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幕方言大爆炸 《1942》災民角色都說河南話

2020-12-21 Mtime時光網

《萬箭穿心》劇照:由顏丙燕扮演的李寶莉

 

  正在上映的《萬箭穿心》中,顏丙燕扮演的「女扁擔」李寶莉說起了武漢話,為角色帶來一股彪悍氣質。月底上映的《一九四二》將讓觀眾見識「死了都要幽默」的河南話。今年以來,國產影片中可謂方言大爆發,《白鹿原》、《黃金大劫案》、《殺生》等片讓方言臺詞從偶然變成了常態。有導演認為,拍片用方言好處多,它接地氣、方便營造喜劇感、容易擁有親和力。方言可以凸顯一個城市或一個地方的風骨和民俗,但也給演員出了一道大難題。


  顏丙燕:武漢姑娘說話沒有溫婉的感覺

  武漢網友: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被譽為「2012年最好的國產電影」的《萬箭穿心》正在熱映。該片根據著名作家方方同名小說改編、由金雞影后顏丙燕主演、全武漢話對白。此片在上映前的小範圍試映中收穫了好口碑,不僅贏得影評人肯定,同時還受到李銀河、任志強、崔健、倪萍、和晶、王小菲、楊瀾、經緯等知名人士的推薦。


  雖然演員集體奉上高水準演出,片中地道的武漢style、漢口腔、漢罵、武漢式幽默,也讓觀眾回味。但武漢觀眾還是挑出了毛病:武漢話不標準。「女主角把武漢話講得像四川話,男主角把武漢話講的像外語」。「主角要是武漢話說得地道就完美了。那口武漢話真不怎麼樣。」


  「漢話零基礎」的顏丙燕對此也耿耿於懷,她在武漢宣傳造勢時坦承自己準備的還是不夠,但她發現,教她方言的武漢姑娘說話時,完全沒有溫婉的感覺,「我問她能不能溫婉點,她說我在武漢人裡算是最溫婉的了。」不溫婉倒也罷了,為凸顯人物的市井氣,貼合角色性格,還被迫學會各種「漢罵」。


  顏丙燕的一句「完全沒有溫婉的感覺」引發熱議,很多武漢人在微博上表示「躺著中槍」。有喊冤的,亂彈小琵琶:「怎麼不溫婉啦!我就很溫婉有木有!哼,不能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呀!」有客觀分析的,「溫婉這個詞本身就不是為湖北湖南一帶女孩而創,帶有太濃地方印跡!怎麼不說它江南女孩還當不了『女王』和『御姐』呢!」,「其實有時候聽聽每個地方罵人的粗俗俚語,也是非常有趣。」也有技術派,「學武漢話的秘訣:把所有字的1聲讀1聲,2聲讀3聲,3聲讀1聲,4聲讀2聲,你就會神奇的發現你會說武漢話了!!誰發現滴,太有才了,不信你試。」


  漢話使《萬箭穿心》充滿悲劇力量

  方方:小說裡沒有那些「漢罵」


  《萬箭穿心》把漢口的味道給拍出來了,那街道、那人、那景,那話語,很自然,很真實,感覺太對味了。影片全部武漢話對白。相比眾多國產影片使用「雷人」臺詞來博取笑聲,《萬箭穿心》幽默犀利又十分生活化的方言臺詞絲毫不見任何拿腔作調之感。著名湖北籍編劇餘飛表示,「《萬箭穿心》從始至終,一直籠罩在濃濃的『漢味兒』中,沒有一秒離開這個強大的氣場。」有觀眾感慨,「武漢這個城市的味道和骨氣、風騷與堅韌畢現」。


  武漢話豪放彪悍,劇中人命運無奈。漢話演繹之下的《萬箭穿心》真實誠懇,不做作,真正觸摸了底層的疼痛。網友「花啦開了」表示:「扁擔李寶莉。慘澹而彪悍的人生。曾深深震撼過我。」原著作者方方稱讚電影「無可挑剔」,李銀河也表示「被感動完全是因為悲劇之美」。


  武漢話第一感覺是豪爽,有一種「江湖氣」,女人說的話就有一點「喳人」(聲音大,音調高)。研究武漢方言的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朱建頌表示,「漢罵」跟武漢人的性格和講話習慣有關係。歷史上的武漢幫派林立、碼頭文化盛行,街頭市井流行講粗口抖狠,方言俚語沿襲到今天,其豪放、粗俗印跡仍非常明顯。在一些本土武漢人的眼裡,某些粗口已成為表達親暱的語言。


  不過,《萬箭穿心》原著作者方方則在微博聲明「俺小說裡是沒有那些『漢罵』的」。方方表示:「對於小說,再個性再粗野的人物,不見得非要罵髒話才能寫出其氣質,用別的手段同樣能解決。當然,每個作家的處理方式不一樣。不過電影可能需要爆粗來突顯個性,但仍可減少到最少量。」

