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昌普法模式讓法治宣傳更精準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變灌輸式說教為訂單式宣講  武昌創新普法模式讓法治宣傳更精準

  □ 本報記者  劉志月

  □ 《法制與新聞》記者  何正鑫

  □ 本報通訊員  熊 平

  站在全國決賽的舞臺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武珞路中學八年級學生讓子赫既緊張又興奮。

  從三幅漫畫中抽取一道題目並發表即興演講,她抽到的內容為「遵紀守法從遵守校規開始」。

  結合自身經歷和感受,讓子赫從憲法和法律教會自律、陪伴成長的角度進行闡述。出色的發揮,讓這名湖北唯一的初中生代表獲得了第三屆全國學生「學憲法 講憲法」演講總決賽一等獎。

  「我參加比賽最大的收穫,就是明白了憲法其實就在我們身邊。」讓子赫說。

  前述案例,是新時代憲法精神深入人心的湖北地方實踐。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武漢市武昌區不斷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創新宣傳手段,變傳統的灌輸式普法模式為訂單式普法,點對點滿足社區群眾、青少年等不同群體法治需求,法治宣傳成效初顯。

  「按需點單」送法上門

  「你們覺得什麼樣的行為算是家庭暴力?」面對80餘名社區群眾,劉倩問道。

  陸續有人給出自己的答案:「毆打家人」「身體暴力」「精神折磨」……

  2018年12月7日,武昌區普法辦召開「武昌區法潤民心 司法為民憲法巡迴宣講部署會」,會上宣讀了《關於成立武昌區律師普法宣講團的通知》,確立34名律師為普法宣講團成員,劉倩是其中之一。

  3月4日,劉倩走進武昌區徐家棚街道辦事處,為群眾帶來反家暴法治講座。這也是武昌區律師普法宣講團2019年的首場宣講。

  講座中,劉倩結合現實案例,向居民們講述了家庭暴力的含義、範圍、危害,鼓勵大家及時發現並勇於與身邊的家暴行為作鬥爭。

  聽完講座,居民鄭阿姨感慨道:「原來以為只有毆打等行為才算家庭暴力,沒想到還有冷暴力這一說。」

  武昌區司法局副局長孟堅介紹說,武昌早在幾年前就成立了專門普法宣講團,如今將宣講團調整為律師宣講團,成員均由律師組成,為的是滿足新時代法治宣傳需要。

  武昌律師普法宣講團主要採取「訂單式普法」工作方式,即按照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普法對象對法律知識的不同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法治宣傳教育。

  為精準了解群眾需求,武昌區藉助街道司法所等基層力量開展進社區入戶調研、徵集需求等活動,在此基礎上制定了2019年度普法宣傳計劃。

  按照工作安排,武昌區律師普法宣講團今年將在各街道開展68場律師法治宣講,內容涵蓋婚姻家庭、物業管理、勞動爭議、民事合同、未成年人保護等各方面。僅今年3月以來,宣講團已深入全區14個街道開展各類宣講活動20餘場。

  「社會需要什麼法律知識,我們就普及什麼,群眾想了解什麼法律知識,我們就上門宣傳什麼。」孟堅說,如今,通過不斷提高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真正讓群眾從「被動聽」轉變為「主動學」,實現按需普法、有的放矢。

  線上實現「精準普法」

  2016年6月,武昌區白沙洲街佳韻社區居民關某與成某籤訂房屋租賃合同,將其房屋出租給成某,租期5年。

  租期剛滿兩年,關某便將房屋賣給了第三人。成某認為,協議上的租期還沒有滿,關某無權讓其搬家,即便搬家,關某也應給予一定賠償。關某則覺得,房子是自己的,他有權決定怎麼處理。

  幾經協商無果,關某找到湖北中和信律師事務所律師、佳韻社區法律顧問孔海燕尋求幫助。

  數次電話溝通,兩輪背靠背調解,一方面做雙方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探究各方當事人的心理底線……最終,孔海燕促成雙方和解。

  自2013年5月擔任社區法律顧問以來,孔海燕已經記不得參與調解了多少起類似糾紛。在她看來,幫助解決糾紛個案的同時,提升居民法治意識更是社區法律顧問職責所在。

  為更好服務群眾,2018年3月,孔海燕建立專門的社區微信群,在群內解答群眾法律諮詢,定期開展「孔律師普法小微課」主題授課。

  「授課採取語音形式進行,每期十分鐘,主題來源主要是徵求群眾意見,包括婚姻家庭、繼承、民間借貸等。」孔海燕說。

  不用專門花時間到社區,不用規定特定時間,隨時可以拿起手機學習法律小知識,「孔律師普法小微課」這一創新普法形式得到居民紛紛點讚。

  在武昌區司法局局長龍潔看來,照本宣科講授法條往往枯燥無味,通過創新思路大膽謀劃「微普法」,具有投資少、傳播廣、短而精的優點,讓群眾既可在網際網路上品嘗到「法律文化大餐」,又起到「隨劇潛入心、普法細無聲」的作用。

