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在飯桌上必須要注重的禮儀?

2020-12-1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

飯桌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現代飯桌禮儀:

現代較為流行的中餐宴飲禮儀是在繼續傳統與參考國外禮儀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座次借西方宴會以右為上的法則,第一主賓就坐於主人右側,第二主賓在主人左側或第一主賓右側,變通處理,斟酒上菜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酒斟八分,不可過滿。上菜順序依然保持傳統,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後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頭尾朝向正主位。這些程序不僅可以使整個宴飲過程和諧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體現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禮儀可使宴飲活動圓滿周全,使主客雙方的修養得到全面展示。

古代飯桌禮儀:

漢族人的席座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於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現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後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範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範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本文轉載於網絡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飯桌上的禮儀,都有什麼,有哪些講究
    飯桌上的禮儀,都有什麼,有哪些講究文/@成長新視點中國是禮儀大國,文明古國,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禮儀,講究文明,飯桌上也是如此。飯桌上的禮儀,主要有菜單選定、座次安排和進餐禮儀等三個方面。一、菜單選定。請客人進餐,是一門學問,在菜單選擇上要細心周到,不能馬馬虎虎。中國菜有八大菜系,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餐飲特色文化和飲食習慣。不同地區的人,身體特點和飲食習慣也會有所不同。選擇菜單,一定要了解客人的基本情況,如身體情況、年齡性別和飲食習慣。重要的尊貴客人,務必要在點菜的時候,徵求菜餚的風格,如辣、麻辣、微辣、清淡等。
  •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飯桌上的這些禮儀,年輕人都應該知道
    中國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國家,無時無刻都要體現出文明禮貌四字。在餐桌上也是如此,因為餐桌上的禮儀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教養、素質和品位。所以,在餐桌上,我們一定要做到懂禮貌、懂謙讓、懂包容,這樣子才能無愧於我國的歷史與文明,才不會讓人貽笑大方。
  • 中餐餐桌禮儀有哪些?與領導吃飯必須要懂的餐桌禮儀有哪些?
    我們中國人都比較傳統,餐桌禮儀在國人心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用餐生活裡最為重要的社交,也是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養的一種社交方式,為此,了解並掌握某些餐桌禮儀便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一些中餐餐桌禮儀。
  • 飯桌上需要注意哪些禮儀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則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 飯桌上的中國、美國、韓國孩子,差距不是一點點,家長們要反思了
    然而事實上,中國孩子、美國孩子、與韓國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現可謂是千差萬別。孔子云:「不學禮,無以立」,通過比較不同國家孩子表現的異同,這足以引起家長的重視與反思。那麼,中、美、韓三國的孩子在飯桌上有什麼區別呢?
  • 飯桌上的社交禮儀,學會這些,輕鬆應對飯局!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無論是衣食住行都十分講究禮儀。飯桌上的禮儀更是如此,有俗語:酒桌方寸地,盡顯大乾坤,就是描述的餐桌禮儀的重要性。有人會說不就是吃一頓飯嗎?哪來這麼多講究。其實這裡邊的講究還真的多著呢,不只是中國人,西方人吃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農村飯桌上六大禮儀你知道嗎?
    禮儀,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流傳,是體現文化底蘊的展示,是家教文化的一種表現。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禮儀。飯桌上的禮儀就是其中一種。農村飯桌禮儀又是飯桌上的禮儀之一。農村飯桌上有六大禮儀。按照順序排列如下.一是位置排序。二是敬煙敬茶。三是敬酒喝酒。四是吃飯陪客。五是入席人員。六是菜品數量。
  • 注意:中餐飯桌上的座次禮儀
    中國是文化禮儀大國,自古以來就有長幼尊卑之分,在很多人一起吃飯時,這個座次也是十分有講究的。現在很多人可能不太在意,都是隨便坐的,雖說要是都是親人也沒什麼關係,但是有外人在的時候,人家就會認為你沒有禮貌,遇上領導什麼的就慘了。今天我就跟大家說說這座次禮儀。中國飯桌上的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
