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苗木質量嫁接苗選擇
一、柑橘苗繁殖方式
柑橘苗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實生繁殖法,即 由柑橘的種 子直接播種後培育成的實生柑橘苗:第二種是扦插繁殖法,即對部分容易生根的柑橘品種,採取樹上的枝條進行扦插,繁殖培育出柑橘扦插苗的繁殖法;第三種是壓條繁殖法,即在健壯樹上對形狀比較好的枝進行環剝,並進行保溼處理,待環剝處長出新根,將「新苗」從新根處剪斷形成一株完整柑橘苗的繁殖方法,按其壓條部位不同有高壓繁殖和低壓繁殖兩種繁殖方法:第四種是嫁接育苗法,即將親和力好的砧木和栽培品種嫁接在一起進行繁殖培育柑橘苗的方法。
通過種子播種育出的實生苗,如果是單胚種子培育成的苗木,苗木的生長結果習性基本和原品種相近;如果是多胚種子培育成的苗木,由於多胚的影響,所培育出的苗木與原品種可能存在差異,生長結果習性可能與原品種不一樣。同時,從種子萌芽成苗到生長枝葉形成樹冠以至葉片積累營養形成花芽而開花結果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童期」。一般柑橘實生苗要經過8年左右的生長和營養積累才能形成花芽開花結果,生產上種子育苗法主要用於砧木苗的繁殖。
扦插繁殖是柑橘苗木的一種無性繁殖方式,是取柑橘樹的一些健康的枝,經過生根、殺菌等處理後扦插在地裡,待枝長出新根後形成新的植株,所繁殖出的苗能全部保留原樹的性狀,根系是品種本身所形成的,稱為自根苗。扦插繁殖適宜於部分品種苗木的快速繁殖,但由於整株茁都來源於原品種,對土壤的適應性比嫁接苗差,開花結果的時間也有所推遲。目前生產上除了佛手等極少數品種和緊缺砧木採用扦插繁殖法進行育苗外,很少採用扦插育苗。
壓條繁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枝壓在地裡進行繁殖育苗,稱低壓繁殖:另一種是在位置相對較高的枝條上進行壓條處理,稱高壓繁殖。對於一些分櫱比較多的品種,如佛手等,可以直接從母樹上切割分離分櫱株,獨立分株成苗,也可以將近地面的枝條直接壓入土壤中,待從枝上長出根後將其分離成苗,這種方式即為低壓繁殖,也就是常說的壓條繁殖。高壓繁殖是在樹冠內選擇一些形狀比較好的枝或枝組,在溫度適宜的生長季節把枝或枝組從基部環剝至形成層處,並做好清潔、保溼和包膜等處理,待枝或枝組長出根後把枝或枝組剪斷分離成獨立的植株,無論是低壓繁殖還是高壓繁殖所繁殖出的苗木,根都是本品種的根系,和扦插苗一樣,都是自根苗,很多特性和扦插苗類似。目前這種繁殖方法在生產上很少採用。
嫁接繁殖是把柑橘栽培品種的芽或帶芽的枝嫁接到柑橘砧木的莖:,待所嫁接的芽萌發抽枝後長成新的完整的植株的繁殖方式。嫁接苗是砧木和栽培品種二者的結合,在砧木和栽培品種親和力好的情況下,既能保持栽培品種的優良性狀,又能充分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達到因地選擇砧木,因氣候條件選擇與砧木嫁接親和力好的栽培品種。由於用於嫁接的枝或芽己在原樹上經過童期,有的甚至還是花芽,嫁接後苗木生長快,樹冠形成早,樹體進入結果早,豐產穩產,還有利於增強栽培品種的抗寒、抗旱、抗澇、抗病蟲害的能力。嫁接繁殖利用的是柑橘樹枝上的芽,繁殖材料來源廣泛,可以快速增加苗木數量,對於苗木的快速繁殖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嫁接繁殖法是目前柑橘生產上最主要的育苗方法。
柑橘裸根苗
二、柑橘嫁接苗類型
柑橘嫁接苗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裸根苗,即將砧木苗直接栽種於土壤裡進行嫁接育苗直至苗木出圃,這種苗取苗時根是裸露的,所以叫裸根苗,也叫露地苗(圖1)。另一種是容器苗,是砧木種子經播種培育成砧木苗後,再將砧木苗移栽在裝有特殊配製的營養土的袋或桶等容器裡(簡稱營養袋或營養桶),待砧木苗長粗後進行嫁接育苗,這種苗由於嫁接後到出圃栽植時苗都在營養袋或營養桶裡,根一直都在營養土裡沒有暴露出來,所以稱之為非裸根苗,通常稱為營養苗或容器苗(圖2)。
