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Jakarta)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於爪哇島西北部沿海。人口有838.5萬(2000年)。
大雅加達特區面積為650.4平方公裡,分為五個市,即東、南、西、北、中雅加達市,其中東雅加達市面積最大,為178.07平方公裡。
該市地勢南高北低,有大小10條河流經市區,最著名的是芝利翁河。整個地區由沉積層構成,南部地區為茂物衝積層的一部分,土地肥沃。該市屬熱帶雨林氣侯,年平均氣溫為27℃,因受赤道影響,11月至翌年4月為西季侯風,5—10月為東季候風。年平均降水量為2000毫米,1月份降雨最多。
雅加達歷史悠久,早在14世紀就已成為初具規模的港口城市,當時叫巽他加拉巴,意思是「椰子」,華僑稱其為「椰城」。約在16世紀改名為雅加達,意思是「勝利和光榮之堡」。該港埠於14世紀歸屬巴查查拉王朝。1522年,萬丹王國徵服該地並建城。1527年6月22日,改名為查雅加爾達,意為「凱旋城」,簡稱為雅加達。1596年,荷蘭侵佔了印度尼西亞,1621年把雅加達改為荷蘭名字「巴達維亞」。1942年8月8日,日軍侵佔印尼後恢復了雅加達的名稱。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正式成立,定首都為雅加達。1950年1月20日,印尼成立聯邦政府後,把雅加達改為巴達維亞,1950年3月31日改名為大雅加達市,1961年改為大雅加達特區至今。雅加達建城日為6月22日,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大型紀念活動。
雅加達城區分為兩部分,北面是舊城,近海,為商業中心;南面是新區,為行政中心,有現代化的花園式住宅區。位於獨立廣場東南的國家宮,原是荷蘭總督的官邸,現為總統府。民族紀念碑高115米,屹立在廣場上,市內多博物館,其中最著名的中央博物館,又稱大象博物館或象屋,建於1868年,是印尼收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建於1626年的古老大廈,從前是東印度公司的總部,館內專門陳列雅加達開埠前後的各類歷史文物。還有皮影博物館,海員博物館,石碑博物館,文學資料博物館等。雅加達國家運動場為1962年舉行亞洲運動會而建的一個巨大的立體圓形運動場,佔地600多畝,可容納10萬名觀眾。市內許多街道兩旁多植鳳凰樹,到處可見百花盛開的花壇和綠草如茵的草地。
雅加達蘇迪爾曼將軍大街
雅加達旅遊名勝很多。在東郊距市中心26公裡處,有世界著名的「印尼縮影公園」,也稱「迷你公園」,也有稱它為「縮影國」的。公園佔地900多畝,1984年正式開放。全市有清真寺200餘座,基督教及天主教教堂100餘所,佛教與道教寺院數十座。班芝蘭是華人集中地,附近的小南門是華人商業中心區,雅加達以東10公裡丹戎不碌,是世界著名的海港。這裡的尋夢園,也稱幻想公園,是東南亞最大的遊樂園之一,內有新型旅館、露天電影院、跑車場、保齡球場、高爾夫球場、跑馬場、人造波浪大型遊泳池、兒童娛樂場、網球場、夜總會、海濱茅舍、蒸氣浴、遊艇等,吸引著大批遊客。
位於市中心的獨立紀念塔,高132米,是首都最高的建築物,它的塔頂是用35公斤重的黃金鑄成的自由火炬。乘電梯到塔頂部,高樓大廈、寬闊的街道、潮水般的汽車和翠林鮮花,盡收眼底。
新區的丹姆林大道,寬闊整潔,現代化的豪華建築參差林立。這裡是銀行、大公司雲集之地,有印尼的「華爾街」之稱。
(來源:新華網 編輯:蔡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