  • 飯桌上的規矩和禮儀,那都是不能丟的老理兒,自己孩子也應該學學
    自古以來,中國都是禮儀之邦!中華五千年歷史孕育了輝煌的飲食文化,也隨之伴生了中國特有的飯桌文化!無論是家宴也好,朋友聚餐也罷,不懂一些基本的餐桌規矩和禮儀,可是會讓你丟面子的哦。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飯桌上的規矩和禮儀,那都是不能丟的老理兒,自己孩子也應該學學!
  • 不懂這些飯桌禮儀的人,一夾菜就輸了
    亦有不同的禮儀規則 那麼在飯桌上談生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禮儀和細節呢?有人夾菜時,不可以轉動桌上的轉盤;有人轉動轉盤時,要留意有無刮到桌上的餐具或菜餚。▪ 夾菜文明,適量取菜,不可一人獨佔喜好的食物。▪ 用餐的動作要文雅,細嚼慢咽,安靜就餐‏。▪ 嘴裡有東西的時候,不要和別人聊天。
  • 在中國,酒桌上有什麼禮儀是一定要注意的?你必須要知道
    中國人喝酒很多時候會注重一些小細節,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喝酒禮儀。在我們國家,講究的是「酒要滿,茶要淺」,今天來跟著小編一起看一下,咱們中國人在酒桌上要注意什麼!可在男主人親自來斟酒時,則必須端起酒杯致謝,必要時,還需起身站立,或欠身點頭為禮。
  • 春節聚餐飯桌上的禮儀都有哪些?祝您聚餐更愉快!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有很多流傳千古的老傳統、老規矩。良好的禮儀是一個人人品和素質的基本體現,是家庭長期薰陶的結果。春節又是一個社交舞臺,各種親朋好友之間的聚會、交流,讓社交禮儀顯得格外重要。我們就借春節的契機,向大家普及一些社交禮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閒話那些餐桌上的禮儀
    由此衍生的餐桌禮儀文化也由來已久。中國餐桌禮儀始於周公,經過千百年的演進,漸漸完善。它代表了一種禮貌,更是修養,滲透著中國特色的深厚文化底蘊。有段時間,鄉下流行定娃娃親。飯前聽爸媽在說,有人上門提親(當時我只有八歲),說是鄰隊的一家人家有個同歲的男孩。我知道那個男孩,是我同學,綽號「黃米蟲」,瘦弱內向。吃飯時我越想越好笑,笑得停不下來,妹妹也跟著笑。老爸瞪了我一眼,我還是忍不住笑。終於老爸一巴掌掄了過來,我終於止住了笑。從此,飯桌上的我們總是安安靜靜,從不隨意說話。
  • 以茶待客有哪些必須了解的禮儀?茶友們要留心了!
    我國的茶文化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飲茶在我國也不僅僅只是一種生活中的習慣,更是傳承下來的文化傳統。「以茶待客」,自然也就成了我國最普及也最具平民化的日常生活禮儀,茶之禮儀標準有哪些,不知道茶友們是否有留心注意。
  • 山東人飯桌上有哪些忌諱 吃飯也要注意很多事情
    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做一個文明人,那麼在飯桌上需要記住的禮儀就更多了,在山東人的飯桌上,還有不少的禁忌事項。吃飯忌諱敲碗吃飯不能敲碗主要是針對小孩子來說的,大人一般不會在飯桌上做出敲碗的動作,之所以不讓敲碗一是因為古代的一些乞丐在乞討的時候總會拿著筷子敲碗。這也是家長們希望孩子們能夠養成好習慣,將來能有出息,再一個就是在傳說中下蠱害人的時候,會邊敲碗邊念咒語,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用筷子敲碗是大不敬。
  • 這些傳統飯桌禮儀,文化人都應該知道
    中國是個很傳統的國度,講究禮尚往來,人情世故。互相間的宴請也是經常會遇到的事情。但如果不懂傳統的飯桌禮儀,就會讓人覺得沒文化,沒素養。傳統的飯桌禮儀,不一定都得遵守,但一定要懂。不懂的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出洋相。
  • 飯桌上的禮儀,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多少?
    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飯桌上的禮儀,和大家共同學習學習。01用筷子吃飯時,不能敲碗盤。大人會說你像什麼樣子!乞丐嗎?有乞討之嫌。捕魚人最忌諱翻船,一切與「翻」有關的事都必須小心謹慎,如果實在要將魚翻面,也應該把魚從頭開始倒轉一面,叫做「掉頭」,安全回來的意思。因此人們在吃魚的時候,尤其是老一輩的鮮少會把魚翻過來吃。小時候誰要是在餐桌上說「把魚翻個面再吃」,那肯定要挨長輩的訓斥。
  • 飯桌上的中國孩子、美國孩子和韓國孩子,表現有何不同?值得深思
    從飯桌上的禮儀可以看出孩子的教養程度,孩子在就餐時講究良好的禮儀,不僅自身受益,也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會受到大家的喜愛。不過各國的「飯桌文化」各有不同,今天讓我們對比下中美韓三國孩子飯桌上的差異,看看孩子們的表現如何?
  • 如何在飯桌上看出一個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其實「看人術」也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因為人是善於變化與掩藏的,有時你看到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有可能只是他想讓大家看到的,觀察一個人有很多種方法,下面要講的是如果從吃一頓飯中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從一個人對服務員的態度,可以看出他的修養。
  • 都說人是鐵飯是鋼,中國人對飯桌禮儀的重視,你都了解嗎?
    門道提醒:農曆正月二十各位看官大家每天都會做的事情,那就是吃飯了,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現今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飯桌上解決的,而中國人比較重視飯桌上的一樣東西,不知道各位看官是不是也注意過飯桌上的東西—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