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女理髮師的一元錢理髮店:剪掉的是頭髮,剪不掉的是人情

2020-12-19 澎湃新聞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

但在重慶大渡口區九宮廟街道九怡社區,有一家存在20年之久的理髮店。老闆、店員始終都是一個人——今年69歲的遊淑君。對於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她一律只收取1元。顧客們都說,這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店,遊孃孃給大家理髮,剪掉的是頭髮,剪不掉的是人情。

小店面

4日上午8點,幾經打聽,重慶晚報記者終於找到這家有人情味的店——在一條小巷中,小得連當地居民都叫不出名字來。

小巷裡有一座紅色房屋,建於上世紀90年代,原是重鋼託兒所所在地。現在這裡一字排開5間門面,遊淑君的理髮店位於第一間,沒有招牌,沒有店名,捲簾門已有鏽跡,一張幾近散架的靠椅放置在捲簾門左側。

「這是『信號燈』,如果放在外面,表示今天要營業,反之亦然。」一位熟悉情況的居民主動給重慶晚報記者介紹。

10分鐘後,一位身著黑色針織T恤的老太,來到門前掏出鑰匙。她就是遊淑君,看起比69歲的年齡要年輕不少。

「哐當」一聲,店門打開。遊淑君熱情地招呼:「進來坐,就是店有點小。」

說「小」不是一句客套話,真的很小,6平方米。

鏡子、臺桌、吹風……與理髮相關的物件,幾乎佔據店裡大半位置,還有4張讓顧客排隊休息的方凳,剩下的地盤留給了升降椅和她理髮時站的地方。

「小點沒得啥子,租金便宜,現在不到500元一個月,以前就100元多點。」遊淑君笑呵呵地說。

老顧客

熟練地打開電熱水器,燒水,把毛巾消毒……遊淑君有條不紊地做著準備工作。

門外,已有顧客等候。轉過身,遊淑君發現是一個熟悉的身影。

「邱孃孃,你老人家今天啷個來了喲?」遊淑君趕緊招呼:「快坐,快坐。」

除了記得這位顧客姓邱以外,遊淑君還知道老人家今年83歲,在九宮廟住了大半輩子,前兩年才和孩子一起搬到九龍坡區楊家坪。

「差不多每次回大渡口,都是為了到遊孃孃這裡來理髮。」得知重慶晚報記者正在採訪遊淑君,邱老太主動介紹起來。

她說,每次都是自己搭乘公交車來,不想麻煩子女。在九宮廟車站下車後,穿過馬路,3分鐘不到,就來到陽明佳城小區旁的這條小巷。巷子還是原來的模樣,對在重鋼退休的邱老太來說,一切都是那麼熟悉和親切。

「今天還是剪短麼?」

「嗯。」

一問一答,簡潔明了。

邱老太坐下後,遊淑君左手拿梳,右手上的推剪在頭髮上熟練地遊走,絲絲白髮順著她的指尖往下落。

在為邱老太理髮時,遊淑君拿出了一把有些泛黑的木梳。

「這把梳子還沒捨得丟嗦?」

「這個店開業時就有了,當時買成5元呢。跟了我20年,用著順手。」

重慶晚報記者這才注意到,邱老太所說的木梳,除了掉落一顆齒,骨架也已斷掉,用細鐵絲和木棒綁著。

邱老太說,現在自己住家樓下就有好幾家理髮店,不嫌車程顛簸到這裡來理髮,就是因為遊孃孃的小店裡,有一種在其他理髮店裡感受不到的情感。

遊淑君的店裡,除了木梳子,還有鏡子、坐凳、升降椅……20年時間,都是如影隨形。

報到站

邱老太這邊還沒忙完,又有一名年輕男子來到店內。上午10點過,4個排隊的顧客已坐滿了方凳。

「我從讀書開始就在這裡剪頭髮,遊孃孃掌握得到我的頭型。」35歲的顧客張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遊孃孃最開始單剪只收2元一次,現在也只收7元。

張先生介紹,自己以前住在技光村,離遊孃孃的理髮店也就300多米。如今婚後搬到沙坪垻區小龍坎,仍不時開車回來剪頭。「價格便宜是一回事,主要是請遊孃孃理髮,早就成了我一種習慣。」

