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億年前一顆隕石撞上火星,送來生命的同時,也讓火星「死去」

2020-12-19 奇點使者

在今年7月份,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紛紛發射成功,朝著火星一路前進,在明年2月份抵達火星後,除了勘測火星之外,它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尋找火星生命的痕跡。

火星真的有生命嗎?

有關火星生命的猜想,早從1877年就開始了。那一年由於火星和地球非常近,天文學家們通過望遠鏡,甚至可以看到火星的地貌特徵。當時有一名天文學家表示,自己在火星上看到了運河,看起來好像是「人工開鑿」的,從這個時候開始,「火星生命」就不斷被提及。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這個問題在過去的100多年時間裡,一直都沒有找到答案。在1996年,科學家在南極洲找到了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在進入21世紀後,通過對它的研究,竟然在上面發現了微生物化石。

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火星探測器也不斷傳回很多相關線索,比方說前段時間,NASA的「好奇號」通過對火星蓋爾隕石坑中沉積層的研究,發現火星在40億年前,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洪水,而這場大洪水,可能為火星帶來過生命。

火星上曾發生過大洪水?

NASA的研究者表示,通過「好奇號」傳回的數據,他們發現蓋爾隕石坑中有著很多的反沙丘,它們形成的原因一般都與流動的瀑布有關,在地球上,也可以找到類似的地貌特徵,同樣形成的原因,也和流動的水有關。

這就意味著,火星上曾經存在過豐富的液態水,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研究者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火星上曾經和一顆隕石相撞,撞擊產生的熱量讓火星表面的冰融化掉,這些融水在火星上形成了原始海洋、湖泊和河流。

同時,撞擊也讓火星擁有了一個短暫的濃厚大氣層,大量溫室氣體讓火星變得溫暖,表面的液態水可以留存,這個階段,如果留給火星的時間足夠長,那麼,火星是非常有可能孕育出生命的,哪怕只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但是它們也是生命之一。

此外,研究者也表示,這場撞擊不僅為火星帶來了宜居期,同時,也為火星寫下了生命的「休止符」,因為撞擊的影響,讓火星上原本較強的磁場消失,火星的內核也漸漸冷卻,失去了動力的火星,也就開始慢慢「死去」。

不過從火星磁場消失的時間來看,火星上至少擁有過長達1億年的宜居期,這段時間足夠火星上孕育出生命了,所以,NASA的科學家相信,明年當「毅力號」抵達火星後,通過一系列的探測,很可能會為我們揭曉火星的生命之謎。

那麼,未來火星還有機會甦醒嗎?在今年,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發生了多場地震,而我們都知道,地震都與地質活動有關,這讓很多科學家相信,火星正在甦醒。

