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南旅遊攻略,5分鐘遊歷陝南所有的國家溼地公園

2020-12-22 小孔騎豬

說到陝南,那裡是整個陝西生態環境最好、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的地區。陝南包括三個地級市,自西向東分別為:漢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近些年,陝南溼地公園建設日新月異,成為當地和外來遊客們的熱門打卡地。今天小編就跟你侃侃陝南三市的國家級溼地公園。

01漢中國家溼地公園有三處。

寧強漢水源國家溼地公園:是漢中首個獲批的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漢江上遊玉帶河,西南起自漢江源頭,東北至關峽電站。公園內水與水交匯,林與林相連,波光粼粼,魚蝦在碧波中盡情地遊弋,小鳥在綠蔭中歡快地歌唱。

陝西漢中牧馬河國家溼地公園:西起西鄉縣沙河鎮馬蹤村,東至城關鎮喬山村,公園內有野生種子植物738種;有野生動物271種。朱䴉、大鴇、金雕在此嬉戲覓食。大天鵝、鴛鴦、灰鶴、大鯢等在此小憩或安家落戶常駐。

陝西漢中蔥灘國家溼地公園:位於陝西省漢西林業局廟坪林場轄區內,公園內具有秦嶺林區面積最大,生物多樣性豐富且最具保護價值的森林沼澤、沼澤化草甸、灌叢沼澤及永久性河流溼地。是目前陝西省唯一一家國家級森林沼澤溼地。四季景色各具特色,夏季,草甸百花齊放;秋季森林層林盡染,色彩豐富;冬季針葉林森林沼澤永葆綠色,傲立冬雪~

02安康的國家溼地公園有3處。

安康旬河源溼地公園:陝西旬河源國家溼地公園位於秦嶺南麓的寧陝縣境內北部,公園內溪水潺潺,綠樹成蔭,山清水秀,動植物資源豐富~

陝西千層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嵐皋縣西南部,境內山水相依,美景薈萃,金秋時節,這裡層林盡染,秋光瀲灩,雲霧繚繞,宛如仙境。現已開放的多處景點。

漢陰觀音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漢陰縣城關鎮楊家壩村、觀音河鎮觀音河村、合心村、進步村、水田村。公園內有龜山、蛇嘴、麻龍洞、水圍寨等自然景觀,植物有馬尾松、麻櫟、落葉松等喬木;有杜鵑、中華蚊母、女貞等灌木;園內動物有朱䴉、金雞、白冠長尾雉、貓頭鷹、杜鵑、啄木鳥、蒼鷺、白鷺等。

03商洛的國家溼地公園有2處。

商洛丹鳳丹江國家溼地公園:位於丹鳳縣丹江流域全段及丹江一級支流老君河魚嶺水庫至老君河口,銀花河土門至竹林關段。丹江國家溼地公園獨特的溼地水體景觀、優美的水禽景觀、宜人的農田生態景觀、耳目一新的新農村景觀等吸引著八方來客到此觀光旅遊。

商洛洛南洛河源國家溼地公園:公園是典型的黃河流域秦巴山區山地河流溼地,也是洛南縣的重要水源區,溼地公園西起洛南縣界,東止擬建天平山水庫庫尾,南北兩側以第一層山脊線、濱河路、一級階地、河岸線及耕地為界。

三秦大地,陝南是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這裡山清水秀,氣候適宜,秦嶺四寶:「東方寶石」朱䴉、「國寶」大熊貓、羚牛、金絲猴都棲居於此。如果你來陝南旅遊,別忘了到當地的國家溼地公園逛一逛,相信秀麗的風光,清新的空氣,溫文而婉的動植物會讓你心情舒暢,流連忘返~

