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飲食習慣丨看看日本的飲食習慣都有哪些!

2021-02-07 可愛日本留學



對於那些即將去日本,無論是旅遊,留學,亦或是工作的人群來說。了解日本的飲食習慣有助於能儘快適應那裡的生活,與日本人會更加融洽的相處。







日本作為我們的鄰國,其飲食習慣與我們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喜歡吃豆腐及豆製品,主食為大米,輔以麵食和雜糧,蔬菜水果多樣。但也有自身的特點,其飲食結構已經部分西化。尤其在年輕一代中,動物性食品的攝入量高於我國。

日本為一島國,海產資源豐富,因此,在日本人的飲食中,海產魚、蝦、貝類等較多,而且都非常新鮮、乾淨,日本人常常生食;在肉類食品中,考慮到動物的脂肪含量和風味,購買時首選牛肉,價格較貴;豬肉其次,價格居中;雞肉最為便宜,羊肉在一般的超市中並不常見。






在日本想要自己做飯的話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在日本。大小超市分布在居民區和商業區,要買食品,非常方便。

超市裡,蔬菜多是按個出售或是小包裝,如:大白菜有二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包裝,小青菜三、四棵一袋,胡蘿蔔、黃瓜也是兩到三根一袋,而且各種蔬菜採摘的很乾淨,買回家後,只需簡單清洗就可以烹飪。肉類、魚類食品亦是如此,有片、塊、餡等不同形式和不同大小包裝供選擇。還有各種半成品和熟食製品,只需在微波爐裡加熱即可食用。另外就是種類繁多的盒飯及飯糰,雖因人的口味不同有肉的、魚的、蔬菜的,但都注重營養搭配。





一、常食健康食品。

海魚和海產品:魚類,尤其是海魚,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降低血脂非常有益從而大大降低心腦血管患病率。

在日本,某些超市出售魚和海產品的冷櫃,會比出售禽類和肉類的冷櫃多出一倍。十大健康食品中的鮭魚(又稱大馬哈魚),是日本最常食用的魚類之一,其含有大量的DHA。常食鮭魚,不但會降低心腦血管病發率,而且延緩腦的衰老。據統計,日本人的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遠遠低於中國。

同時,被稱為軟黃金的金槍魚,也是日本人最喜歡的魚類之一。有數據表明,日本人每年消耗的金槍魚,是全世界的金槍魚捕撈總量的四分之一。


1367230


在日本,吃法講究多樣,主菜、副菜、配菜、水果、甜品俱全。而且量都不多,既不過飽又營養全面。即使在快餐店吃一頓工作午餐,也能保證肉類,蔬菜,豆制,海產品的全面攝取。



在日本。烹飪方法以煮、烤、生食為主要使用。極少用油炸的方法。即使要炒菜,油的使用量也是非常非常少的。炒好的菜餚上,既看不出油光、也嘗不出油味。




日本人的三餐大體可歸納如下


一、早餐:普通的日式早餐通常是,一個雞蛋,一碗米飯,一塊烤魚或火腿腸,一盤蔬菜與水果,一小碟鹹菜,一碗醬湯。當然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習慣於西式早餐,往往是一片麵包塗上黃油或果醬,一杯牛奶或果汁、咖啡。

二、午餐:多為快餐,如拉麵,放入火腿或雞蛋,豆芽。咖哩飯也是經常吃的。盒飯:配上一小塊魚或肉,生菜和水果,鹹菜,幾粒青豆,一片檸檬,一些調味品,構成了日本人營養全面的午餐。

三、晚餐:在日本家庭中晚飯一般都是吃米飯,豆腐,天婦羅,海蝦,生蔬菜,配上啤酒或清酒。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簡簡單單,溫馨的晚餐。5





