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奇+健康網紅冰淇淋熱銷
記者調查發現有商戶月銷售額可達20萬元 1元以下雪糕成市場「稀罕物」
入伏以來,青島氣溫爬高,冷飲和雪糕等解暑神器成為市民生活的必需品。近日,記者走訪島城市場發現,商超冰櫃裡各種口味的待售雪糕迎來消費旺季,分散在島城各個角落的一些網紅冰淇淋店,也同樣成為部分年輕消費者的心頭摯愛,有商戶月銷售額可達20萬元。需要說明的是,跟前些年情況不同,如今市場上單價1元以下的雪糕已經成為「稀罕物」,各款熱銷產品價格普遍在3-8元不等,部分價格甚至更高。
商超雪糕銷量同比增兩成
「一般買雪糕的話,會更關注雪糕的奶源和添加劑使用情況,少一些添加感覺會健康一些。」在中山路一家大型商超,市民厲女士正在給兩個孩子挑選雪糕。厲女士告訴記者,夏天孩子一直吵著要吃雪糕,自己通常會一次性購買10多支,而在購買時,她則更傾向於一些奶源有保證、有口碑的大品牌。該超市相關負責人孫經理表示,如今,市民對雪糕的消費觀念已經發生轉變。「之前,大家更在意怎樣花較少的錢達到解暑的目的。而現在,根據我們的統計,稍高價位、具有更好品質的雪糕則更暢銷。市民們的消費觀念正在轉變。」孫經理這樣說。
孫經理表示,針對這種轉變,目前,商場正對雪糕的品類進行調整。「我們更新了近半的產品品類,增加中高端產品的投放。以今年新投放的榴槤味家庭裝冰淇淋為例,因為口感獨特,所以很受年輕人的歡迎,這種特殊口味產品的銷量能與草莓味等經典口味打平,這讓我很吃驚。」據孫經理透露,由於今年夏天島城遊客量增加,入伏以來商超內雪糕銷量同比提升了近20%。
隨後,記者走訪了重慶南路、瑞昌路、臺東等多處雪糕銷售網點,不少商家均表示,入伏以來,島城雪糕消費迎來小高峰。值得一提的是,跟往年情況不同,如今市場上單價1元以下的雪糕已經成為「稀罕物」,各款熱銷產品價格普遍在3-8元不等,部分價格甚至更高。有商家表示,雪糕類產品漲價的原因多樣,除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更加認可外,還受到物流、人力等成本上升因素的影響。
網紅冰淇淋受追捧
長在水果裡的果殼冰淇淋、頭飄烏雲的烏雲冰淇淋、全憑心情DIY的冰淇淋……除商超冰櫃中琳琅滿目的雪糕外,入夏以來,小紅書、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各式各樣的網紅冰淇淋迅速走紅。記者在探訪過程中發現,不少網紅冰淇淋在島城均有銷售。「果殼冰淇淋的靈感,是受到顧客的啟發,夏天很多小朋友經常把店裡的果汁當成冰淇淋,所以我就想為什麼不能讓果汁與冰淇淋結合,帶給大家全新的享受呢?」在泰安路一家冰淇淋店,店長薛女士告訴記者,為滿足顧客需求,他們推出了用新鮮果汁做成的冰淇淋,將做好的冰淇淋再填回果殼中,好吃之餘頗具藝術感。記者看到,在這家冰淇淋店,鳳梨、芒果、黃桃、獼猴桃等果殼中,一層被凍得稍硬的果汁密實地包裹著攜帶果粒的冰淇淋,很是吸人眼球。根據採用水果的不同,這款冰淇淋售價為8元至18元不等。
「這款冰淇淋是檸檬薄荷味的,因為它的顏色和形狀像烏雲,因此叫它烏雲冰淇淋。我們的消費者多為年輕女性,她們覺得形狀奇特,顏值高,就很願意買。」在香港中路一處大型商超B2層,冰淇淋店店員鄭女士告訴記者,受天氣因素影響,自家冰淇淋每天的銷售額能達到五六千元。據鄭女士介紹,烏雲冰淇淋底部是杯裝的不加水牛奶冰淇淋,上面覆蓋著用手捏成烏雲形狀的棉花糖,而在棉花糖中,還有著跳跳糖等小驚喜。
部分店家打出「健康牌」
當大部分網紅冰淇淋店主在外觀上大耗力氣時,有的網紅冰淇淋店卻劍走偏鋒,打出「自助牌」和「健康牌」。「我胃不太好,他們家的冰淇淋不太傷胃,所以偶爾會過來品嘗。」在該商超5樓另外一家冰淇淋店,正在排隊的市民李女士這樣說。伴隨抖音上點擊量超過百萬,記者在該冰淇淋店發現,下午茶時間,小小的店面裡坐滿了顧客,還有不少顧客正拿著自助添加完各種配料的冰淇淋走出店。「紐西蘭的進口奶源,98%的脫脂率和零下7℃不傷胃的軟冰是我們的賣點,而在口味選擇方面,我們採用自助DIY的方式,顧客可以自主選擇喜歡的冰淇淋口味及配料,最後按照每50g9.8元的標準稱重計算價格。」店長張雪告訴記者,因為冰淇淋使用的是進口奶源,所以很多年輕的媽媽、白領、情侶和家裡有老人的顧客會常來購買冰淇淋。據張雪透露,7月到9月是自家冰淇淋的銷售高峰,目前店裡的月銷售額可以達到20萬元左右。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還留意到,目前市場上部分網紅冰淇淋雖然熱銷,但卻存在「本末倒置」的現象。一些網紅冰淇淋店為了美觀和獵奇,而犧牲口感製作出「只可遠觀但不可享受口感」且價格普遍偏高的冰淇淋。以漳州二路一家網紅冰淇淋店為例,在大眾點評上,部分消費者留言表示,自己「慕名而來」,但購買的價值二三十元的網紅冰淇淋,除造型美觀適合拍照外,口感並沒有多少「驚喜」,甚至有消費者表示,自己購買的產品,其內部冰淇淋竟是「空心」。(記者 衣濤 錫復春 見習記者 劉惠婷 實習生 張金沫 吳雪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