相關焦點

  • 金秋遊陝南,去漢中旅遊,每個縣區都有美景等著你
    秋季風高雲淡,天空蔚藍如洗,褪去了夏署的酷熱,多了一份秋天的一縷清涼,金秋遊陝南,這個秋天去漢中旅遊,每個縣區都有美景等你來,漢中的秋天是色彩的王國,如果你來漢中,我會帶你看遍最迷人的秋景……漢中市城市美景:如果秋天你來漢中
  • 黃金周小眾旅遊景點!陝南有哪些著名景點?
    陝南是指陝西西南部。一般會提及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城市。夏商周時代時陝南稱為涼州。陝南地區的北邊是秦嶺,南部是大巴山,因此地貌呈現出多樣性,漢江自西向東穿過陝南地區,造就了這裡的獨特自然環境。陝西作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文化歷史底蘊深厚。
  • 美華食府旗艦店開業 陝南菜成主流趨勢
    將文化、菜品、服務融為一體,形成獨特體系,將陝南菜推向全國。美華食府未央店坐落於西安市未央大道199號,城市運動公園東側,總面積3000餘平方米,同時可容納400人同時就餐。主營精品陝南菜、部分高檔粵菜和官府菜,同時研發出很多精品陝南菜,將甄選的陝南原生態食材配以精心烹製調味呈現給廣大顧客。
  • 品嘗純天然鮮野果,享受鄉野情趣,陝南鎮坪三道門森林公園
    陝西省鎮平三門森林公園位於陝西最南端大巴山北坡的馬鞍山,距縣城5公裡,位於南宮山、天平林公園、四川巫溪雙溪龍洞、巫山小山峽、奉節百濟城等旅遊景點的中間位置,品嘗純天然鮮野果,享受鄉野情趣,陝南鎮坪三道門森林公園。
  • 週遊陝西你不可不知的陝北與陝南,前者人文景觀多後者自然景觀多
    如果將陝西旅遊資源按照三大旅遊區域進行劃分,這11個地市可劃分為:關中旅遊區(西安、鹹陽、寶雞、渭南、楊凌),佔全省53.2%;陝北旅遊區(銅川、延安、榆林),佔全省的24.9%;陝南旅遊區(漢中、安康、商洛)佔全省21.9%。 其中,關中旅遊區旅遊資源在豐富度、密度、組合狀況以及整體優勢中最為突出。
  • 家鄉懷舊的味道是陝南培根
    對於在陝南長大的人來說,陝南培根是他們家鄉的獨特風味。每一個家庭都會在準備豐富多樣的食物,對陝南人來說,培根是不可或缺的。「新年食臘肉」是陝南地區獨特的飲食文化。燻肉裡裡外外都一樣,煮熟後切成片,他有一個明亮的顏色,他嘗起來像醇香,肥而不膩,薄。
  • 陝南人的看家菜——豆豉炒臘肉
    豆豉炒臘肉是陝南人比較喜歡的一道家常菜。離開家鄉久了就想念家鄉的味道了~臘肉獨特的香味加上豆豉濃濃的豉香,再加上蒜苗一起炒香,絕對是陝南農家最受歡迎的下飯菜。到過陝南的人都知道,無論家境如何、無論口味如何,只要一盤豆豉炒臘肉上桌,保管您多吃兩碗米飯。
  • 陝南臘肉,舌尖上的美好回憶!
    春節即將來臨,這是中國人最為隆重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日上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非常豐富多樣的美食,對於陝南人來說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道菜當然是臘肉了。燻好的臘肉,表裡相同,煮熟切成片,色澤美豔,吃起來滋味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新年食臘肉」是陝南地區的傳統飲食文化。臘肉是將豬肉以鹽漬之,經風乾或燻幹製成的。
  • 雲遊安康|陝南小城漢陰,有陝西最好看的梯田,最好吃的炕炕饃和燴麵片
    接下來的十年,鳳堰梯田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旅遊知名度迅速提升。2013年被省水利廳命名為省級水利風景區,2014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美麗田園」,林業部將其納入鳳凰山國家森林公園,現已建成全國首個移民生態博物館。鳳堰梯田位於漢陰縣漩渦鎮,距離縣城35公裡。不要小看這35公裡,要翻過一個大山,上了山頂就是觀景臺。
  • 我是陝南臘肉愛好者協會的一員
    ,吃得長久了,臘肉之香就浸入陝南人的骨髓了。從此,三天不吃就想,「日啖臘肉三十片,不辭長做陝南人」。老寇經常回陝南老家,所以跟著老寇有肉吃,臘肉。,多半就是打電話招呼我去吃陝南臘肉啊。但是我知道,陝南臘肉愛好者協會的會長要開壇講課了。
  • 陝南的一股暖流,清酒醇香,甘甜自然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款純天然釀造的飲品―白酒在陝南有這樣一種酒,聞著很香、入口美味,喝下去很舒服,但是很容易就暈乎乎的。這種酒是陝南特有的,製作它的材質呢是通過8、9月種植,慢慢成長到了臘月份開始收成,製作就需要半年的時間,都是用汗水澆灌甘蔗成長,通過釀造加工而成的,每一道工序都是釀酒的關鍵每一個環節都很重要。所有的食材都是純天然綠色食品,沒有任何的添加劑,健康,它可能沒有哪些名貴的酒那麼出名,但是在陝南當地人必不可少的,在這裡(甘蔗酒)白酒要比市面上的茅臺、五糧液更受歡迎。
