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劉徹,和東漢光武帝劉秀,是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嗎?

2020-12-15 劇透歷史

西漢有位漢武帝劉徹,東漢有位漢光武帝劉秀。劉徹在南越、西南夷、朝鮮半島、北方匈奴和西域各個方向開疆拓土,劉秀則是在王莽篡漢後,挺身而出又為漢朝續命了200來年二人都是中國歷史上頗有名聲的一代英主。

因為兩個人的諡號只差一個字,歷史小白很容易把他們搞混。這裡就簡單梳理一下西漢與東漢的關係,也就能理清這兩位皇帝之間的區別與關聯了。

我們現在說西漢、東漢,實際上不過是後人的區分。在當時而言,這兩個王朝的國號都叫漢,只不過西漢的國都長安在西邊、東漢的國都洛陽在東邊,兩個王朝都叫漢,也確實有所聯繫,這要追溯到他們共同的祖先,西漢創始人劉邦。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各地百姓與六國後裔揭竿而起,共滅秦朝。成功後,實力最強的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劉邦獲封漢王。再後來劉邦擊敗項羽一統天下,漢就成為了新王朝的國號。

之後的西漢政權,經過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文帝劉恆傳到了漢景帝劉啟手中。漢景帝是今天我們這個話題的關鍵人物漢武帝與漢光武帝的聯繫就要說到他老人家。

要說漢景帝,也真是挺厲害的,生的兒子數量、質量都不低。景帝一共14個兒子,最早的太子是慄姬所生的長子劉榮。結果慄姬拒絕了館陶長公主的聯姻請求,得罪了漢景帝這個舉足輕重的姐姐,加上慄姬善妒,最終導致劉榮被廢。

景帝改立第十子,王美人所生的膠東王劉徹為新太子。劉徹即位後成為漢朝繼高祖、惠帝、文帝、景帝之後的第五位皇帝,諡號孝武,所以稱為漢武帝。

漢武帝在位期間,儘管開疆拓土成就了一番偉業,但其晚年窮兵黷武,造成百姓極大負擔,也為人所詬病。文景之治積攢下的國力,幾乎在他手裡消耗殆盡,後來的幾任西漢皇帝,幾乎都在填補他留下的巨額虧空。

又經歷了七個皇帝後西漢王朝這盤棋終於算是再也下不去了,於是外戚背景出身的權臣王莽扶植了一個漢朝宗室劉嬰為皇太子(沒有正式稱帝),並最終逼其退位,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新朝。

不過呢,被現代人譽為「穿越者」的王莽治國能力實在一般,喜歡搞各種奇奇怪怪的改革,搞來搞去弄得民不聊生,生活質量比起西漢晚期來退步了不少,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

由於漢朝滅亡不久,在民間還很有號召力,於是當時最大的兩支起義軍:綠林軍、赤眉軍,為了名正言順地奪得江山,都找了一個漢室宗親做名義上的皇帝。

綠林軍擁立的皇帝叫做劉玄,他是漢景帝第六子,也就是漢武帝的六哥長沙定王(長沙王是爵位,定是死後諡號)劉發的後代,所以說劉玄跟漢朝皇帝的直系血緣關係要追溯到漢景帝。

而赤眉軍擁立的皇帝叫劉盆子,他是城陽景王劉章的後代。劉章的父親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子齊悼惠王劉肥。也就是說,劉盆子和漢朝皇帝的直系血緣關係要追溯到開國皇帝劉邦那兒了,比起劉玄來就有些遠了。

這兩位都號稱自己是漢朝正統,不過由於王莽後來在國都長安破城後被殺,頭顱先送到了劉玄那裡,劉玄藉此遷都長安,所以顯得劉玄這邊更名正言順一點。

那漢光武帝劉秀又是誰呢?

