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能長久被欺騙,正像民眾不能長久被欺騙一樣。——華崗(中)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677字,閱讀約4分鐘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戰場是中國戰場和蘇德戰場,中蘇兩國面對德日法西斯的進攻毫不畏懼,以自己的戰略縱深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最終取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為了贏得戰爭,各大戰場都付出了十分慘重的代價,因戰爭而死的人,有的死於戰火,有的死於戰爭帶來的饑荒等災難。中國花園口決堤、河南浩劫、長沙聞喜大火都是戰爭造成的災難,蘇聯也存在同樣的情況。在列寧格勒戰役(BattleofLeningrad,歷時872天的圍城)中,大饑荒導致這座城市多達150萬人死亡。
這個著名的大城市到底餓死了多少人,不可能有具體真實的統計數字。然而,最保守的估計,至少有50萬人死於飢餓。
1941年9月,德國北方集團軍原定攻佔列寧格勒的計劃受阻,取而代之的是攻城戰。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市民通過鐵路疏散。但大多數列寧格勒人並不認為戰爭會持續很長時間,也許是樂觀,也許是對列寧格勒防禦能力的信心。
列寧格勒戰役
但從一開始,這座城市的糧倉就遭到了德國人的轟炸。列寧格勒郊外的一個大糧倉,儲存了足夠整個城市吃兩年的糧食,在轟炸中整整燒了一天。
可怕的冬天來了,在被圍困的列寧格勒,只有拉多加湖的冰還能把糧食運進城裡。但對於城市中的數百萬人來說,食品供應只是杯水車薪。今年冬天以來,凍死的凍死,餓死的餓。
首先是城郊的農民,那些不願返回德佔區又不被允許進城的農民,在饑寒交迫中很快被凍死。還有那些提前進入城市避難所的人,由於圍城造成的斷電和供暖中斷,加上每人每天只有150克麵包的配給量,他們最先餓死在城市裡。大多數普通市民家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糧食,雖然不夠吃,但也勉強能保證不會餓死。但是,當冬天過去了,商店也沒有了,真正的饑荒來了。
根據戰後倖存者的回憶,飢餓的人靠150克麵包根本無法生存。他們先吃樹皮,然後吃草,最後吃墓地裡的花。當然,寵物、老鼠和雀鳥在那之前很久就被吃掉了。
餓死在街上的人
一名倖存者吉安娜說,她的母親想了很多辦法來獲得食物。比如煮一點麵粉湯,或者把燒焦的糧庫地面上的泥土挖出來,試圖淨化一些滲入的糧食,還有煮毛衣喝湯(戰前人們用麵粉洗毛衣)。
當然,即便如此,吉安娜的母親還是餓死了。
吉安娜的父親是一位鋼琴家,為了不餓死孩子,他經常冒險越過德軍的鐵絲網,到德軍佔領的土地上挖土豆和蘿蔔。這些事情,讓吉安娜延續了一段時間的生活。但是有一天,父親沒有回來。與他同行的一位科學家告訴吉安娜,他的父親踩到了德國的地雷,被炸死了。
1942年夏天,詹娜失去了雙親。
此時,更多的人已經生活在地獄之中。因為飢餓,不斷有人死亡,最可怕的時候一天有近萬人被餓死。
雖然可以拿到150克的麵包,但隊伍很長,有的人在排隊時摔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了。很多人連出門的力氣都沒有,只能餓死在床上。
在倖存者吉安娜的公寓裡,鄰居們也餓死了。最後一位鄰居去世時,他給吉安娜留下了250克葵花籽油,這又一次讓吉安娜"重獲新生"。
包圍中的列寧格勒
城裡開始吃人了,因為大批警察也被餓死了,沒人管。晚上,你可以聽到外面街道上金屬與骨頭摩擦的聲音,因為人們從餓死的人身上割下肉來。
這時,城裡出現了一個黑市。一些能搞到物資的達官貴人,偷偷拿一些糧食出來,高價賣給市民。還有人搶劫殺人,甚至販賣人肉。
吉安娜靠著母親留下的一些首飾,換了幾個土豆,熬了一段時間。
大多數人沒有這麼好的運氣,每天都有無數的人被餓死,飢餓讓原本善良的人,也失去了人性。
一天,一位女同事請吉安娜去她家做客。在那裡,吉安娜被要求寫一篇文章,但當他寫的時候,吉安娜意識到了問題,他回頭看到他的女同事正拿著一把刀站在他身後。她開始攻擊吉安娜,但由於她因飢餓而缺乏能量,吉安娜成功掙脫並逃脫。但是她太餓了,在街上暈倒了。又一次好運降臨到吉安娜的身上,她被警察送進了醫院。兩周後,詹娜醒來。那是1943年,詹娜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出院後,她成了一名郵遞員,1月中旬,列寧格勒之圍終於解除。
很多人都沒有吉安娜那麼幸運,餓死的人不計其數。
列寧格勒戰役的慘烈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這裡是《醉影在心》,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