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餘江12月16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汪有輝 蘇火龍)冬日的陽光溫暖照人,伴著清涼的冬風,馳騁在餘江的鄉村公路上,一條條縱橫交錯、平坦寬闊的柏油路讓人眼睛一亮。
據了解,餘江公路分局今年投資2.7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對窄路面進行拓寬;路面升級改造;危橋改造重建;危險路段加裝生命安全防護設施。近日,記者隨機對幾條已建設完工的鄉村公路進行了實地採訪。
潢春線讓村民出行更便捷
沿著平整的道路飛馳,讓人感覺是車在空中飛翔,看到的是一幅幅真實美妙的山水畫,村舍錯落有致,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新改造的小橋宛如一架天橋鑲嵌在廣袤的原野。
潢春線是潢溪鎮至春濤鎮X104縣道升級改造工程。路線全長4.5km,總投資900餘萬元,全線按三級公路技術標準,路基寬度 7.5米,路面寬度6.5米,設計時速30公裡/小時,荷載等級為公路-Ⅱ級,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
鄉村公路美如畫,村舍與公路交相輝映(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記者了解到以前這條路狹窄而且破敗,從春濤鎮灘頭吳家村村中穿過,現在已大部分改線出來。該村有10多戶村民為支持公路建設,為拓寬馬路把自己家的院牆甚至正房也空了出來。村民吳英良與劉金鳳夫婦更是將店面房縮減了3米多,並將店門改成側門,令人感動。
望著新打好的道路,村民們都高興地說:「過去下雨是不敢出門,現在車子直達家門口,感覺生活一下上了幾個檔次!」
大司線打響鄉村旅遊品牌
車子一路穿行進高公寨,山路蜿蜒,新修的柏油路盤旋曲折,像一條黑色的綢帶,纏繞著翡翠般的山巒,在冬日的陽光下閃閃發亮飄向遠方;那山路又似玩皮的孩子在捉迷藏,不時露出一點蹤影,不時又隱沒起來。
X101大橋至司馬源路段總投資3000餘萬元。路線總長16.8km,三級公路,路面寬6.5米,路面結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該路段是連接生態旅遊區高公寨的重要路線。
高公寨是餘江區東北部的山區林場,距離城區65公裡左右。這是一個具有紅色革命傳統的生態林場,被譽為餘江的「井岡山」,這裡不單有山林、有田園,更有光榮的紅色革命情懷!高公寨盛產各類木材,其中毛竹為當地代表性的產業。
高公寨林場黨支部書記陳根義高興地說道:「大橋至司馬源道路建設,打通了高公寨旅遊線路,對於推動全區旅遊產業發展,促進沿線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穿行在平坦敞亮的柏油路上,令人心曠神怡(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九龍山莊的騰飛
看著家門口嶄新的柏油路,家住鄧埠鎮倪桂村委會五嶺源的村民塗春樣一臉笑容,「由於家住路旁,一有車過塵灰撲面,家裡白天更是不敢開窗,路面改造後,現在鋪上了瀝青,道路乾淨整潔美觀了,再也不怕打開窗戶了,上街騎電動車也就十幾分鐘。」
餘江城區一路向西,過青年農場,便是九龍水庫,是餘江一大風景盛地。相傳曾有九條龍匯聚於此,呼風喚雨好不熱鬧。這裡茂密的樹木、料峭的山巒,秀麗的風景吸引著城裡人紛至沓來,每到周末更是人潮洶湧。
為了人們出行更加安全舒適,今年餘江公路分局投資390餘萬元將原來的水泥路改造為瀝青路,路線總長7.4km。改造後的道路劃定了標線,安裝了護欄,增設了減速帶,為豐富城市居民生活,促進旅遊,帶動周邊餐飲以及助力農產品的銷售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今年以來,餘江公路分局致力於改變餘江鄉村公路相對落後的面貌,努力改善鄉村居民出行條件,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帶動當地經濟建設,改變了原有的交通條件,助推「美麗鄉村」建設,使其迅速成為餘江區鄉村旅遊新熱點,極大地改善了人居環境,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千裡坦途,大道為歌」一條條寬敞的農村公路正在為餘江帶來美麗嬗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