劉秀和劉玄一樣,都是長沙定王劉發第十三子舂陵節侯劉買的後人,兩人輩分都一樣,屬於遠房族兄弟。早年,劉秀跟隨哥哥劉縯在南陽起兵反抗王莽,不久與綠林軍結盟。

劉縯能徵善戰,深受軍民愛戴,因此成為劉玄和綠林軍眾多高級將領的眼中釘,最後慘遭冤殺。劉秀面對哥哥的慘死,隱忍不發,麻痺了劉玄等人,獲得出撫河北的機會,終於在河北稱帝並橫掃天下。

綠林軍被劉秀和赤眉軍兩路夾擊,最終向赤眉軍投降,劉玄被殺。隨後,赤眉軍又被劉秀所滅,劉盆子被劉秀善待收養。劉秀在剿滅了其他割據勢力後,天下重歸一統,國號依然是漢。

由於劉秀定都洛陽,在原來那個漢朝的國都長安的東邊,所以後人將之前劉邦建立的漢朝稱為西漢,劉秀建立的漢朝稱為東漢。劉秀死後,諡號光武,所以劉秀的這段統治被稱為「光武中興」。

說到漢武帝劉徹和漢光武帝劉秀的關係,由於劉秀是漢武帝哥哥劉發的後裔,所以並非其直系後代。劉秀是長沙定王劉發的六世孫,算起來就是漢武帝劉徹的旁系六世孫。

最後提一句,後來東漢末年的劉備,其祖先也是漢景帝的兒子,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所以我說漢景帝的兒子們數量和質量都很高,總能在漢朝國祚危機的時候,蹦出一個漢室宗親來續命好多年。