  青少年普法教育成常態

  「回家路上,碰到陌生人問路怎麼辦?」

  「如果知道路的話可以給他指明方向,或者請其他人帶路,不能獨自跟著陌生人走。」

  「爸爸媽媽不在家,陌生人來敲門,怎麼處理?」

  ……

  1月25日,在武昌區水岸國際青少年活動中心,面對「老師」彭豔玲的提問,孩子們爭先表達著自己的觀點。

  原來,武昌區徐家棚司法所聯合武昌區檢察院心橋工作室的檢察官,為假期的孩子們送上了一場主題為《保護自己、快樂成長》的自護教育課。

  課堂上,檢察官彭豔玲結合小朋友喜歡的童話故事和真實案例,從獨處時的安全、如何應對不喜歡的觸碰、校園小霸王等幾個板塊講授自我保護常識。

  情景遊戲、看圖說話、競猜答題……一個個精心設計的互動環節,調動著小朋友們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在收穫快樂的同時將安全自護知識牢記於心。

  青少年普法教育,一直是武昌區工作的重點。近年來,武昌區普法辦積極探索法治教育模式,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普法品牌」和長效工作機制,構建起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網絡和多部門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武昌區還不斷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聯席會議和法治副校長工作制度,以「走進校園」「走進社區」等活動為抓手,實現青少年法治宣傳的全覆蓋,青少年學法、懂法、守法、護法意識明顯增強。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武昌區在各中小學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160場次,開展法治講座10場次,發放法治宣傳資料6萬餘份。

