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一個關於零食的問題↓↓
下列哪項零食是最適合給孩子吃的?
A.沙琪瑪
B.葡萄乾
C.魚片
D.奶油蛋糕
E.全麥麵包
正確答案請在文內尋找。
沒有不愛吃零食的孩子!琳琅滿目、美味可口的零食連大人都擋不住誘惑。
零食雖好吃,但並不都健康。
特別是有一些看似營養、但給孩子吃了有害無利的零食,尤其需要我們擦亮眼睛。
零食是把「雙刃劍」,選對吃對才關鍵!
那麼,「兒童零食」怎麼選?怎麼吃?何時吃?下面,就跟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院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兒童零食」
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最新頒布的《兒童零食通用要求》於2020年6月15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專門關於「零食」的規範,也是關於「兒童零食」的第一項標準。
新標準中將零食(snacks)定義為:正餐以外,用於補充營養(或平衡營養)、放鬆悠閒、愉悅心情的食品。
「兒童零食」(children snacks)則是指適合3-12歲兒童食用的零食。該階段的零食產品與普通零食的區別主要在於:營養健康和安全(物理安全性、化學安全性、生物安全性)。
孩子應不應該吃零食?
答案是肯定的,科學研究證明:孩子可以也應該吃零食!這可為」零食」正名了。
由於兒童處於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生長發育所需及每天活動所需的能量非常大,他們僅靠正餐獲取遠遠不夠(寶貝胃容量較小,正餐一餐吃飽了是不足以扛到下一餐的哦~),因此需要在三頓正餐之外提供一些能量的補給。
所以零食不僅僅只是解饞,還扮演了很重要的營養和能量補給站的角色哦!
同時,不同的零食性狀(顏色、大小、質地等)也是鍛鍊寶貝視、觸、嗅、聽、手眼腦協調等發育的良好措施哦。
而且每個寶貝天生就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完全禁止寶寶不吃零食,只會激起更加強大的好奇和探索,對零食越來越渴望,一旦脫離家長管控,就可能會導致「報復性狂吃」。
如何挑選合適的「兒童零食」
在國內,很多便利店、超市中零食並無「兒童零食」專區,怎麼選零食,讓家長犯了難。
首先,寶媽們在「兒童零食」的選擇上可以遵循以下6條金標準:
1、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脂肪攝入過多,容易致娃肥胖,然而反式脂肪同樣要警惕!
反式脂肪酸能夠改善零食的口感,但對人體無明顯益處,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增加過敏、哮喘等發病的風險。
常見含反式脂肪酸的加工食品有奶油蛋糕、蛋黃派、炸雞、薯條、方便麵、泡芙和巧克力等。
挑選標準認不出反式脂肪不要緊,看這些代名詞:植物奶油、植物黃油、人造奶油、人造黃油、起酥油、植脂末、植物奶精、代可可脂、氫化植物油...零食包裝上有這些字眼,果斷拒絕!
2、少油、少糖、少鹽
強調過10086次的「拒絕重口味」,家長們在給娃挑零食的時候一定不能忘。
高鈉零食可能給寶寶造成腎臟負擔,高糖零食會增加寶寶患齲齒和肥胖的風險,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因此,購買零食時儘量購買外包裝上標註有:「無或少油、少糖、少鹽」的零食。
那什麼樣的標準才是「少油、少糖、少鹽」呢?下表是對應的具體含量標準,拿不準時可以和食品配料表對比查閱。
3、不吃含防腐劑、人工色素、甜味劑的零食
食品添加劑攝入過多會降低寶寶的免疫力,過量攝入人工色素還會影響寶寶鋅的吸收。
購買食物前需要媽媽們擦亮眼睛看看配料表:
帶有「苯甲酸、山梨酸、亞硫酸」等字眼的,通常代表防腐劑;帶有各種「顏色」字眼的,則通常代表人工色素,如胭脂紅、檸檬黃、亮藍等;帶有「糖、甜、蜜」等字眼的,通常代表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鈉、甜蜜素等。挑選標準配料表成分越簡單越好,純天然成分越多越好。反之,如果配料表中排名靠前的是色素、甜味劑等各種添加劑,別猶豫,立刻拉黑~
4、零食不能崩到小牙
在選擇零食時儘量拒絕特別堅硬、外形尖銳的食物,寶寶牙齒脆弱,儘量減少損傷。但媽媽們切勿理解過度只給孩子購買非常柔軟的食物,適當硬度的食物能達到訓練孩子咀嚼能力的目的。
挑選標準吃的零食形態儘量不要尖銳、突出,硬度需適中不能崩牙。而且堅果類的嗆噎問題也要引起高度重視,以免導致卡喉、窒息等嚴重問題。
5、規避含有可能致敏原的食物
如果自家寶寶有明確的過敏史,比如堅果、牛奶等過敏史時,媽媽在選擇零食時一定仔細看看食物配料表中是否有這些致敏原,否則寶寶有可能因此發生嚴重過敏。
6、不能使用經輻照處理的原料
輻照是常見的滅菌技術,能延長產品的保質期,輻照之後食物失去本身的營養成分而不推薦小朋友食用,如方便麵裡的蔬菜包等。
兒童零食的推薦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指出了哪些是兒童推薦零食、哪些是限制零食,基於實際情況,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營養學會共同編制的《中國兒童青少年零食指南(2018)》,把零食種類又細分為「綠燈、黃燈、橘燈」榜。
如下圖所示,綠燈代表可經常使用的食物,黃燈代表可以適當攝入食物,橘燈代表需要儘量限制的食物。
1. 綠燈類可經常攝入
如鮮蝦、雞蛋、新鮮水果、燕麥片、堅果、酸奶、牛奶、豆漿等。
2. 黃燈類可適當攝入,每周可食用2-3次
如低鈉魚乾、原味海苔、水果麥片、華夫餅、蘇打餅乾、蛋糕(非奶油)、烘乾果蔬幹、黑巧克力等。
3. 橘燈類儘量限制攝入,每周食用1次或更少
如糖、炸雞、炸薯條、膨化食品、夾心餅乾、奶油蛋糕、可樂等。
兒童零食的添加原則
給孩子進食零食的時間不要距正餐太近,建議間隔1.5-2小時為宜;每次不要太多以免影響正餐食慾;睡前半小時內不要進食零食,睡前過飽會影響睡眠;1歲以下寶寶不要吃堅果,4歲以下寶寶不要吃整顆堅果,小心嗆噎;吃零食時儘量保持安靜,不要逗引孩子,防止嗆噎;吃完零食尤其是甜食後及時漱口,防止齲齒;不要把零食當成獎勵,會增加寶寶對零食強烈的好奇心和欲望,寶貝會誤以為零食就是需要努力爭取的好東西哦~
0-3歲寶寶的零食建議
目前針對幼齡小朋友的零食添加尚無統一標準,建議儘量食用成分天然的零食,也可食用一些低鈉無糖的零食,比如米餅、幼兒小泡芙、磨牙棒等。
但需注意,1歲以內寶寶不能食用添加鹽的零食!
同時美國兒科協會也特別強調1歲以內的寶寶不要食用果汁哦,過早給寶寶喝果汁會影響寶寶的牙齒發育,而且也會使寶寶產生糖分依賴。
3歲以前果汁的限量也需要在120ml以內哦,喝太多可能會造成寶寶肥胖、齲齒等一系列問題。
關於如何給寶寶挑選零食,就到這裡啦,快看看你都選對了沒。
如果覺得有幫助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分享給身邊的人一起看看吧。
註:本文章僅提供一般的醫療、健康、用藥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專業醫學診斷和治療,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