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研究生複試不公平的十個理由,大家可品一品,也可評一評。
各高校2020年的研究生複試工作陸續展開,較早的一些學校複試已經結束,相應的學院並且公布了擬錄取名單。那些成功上岸的考生總算鬆了一口氣,從去年的備考到現在,弄得人心神不寧、筋疲力盡,好在修成正果,也不枉費受這一遭罪。而複試落榜的考生,還要繼續努力,看有沒有合適的學校,抓緊時間聯繫調劑。
然而,關於研究生複試的公平性問題,不少考生頗具微詞,尤其是研究生初試分數較高,而在複試中慘遭淘汰的考生。當然,有些理由能不能站得住腳還值得商榷。筆者羅列了一些常見的質疑研究生複試不公平的理由,並把它們歸納為十條理由,供大家來品一品,也可以在評論區評一評,發表你的看法。
1, 報考名校時,即使達到學校複試要求的分數線,雙非院校的考生會被歧視,從而導致複試被卡。大家知道,所謂「雙非」院校,在以往是指「非985、非211」,在國家設置雙一流高校後,「雙非」指的是「非一流高校、非一流學科」,也就是說是很普通的大學。許多高考失利的學生,總想在研考時再一次證明自己,去考一個名校,而廣為流傳的這種說法,讓許多「雙非」院校的考生望而卻步,擔心自己「雙非」院校學生的身份耽誤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2, 許多高校在招研究生時,傾向於照顧本校畢業的考生。這種說法是,考生報考本校,複試時會得到照顧,而要報考其他學校,並且報考院校的層次比本校較高的學校,在複試時是競爭不過原學校的考生的,有失公允。
3, 有些研究生初試成績過關後,託關係、找門路,成為「關係戶」,在研究生複試中一路綠燈通行。這一理由只是傳說,畢竟沒有誰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承認自己就是那個「關係戶」。但是,傳說久了,也會讓那些外地考生、找不到門路和關係的考生,擔心所謂的「暗箱操作」毀了自己。
4, 在研究生招生考試中,跨專業報考的考生是吃虧的,因為在複試時,被問及的問題較多,要求更高、更嚴格。有些考生在就讀本科期間,對自己的專業不滿意,想在考研時換一個專業,但是又會擔心複試風險較高,即使初試達線,複試時也是十分忐忑的。
5, 部分學校的部分專業不喜歡女生,涉嫌性別歧視,研究生複試時故意刁難女生,而確給男生放水。這種現象的確讓人無語,不知道有沒有,按筆者的想法是:不會吧!
6, 複試中,抽選的題目難易程度差異過大,不能體現公平性。如果考生抽中較易的題目,回答起來思路清晰、表達流暢,複試的時候容易得高分。而反之則不同,難度較大的題目,讓考生回答時,可能會使考生吞吞吐吐,給面試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而拉低了複試的分數。
7, 研究生考試中,複試分數佔比過大,降低了初試分數的權重。關於初試、複試分數在整個研究生招生考試中所佔的權重,應該有統一的規定吧。對這一點提出質疑的考生,多是初試分數較高,而複試不理想的學生,認為自己吃虧了。更有極端的,提出取消複試,而只憑初試成績來錄取研究生。
8, 複試老師臨場提出的問題,太過刁鑽,考生被問蒙住了,發揮失常。
9, 面試老師英語口語不好,導致在英語提問環節,考生聽不清或聽不懂,沒有真正體現考生自己的真實水平。
10, 複試當天心情不好。
哈哈,大家有什麼要說的,可以在評論區發表觀點,筆者在這裡不再贅述。尊重每一位參加考研的學子,努力過、付出過、不遺憾。如果大家希望讀到更多關於教育類的文章,敬請關注,進入主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