儘管我們習慣性稱呼三國為魏蜀吳,但劉備稱帝,使用的國號依然是「漢」,只不過由於核心統治區在四川成都這一塊,古代統稱這一地區為蜀,於是我們習慣性稱之為蜀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
    劉秀是在中國歷史上,同時擁有「中興之君」和「定鼎之王」兩個頭銜的皇帝之一,不僅如此,在歷史上,能真正做到齊家平天下的,也只有光武帝劉秀一人而已。這樣一個極負盛譽的中興之主,何罪之有?罪在何處?將光武帝劉秀說成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這個說法,其實是將「五胡亂華」的鍋甩給了劉秀,但這個鍋,劉秀背的是在太冤。
  •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都叫武帝,可劉秀卻不是劉徹後代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兩人,同樣都是漢朝特別優秀的皇帝,可是在後世眼中,漢武帝的名氣明顯大於光武帝。兩人都有著武帝的稱號,並且都是漢朝的劉姓皇帝,於是很多人就比較好奇了,漢武帝和光武帝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劉秀是不是漢武帝的後代啊?確實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研究一番的。
  • 有人說光武帝劉秀其實是中華民族的歷史罪人,真相在此!
    這樣的帽子很大也很重,一般人承受不起,就算是已經逝去千年的古人,你現在給他扣個歷史罪人的帽子,其實他也是難以招架的,只不過人已千古,沒法出來和你論理而已。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形象堪稱完美的開國皇帝,嚴格論起來,也就唐太宗李世民和漢光武帝劉秀了。
  • 殲滅群雄,建立東漢,光武帝劉秀靠什麼特質開創「光武中興」?
    漢光武帝劉秀出身普通,卻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建立東漢王朝,使漢朝的歷史又延續了將近兩百年。王夫之評價他:「自夏商周以來,只有他允冠百王。」那麼他是如何崛起?又是如何開創一個盛世的呢?
  • 東漢的建立與劉秀的「光武中興」
    東亞歷史第32篇:遠古中國之漢光武帝中興。 漢光武帝劉秀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不過他的父親已經不是王侯,只是居住在南陽郡蔡陽(竟湖北棗陽縣西南)的地方望侯。劉秀的哥哥劉演性格剛毅,慷慨豪放,結交天下英雄;劉秀個性謹慎,不露鋒芒,只是讀書種田,學一點武術。
  • 漢光武帝劉秀近乎完美,可在歷史上存在感卻不高,這是為什麼?
    所以劉秀雖然創造了東漢王朝,可現在一提漢朝先想到的是劉邦,漢武帝,所以劉秀生不逢時。歷史上,有好幾個皇帝,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是一流的,但就是不怎麼出名,比如漢光武帝劉秀、唐高祖李淵、雍正皇帝愛新覺羅·胤禛等。這是一個奇特的現象,值得探究。下面我將分析漢光武帝劉秀存在感低的原因:
  • 帝花之秀劉秀,零差評皇帝
    那作為東漢王朝開國皇帝的劉秀存在感低就真的沒有什麼道理了,而且歷史上甚至喜歡把光武皇帝開創的盛世成為"光武中興",這我第一個出來表示不服啊,人家可和西漢皇室關係不打,是自己一點點打下的天下,雖然傳承了漢文化,自己本身也行劉,其他的方面和西漢好像沒啥關係了,所以至少應該叫一個什麼"光武之隆","光武之治"吧。
  • 他是漢朝復興之主劉秀,時隔十二年,將漢室再次復原
    在劉邦的浩繁子孫之中,最知名的還要數漢武帝劉徹。他的名字大家都傳聞過,劉徹的良多行動都非常著名。不過在劉邦的全部子孫之中,劉徹實在並非立下的勞績最大的天子,要說勞績最大的一個,還得是光武帝劉秀。都曉得,劉秀是漢代復興之主,不過卻很罕見人曉得劉秀當天子以前的經歷。劉秀本來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固然聽起來他也應當是皇室子孫,不過因為漢武帝頒發的推恩令,使劉秀家屬的勢力越來越小,到了劉秀父親這一輩,就變成了濟陽縣的一個小小縣令。更使人惋惜的是,劉秀連一個官二代都沒當做。
  • 光武大道:起兵南陽定都洛陽 光武中興青史留名
    在這些名字中,開創光武中興的漢光武帝劉秀無疑是最閃耀的之一,位於伊濱區的光武大道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傑出帝王而命名的。在這些名字中,開創光武中興的漢光武帝劉秀無疑是最閃耀的之一,位於伊濱區的光武大道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傑出帝王而命名的。  伊河與萬安山之間葬著六位東漢皇帝  當伊河經過伊闕流淌到萬安山南麓時,兩岸的土地漸漸肥沃起來,不久之後它就與洛河「牽手」。
  • 劉秀建立東漢時,天下兵戈如火,為何能快速實現「光武中興」
    但是光武帝劉秀直接讓國家步入中興,與他後世的三代帝王迅速開創了一個持續近百年的治世:公元36年劉秀統一中國到公元57年駕崩,他用21年的時間創建了被史學大家司馬光和梁啓超讚美為「 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光武中興」。
