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賣不掉養不起"窘境 江西"名雞"如何突圍

2020-12-01 華夏經緯

  江西是家禽養殖大省,優質雞地方品種資源豐富,崇仁麻雞、泰和烏雞、寧都黃雞等一批地方優良品種「名雞」是江西農副產品的「名片」。在H7N9禽流感疫情的陰影下,這些有著悠久養殖歷史的「名雞」主產地也成了受損最嚴重的「災區」。

  目前,寧都、崇仁等地政府已經紛紛出臺政策,對養殖戶施以援手。但是,「名雞」要突破禽流感的陰影,仍然任重道遠。

  「名雞」主產地成「重災區」

  5月9日下午,寧都縣黃雞協會會長塗波濤接到縣有關部門電話,參加次日舉行的寧都黃雞獲中國馳名商標的授牌活動。

  這原本是當地黃雞養殖戶集體歡呼雀躍的時刻,但是,現在他卻笑不出來,因為全縣有100多萬隻原本應該上市的雞還壓在雞舍裡。

  據當地相關部門調查,疫情發生前的3月份,全縣外銷肉雞170萬隻,而4月份只外銷肉雞95萬隻。全縣現有規模養殖場(戶)630家,存欄肉雞696.2萬隻,預計5月份壓欄數量將超過200萬隻。

  寧都黃雞、泰和烏雞、崇仁麻雞等「名雞」均有悠久的飼養歷史,都屬當地農業支柱產業,產業規模相對較大。寧都黃雞年出欄達3000多萬隻,產值達6億元;泰和烏雞年出欄量1000多萬隻;崇仁縣麻雞年飼養量達6000餘萬隻。因此,在禽流感疫情的衝擊下,「名雞」主產區也成了「重災區」。

  塗波濤說,寧都黃雞養殖成本每公斤18元左右,疫情發生後,肉雞價格由3月份的每公斤18.4至19.6元跌至現在的每公斤不到8元。而且還無法實現正常銷售,致使大量存欄,養殖戶還要每天供應飼料,加劇虧損程度。疫情發生至今,已造成該縣黃雞產業直接經濟損失達3000萬元。  

  彭建軍是泰和縣的烏雞養殖大戶,年出欄量達200萬隻。目前烏雞存欄量有2萬多隻,其中七八千隻蛋雞已經到了「更新換代」的時候,產蛋量明顯下降,但由於市場萎縮,至今還壓在雞舍裡。

  「每天虧損兩三千元,如果再持續下去就吃不消了。」彭建軍無奈地說。

  陷「賣不掉養不起」窘境

  上海、南京、杭州、福州、南昌等城市自上月起相繼暫停活禽交易,而這些城市是江西活禽的主銷區。因此,江西家禽養殖戶陷入了「賣不掉又養不起」的窘境。

  塗波濤說,H7N9禽流感疫情發生後,許多人「談雞色變」,市場瞬間萎縮。寧都黃雞銷售減少,價格持續下跌。尤其是江西發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後,按規定,當地停止開具銷往廣東、福建等外省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僅在省內部分地區銷售,黃雞銷售更是進入了「冰凍期」。

  無奈之下,養殖戶只能採取自救措施。陳小寶是寧都黃雞的養殖大戶,養殖場年出欄量20萬隻,目前存欄量有4萬多隻,其中有1萬多隻雞本應在半個月前就上市。

  他很慶幸自己半個月前的果斷決策,以每公斤9元的價格,出售了約1萬隻雞,儘管每隻雞虧損了10元,「多養一天就多虧一天。」一隻雞一天的「夥食費」差不多要0.3元,4萬隻雞一天要吃掉1.2萬元飼料。無奈之下,陳小寶只能給雞減餐,一天三餐改兩餐,飼料裡多摻米糠。

  而更加「極端」的減虧辦法,就是把雞苗餵豬、餵魚。彭建軍是泰和縣西昌鳳翔公司負責人,上個月,他就把剛剛孵化出來的7000隻雞苗送給養豬場餵豬了。塗波濤的養殖場每天都有萬隻公雞苗送去餵豬、餵魚,「如果不這樣,自己還要費時間去處理。」

