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美國片,它在上映前曾被美國總統川普在公開場合diss:
"好萊塢是真正的種族主義者,對美國非常有害"。
能得到如此待遇的電影,上一部還是獲得奧斯卡金棕櫚雙料大獎的電影《寄生蟲》。
影片隱藏著敏感的美國階級的批判和思考,在美國引起了巨大爭議。
導致美國的新冠疫情還沒開始前,因為輿論壓力,環球影業就將這部電影改檔了...
當輿論期過了,準備上映時。
結果新冠疫情在美國蔓延了,幾乎沒人敢去電影院,上映不到一周就下線了,製作商真的是虧慘了...
不過,正因為川普成功「抬了一手」,這部電影已經在美國口口相傳,甚至傳到了我國...
它就是:《狩獵》
美國,阿肯色州。
一個金髮碧眼的女生在寬闊的草地中醒來,懵懵懂懂的四處望了望,卻發現自己的嘴已經被緊緊的綁住,無法說話。
她無法記起,自己為何在這裡,這裡又是何處...
鏡頭一轉,小溪對面出現了一個同樣被嘴套綁住嘴的人。
小女生朝她打招呼,沒有任何回應。
山坡上,同樣的,一個青年男子迷迷糊糊的一邊吐槽一邊往空曠的草坪裡走。
她戰戰兢兢的跟著腳步走了過去。
同樣醒來的,有十二個人。
恐怖的是,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裡,或者是如何到達這裡的。
但茫茫之中,他們好像是被選中一樣...
他們發現一個大木箱,大家都以為是炸彈陷阱時,其中有個人卻不顧反對,把它撬了開來。
一隻穿著衣服的小豬跑了出來,更奇怪的是,裡面竟是各式各樣的重裝武器,衝鋒鎗、突擊步槍、射擊步槍樣樣齊全...
眾人先不管那麼多,拿上武器熱上兩手再說,只有小女生跟青年男子在拿鑰匙解鎖。
按照一般大逃殺電影的劇情,先拿武器的死得快,弱的肯定會走到最後,而且你們兩個那麼對眼,男女主是你們沒錯了!
就在這時,「嗖」的一聲一顆子彈從人群中穿過,嚇得眾人紛紛躲避。
獵殺遊戲開始了。
青年男子還拉著小女生的手來到箱子後躲藏,我已經準備好吃瓜,想著男女主的戀愛大逃殺開始了...
天生自帶幸運光環,都是電影裡女主的正常操作。
她還說了一句差點打中了自己。
沒想到的是,下一秒女主就被一槍爆頭...
只留下男主在槍林彈雨中瑟瑟發抖。
what???女主咋死了?
緊接著,多個角色接連領飯盒,死之前也要盡力出戲一把...
不僅如此,就連跟她眉來眼去的青年男子,也因為不小心踩到地雷,被炸飛了...
他也不是男主...
經歷了一場牢籠般虐殺後,存活下來的三人小隊一路逃到一個加油站的超市,老闆夫婦一臉懵逼的以為要打劫。
三人自認為已經安全,但其實這也是個陷阱。
下毒藥、 放毒氣、開槍一蹦,三個人一一掛彩了...
老闆夫婦也是這場遊戲的獵殺者。
此時,一位鎮定自若的女子緩緩的走進店裡。
真正的女主才上線...
在開場僅僅十幾分鐘,電影不帶喘氣的打出了一套連續組合拳,各種各樣的套路與反套路,不斷切換了影片主視角,讓人完全猜不出接下來的劇情走向。
再加上子彈橫飛,十幾秒就有一個角色下線,給足了觀眾視覺體驗。
女主「雪球」是個退役軍人,敏銳勇敢,她一眼就識破了超市夫婦的詭計。
這裡不是美國阿肯色州...
女主幹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的反殺了老闆夫婦,頗有電影殺死比爾的快感。
之後,女主便走上了大逃殺之路...
影片講到這裡,才慢慢浮出這場獵殺遊戲的真相。
一年前,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一群所謂的「精英階層」每年都會綁架一群「下等人民」,再坐飛機把他們運送到莊園,並獵殺他們以此取樂。
這個事件被稱為:莊園門事件。
人們或多或少聽過這個傳說,但並不知道是真是假。
與其他大逃殺電影一樣,影片的動作場面處處充滿著暴力美學的快感。
有一幕,發現隱藏的獵殺者後直接把他炸的血肉橫飛。
還有一幕,直搗獵殺者老巢,能不廢話就不廢話,還不忘記補上幾刀。
但僅僅這樣,還不足以讓川普diss這部電影。
全片除了各種劇情反套路與暴力美學之外,還透露出了一絲黑色幽默的味道。
仔細品味故事情節與臺詞,你會發現電影把各種「政治正確」都嘲諷了一遍,把偽善之人的真面目撕了下來。
比如,要把「黑人」稱為「非裔美國人」,不然就是搞「種族歧視」。
再比如,不能說「guys」這個詞,因為之中有女人,不然就是搞「性別歧視」。
更誇張的是,當男獵殺者都被女主殺了,只剩下的女獵殺者也不求情,否則你就是搞「性別不平等」對待。
還有,當獵物把槍對準老闆夫婦時,稱這是他的憲法「權利」,遇到危險先要保護自己。
而老闆夫婦卻反駁他,你拿著槍,那獵殺者朝你開槍,同樣也是在行使憲法「權利」。
在影片中,導演特意的穿插了這麼一段。
女主講了一個「另類」的龜兔賽跑的故事:比賽兔子因盲目自大,輸給了烏龜,而兔子卻沒有善罷甘休,拿著錘子把烏龜一家人都砸死了。
意思是:兔子永遠都會贏。
兔子代表了「精英階層」,烏龜則代表了「下等人民」。
在殘酷的社會中,階層固化難以被打破。
這群所謂的「精英階層」,一邊口口聲聲的討論如何解決「人道主義危機」,幫助難民治療愛滋病,一邊在莊園裡以殺人為樂。
當然,電影嘲諷完「精英階層」還不夠,還嘲諷了一波「鍵盤俠」。
結尾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其實根本沒有什麼「莊園門事件」,就是一出網絡謠言。
一年前,「精英階層」們在群聊中閒得無聊,就開起了玩笑討論在莊園獵殺下等人。
誰都沒有在意,結果這段聊天記錄被無意傳開...
網民看到了之後信以為真,全網的「鍵盤俠」都在網暴他們,精英們一時之間百口莫辯。
最後,這群人也因為輿論壓力丟了了財路和職業生涯。
他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假戲真做,把網絡謠言的始作俑者全部人肉了出來,然後策劃了一場真正的莊園獵殺遊戲。
與網絡「鍵盤俠」對著幹...
也就是說,事情的起因並不是階級的對立,而是因為人們的愚昧、無知、人云亦云。
就是告訴我們:永遠不要想當然地把你的認知強加在別人身上。
最後,電影再來了個反轉,精英們其實抓錯人了,女主並不是在網絡噴他們的「鍵盤俠」,只是同名的人罷了...
總之,拋開政治隱喻和內涵嘲諷來講,它作為一部虐殺爽片也是非常合格的,片中不斷反轉的劇情與乾淨利落的動作場面足以讓人大呼過癮。
更多內容,關注:怪奇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