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6個月之後,該添加輔食了。很多媽媽不知道該給寶寶吃什麼,怎麼吃?所以,我特意整理了這篇6個月寶寶的輔食食譜。
01 米糊
食材:
高鐵米粉
做法:
取一點高鐵米粉,放到寶寶碗中,用溫開水衝調成糊狀就可以了。
點媽的小提示
1.在給寶寶吃之前,可以滴一滴在自己的手腕內側,試試溫度,不要燙著寶寶。
2.一般不建議用母乳或配方奶衝米粉,因為衝米粉的溫度一般要60-70度,母乳或配方奶加熱到這個溫度的話,會有一些營養物質流失,或者破壞營養物質比例,也會造成營養物質的濃度過高,這些都不利於消化吸收。
3.關於米糊的稀稠度,產品說明書上標的一般都是標準稠度,就是寶寶已經適應了米糊之後,每天吃的標準稠度。如果是第一次餵給寶寶,可以調的稀一點,第一次可以按照米水比例1:10,嘗試兩天之後,換成1:8,再過兩天換成1:5,最終和產品說明一致就可以了。
4.關於寶寶吃米糊的量,第一次的時候,調好的米糊,用寶寶吃飯的小勺子,餵一兩勺,看反應,不吃就算了,還想吃可以再給點,別給太多,因為不確定會不會有過敏反應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狀,先嘗試。第二天可以給三四勺,第三天給五六勺這樣慢慢來。
02 土豆泥/土豆泥米糊
食材:
土豆
做法:
1.土豆切一小塊,洗淨去皮,放入蒸鍋蒸熟到軟爛。
2.將蒸熟的土豆放入碗中,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3.將處理好的土豆泥放入衝好的米糊中,或者加點溫開水稀釋後單獨吃。
點媽的小提示
1.蔬菜泥的吃法,和米糊一樣,要從稀到稠;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如果是單獨吃,要加點溫開水稀釋之後吃,然後再餵點米糊。然後慢慢的變稠,最後就可以不加水,直接餵給寶寶吃。蔬菜泥的吃法都一樣,後面不再說明。
2.料理機打出來的泥比較細膩,適合剛添加輔食的小寶寶。用湯匙壓的話,比較費力耗時,而且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好吞咽。但是過幾天就可以適應了,看自己哪種方法方便。
03 胡蘿蔔泥/胡蘿蔔泥米糊
食材:
胡蘿蔔
做法:
1.胡蘿蔔切一小塊,洗淨去皮,放入蒸鍋蒸熟到軟爛。
2.將蒸熟的胡蘿蔔放入碗中,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3.將處理好的胡蘿蔔泥放入衝好的米糊中,或者加點溫開水稀釋後單獨吃。
04 西藍花泥米糊
食材:
西藍花
做法:
1.西藍花一小朵洗淨,鍋中水燒開,放入西藍花煮熟到軟爛。
2.將煮熟的西藍花放入碗中,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3.將處理好的西藍花泥放入衝好的米糊中,餵給寶寶吃。
點媽的小提示
1.綠色蔬菜類,一般味道不太好,不推薦單獨給寶寶吃,和米糊一起,寶寶比較樂於接受。
2.綠色蔬菜類一般建議煮熟,而且要先把水燒開後,再放入蔬菜煮。
05 小青菜泥米糊
食材:
小青菜
做法:
1.取幾片小青菜葉子洗淨,鍋中水燒開,放入菜葉煮熟到軟爛。
2.將煮熟的菜葉放入碗中,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3.將處理好的小青菜泥放入衝好的米糊中,餵給寶寶吃。
點媽的小提示
我們常說的小青菜和油菜其實是一種菜,點媽是北方人,這樣叫習慣了,網上很多食譜寫的油菜,其實是一樣的,不用糾結,各種青菜差不多,大家選個平常吃的最多的就行了。
06 蘋果泥/蘋果泥米糊
食材:
蘋果
做法:
1.蘋果洗淨,切成兩半,取其中一半,用勺子刮出泥,直接餵給寶寶吃。
2.或者將刮好的蘋果泥放入衝好的米糊中,餵給寶寶吃。
點媽的小提示
水果建議直接吃,不用蒸熟了,寶寶完全可以直接吃水果的,蒸熟反倒容易破壞營養,起不到吃水果的作用了。
07 香蕉泥/香蕉泥米糊
食材:
香蕉
做法:
香蕉去皮,取1/4根,放入碗中,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點媽的小提示
水果建議直接吃,不用蒸熟了,寶寶完全可以直接吃水果的,蒸熟反倒容易破壞營養,起不到吃水果的作用了。
08 南瓜泥/南瓜泥米糊
食材:
南瓜
做法:
1.南瓜切一小塊,洗淨去皮,放入蒸鍋蒸熟到軟爛。
2.將蒸熟的南瓜放入碗中,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3.將處理好的南瓜泥放入衝好的米糊中,或者加點溫開水稀釋後單獨吃。
09 山藥泥/山藥泥米糊
食材:
山藥
做法:
1.山藥切一小段,洗淨去皮,放入蒸鍋蒸熟到軟爛。
2.將蒸熟的山藥放入碗中,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3.將處理好的山藥泥放入衝好的米糊中,或者加點溫開水稀釋後單獨吃。
點媽的小提示
山藥有過敏的可能性,吃的時候注意觀察,其實米糊也有過敏的可能性,有不少人大米過敏,胡蘿蔔西藍花這類蔬菜過敏可能性較低,但還是推薦大家給寶寶吃輔食的時候,每一種新食材都要觀察三天,看看有沒有過敏反應。
觀察過敏反應的正確方法
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怎麼觀察,是吃了一種食物後,停掉三天,沒有反應再吃其他的嗎?