當然,從太陽系的演化來看,大約20億年後,火星就會取代地球,成為太陽系中最宜居的星球了,不過在那之前,人類也需要提前移民到火星上才行,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44億年前,「黑美人」撞上火星,卻給地球送來了液態水和生命
    這其實與遠古時期火星受到撞擊,一些碎片進入太空,之後落在地球上有關。說起來,不止是火星隕石,地球上還有著月球隕石等,同時,地球隕石也在月球上被發現過,這意味著,遠古時期,星球之間的「隕石交換」,其實是很普遍的一件事。
  • 火星隕石隨「毅力」號回家
    一塊墜落地球的火星隕石定於7月30日隨美國宇航局(NASA)「毅力」號火星車發射升空,踏上返鄉之旅。 這塊隕石名為Sayh al Uhaymir 008(簡稱SaU 008),一直收藏在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將以隕石為校準目標,用於檢測「毅力」號火星車主儀器Sherloc的工作狀況。
  • 研究隕石發現火星存在超級火山 連續噴發20億年
    研究隕石發現火星存在超級火山 連續噴發20億年2017-02-09 14:56 來源: 科技日報此前研究人員考證發現,火星存在太陽系最大的超級火山——火星奧林匹克峰。而最新的發現則揭示了火星表面更加令人震驚的火山運動——連續噴發20億年!接近火星歷史的一半。
  • 假如,火星有過生命,他們能挺過四十億年前的行星「冰雹」嗎?
    圖解:是否出現這樣的情況,火星上存在過生命,但是被小行星撞擊摧毀了四十億年前我們的星系發生過一場不同尋常,十分殘酷的大轟炸,它就像一場波及所有內行星的冰雹,可以摧毀所有在這些行星上的生命。然而不少地球物理學家認為,如果說這是太陽系歷史上最激烈的事件之一,很可能有點扭曲事實。
  • 火星隕石墜入摩洛哥 科學家們樂壞了
    據報導,這些火星隕石總重約7公斤,最大的一塊重達1公斤左右,而現在地球上所有火星隕石加起來還不到110公斤。  從火星到地球,這趟長達數千萬公裡的旅程很不簡單。科學家通常認為,數百萬年前,某種物質撞擊火星表面,將巖石土壤拋向空中。這些火星「居民」的一部分穿過火星大氣,進入太空。
  • 火星蓋爾隕石坑大洪水暗示生命或曾存在
    火星蓋爾隕石坑大洪水暗示生命或曾存在科技日報訊 (實習記者張佳欣)大約40億年前,火星赤道上的蓋爾隕石坑曾發生過規模大到令人難以想像的洪水。根據NASA「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收集的數據,以及美國傑克遜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分析,這暗示了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項名為《蓋爾隕石坑大洪水的沉積物及其對火星早期氣候的影響》的研究發表在日前的《科學報告》期刊上。這場特大洪水很可能是由一次大型隕石撞擊產生的熱量引發的。
  • 火星地殼是一個「夾心蛋糕」,竟然有三層「夾心」,地殼非常薄
    提到火星,很多人都會覺得它一片死寂,認為火星是一顆已經死去的星球,不過過去的2年多時間裡,洞察號在火星上發現了480多次的地震,雖然和地球相比,火星的地震次數「少得可憐」,但是這些地震仍然說明,火星的內部仍然在活動,或者說,火星可能正在「逐漸醒來」。
  • 火星「死亡」的原因找到了!NASA:沙塵暴摧毀了一切希望
    火星或擁有宜居期早在2013年,火星曾經擁有過「宜居期」這件事,就已經被NASA發現了。根據資料顯示,NASA的「機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上一塊名為「Esperance」的長條形巖石上,發現了其中的黏土類礦物質。
  • 科學家發現火星上的刻畫石板,也許在30億年前,火星比地球還要繁華
    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顆小星球,唯一與眾不同的地方可能就是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吧,但是同處浩瀚星海中地球上能夠生命的存在,其他星球上就沒有生命的存在嗎?科學家們認為,其實火星上曾經可能出現過高智慧生命的存在。
  • 這些火星隕石巖石的類型,你知道嗎?
    火星隕石的巖石類型大揭秘大部分火星隕石都是球粒隕石,其形成年齡為45億年,是太陽星雲早期凝聚形成的物質。然而,1815年在法國的Chassigny地區、1865年在靠近印度的Shergahti地區以及1911年在埃及的EI-Nakhla周邊回收到的目擊墜落的隕石樣品,分別為純橄質無球粒隕石、輝玻質無球粒隕石和輝橄質無球粒隕石,因其類型有別於其它隕石樣品,將它們統稱為SNC族隕石,後被證實來自火星。接下來將為你介紹五種火星隕石類型。
  • 火星上的「滷水」是人類希望!新技術將把它變成氧氣,太驚喜了
    在2008年,NASA的火星探測器第一次在火星的表面土壤中,發現了冷凍水的存在。此後,火星上擁有水的消息,就不斷被報導,除了NASA之外,歐洲空間局的火星車也同樣在火星上發現了很多地下水塘,更加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地下水塘中的水,竟然是液態水。