  • 陝南掠影:安康
    陝南,陝西秦嶺以南的部分,雖然直線距離西安並不遠,長久以來卻因為交通不便,藏在大山深處頗顯神秘。這裡也是我嚮往已久的地方,隨著秦嶺隧道打通多條高速公路開通,如今陝南交通已經十分便利了。前年從北京南下海南時,帶著老媽從西安穿越秦嶺到達漢中,探訪了蔡倫墓、張騫墓,看了朱䴉。
  • 黃鎮山:陝南安康伏羲山下太極城
    陝南安康市伏羲山(海拔1124米,漢濱區、平利縣臨界),在全國眾多伏羲文化區域中,是古代典藉和出土文物最早確證蓋壓群雄的伏羲聖地,最權威地獨佔鰲頭——1、《山海經◎海內經》:「西南有巴國。大皞生鹹鳥,鹹鳥生乘釐,乘釐生後照,後照是始為巴人。」
  • 實拍:陝南西鄉早市,嘟粉饃你們吃過嗎
    宅家繼續分享陝南的圖文,去年12月底好多粉絲要陝南的臘肉,為了把好質量關,親自去實地看 ,去陝南一般在西安城南客運站坐車,從西安到西鄉坐車要5個小時左右,車費91,途中在寧陝服務區稍作停留,下來走兩步。
  • 實拍:陝南西鄉早市,嘟粉饃你們吃過嗎
    宅家繼續分享陝南的圖文,去年12月底好多粉絲要陝南的臘肉,為了把好質量關,親自去實地看 ,去陝南一般在西安城南客運站坐車,從西安到西鄉坐車要5個小時左右,車費91,途中在寧陝服務區稍作停留,下來走兩步。
  • 地道的陝南美食,不只是涼皮肉夾饃!
    真的被問到難以招架,這裡所有的問題,作為吃貨的我,最想反駁的當然是我們不是每頓飯都是涼皮,那是西安有名的美食啦,作為地道的陝南人,我們有比涼皮更好吃的的東西。「啦啦啦。蒸面和麻辣燙夾饃。」有人可能會問,蒸面?什麼東西,陝西不是只有涼皮嗎,不不不,那你就錯了,先上圖。現在就讓我,來為你們隆重的介紹一下陝南的蒸面吧。
  • 百年歷史觀茶田 茶中品味陝南人
    陝南,在這百年的文化和歷史的變遷中,不變的永遠是這田間、杯邊上的一抹茶香。飲茶是陝南山民生活的重要內容。陝南地區的茶俗極具陝南地方特色。 陝南人對飲茶的喜愛,到須臾不可或缺的地步。他們常將「茶」、「飯」連在一起說,茶諺說「寧可三日無鹽,不可一日無茶」,當然有些誇張,但「開門七件事,茶為先」卻是習以為常。
  • 最令人懷念的家鄉味道,莫過於陝南臘肉
    對於生長於陝南的人們而言,陝南臘肉之於他們,便是那份獨特的家鄉的味道。每每到了年關,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許多豐富多樣的美食,而對於陝南人來說,臘肉便是不可或缺的一樣。「新年食臘肉」是陝南地區的獨特飲食文化。
  • 陝南特產集團有限公司漢中黨支部開展主題日活動
    7月4日,陝南特產集團有限公司漢中黨支部為了緬懷黨的豐功偉業,加強黨員黨性、理想、信念教育,落實黨支部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實工作目標,組織陝南各公司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陝果集團洋縣有限公司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 鄉土美味:陝南燻臘肉,一家煮肉百家香
    臘肉,又叫燻肉,是陝南秦巴山區一帶的地方特產,是陝南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相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王,兵敗南下走陝南,途經漢中紅廟塘時,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過他。又傳,清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攜光緒皇帝避難西安,陝南地方官吏曾進貢臘肉御用,慈禧食後,讚不絕口。陝南宰殺的年豬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為淡貯,終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饋友、逢年過節,都離不開臘肉。因此,一般農家,均以此為家常必備之鄉食,遂成鄉土美味。特別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臘肉的多寡,來衡量貧富的標誌。《漢陰縣誌》記有: 「雖篷室柴門,食必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