業記者 馬景陽 韓凱 高陽 報導)

責任編輯: 傅欣迎 籤審: 王菁華

相關焦點

  • 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四川彭州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
    借力第二屆中國·彭州龍門山民宿發展峰會的舉行,彭州市探索民宿創新發展,聚焦鄉村文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格局。□木易(圖片由彭州市委宣傳部提供)  一次峰會 探索鄉村旅遊創新發展新路子   隨著旅遊住宿消費升級,民宿已經成為助推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旅遊新業態。
  • 助力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第二屆鄉村遺產酒店大會成功舉辦
    論壇聚焦鄉村歷史建築文物的活化利用,眾多行業專業學者、代表項目負責人等共探鄉村遺產酒店的傳承和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與文旅融合發展。傳承鄉村遺產,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文旅融合模式論壇伊始,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理事長、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發表致辭。「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
  • 尋找齊長城旅宿部落②|依山傍水融入自然 齊長城旅宿部落等你...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炳棋 淄博報導編者按:在齊長城沿線,星羅棋布地點綴著眾多的古村落,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尤其豐富,是淄博市扶貧攻堅的重點區域,更是整合生態人文資源、打造高品質生態旅遊集聚區的關鍵一環。
  • 壹點直擊丨博山風景委夏豔華:文旅助博山轉型,重點打造七大IP
    夏豔華介紹,博山本屆區委區政府作出了「工業強區、文旅之都、生態城市」的戰略定位,當地深度思考用文化旅遊助力城市轉型發展具體路徑,明確重點打造七處獨特的博山文旅IP。據介紹,這七出文旅IP分別是:講述歷史的齊長城文化IP;與世界對話的陶瓷琉璃IP;徵服味蕾的特色美食IP;風光獨秀的風景名勝IP;輻射全國的紅色旅遊IP、綠水青山的鄉村振興IP;走向未來的工業旅遊IP等。以與世界對話的陶瓷琉璃IP為例,夏豔華說,唐朝後期,第一爐窯火在博山徐徐點燃,開啟了長達千年的陶瓷生產歷程。
  • 河北保定千年古村落大激店:農村主婦成了民宿管家
    原標題: 耕讀民宿成北方鄉村打卡「網紅」!千年古村大激店躋身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昔日農婦成了「溪山行旅」的專屬管家。招聘來的農婦接受紅酒禮儀培訓。作為民宿專家的路景濤為參會者介紹經驗。百餘京冀旅遊專家參觀耕讀民宿。
  • 跨界創新,如何利用「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民宿發展如火如荼。作為鄉村旅遊新業態,鄉村民宿更成為休閒度假「新網紅」,大有一房難求的現象。綠維文旅認為,自主旅遊時代,面對遊客高品質、個性化、原生態的消費需求,民宿業者急需創新開發思路,利用民宿綜合帶動作用,通過「民宿+」跨界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 記者手記|發現新「齊跡」,看淄博鑄就本土特色文旅IP
    錯落有致的磚房結構、一步一景的庭院景觀、別致精巧的房屋設計……在淄川區土峪村,齊長城·青未了民宿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青未了民宿就選址在土峪村最佳觀山處,秋可感紅葉之靜美,冬可享黃柿之豐碩。
  • 【決勝2020鄉村振興看河南】鶴壁:雲端築夢 特色民宿喚醒傳統古村落
    據孫彩霞介紹,目前,西頂共統一改造裝修村民閒置房屋100多間,打造民宿小院16個,傳統作坊1個,建成山景別墅3棟。當下,西頂村正與康元公司謀劃道路拓寬、溫室種植、休閒採摘、民宿提升、兒童樂園、拓展訓練、婚紗攝影等多個發展項目,未來將把西頂打造成具有北方特色的人文古村落典。雲端西頂精品民宿。
  • 河南民宿發展座談會在淇縣召開
    、知名文旅規劃設計單位、民宿經營單位大咖等百餘人參加了會議。小民宿,大產業。近年來,淇縣將民宿業發展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突破口,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先後打造了以涼水泉、趙莊、石老公等為代表的民宿品牌,有力提升了鄉村旅遊品質,為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涼水泉靈泉妙境,以「旅行社+景區+古村落+扶貧」的發展模式,積極實施旅遊產業扶貧,傾情打造高端民宿集群,被評為「全國十大典型民宿發展模式」。
  • 融創扶貧樣本:築夢原鄉,看見美好鄉村的新圖景
    激發鄉村內生動力,探索可持續的鄉村發展之道,是融創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的宗旨。長期以來,融創投身鄉村振興公益事業,先後已累計投入約2.3億元實施鄉村振興計劃,並形成了文旅切入、產業帶動、文化激活、教育幫扶為一體的綜合、立體扶貧方案。
  • 博山風景委副主任夏豔華:打造博山八大文旅IP
    非物質文化遺產孟姜女哭長城就出自博山,博山的齊長城如一支畫筆,畫出了孔老夫子見證下的齊魯會盟,畫出了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青石砌牆、紅瓦覆頂的「中國石屋博物館」,畫出了氣勢磅礴的萬畝梯田、更畫出了英姿颯爽的萬畝紅葉。齊長城腳下的石門景區是兩座城市的寵兒,東臨博山城區,西接省會濟南,正吸引著優質企業和資本進山,聚力打造集山地運動、農業採摘、鄉村美食、攝影繪畫、影視基地為一體的齊長城高端民宿集聚群。