1966年,17歲的遊淑君進入大渡口飲食服務公司。雖是飲食服務公司,但也提供理髮服務。她便是從那年開始,入了理髮這一行。

到中午1點30分,遊淑君服務了7位顧客。其中兩位染髮的顧客,包括剪短、上藥水和染色,前前後後忙活2小時,每人也僅收費30元。

重慶晚報記者注意到,到店裡理髮的顧客,以中老年人居多。

用遊淑君的話說就是,自己的小店相當於一個報到站,「要是幾個月下來,某一個熟悉的老顧客都還沒來,我就曉得多半是走(去世)了。」

一元錢

重慶晚報記者還注意到,包括新工一村的李婆婆在內,兩位上了年紀的顧客,遊淑君只收了1元。

「歲數大了,都是70多歲的人了,又無兒無女。」遊淑君說,象徵性地收點錢,老人們才不會覺得丟了自尊心,也方便下次再來。

「剛開始時,大人理髮只要1角7分錢,小娃兒更是只要1角錢。」遊淑君清楚地記得。

1998年,飲食服務公司的理髮店停業。公司原本給遊淑君安排了其他崗位,但幹了32年的老本行說丟就丟,難免有些不舍。糾結幾個月後,49歲的遊淑君選擇退休,並在現在的位置開了店,一轉眼又是20年。

自己開店,價格就靈活了很多。大約在18年前,遊淑君立了一個規矩,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一律免費。

原來,老家在長壽區的遊淑君,父母去世得早,自己跟著姨媽長大。特殊的成長環境,讓她深知困難人群的不易。

然而,好幾個熟絡的顧客因為她免費後,再也沒來過理髮店。後經打聽,才得知這些顧客感覺佔了便宜,心懷愧疚。就這樣,大約15年前,遊淑君開始象徵性地收5角錢,直至今天的1元。

52年光陰,遊淑君也從當年的青蔥少女,變成飽經風霜的老人。理髮店漲過幾次價,到如今的7元。對於特殊群體,還一直堅持著1元的價格。對於那些行動不便的老顧客,遊淑君在空餘時還上門服務,也僅收1元。

席不散

遊淑君膝下兩個兒子,今年分別是50歲和48歲。

長子許先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母親早已到了頤養天年的歲數,自己多次勸她不要開店了,「但她犟得很,根本不聽。」

最終,許先生想到一個折衷的辦法:母親繼續開店,每天早中晚餐由他供應,且中午飯一定要回家吃。遊淑君答應了。

「幾乎每天都有老顧客、老鄰居從外區過來。」許先生說,母親一邊給他們理髮,一邊聊天談心,感覺她活得非常充實,比每天閒在家裡看電視或坐在茶館打麻將好多了,「也算是一種鍛鍊身體的方式。」

45歲的養路工康師傅,當天上午滿身塵灰地來到店內,除了7元的理髮費,刮鬍子的2元遊淑君沒有收。康師傅一直不停地道謝。

54歲的周幫群,是當天上午染髮的兩名顧客之一。「真的是物美價廉。」靠擺攤賣稀飯包子生活的她,文化程度不高,想不出更多的讚美之詞。

用技工村便利店老闆、經常到遊淑君店裡理髮的李先生的話說,也許遊孃孃剪得不夠時尚,不夠花哨,但她的剪刀下,流淌著一股溫情,這股溫情就叫「人都在,席不散」。

如果非要用大白話來闡釋這股溫情,那麼下面這段重慶晚報記者與遊淑君的對話,再適合不過了。

——「您每天理髮幾個小時?」

——「基本上冬天上午9點開門,其他幾個季節早上8點半左右開門,一般都是下午6點關門。當然,如果店內還有客人,就得剪完了再走。」

——「生活來源主要靠理髮麼?」

——「不,我現在每個月退休工資有2800多元,老伴過世得早,我也沒啥病,這些錢完全夠開銷了。政府政策好,以前每個月還要交稅,現在都給免了。」

——「有沒有考慮找個幫手?」

——「你看嘛,我連店頭(招牌)都沒得,服務對象幾乎清一色老顧客。人家都是衝著我來的,要是找個人的話,別人心頭會不舒服,我也不放心。」

——「每個月能賺多少錢呢?」

——「平均下來每個月2000多元的樣子。我都這把年紀了,錢真的不是很重要了。現在大家都住高樓大廈,可能很難體會到以前那份鄰裡感情,這種感情,是無法用錢來衡量的。」