  • 馬斯克為何執著於上火星?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
    科學家們從未放棄過對外太空生命存在的探索,尤其對於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他們也 一直在通過各種方法來尋找證據。到底火星上有生命痕跡嗎?據科學家表示,火星上是存在水 的,而水是生命之源,那麼,火星上有生命存在嗎?我們一起來了解。 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沒有任何其它行星比火星和地球更為相像了。 按照八大 行星距太陽由近至遠的排列次序,地球排在第三,而火星排在第四 因此,它們可以 說是名副其實的姊妹星。
  • 火星上有水卻為何沒有生命?科學家說終於找到原因
    直到30億年前,火星表面還覆蓋著水,與地球差不多。但是,現在的火星貧瘠乾旱,因此除了在科幻小說中,火星人是不存在的。  科研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思索:火星上的水發生了什麼。此前的研究表明:火星磁場崩塌後,火星上的一部分水被吸進了太空。  然而,牛津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水還在,只是由於已與巖石外殼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已鎖在火星表層了。
  • 火星曾存在過生命?科學家給出證據,天問一號等探測器前往探查
    雖然早在幾千年前,人們就對火星印象深刻了,不過當時對於火星的了解,也僅限於它是一顆紅色的星球,人們將它賦予了很多的想像色彩,比方說在我國古代,火星是一顆「災星」,認為它出現了,就意味著天下可能會大亂。而在古希臘人們的眼中,火星則搖身一變成為了「戰神」,將它給擬人化了。
  • 從「海盜」號到「好奇」號:火星生命探索爭論簡史
    此外,一旦水被添加到火星土壤中,也會釋放出氧氣,這與地球上情況一樣。「海盜」號在前兩項實驗中就發現了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跡象。第三項實驗是加熱火星土壤,就像在烤箱裡加熱食物一樣,但這些實驗結果好壞參半。隨著第四項實驗的矛盾數據傳回,在科學家當中的爭議更大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說法絕對是史無前例的事情。一旦這些數據出現錯誤,「海盜」號團隊所有成員都難以接受。
  • 火星已經開始冷卻,大氣層在不斷流失,地球或將迎來同樣結局
    其實在幾十億年前的遠古時期,火星是一個氣候宜人的適合生物生存的星球,但是因為火星上的磁場的削弱,最後導致火星的大氣層不斷逃離火星,火星的大氣層變得異常稀薄,進而導致了火星上的大氣僅僅剩下一點點,最後火星上的氣壓就只剩下了不到地球的大氣壓的百分之一。
  • 科學家猜測火星在30億年就已經冷卻了,未來還有救嗎?
    火星之所以叫火星,是因為古時候人們看到火星是紅色的,就像火焰一樣。又加上火星在天空中的運行軌跡飄忽不定,古人很困惑,火星又叫「熒惑」。等到我們看清了火星的真正面目之後,才發現火星即荒涼又寒冷。科學家猜測,火星的內核在30億年就已經冷卻了,就像失去活力的心臟,已經不再有磁場生成。這讓它的大氣層暴露在太陽風下,被吹颳得稀薄又寒冷,讓它成為了一顆沙漠行星。
  • 火星正在復甦?火星內核有反應,未來火星將是人類的第二家園!
    火星的這些特質與地球的確很相似,因此有科學家認為火星生命是存在的,並且在後來的探索過程中,也確實證實了火星遠古時期的環境狀況適宜微生物生存。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會有疑問,火星不是一顆沙漠行星嗎?它的表面布滿了砂礫、巖石,乾旱而缺水,時常還會發生塵暴,如此惡劣的環境,火星又怎麼會誕生生命呢?
  • 專家介紹火星上最適宜生命存在的地方
    美國羅格斯大學新伯朗士威校區專家研究發現,火星上最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位於其表面之下幾公裡處。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新研究或有助於解決「昏暗年輕太陽悖論」,此為火星研究方面的關鍵問題。大約40億年前,太陽曾是昏暗的,所以火星當時的氣候應該十分寒冷。但最新研究表明,事實上,那個時期火星表面曾存在過大量水體。研究報告作者推測,在遙遠的過去,火星上曾因鈾、釷和鉀的放射性衰變而釋放大量地熱。因此,即便在太陽昏暗期,地熱也足以融化冰川,形成水體。
  • 我們為什麼對火星如此迷戀,原因在這裡,認真看對火星有新的認識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對火星失去了興趣,直到它用隕石襲擊了我們。來自火星的巖石來自行星、月球和流星的巖石含有它們來自哪裡的化學線索。因此,我們有可能判斷隕石是來自月球、火星還是其他地方。在南極洲發現的一顆隕石(被稱為ALH84001)被科學家確認來自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