  • 巴中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巴中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助力鄉村振興 一是成功創建白衣古鎮、皇家山、萬壽養生谷、七彩佛龕等4個國家4A級鄉村旅遊景區;積極推動南江斷渠公園等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二是全面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單位、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創建,推動鄉村旅遊規範化、標準化。三是新創建2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50戶鄉村民宿達標戶、15家鄉村旅遊合作社。四是積極打造「巴山民宿」品牌。
  • 沂南文旅以文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
    沂南縣文化和旅遊局充分發揮文化志願服務隊伍的「種子」效應,以文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打通農村群眾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一是堅持「留得住」。選擇當地民間藝人、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作為文化志願服務者,每個村安排1-2名文化志願服務者,開展文化志願扶貧行動。
  • 蘭溪:文旅結合 傳統古村落吃上「旅遊飯」
    文旅結合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  從高空俯視,村子八卦形的分布與歷史上的諸葛亮九宮八卦陣悄然暗合。今年,諸葛村創新推出果園採摘鄉村旅遊產品,開發出多元旅遊項目,由原來的單一觀光遊,變成了多元體驗休閒遊,滿足遊客多元化需求,謀求旅遊發展新突破。  「我們在以已有古建築為主體的基礎上,整合鄉村資源,進一步增加遊客的體驗感,增強村民的獲得感。」諸葛坤亨說,古村落有了新精神,村民的生活更加有奔頭。
  • 旅遊推動鄉村振興 廣東舉辦旅遊扶貧培訓班
    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合影。粵文旅宣供圖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授課現場。粵文旅宣供圖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授課現場。粵文旅宣供圖 信息時報訊(記者 葉佳茵 通訊員 粵文旅宣)12月8日,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廣東省鄉村旅遊協會承辦的2020年廣東省旅遊扶貧培訓班在清遠九龍峰林小鎮舉行開班儀式。深圳、汕頭、韶關、河源等15個地級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旅遊扶貧工作負責人及117個省旅遊扶貧重點村駐村第一書記、村長、鄉村旅遊帶頭人近140人參加。
  • 河南鶴壁:全域布局精品打造以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風景如畫、民風淳樸、風格迥異、保存完好的古村落;一排排石頭房、一件件農耕具,鐫刻著歲月的印記,承載著心中的鄉愁……利用鄉村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把農耕活動與休閒農業、傳統農業文明與現代鄉土文化有機結合起來的鄉村旅遊,可促進鄉村生產、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發展,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 融創鄉村振興方法論: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
    「十四五」時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力期,要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逐步把國家「三農」工作的重點從脫貧攻堅轉移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來。作為頭部企業,融創積極響應國家號召與鄉村發展需求,以誠意與熱情投身鄉村振興公益事業。兩年多來,融創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助力貴州、重慶和雲南等省市的鄉村建設發展,探索出一條能夠激發鄉村內生動力的鄉村振興之路。
  • 姜堰小楊村:文旅融合繪鄉愁 譜寫鄉村振興田園牧歌
    中國網·美麗江蘇訊(許竹 魏林娜)文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關注熱點。依託鄉村豐富的文化資源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融合產品,不僅能讓文化歷久彌新,還可以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地方經濟發展。
  • 【重磅盤點】鄉村振興下的九大文旅典型案例(全國篇)
    編者按@西部文旅世界農旅融合是鄉村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好途徑。鄉村旅遊已經成為城鄉居民日常和節假日的常態消費方式,隨著現代人特色旅遊者迅速增加,鄉村旅遊更是扶貧攻堅的生力軍。
  • 山東齊長城、山西平遙古城:千年遺產忙上新
    今年6月,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山東省文化旅遊融合發展規劃(2020—2025年)》提出,依託齊長城世界遺產廊道和沿線文旅資源,以齊長城遺址為重要節點,突出齊文化闡發、展示等,打造「齊長城文化旅遊帶」。《規劃》明確,打造「齊文化旅遊示範區」等四大文化旅遊示範區是2020年至2025年山東文化旅遊融合發展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