正確的方法是,今天添加的新食物,連吃三天。
比如:1號吃的胡蘿蔔是新食物,以前沒吃過,我們要觀察它,那麼,2號、3號,這三天的輔食裡,都要包含胡蘿蔔,就是連吃三天,三天都沒有反應,才算過關。
如果1號這天就有過敏反應了,那2號、3號肯定就不能吃了,往後幾個月都不要再碰了。
而且,1號、2號、3號,這三天都不能添加新食物,但是,之前試過的食物,都是可以吃的。比如,我之前試過土豆,寶寶吃了3天都沒有過敏反應,那麼,2號這天,胡蘿蔔和土豆都可以吃。
點媽這樣說,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吧。
總結來說,就是,新添加的食物,有反應立馬停,沒反應連吃3天,這3天裡不能再添加新食物,但是之前試過的可以吃。
10 蛋黃泥/蛋黃泥米糊
食材:
蛋黃
做法:
1.雞蛋洗淨,煮熟,放入冷水中。
2.剝出蛋黃,用勺子切開,取1/4的蛋黃。
3.將蛋黃放入碗中,加溫開水稀釋,用湯匙壓成泥,或用料理機打成泥。
點媽的小提示
1.剛開始添加蛋黃的時候,先嘗試1/4的蛋黃,然後再過渡到1/2,然後再整個蛋黃。
2.米粉不建議用母乳或配方奶衝調,但蛋黃,還有上面提到的菜泥、果泥,是可以用母乳或配方奶衝調的。
蛋黃能不能在6個月的時候吃,大概是6個月寶寶輔食食譜中,最大的爭議了。
有的人說6個月就應該吃,有的人說,蛋黃應該在8個月之後添加。
8個月以後添加的,主要理由是:
1.蛋黃雖然鐵含量豐富,但它的鐵元素不容易被人體吸收,靠它補鐵不靠譜;
2.蛋黃也容易過敏
如果是因為過敏問題,選擇在8個月以後再吃,過敏症狀可能有所減輕,但很可能是依然過敏的。
如果是因為鐵元素的補充問題,確保你不吃蛋黃的話,能吃進去更多的易吸收的鐵元素,這個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到的,大多是不吃蛋黃了,也就不吃了,其他的還是該怎麼吃怎麼吃,和吃蛋黃的時候沒差別,這就沒什麼意義了。
其實,寶寶是一個個性化的人,不是什麼標準化生產出來的機器。而且,人類幾千年的進化,生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脆弱。
每個寶寶是不一樣的,每個寶寶也是能夠很快的適應環境的,不是說你給他添加的輔食和別人的不一樣,和專家說的不一樣,寶寶就會發育不良生命的,不可能的。
在寶寶小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幫助他養出一個好的飲食習慣,至於今天吃什麼,明天吃什麼,先吃什麼,後吃什麼,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只要寶寶身體沒有出現什麼不良反應,都可以吃,沒有任何問題。
我們所說的輔食添加順序,添加原則,只是一些更專業的人,在分析了大量的樣本之後,提出來的,供我們參考的,符合大部分寶寶的標準。
我們需要了解這些標準,別人研究之後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但不需要盲從,更不要太過焦慮,現代社會,媽媽的焦慮真的太過嚴重了。
你每次吃飯時那種焦慮的神情,可能比你今天給寶寶吃了什麼,對寶寶的影響更大。
以上內容,獻給正在為每一種食材的添加順序焦慮的媽媽們。
註:本文由點媽輔食(全網同名)原創,關注並私信我回複數字「1」,送你一份完整版6-36個月超全寶寶輔食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