(原標題:《1元理髮店,剪掉的是頭髮,剪不掉的是人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有人情味的理髮店:69歲女理髮師給獨居老人理髮只收1元
    ­  1元理髮店 剪掉的是頭髮 剪不掉的是人情­  當下,1元錢能做什麼?一份報紙、一個饅頭、一次打包費……對它的價值,每個人有不同的理解。對於身體有殘疾,或是上了年紀的獨居老人,她一律只收取1元。顧客們都說,這是一家有人情味的店,遊孃孃給大家理髮,剪掉的是頭髮,剪不掉的是人情。­  小店面­  4日上午8點,幾經打聽,重慶晚報記者終於找到這家有人情味的店——在一條小巷中,小得連當地居民都叫不出名字來。
  • 去理髮店剪頭髮時,為啥每次都洗頭髮?不只是為了服務
    現在的理髮店可以說是遍地開花,可是你知道麼,在很久之前,人們是不剪頭髮的,古代都是留著長發,尤其是清朝,更是扎麻花辮,直到清朝覆滅,政府移風易俗,頒布一系列的解放措施,其中一天就是剪辮易服,甚至是強制剪掉辮子,從那以後,開始伴隨著興起了理髮店,但是,最開始的時候理髮店是很少有人去的
  • 越南理髮店不只有理髮:都是美女理髮師,看到價格遊客直呼太超值
    近年來大家的生活上比較富裕了,除了能應付自己的生活開銷,還能剩下一些寬裕的資金,於是有的人就會選擇把這些錢攢一攢,等到有時間的時候去旅行,小編就認識一個朋友,每年都去外面旅行兩次,每次三四天左右,你問她為何要這樣,她就用之前網上很流行的那句話來回答你「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很多人都已經不滿足於在國內旅行,會去一些我們周邊的國家
  • 10元錢剪髮 「快剪模式理髮店」登陸寧波
    理髮師正在為顧客理髮。 記者 王增芳 攝「理個髮才10元錢,效果也不錯啊,以後理髮錢可以節省了……」寧波市民金先生在朋友圈曬自己在一家快剪屋剪好的髮型,引來不少朋友點讚。不洗頭、不染髮、不燙髮,沒有收銀員,不管男女老幼剪髮統統10元,理一次髮1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近日,風靡廈門、廣州等大城市的「快剪模式理髮屋」悄然登陸寧波市場,吸引了不少市民嘗鮮。
  • 美女洗頭發現頭髮被軟化,一抓頭髮掉了很多,理髮店:這很正常
    對於我們來說,理髮是經常去的場所之一,對於男孩來說,一月去一次理髮店很正常,但對於女孩來說,一頭靚麗的髮型能給自己帶來很大的自信,為此她們不惜消費大價格去做頭髮,她們也會經常去換髮型,以使得自己能夠駕馭任何的造型,不過最近幾年理髮店的信譽並不是太好,常常和消費者發生矛盾,這不,最近的小蘇姑娘去染髮
  • 在理髮店剪了下頭髮,結帳時被收888元,理髮師:給明星剪過頭髮
    眾所周知,現在理髮價格是越來越貴了,別說是在一線大城市了,就算是在三四線城市裡,再怎麼便宜也要二三十元錢,在一些專門坑人的套路理髮店裡,那價格更是要上天,動不動就往頭上倒點藥水,等到結帳時就會變成幾百幾千元。
  • 快剪理髮店悄然興起
    只剪頭髮,不洗、不染、不燙,沒有專職收銀員,理髮師也不嘮叨「辦個卡」,剪一次只收10元錢。在一些理髮店挖空心思為顧客提供增值服務時,「5分鐘10元」快剪理髮服務在我區悄然興起,受到市民熱捧。一天顧客超30人每月收入達5000元10元理髮店當真只要10元?這能賺到錢嗎?11月20日,記者來到壹街區永輝超市出口處,遠遠就看到了一盞三色交替的螺旋圓筒燈。這家名為「易剪寶」的快剪理髮店門口豎著一塊醒目的宣傳板:「男女10元剪髮,史上最實惠、最轟動,全新剪髮理念!」
  • 銀川興慶區一女子去理髮,結果耳朵被剪掉一塊,看著讓人觸目驚心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銀川興慶區一女子去理髮店剪頭髮,頭髮沒剪好,耳朵卻剪掉一塊,聽起來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據吳女士介紹,12月13日下午3點左右她正在洗頭髮,朋友小郭已開始剪髮,突然聽到小郭大喊了一聲很疼,吳女士看到朋友的耳朵被理髮師剪傷了,老闆趕緊拿創可貼給貼上。
  • 男子去剪頭髮,卻被強制燙了個頭?理髮師:剪蓬鬆我是剪不了的
    下面這名男子現在可能覺得自己走過最遠的路是理髮師的套路,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男子去理髮店剪頭髮,理髮師問男子想做啥髮型?並建議兩邊剪剪,頭頂上蓬鬆一點,男子覺得可以就答應了。但是沒想到的是剪到一半,理髮師開始往自己頭上倒藥水,男子趕緊問這是弄的啥?理髮師回答說是硬化藥水要給自己做髮型,男子說當時他都懵了,問能不能不做,對方說藥水已經倒上去了,不做不行。結帳的時候536元,做的髮型自己也不滿意。在沒有經過自己的同意就往頭上倒藥水,男子覺得自己被強消費了,就想找理髮店要個說法。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對話。