可愛日本留學

> 專注日本新鮮事兒 <

| 日語 | 文化 | 動漫 | 美食 | 留學 |

圖文:網絡

編輯:小月亮




相關焦點

  • 飲食文化:日本都有哪些特殊的飲食習慣?
    --《孤獨的美食家》每個國家都有其不同的飲食習慣,而今天,小編便為諸君講述日本究竟有哪些令人驚訝的飲食習慣?日本飲食中的每一個奇葩搭配,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是日本獨特飲食習慣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詞最早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後傳至日本,一直被日本沿用至今,現在&34;二字已成為日本飲食文化中的代名詞,有人就問了,便當與日本飲食習慣中的&34;有什麼關係呢?
  • 訪學在日本日常飲食習慣有哪些?
    訪學在日本日常飲食習慣有哪些?出國去日本訪學或者留學,需要對於日本有一些了解,大家了解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嗎?下面就隨51小編一起來看看,日本人有哪些飲食習慣。1、日本人請客最大的特徵,是客人往往吃不飽。訪學在日本日常飲食習慣有哪些?
  • 盤點:日本人的「奇葩」飲食習慣,你都知道哪些?
    盤點:日本人的「奇葩」飲食習慣,你都知道哪些?很多讀者在後臺分享,自己旅居日本時,在飲食習慣上的不適應。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就帶大家一起盤點,日本人的「奇葩」飲食習慣,你都知道哪些?第一點:夏天吃西瓜前,少量加點鹽。
  •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與嗜好
    ☆飲食習慣 日本的飲食有日本固有的「日本料理」、從中國傳去的「中華料理」、從歐洲傳去的「西洋料理」等。日本的特殊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日本料理」的最大特點就是以魚、蝦、貝類等海鮮品為烹飪主料,或熱吃,或冷吃,或生吃,或熟吃。他們的主食是大米,其他的主要糧食有小麥、大麥、小米、玉米、蕎麥、糯米、大豆、小豆、甘薯等。這些主要糧食有的做成蒸飯、煮飯;稀粥、雜燴粥、炒飯、豆沙飯糰、棕子等;有的則做成米粉團、年糕、麵包、烤餅、麵條、饅頭等作為麵食用。
  • 外國人無法忍受的日本飲食習慣
    日本和食文化成功登錄世界無形文化遺產,世界範圍內迅速掀起了一場「日本料理熱」。但同時,也有很多外國人表示對日本的某些飲食文化實在是不敢恭維。日本《日刊SPA》介紹了幾種讓外國人無法忍受的日本飲食習慣。一位40歲左右男性抱怨道:「我妻子是中國人,她十分討厭大阪燒加米飯這種吃法,平時也不給我做我最愛吃的煎餃加米飯,甚至還說『大早晨起來就要吃米飯,你們日本人真變態』。此外,她還很討厭梅幹,對吃米飯就梅幹的吃法很不理解。都結婚5年了,可是飲食習慣不同讓我們倆之間至今還存在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 日本留學生活:日本飲食習慣
    日本留學生活:日本飲食習慣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正因為如此,也許對於日本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食品或食用方法,在外國人眼中儼然就是無法直視。去日本留學後,你是不是也會對此感到驚奇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日本的飲食文化吧!
  • 日本人比較長壽?或許和這3個「飲食習慣」有關,看看你有嗎?
    說到日本,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化妝品,電器、動漫等等,還有一件事是他們風靡全球的,那就是日本人民的人均壽命一般都比較長。為何日本人人均壽命都會那麼長呢?根據醫學專家科學研究和日本人均壽命延長的原因,主要是飲食習慣上非常健康。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與嗜好(圖)
    】  飲食習慣    日本的飲食有日本固有的「日本料理」、從中國傳去的「中華料理」、從歐洲傳去的「西洋料理」等。  日本的特殊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日本料理」的最大特點就是以魚、蝦、貝類等海鮮品為烹飪主料,或熱吃,或冷吃,或生吃,或熟吃。他們的主食是大米,其他的主要糧食有小麥、大麥、小米、玉米、蕎麥、糯米、大豆、小豆、甘薯等。這些主要糧食有的做成蒸飯、煮飯;稀粥、雜燴粥、炒飯、豆沙飯糰、棕子等;有的則做成米粉團、年糕、麵包、烤餅、麵條、饅頭等作為麵食用。
  • 日本人有趣的飲食習慣,最後一個與眾不同!
    日料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而且日本文化也在潛移默化的滲入進我們的生活。一說起「日式」,大家腦海裡必然會浮現出日本的清新美景以及溫馨的「原木風格」,不知何時起「小清新」也成了日式風格的一種代名詞。日本的文化真的有許許多多神奇有趣的地方,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日本人有哪些有趣又奇怪的飲食習慣吧!
  • 日本學校的飲食教育:從小培養節約習慣