  現在,崇仁麻雞的雞苗價格由2塊降至兩毛仍然無人問津,許多雞場也只能是一埋了之。

  「名雞」產區謀劃延伸產業鏈

  「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這句老話道出了家禽養殖風險的不可控。業內人士認為,儘管禽流感給家禽養殖業帶來的危機是全國性的,但也暴露出了江西家禽業的軟肋,如在風險防範機制、深加工等環節還需下工夫。

  讓人慶幸的是,目前江西三大「名雞」主產區都在謀劃加大屠宰、冷凍等設施建設,提升深加工能力。

  寧都黃雞的養殖戶陳小寶準備向當地農信社提出貸款申請,希望能再獲得二十萬元的流動資金。本月初,寧都縣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金融機構要積極為廣大寧都黃雞養殖戶提供低息貸款;為養殖戶在疫情期間的貸款提供貼息;與周邊縣市活禽屠宰加工企業溝通聯繫,協調寧都黃雞屠宰以及產品加工工作,幫助養殖大戶解決當前寧都黃雞銷售難的問題。陳小寶說,去年在當地農信社的30萬元貸款,能獲得政府3個月的貼息,這個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自己的壓力。

  崇仁縣也及時撥出專款購進疫苗1000萬支,對所有種雞及商品雞進行強制免疫,該縣金融部門也為身處困境的麻雞養殖戶優先提供貸款。縣內幾家麻雞加工企業也開足馬力,進行麻雞加工,將加工好的麻雞存入冷庫。

  塗波濤說,從產業長遠健康發展而言,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風險防範機制,如把家禽養殖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範圍,鎖定養殖戶的風險。不過目前江西還沒有針對家禽業的保險產品。

  此外,目前江西家禽業主要還是以活禽銷售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成為產業發展的短腿。塗波濤說,希望上級政府能夠協調屠宰企業及時將可出欄的寧都黃雞進行屠宰加工。目前當地還沒有集中屠宰場和冷庫,銷售半徑和銷售周期都非常短,當地政府已在醞釀支持屠宰場、冷庫等設施建設,儘量延長產業鏈。