  • 寧波理髮顧客 | 快剪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我是因為零花錢不夠,頭髮太長又不好看,於是想著就來快剪試試,剪完之後發現對我來說,15元的和30元的剪出來的效果沒差多少,真要比起來還是15元剪得好看,又省下15元。錢某:去印象城華潤萬家的新剪(也是快剪)剪頭髮,理髮小哥把我的劉海剪殘了......
  • 女子奔著18塊錢洗剪吹去理髮,剪完要4千 理髮店:她頭皮有問題
    導讀:女子奔著18塊錢洗剪吹去理髮,剪完要4千 理髮店:她頭皮有問題畫面中的女子叫做小範,前兩天和男友一起去了當地的一家理髮店。由於這家理髮店是新開業,價格非常的優惠。洗剪吹只要18塊錢。小範和他的男友就去剪了。
  • 傳聞日本理髮如換頭,蘑菇頭小哥跑了12家理髮店剪了11次頭!最終...
    傳聞日本理髮如換頭,蘑菇頭小哥跑了12家理髮店剪了11次頭! 考慮到後面的理髮店 必須要給頭髮留下一定的長度 於是這位理髮師活用長度
  • 超市出現十元理髮店 「十分鐘十元錢」受歡迎
    原標題:超市出現十元理髮店 幾分鐘的時間,10元錢的花費,加上理髮師嫻熟的技術,近日在金華市區某超市出現的10元理髮吸引不少工薪階層關注。昨天(9月3日)晚上在市區江南一超市內,10餘平方米的空間內擠滿了正在等待理髮的多位顧客。
  • 袁隆平16年光顧同一家理髮小店,還題寫了店名,他剪個頭髮花多少錢?
    生意做了一兩年,曹小平感到十分疲憊。店子位置偏遠,錢不好賺,她想換個地方再開店試試看。「袁老師,我要走了。我找了個新店面,每個月租金1050元,準備跟他們籤合同了。」在一次袁隆平來剪頭髮時,曹小平向他道別。「那你走了,我剪頭髮怎麼辦嘞?」袁隆平一直照顧曹小平的生意,不捨得她走。今年國慶節前,曹小平為袁隆平剪頭髮。
  • 傳統理髮店推銷辦卡套路多 10元快剪流行南昌商場(圖)
    文/圖 全媒體記者何柳斌 實習生劉鑫    中國江西網訊 如今剪個頭髮便宜的也要二三十元,但在南昌一些大商場,一種10元快剪理髮店悄然走紅。這種「10元店」不染不燙不洗不吹,10分鐘剪好,且不會推銷或要求充值等,簡單快速便宜,受到男女老少熱捧。不過,也有市民表示,「10元店」帶來的環境衛生問題不容忽視。
  • 十元快剪理髮店悄然興起,不燙不染不辦卡
    十元快剪理髮店悄然興起 ,不燙不染不辦卡說起理髮店,大家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可能是「託尼老師」、辦卡、喋喋不休的推銷等,這對於那些只想簡單理個髮的顧客,似乎不太「友好」。近日,走進物美超市、大潤發超市時,均看到了「便捷理髮店」的身影。
  • 十元快剪理髮店悄然興起 去除洗、燙、染等消費,中老年男子及小孩...
    這種「快餐」模式的理髮店沒有店長,沒有總監,不洗頭、不染髮、不燙髮,不用辦會員卡,理髮自助買票10元/人,剪個頭不超過10分鐘。乍一看,這樣的機制似乎與現在拼服務、拼產品的銷售邏輯背道而馳,但就是這樣一種講求快捷、簡便的理髮模式,已在永城悄然興起。
  • 耳朵被剪掉一塊肉?女子去理髮耳朵被剪掉一塊肉,索賠一萬被拒
    而且,一般來說我們在理髮的過程中一般不會發生什麼意外,可是這位銀川的郭女士沒想到的是,這個意外會發生在她的身上,郭女士去理髮店理髮時耳朵被理髮師剪掉了一塊肉據說郭女士有一個好朋友吳女士,吳女士以前經常到銀川市興慶區敬德街的一家理髮店裡剪頭髮,而郭女士在好朋友吳女士的推薦下,郭女士就跟著自己的好朋友吳女士一起來到了這家理髮店中理髮
  • 銀川一市民理髮時耳朵被剪掉一塊肉,需整形恢復…
    每一秒,都讓新聞動起來 市民吳漂亮(化名)經常在興慶區敬德街 一家美發工作室剪頭髮 幾天前 她帶著郭梅梅(化名) 也過去剪髮
  • 女子理髮店頭髮被燙焦,理髮店:技術沒問題,你不會打理
    所以很多女性都會經常去理髮店做做髮型,把自己打扮的更加漂亮。前幾天邵女士去一家理髮店燙頭髮,但是燙完之後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於是又回去找到理髮店,當時理髮師又給自己的頭髮拉直了,可是邵女士回家洗了一次頭髮後發現頭髮已經焦了,非常的蓬鬆,十分的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