    日本的學校注重飲食教育,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食物來之不易,減少食物浪費,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很多幼兒園在園區種蔬菜,並讓孩子們參與。孩子們通過觀察蔬菜的生長和收穫過程,了解蔬菜種植的艱辛,更加珍惜食物。升入小學後,午餐由學校統一提供。「今天你要小份、中份,還是大份?」「我要中份。」
  • 日本人為何吃不胖?走近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和一日三餐
    但查過資料才發現,日本的肥胖率真的只有4%,並不是天賦異稟,而是和他們健康的飲食習慣有關。注重食材本身的味道。在日本,油膩和辛辣的調味品用的非常少,醋,醬油和芥末吃的相對多些。因為日本的飲食既有區域性又有季節性,他們非常看重食材的「原味」。如何使用調味品,在傳統日本料理有一條原則:即其美味不能掩蓋食材原有的滋味。
  • 日本人為何愛吃「冷掉」的便當?原來跟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有關!
    許多日本學生與上班族都有帶便當的習慣,這些便當不論是前一天的剩飯又或者是早上才準備的菜餚,都是放到中午直接打開來吃,因此飯菜常常已經涼掉了!這種冷便當文化早已在日本根深柢固。1、從地理物貌上講: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資源並不豐富,因此日本人的節儉體現在方方面面,一份日本便當或許在我們中國人眼中會覺得太少了,但在日本人民眼中,這是恰到好處一人份,不會浪費。而中國物產豐富,一日三餐對於我們而言是日常重要的活動。
  • 各國都有哪些被誤解的飲食習慣?韓國人:誰說我們只有泡菜?
    中國的飲食文化很豐富,這一點是大家應該都清楚的。當然很多人從小在中國生活,對中國的飲食可能已經吃習慣了。所以這些年來經常有人喜歡出國旅遊,品嘗其他國家的美食。雖然味道不一定就比中餐好吃,但是畢竟吃起來比較新奇。
  • 飲食習慣和營養
    各國飲食習慣都有自己的特點。日本營養學家建議人們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每天都要吃43中食物,不是數量多,而是講究營養搭配和平衡。但是達到科學的營養搭配平衡標準好像很難,所以日本料理講究材料和搭配。而中國的美食講究營養注重烹飪口味。每種飲食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不能一概而論,說哪個好那個不好。如下是日本料理和部分中餐照片,僅供參考娛樂。
  • 日本人均壽命世界第一,他們這些飲食習慣一定要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公布的最新數據,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高達83.7歲,已經連續20年保持全球第一。這個結果和日本人的烹飪與飲食習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1. 飲食清淡——尊重食材原本的味道 日本人偏愛飲食清淡,烹調少油,尊重食材原本的味道。
  • 為什麼日本肥胖率僅有3%?三個飲食習慣很重要
    導語:說到全球哪個國家是肥胖率最低的這個話題,那麼絕對少不了日本。眾所周知,日本人普遍身材比較矮小,在日本的街頭很少能看到有胖子。要知道,目前全球都在面臨肥胖率突飛猛漲的的問題,但是日本卻似乎絲毫不受此影響,依然保持只有3%驚人的肥胖率。
  • 日本經典食育繪本,一套書培養孩子飲食好習慣!
    日本的食育專家酒井治子教授曾說:「孩子們可以從繪本產生出一種想像力,將它和自己栽培食材、品嘗食材的體驗結合在內,認知飲食的概念以及認知事物與其他事物的聯繫。」所以今天,小花想給大家推薦一套超級經典的日本食育繪本!
  • 日本人平均壽命長的原因找到了,或跟三個飲食習慣有關,不妨借鑑
    日本人平均壽命長的原因找到了,或跟三個飲食習慣有關,不妨借鑑自從人類出現以來,健康長壽就一直都是每個人追求的終極目標,可是早些年一位各種條件限制,所以人們的壽命長度也並不理想,當時一日三餐無法保證,而且醫療水平也比較落後,所以人們的平均壽命只有
  • 日本餐桌有哪些禮儀?淺析日本的飲食文化
    ,日本的飲食文化一直保持自己的飲食文化特點,同時又不斷進行創新,使其飲食文化在當今世界受到大家的認可與推崇。從日本料理店的菜系選材上,就可以看出日本人的菜裡幾乎都沒有大量油的存在,而且佐料非常少,追求的都是原生態,經過簡單處理後就可以直接使用,因為日本的飲食文化習慣,所以日本也一直是一個長壽的國家,肥胖率極低。
  • 人民日報刊文:培育科學文明的飲食習慣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天人合一」的觀念。面對大自然,心中有一種敬畏感。在中國人的眼裡,人和自然是息息相關、和諧共生的。《淮南子》云:「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魚不長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這就是告訴人們,捕魚狩獵,都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毫無節制、無度索取。千百年來,人類為了生存發展,馴養了很多家禽家畜如雞鴨牛羊等,完全可以滿足日常飲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