相關焦點

  • 法治武昌建設再上新臺階!
    ▲「典亮湖北·法潤武昌」民法典學習宣傳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主題活動貫穿重要節點將憲法學習作為全民普法首要工作2019年12月1日,武漢市工人文化宮內,一臺別具一格的文藝演出正在上演,情景朗誦《我宣誓》、小品《都是集資惹的禍》、湖北大鼓《酒司機》,這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普法作品惹得臺下掌聲陣陣,掀起了全省「憲法宣傳周」的大幕。
  • 普法宣傳助力武漢南部法治新城建設
    用普法助力江夏區高質量發展,把江夏區建設為「武漢南部法治新城」,一直是江夏人民的奮鬥目標。    2016年江夏區「七五」普法工作啟動。五年來,在法治建設道路上,江夏區始終昂揚向上,堅持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為抓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抓「關鍵少數」人群的學法普法工作,積極探索普法宣傳的新途徑,不斷推動「七五」普法工作創新升級。
  • 杜絕「小盆景」蘭陵縣司法局精準打造普法宣傳「文化大觀園」
    齊魯法制網臨沂訊(通訊員 盧春光 張蕾)習近平總書記在精準扶貧中強調「要少搞些盆景 多搞些實事」,今年恰好是「七五」普法規劃的開局之年,為全面加強普法工作,切實服務群眾,蘭陵縣司法局認真總結「六五」普法的經驗和不足,不斷推進普法創新,精準打造普法宣傳「文化大觀園,」努力將普法成效落在實處。
  • 弘揚法治精神,共享法治成果——千陽縣「七五」普法工作調研報告
    全縣黨政機關形成了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法律法規,認真學習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濃厚氛圍,精準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科學內涵,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深入人心。二是突出重點內容,集中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法治宣傳教育。
  • 法院+工會:普法宣傳進漁鄉 法治服務惠漁民
    法院+工會:普法宣傳進漁鄉 法治服務惠漁民 2020-08-03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執法|| 法治宣傳月,進社區赴企業推進全民守法,他們變身普法「帶貨...
    執法|| 法治宣傳月,進社區赴企業推進全民守法,他們變身普法「帶貨王」 2020-12-18 1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嘰說法」動漫獲評省「七五」普法十佳法治宣傳教育示範項目
    小嘰說法」獲評省「七五」普法十佳法治宣傳教育示範項目「小嘰說法」普法動畫片《You should know》還獲得了第十三屆全國法治動漫微電影徵集展播活動三等獎、第二屆廣東省青少年禁毒暨法治宣傳創意大賽(微視頻)二等獎,為獲評省「七五」普法十佳法治宣傳教育示範項目奠定堅實基礎。
  • 嘉興28路普法主題公交專線 讓法治宣傳「動起來」
    儀式中,公交普法志願者和律師代表隨車開展普法宣傳和法律諮詢,為市民乘客宣傳法治知識,講解法律難題。「坐了這麼多年的公交車,我還是頭一次坐法治公交車,蠻新鮮的。乘公交車就能學習到法律知識,蠻贊!」這既是我市全面提升公交服務品質,高水平打響「浙裡暢行」品牌,致敬百年初心之地的重要舉措,又是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創新普法宣傳載體,打造流動法治講堂的具體體現。通過28路主題公交專線的打造,讓市民的普通出行成為學法之旅,將法治宣傳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走進千家萬戶,打造行走中的法治宣傳風景線,進一步提升市民群眾對公交出行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 打造最炫普法風!成廣新聞頻率辛豔麗獲評「四川十大法治人物」
    節目組還創辦了《法治邛崍》《法治天府》《高新區村村通》《成都高新法治在線》等系列品牌法治欄目,讓普法宣傳聲音傳遍城市每一個角落。同時首創「法治訓練營」模式,推出全省首個「創客法治訓練營」,讓普法宣傳成為惠及各類人群的法律公共服務。辛豔麗還注重通過一系列創新手段使普法宣傳更加精準:2018年,在彭州市設立「法治生活體驗館」,用新媒體讓群眾在生活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2019年,聯合成都市司法局打造「高校法治聲音聯盟」全新普法平臺,實現法治廣播音頻在57所在蓉高校及107個校區全覆蓋。
  • 普法進生活,宣傳全覆蓋,煙臺開發區潮水鎮全力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菁 通訊員 李友 林樂寧17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開發區潮水鎮政府獲悉,近日,為增強普法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說服力,提高群眾的法律意識,煙臺開發區潮水鎮在普法工作中做到注重貼近群眾
  • 海晏縣司法局舉辦「青海省法治宣傳教育雲平臺」鄉鎮普法骨幹操作...
    為全面落實全省「七五」普法總結驗收培訓班具體要求,熟練掌握省司法廳最近研發的「青海省法治宣傳教育雲平臺」操作規程,按時完成網上考核資料報送工作,為圓滿完成「七五」普法終期考核奠定堅實基礎。8月12日,縣司法局舉辦了「青海省法治宣傳教育雲平臺」操作運用培訓班,縣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副組長、依法治縣辦副主任、縣司法局局長尕桑卓瑪作動員講話,全縣各鄉鎮司法所所長和普法工作專兼職幹事以及縣守法普法協調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參加培訓。
  • 弘揚憲法精神 建設法治水集 萊西市水集街道開展普法宣傳活動
    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近日,水集街道辦事處開展了以「弘揚憲法精神,建設法治水集」為主題的普法宣傳活動。活動由水集街道辦事處黨政辦副主任譚振廣主持,全體機關工作人員參加。
  • 翔安區人民檢察院送法進社區 寓教於樂開展普法宣傳
    作為將普法宣傳向基層進一步延伸的法治宣傳活動,近年來,翔安區人民檢察院的「普法集市」不斷在內容和形式上推陳出新,將真實案例編成小品、歌舞,把憲法、民法典和平安「三率」等元素融入知識問答,通過在地、通俗、有趣的方式進行普法,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 「愛成都·迎大運」龍潭街道首屆法治宣傳嘉年華活動開展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雨楊)為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高社區居民法治意識,營造「人人學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圍,12月4日,「愛成都·迎大運」龍潭街道首屆法治宣傳嘉年華活動熱鬧開展。
  • 成都龍潭街道舉辦首屆法治宣傳嘉年華 營造「全民學法」氛圍
    為深入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提高社區居民法治意識,營造「人人學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圍,12月4日,「愛成都·迎大運」龍潭街道首屆法治宣傳嘉年華活動舉行。精準普法 多樣活動「送法」到家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法治宣傳嘉年華啟動儀式、法律進社區、精準普法、走進法治教育基地四部分組成。
  • 河東區司法局舉辦網絡直播普法宣傳活動 法律工作者成「網紅主播」
    天津北方網訊:「憲法宣傳周」期間,河東區司法局結合群眾實際需求,搭建平臺、豐富內容、創新載體,圍繞憲法、民法典宣傳及公共法律服務舉辦網絡直播活動,深入推進「全民普法」「精準普法」,提升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的知曉率和首選率,在全社會營造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直播活動於12月2日至4日持續舉行。
  • 河北涉縣「精準普法」下基層
    近年來,涉縣在普法宣傳中突出「精準」二字,在縣鄉村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或工作站,並組建了三級法律顧問微信群。他們選派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律師或法律工作者分包鄉鎮和村擔任法律顧問,規定法律顧問利用現場駐點及微信群開展為民服務。目前,涉縣已實現村村都有法律顧問微信群。
  • 化身「普法快遞員」、製作法治蛋黃酥……寧波各地「雙節」普法各...
    在中秋節、國慶節來臨之際,寧波各地積極組織開展了系列「節前普法」活動,他們接地氣、聚人心,用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法治宣傳教育傳播到城市的角角落落,獲得了群眾的信任與支持。
  • 建設法治汕尾巾幗在行動:區婦聯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為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憲法精神深入人心,營造濃厚的學法用法氛圍,區婦聯開展了系列普法宣傳活動。- 2020.12.3 -12月3日,組織婦聯幹部、巾幗志願者深入鳳山街道香洲社區開展「建設法治汕尾巾幗在行動」普法宣傳活動。巾幗志願者們身穿紅馬甲,向過往群眾發放民法典、反家暴法宣傳資料,並向過往群眾講解相關的法律知識。
  • 廣州市司法局副局長何友漢到花都區調研民法典宣傳工作
    據了解,為推進落實「花都模式」普法品牌打造工程,弘揚法治精神,宣傳法律知識,打通村居普法「最後一公裡」,實現村(社區)普法全面滲透,提升區域性法治韻味,花都區結合區域特色,三大「法寶」有力推進各鎮(街)打造普法品牌,目前已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