裸根苗由於是栽種在土壤裡,取苗和栽植時都容易傷根,這類苗取苗和栽植都需要根據氣候條件進行。但如果育苗基地土壤整理比較好,地肥、土壤疏鬆透氣,裸根苗木根系相當發達,根系中主根、側根和鬚根完整,苗木栽植成活後生長快,樹冠形成也快。如果在取苗時每一株苗帶有一定量的泥土將根包裹,苗木更易成活,生長更快:容器苗整株苗都生長在裝有營養土的袋或桶裡,從育苗地到栽植地苗都生長在一個好的營養環境裡,根也不會受到損傷,這類苗的栽植受氣候限制少,栽種成活率高。但由於容器苗長時間生長在一個相對小的袋或桶裡,根生長受容器的限制,根系伸展空間小,側根極少或根本就沒有;用於裝苗的袋或桶由於是黑色,在光照的情況下容易接受陽光輻射使接近容器壁的土壤發熱升溫而傷根,所以通常靠近營養袋或桶壁的根會因高溫死亡,同時,由於受袋或桶高度的限制,近地的根因不能伸出袋或桶,主根生長受袋或桶的制約。
2009年8月,在重慶忠縣東溪鎮,同時栽植了苗木質量基本相同的一年生奧林達/枳橙露地苗和營養苗各560株,至2012 年測定,奧林達/枳橙露地苗樹平均高2.35米,樹冠平均2.15米 X 2.37米:營養苗樹高1.63米,樹冠1.36米 X i.ss 米。由 此可以看出,裸根苗和容器苗在苗木質量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成活後,裸根苗的生長速度比容器苗相對快一些,樹冠形成早,有利於前期產量的提高。
三、嫁接苗選擇
用於生產上栽種的柑橘苗,除極少數品種外,目前主要是採用柑橘嫁接苗。柑橘嫁接苗不管是裸根苗還是容器苗,都有脫毒苗和常規苗之分。所謂脫毒苗,就是用於嫁接的栽培品種枝條是經過脫毒處理的,繁殖過程是在網室或具有隔離條件的環境裡進行,是不易感病的,繁殖出的苗木不帶任何病毒:所謂常規苗,就是用於嫁接的栽培品種枝條沒有經過脫毒處理,繁殖育苗過程也不是在一個不易感病的環境中進行,所繁殖培育的苗木不排除帶有病毒的可能。因此,在選擇柑橘嫁接苗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引種苗木前,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氣候、土壤、栽培技術等條件,確定好需要引進的柑橘苗木品種和與該品種嫁接親和力好、適應栽培地條件的砧木,並根據建園要求確定引進脫毒苗或常規苗。但從輕簡化栽培的要求出發,要求引進的苗木一定不能帶有柑橘潰瘍病和柑橘黃龍病,當然,苗木最好也不帶有裂皮病、衰退病、黃脈病等病毒病。
第二,引種柑橘苗木時,一定要到有一定規模的正規育苗基地考察、引種。引種時首先要注意品種純正和苗木質量,要求提供苗木單位開具品種純度證明書:其次,所引種的柑橘苗木一定不能帶有國家規定的檢疫性病蟲害,要求育苗單位開具由育苗地植物檢疫部門出具的植物檢疫證書。苗木最好選擇經過脫毒處理的柑橘品種接穗繁殖的脫毒嫁接苗。
第三,仔細查看苗木嫁接口處,確定嫁接的品種和砧木親和力好、嫁接口砧穗接觸面大、癒合好、沒有殘樁、嫁接膜徹底解除、不易折斷等後,方可引種。
第四,選擇柑橘嫁接苗時,必須要注意嫁接苗幹的粗度和根系。對於柑橘嫁接苗來說,最重要的是苗木必須具有完整、發達、健康的根系和較粗的幹。對於露地苗來說,苗木如果沒有發達的鬚根,栽植時會影響苗木的成活:如果沒有完整的根系,成活後的生長要緩慢一些,苗木幹的粗度,對苗木生長的影響更明顯,苗木幹越粗,苗越粗壯,栽種後生長越快:苗木幹越細,苗木越纖弱,栽種後生長越慢。根據品種不同,一般要求出圃嫁接苗嫁接口上千的粗度至少在0.6釐米以上,最好為1釐米左右。對於容器苗來說,-—是要看苗木幹的粗度是否達到要求,二是要看袋或桶所裝營養土的質量。要求營養土有機質含量高而疏鬆透氣,而且將苗從容器裡取出時土壤不會輕易脫落。三是要了解砧木苗栽種在容器裡的時間,以及嫁接的時間。容器苗培育一般是先把砧木苗裝在容器裡然後再嫁接培育成苗,但也有的育苗者先把砧木苗栽種在地裡,待嫁接後苗長到一定程度才將苗栽到袋或桶裡,甚至有的還在苗快要出圃時才把嫁接苗栽到容器裡,比較起來,先把砧木苗栽在容器裡後嫁接的苗根系更好,苗木栽種成活率高。
第五,苗木主根直,生長健壯,主幹完好,枝葉正常,沒有柑橘潛葉蛾、砂皮病、煙煤病等危害,也沒有明顯的缺素症狀,一株苗最好還有2-3個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