  江西日報 記者 鄭榮林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商鋪面臨的「窘境」:很多店面租不出也賣不掉,只能空置
    當前商鋪面臨的「窘境」,地段較差的門面房很難出租也賣不掉,只能空置。「生意好了就漲價,我們小區門口有個商鋪,原來一年六七萬吧,店主會做生意,生意好,房東直接漲價到12萬。店主一算這個價格沒啥利潤了,就退房了,商鋪現在都閒置半年了,那個位置估計想再租出去難了」。這是一個網友家附近的商鋪情況。
  • 南城五黑雞 名雞重振雄風需良方
    然而,作為五黑雞原產地的南城縣,落入無人願養的窘境。  尷尬的是,五黑雞在廣東、浙江等地發展迅猛。南城的五黑雞為何淪落至此,能否在尷尬中尋求機遇?我們一探究竟。  無人願養原產地名雞由盛到衰  五黑雞原產南城潯溪裡山地區,現有1300多年的養殖歷史。
  • 江西省三大名雞如何變成「金雞」?
    其中,泰和烏雞、崇仁麻雞、寧都黃雞有上千年飼養歷史,是全國地方雞中的「名雞」。  然而,豐富資源並未轉化為經濟優勢。省農業廳廳長胡漢平認為,根子在品牌建設上。他說:「泰和烏雞、崇仁麻雞、寧都黃雞等地方雞,雖通過品牌認證,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中國馳名商標,但品牌保護意識淡薄,缺乏品牌統一管理,導致品牌濫用,市場秩序混亂。還有部分地方雞種未形成品牌,產業發展停滯不前。」
  • 它是世界五大名雞之一,皮薄骨細,富含蛋白質,市場賣30元一斤!
    現在農村裡基本上每戶人家都會養雞,只是養的雞品種會有些不同,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養過河田雞,它是福建長汀縣的特產,素有「世界五大名雞」、「名貴珍禽」等美譽,在五大名雞中排名第二。河田雞的肉質可說全身都是美味的,是汀州客家菜的代表,在整個東南亞都有著很高的名譽,市場上銷量極高,賣30元一斤,價格稍微有些貴,不過對於當地養殖戶來說這也是個不錯的養殖項目。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下河田雞。河田雞的營養價值河田雞的營養價值較高,富含蛋白質與胺基酸,是一種綠色無汙染食品。
  • 增收不增利之下 豪賭萬家燈火 來伊份該如何突圍?
    頂著昔日「休閒零食第一股」光環的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來伊份」;603777.SH)在零食賽道似乎跑不動了,前三季度不但延續了上半年的虧損,且營收僅為29.99億,遠遠落後於三隻松鼠的72.31億及良品鋪子的55.3億。《每日財報》注意到,來伊份近年來獲得了較多的政府補助,但仍難掩「增收難增利」的窘境。
  • 廣東臺山2000萬斤田雞成燙手山芋:賣也不能賣,養也養不起
    「現在是可以養但是不可以賣,賣的問題要去找市場監督局。」對於養殖戶目前的損失是否有止損或補貼等扶持政策,對方表示,「政策支持以後可能會有,但是現在還不好說,要看上面的安排。」 野生動物「禁食令」出臺後,廣東2000萬斤壓塘的泰國虎紋蛙成為養殖戶手裡燙手的山芋——「賣也不能賣,養也養不起」。
  • 大學畢業生養不起愛犬 街頭舉牌賣狗(圖)
    長江商報消息 七夕夜,武昌群光廣場門口,一名二十多歲的男子舉著「標貴千元出售」的牌子賣狗。五小時後,終於有買主付千元買狗。然而,賣狗人收錢之後,又追上去把錢還給買主。原來,賣狗人名叫張杰(化名),剛從武漢某高校畢業,這條貴賓狗是上大學時買的,由於工作後薪水不高,無法負擔養狗的費用,便想出一個辦法:假意舉牌賣狗,實則是為寵物找一個好主人。
  • 曾經的「香餑餑」變「燙手山芋」,租不出也賣不掉,誰在作祟?
    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實體經濟都處在「熬不下去」的邊緣掙扎,很多商鋪都不得不面臨租不出去也賣不掉的窘境,特別是當電商行業越來越壯大的今天,大部分實體店的生意都表現得大不如前,相比一些實體商鋪消費,很多消費者都比較喜歡趨於選擇一些價格便宜的電商平臺。
  • 陝北餐館西安陷「窘境」 知名度高但消費仍偏小眾化
    而陝北羊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羶。    「之所以不羶,是因為我們的山羊喜歡吃一種叫做地椒的香草,這種草在陝北隨處可見。陝北的羊肉脂肪含量低,吃起來香而不羶,肥而不膩,哪的羊肉都比不上咱這陝北羊肉。」西安市經開區鳳城十二路一家陝北餐廳的老闆經常給顧客講陝北羊肉的特色。「因為是山羊和小雜糧的主產地,所以陝北美食也主要是以羊肉和雜糧為主。」省烹飪餐飲協會原常務副會長馮保榮說。
  • 養牛賣牛騙局多如何避免掉坑?