  • 中國歷史皇帝列傳——開創「光武中興」的東漢開國皇帝劉秀
    劉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漢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陽郡蔡陽人(今湖北省襄陽市棗陽縣)。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諡號「光武皇帝」。在昆陽之戰中立下首功的劉秀被更始帝劉玄封為大司馬,功高蓋主,同時也遭到猜忌,不久,劉秀的長兄劉縯被更始帝所殺。當時新莽王朝雖然覆滅,但是黃河以北各州郡都在持觀望態度,未曾歸附更始政權。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更始帝劉玄遣劉秀行大司馬事北渡黃河,鎮慰河北州郡。
  • 漢光武帝劉秀其實是個貨真價實的成語製造機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中國歷代皇帝當中是一個頂尖學霸的存在,他曾在當時的名牌大學—太學就讀,長安太學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牛津哈佛,雖然因為經濟原因導致劉秀最後輟學,但是和他的老祖宗社會青年劉邦、半文盲朱元璋等等比起來,在學歷上足以藐視一眾帝王,有文化的劉秀當了皇帝後,用柔術治國,優待功臣,尊崇儒術
  • 光武帝劉秀很少被提及,現在大部分歷史書都隻言片語般略過?
    後漢書中有專門的光武帝紀,對劉秀的記載不少。題主說的可能是歷史課本中漢光武帝劉秀的記載比較少,還有就是專門描寫劉秀的歷史書或者小說比較少。光武帝劉秀歷史書中很少被提及,描寫他的作品也比較少,很大原因是因為東漢夾在了幾乎中國最出名的兩個時代中間。東漢前面的西漢是封建時代的兩大高峰之一,秦末亂局、楚漢相爭,劉邦統一天下的過程非常精彩,而且劉邦是第一個布衣出身的皇帝,這就很有說頭。同樣後面的漢武帝也是一個故事比較多的皇帝。東漢後面的三國因為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影響而聲名遠播。
  • 劉秀,光武中興的建立,居然是為了皇后陰麗華?
    漢朝是由西漢、東漢組成的,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在東漢時期有一個開了掛的皇帝,他是光武帝劉秀。在漢光武帝的時候,現在的日本就歸華夏民族。小編覺得吧漢光武帝是最低調的牛逼皇帝,不顯山不露水的把所有事情都做得十分的完美。比如說:日本歷史上曾臣服於中國,是中國的屬國,在中國的史書上是明確記載的。這件事情就是漢光武帝做好的,完美。
  • 光武中興,劉秀不是「位面之子」,幸運的背後是堅韌和努力
    光武帝劉秀,文治武功,再造大漢,他的成長經歷就是一個草根的奮鬥史。 劉秀雖是高祖後裔,但由於漢武帝「推恩令」的實行,到了劉秀父親劉欽一代,已經不是什麼王侯了,只做了濟陽縣令。
  • 同樣是開國皇帝,為什麼漢光武帝劉秀沒有濫殺功臣?
    但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卻幾乎一個功臣都沒殺,這位充滿愛心的皇帝就是漢光武帝劉秀。那麼劉秀為何沒有濫殺功臣?第一,光武帝很年輕,30歲就當上了皇帝,比那些開國功臣都小,具有很強的年齡優勢,劉秀一口氣當了33年皇帝,和他起兵的功臣幾乎都被他熬死了,繼位的太子能力也很強,所以劉秀真不怕這幫老傢伙們翻了天。
  • 領兵打仗,治理天下都是一把好手的劉秀,為什麼歷史存在感不高
    名氣不高的開國之君:劉秀其實不僅僅是劉秀本人,就連他創建的東漢王朝在歷史上都有著一種十分尷尬的境遇,上邊是西漢,人們對於漢高祖、漢武帝的事跡如數家珍,下面是三國時代,由於文學作品的影響,更是中國人最為了解的時代。
  • 親哥被冤殺,劉秀卻給兇手磕頭謝罪,學者:怪不得能成東漢光武帝
    劉秀是中國出名的開國皇帝,他年輕時隨兄劉演起兵於南陽郡,號"舂陵軍",後來光復漢室,定都於洛陽,也就是東漢。他在位期間,政治上,提倡"柔道"治國,改革官制,整飭官風吏治,精簡結構,優待功臣;經濟上,休養生息,恢復發展經濟;文化上,大興儒學、推崇氣節,開創中國歷史上"風化最美、儒學最盛",史稱:"光武中興"。這樣的一個傳奇人物,自然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傳奇故事。
  • 劉秀的軍事體制改革,是實現光武中興的必然之選
    軍事領導體制的這種轉變充分體現了他獨特治國理念,有利於進一步集中軍事力量和集結皇權,為光武中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建立了東漢政權,創造了光武中興的局面。這與東漢初期穩定的軍事指揮系統和統一後軍事領導體制的變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為什麼光武帝劉秀能夠開創聞名於世的「光武中興」?
    西漢末年紛爭四起之際,漢光武帝劉秀,順天意應民聲,平息群雄。他在位33年,以柔術治國,統一了分崩離析的中華民族,開創了「光武中興」的盛世。劉秀為人寬宏大度,非常謙遜,尊重別人,平易近人;從不自以為是,妄自尊大,輕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