 

下一頁

電影方言這些年,有驚喜也有批評

相關焦點

  • 美國記者眼中1942大饑荒:災民扒樹皮磨粉充飢
    這位曾獲得普立茲獎的記者曾說,在中國河南的遭遇,讓他「懂得了無政府狀態和秩序、生與死的真實意義。」通過白修德的眼睛和筆,我們可以看到1942年發生在河南這片土地上的災難,絕不僅僅是電影開頭所說的「吃的問題」。
  • 1942年河南大饑荒:老人小孩被吃 饑民刨墳覓食
    1942豫災實錄之二:重走逃荒路  本報記者重走災民逃荒路 還原驚心動魄的逃難生活 再現以命作賭注的「大冒險」  1942年春,河南餓殍遍野。豫中、豫南、豫東數百萬的災民開始向洛陽聚集,從此,300萬河南人開始了漫漫「闖西關」之路。
  • 土味河南話又火了!河南方言正一步步走向全國
    尤其是面對讓人氣憤的人和事時,平日裡不怎麼用的方言土話兒,瞬間激活,幾乎是脫口而出——各意人,木成色,阿雜菜……最近一段時間,微博上的評論區,常出現河南方言留言帖蓋樓,外地網友見識了河南方言的博大精深,不由得看字讀聲學習起河南話,並紛紛留言:嶽雲鵬與孫越爆笑演繹的豫語版《鐵達尼號》,那句經典土味河南話「打死你個龜孫」,讓觀眾笑得不行。
  • 直擊1942年河南大饑荒:比電影裡的還要慘烈,蔣介石看完雙腿不停顫抖
    1942年秋冬時節,剛從武漢大學政治系畢業的張高峰,被《大公報》派往河南擔任戰地記者。當他進入河南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隴海路上河南災民成千成萬逃亡陝西……火車載著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樣,沿途遺棄子女者日有所聞,失足斃命,更為常事……」張高峰所看到的,被後人稱為「1942年河南大饑荒」。
  • 1942年河南大饑荒:把人餓到何種地步?只要能入口就能吃
    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句話,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意思就是一天三頓飯,一頓不吃都會感到很餓,現在我們的社會豐富多樣,各種美食都非常的多,完全不需要為食物發愁,但是,在1942年,河南曾經爆發了大饑荒,那場饑荒餓死了無數的人,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來看一看,河南爆發的那場饑荒。1942河南大饑荒:這才是餓!
  • 山東話、四川話、湖南話……臺灣曾匯聚大陸各省方言,如今會講的人...
    提到臺灣的語言,大家一般會舉出幾種,像是國語、閩南話、客家話,以及阿美語、泰雅語等少數民族語言。事實上,像是河南話、四川話、山東話、湖南話、浙江話、廣東話等大陸方言,在島內聚落也曾小範圍流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部分香港影片曾使用山東話、四川話為特定角色配音,提升了影片的喜劇效果,這樣的創意其實就來自於臺灣配音公司。
  • 日薪8000教天貓精靈說河南話,繼「四川貓」之後「河南貓」也來了
    說河南話,一天8000?近日,一則招募信息在河南本土引起了強烈反響:天貓精靈招募「河南話」聲模,日薪高達8000元。4月28日,阿里巴巴旗下人工智慧助手天貓精靈向媒體確認,四川話版本上線後,收到不少用戶反饋,希望開發更多的方言版本,目前已經把開發河南話版本的天貓精靈提上日程,招募聲模是為開發提供語料研究。教天貓精靈說河南話比四川話貴?
  • 當動漫遇上方言,河南人聽到河南話笑炸,聽到川普滿是家鄉的感覺
    都說動漫來自於生活,當看到許多帶有方言的國漫時,這種感覺對我來說會更加強烈。當動漫遇上方言,河南人聽到河南話笑炸,廣東人聽到粵語忍不住來句猴賽雷,川普卻給我滿滿的家鄉感!在我看來,目前最常見的穿插如國漫中的文化元素就是方言,不僅是因為我國省市很多的緣故,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的歷史源遠流長,是眾多史前文化的大熔爐。對於那些民族分布眾多的省市而言,方言的數量就更多了。比如河南話、粵語、四川話、重慶話等等。當動漫遇上方言,你更喜歡哪一種呢?
  • 顛倒人物黑白卻又部分反映歷史真實的影片《1942》
    國民政府方面,主要涉及國民政府首腦蔣介石、河南省主席李培基、河南軍方首腦蔣鼎文。李培基是一位有正義感但是又是恪盡職守的官員,為了救濟災民,李培基親自赴重慶面見蔣介石,並且請求蔣鼎文體諒災區人民。但是都失敗了,蔣介石和蔣鼎文都以國家為重,視災民為負擔,蔣介石甚至下令蔣鼎文將軍隊後撤,將災民當做包袱甩給日本人。蔣介石和蔣鼎文總體上是兩個複雜的人物。蔣介石視國事為重,日夜操勞,為戰爭的勝利殫精竭慮。