    養牛賣牛騙局多如何避免掉坑?有的人老問養什麼牛掙錢?養什麼牛好養?可是更重要的是怎麼樣防止讓自己掉進養牛騙局 ,今天分享一下如何避免掉坑。如何避免養牛騙局?第一:找個懂行的人跟你去選牛。
  • 不限行卻消不了被電子眼抓拍的信息 開封網約車陷窘境
    不受限行限制,卻消不了被電子眼抓拍的信息開封網約車陷入被迫交「罰款」窘境最近,開封不少合規網約車就面臨這樣的窘境——要麼無法通過年審,停止運營;要麼被迫交一筆本不應該交的罰款參加年審。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 廣西名雞"開會" 6個特優品種專家一一告訴你(圖)
    通過這次品嘗推介會,一起認識一下咱們廣西的名雞。  廣西有哪些名雞?  在推介會上,一幅巨大的宣傳海報列舉了廣西重點推薦的名優雞品種,對每一個品種都做了詳細的介紹。廣西畜牧研究所養禽研究室主任韋鳳英介紹,目前,廣西稱得上名雞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三黃雞、麻雞(俗稱土雞)、南丹瑤雞、廣西烏雞、龍勝鳳雞和霞煙雞。
  • 江西又一農產品滯銷,積壓幾十萬斤賣不掉,村民的話讓人心酸!
    在我國的江西,想必說起江西大家都知道了,他們有一種比較出名的水果,叫做贛南擠橙,名聲可以說是享譽國內外,部門地區以種植臍橙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但是今年光景不同,受到疫情的影響,在江西出現了農產品滯銷的現象,據了解:他們那裡整個村莊乃至整個鎮,都是以種植臍橙為主,往年收成好的時候,也能夠賺點錢,一家人高高興興地過年。但是今年卻不同了,臍橙出現了滯銷的現象,也許是實體經濟萎靡的原因吧!
  • 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
    第七期:曾賣上百元一斤,與人參媲美,如今6元一斤賣不掉,農民:太苦了人參一直以來都是民間非常名貴的中藥材,即便是現在已經可以人工種植了,但是其地位依舊不可撼動,因此每當說什麼中藥材有多高多高價值的時候,都會拿來和人參比較。
  • 廣州「十大名雞」江湖事:有的屹立不倒,有的看淡浮名,有的消失匿跡…
    如果不能把雞做出特色、做成招牌,那是一種殘缺,因為廣州人是無雞不成席的。在廣州乃至廣東,素有十大名雞之爭,這是廣州烹飪界針對雞的一場「華山論劍」。奪取名號者,把十大名雞的牌匾掛在門前,酒樓頓時蓬蓽生輝。廣東十大名雞,往往能勾起廣東人塵封已久的回憶。1993年7月,廣東名廚紛紛匯聚於素有製作「廣州第一雞」之稱的清平飯店,在此切磋廚藝,並第一次評出了「廣東十大名雞」。
  • 你知道「四大名雞」是什麼嗎?副縣長「不務正業」學薇婭直播賣雞
    說起我們中國的「四大名雞」,相信很多人聽說過,但是卻不知道到底是哪四種雞。我國傳統「四大名雞」:山東德州市的德州扒雞、遼寧溝幫子燻雞、河南安陽滑縣的道口燒雞、安徽宿州市的符離集燒雞。其中德州扒雞更是「四大名雞」之首,被譽為「中華第一雞」!
  • 晉江戒不掉系列:"low餅"清單
    歡妹私藏的幾家「本土網紅」餅店 有的吃了好多年,還總戒不掉! 剛炸起來會比較香脆,但是不能堅持太久,所以一定要及時吃,不然比較容易軟掉。
  • 養了又不能賣 九江野生動物養殖戶遭遇尷尬境地
    養殖戶養殖的雁鴨(上)和梅花鹿目前不知道該如何處置。發愁:轉產轉不了等又等不起近年來,隨著公眾環保意識的提高,社會上對於候鳥保護的呼聲逐年高漲,林業主管部門加強了對非法盜獵的打擊力度,同時,為改善猖獗的盜獵現象,林業部門也在積極探索「以養促保護」的形式,因此,一部分人瞄準商機,開始辦起雁鴨(屬於雜交品種)養殖場,永修縣吳城鎮河溪村的葉久怡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雁鴨養殖戶
  • 如何挑選被譽為「中國四大名雞之首」的正宗「溝幫子燻雞」呢?
    「中國四大名雞」分別是山東的德州扒雞、河南的道口燒雞、安徽的符離集燒雞,還有就是遼寧的溝幫子燻雞,而後者由於其獨特的口感被譽為「四大名雞之首」。溝幫子站前街道溝幫子鎮上賣燻雞的店鋪不下幾百家,就連超市裡都可以很容易就買到禮盒包裝和真空包裝的「溝幫子燻雞」。
  • 第1批買綠牌車的車主:賣不掉養不起,這隻螃蟹太扎嘴
    但沒想到這批螃蟹實在是太扎嘴了,車主們都覺得這批新能源汽車不該買,現在賣也賣不出去養也養不起。其實這些新能源車主一開始還是比較開心的,綠牌車不像燃油車一樣需要慢慢搖號,車牌號很容易就拿到手了,大城市裡還沒有限號的情況,在城市裡開著順暢無阻。而且新能源汽車的百公裡加速也相當快,跟跑車比都毫不遜色,而且不需要加油更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