  • 卡蕾·措科:生活大爆炸中Penny的扮演者很懷念這個角色
    扮演Penny的女演員Kaley Cuoco(卡蕾·措科)知道她的角色很特別,並對有機會將她上銀幕表示感謝。「你知道,她是偶像。佩妮是我演過的最好的角色,」2019年,也就是本劇大結局之前,卡蕾·措科說。「她具備所有的品質。她很有趣,她很愚蠢,她很諷刺。她愛萊納德,她愛這些人,她是個真正的女孩。」
  • 為什麼學好河南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侯寶林在《戲劇與方言》中曾形象的描述過,在全國各地的方言中,河南話是最簡潔卻最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例如,晚上有人去廁所,河南話就很簡潔的四個字完成對話——「誰?」「我。」「咋?」「溺!」而別的方言最多的卻需要一百二十多個字才能說清楚。
  • 最近河南話又火了!竟然還有「河南話發音寶典」?
    《黑客帝國》裡面「黑客」的「黑」字在河南方言中讀:  A.偶 B.歇 C.切 D.夏  3.河南方言中,「咕堆」的意思是:  A.躺 B.坐 C.蹲 D.以上答案都不是  4.在外地人看來,最能代表河南話的一個字是:  A.賊 B.咱 C.中 D.以上答案都是  5.曾經熱播的賀歲片《手機》裡面,講河南話的演員是:
  • 《熊出沒·原始時代》川話版今上映,更多方言...
    從今日開始,《熊出沒·原始時代》還將推出四川話、陝西話、河南話、粵語等多個地域方言版本,在各個方言區域上映,相信又會掀起一波觀影熱潮。2014年《熊出沒》第一部大電影上映,前五部電影的票房累計已經近20億票房。2017年開始,以往選擇在寒假上映的《熊出沒》系列,第一次將《熊出沒·奇幻空間》放在了春節檔上映,獲得了5.21億元的票房。
  • 當國漫說起方言,川普,河南話,東北話,你聽過多少
    今年,央美院長範迪安就曾圍繞著國漫創作的問題提出了中肯建議,他在採訪中說到:「國漫劇本創作一定要走出中國道路,從腳本的繪製到具體的繪製一定要有方向性目標,立足中國大地才是根本,展現中國主題,發揚中國風格」從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出,範迪安強調的是在國漫的創作中尋找中國自己的風格特色,這也是這麼多年以來國內的動漫人們一直致力於去做的事
  • 電影《1942》,劇情讓人久久不能忘懷,那種年代也不會再出現
    最為可恨的當然是日本人,是他們殘忍地殺害了無辜的百姓,也是他們數次轟炸那些流離失所的災民。最可恨的是,他們竟然在災民逃亡的路上發放糧食,壓迫許多老百姓許都去為日本人打仗。當然這些責任國民政務是推卸不掉的,如果不是政府黑暗,也不至於這樣。如果一心向外,抵抗外部的侵入或許中國早就解放了。
  • 1942年大饑荒慘狀紀實 3000萬人受災300萬餓死[圖集]
    河南災民在飢餓中無助地死去。(福爾曼拍攝於1943年的河南) 白修德  (本版照片由福爾曼拍攝於1943年的河南)  正在熱映的電影《一九四二》,講述了一段真實的歷史:在1942年到1943年之間,中國河南爆發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饑荒
  • 作為沁陽人,我才知道這3個方言怎麼寫,河南方言不簡單
    想必河南話精髓大家都知道吧:普通話:一聲 → 河南話:三聲,普通話:二聲 → 河南話:四聲,普通話:三聲 → 河南話:一聲,普通話:四聲 → 河南話:四聲。看似很容易,但是作為沁陽人,我才知道這3個方言怎麼寫,河南方言不簡單。
  • (長篇連載之四)1942河南大饑荒下小人物的跌宕人生
    葛三老婆找到丁大杆子,要殺朱老鍾全家……《大饑荒1942》 長篇連載之四1豫東平原遭遇水災,原本地勢稍高的地方還殘留著一些莊稼,入秋後,玉米長的約有一人高,鬱鬱蔥蔥的河南三千萬人,在大災中死亡三百多萬,有兩百多萬逃到陝西、山西、內蒙。當時通往西安的火車上,車頂上坐滿了逃難的人群。今天的西安市,三分之一的本地居民是逃荒的河南人的後代。
  • 10句經典的河南方言,太難了!會5句的才是地道河南老鄉
    宋代大詩人陸遊說:中原惟洛陽得天下之中,語音最正。河南人,自古以來就很有腔調!河南為南宋以前中國曆朝歷代政治、文化、經濟中心,自唐代以來,歷朝文人墨客均把天地之中「洛陽」一帶的方言當做通行全國的通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