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份,阿聯的「希望號」、中國的「天問一號」、美國的「毅力號」紛紛發射成功,朝著火星一路前進,在明年2月份抵達火星後,除了勘測火星之外,它們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尋找火星生命的痕跡。
火星真的有生命嗎?
有關火星生命的猜想,早從1877年就開始了。那一年由於火星和地球非常近,天文學家們通過望遠鏡,甚至可以看到火星的地貌特徵。當時有一名天文學家表示,自己在火星上看到了運河,看起來好像是「人工開鑿」的,從這個時候開始,「火星生命」就不斷被提及。
火星上真的有生命嗎?這個問題在過去的100多年時間裡,一直都沒有找到答案。在1996年,科學家在南極洲找到了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在進入21世紀後,通過對它的研究,竟然在上面發現了微生物化石。
特別是近年來,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火星探測器也不斷傳回很多相關線索,比方說前段時間,NASA的「好奇號」通過對火星蓋爾隕石坑中沉積層的研究,發現火星在40億年前,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洪水,而這場大洪水,可能為火星帶來過生命。
火星上曾發生過大洪水?
NASA的研究者表示,通過「好奇號」傳回的數據,他們發現蓋爾隕石坑中有著很多的反沙丘,它們形成的原因一般都與流動的瀑布有關,在地球上,也可以找到類似的地貌特徵,同樣形成的原因,也和流動的水有關。
這就意味著,火星上曾經存在過豐富的液態水,那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研究者認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火星上曾經和一顆隕石相撞,撞擊產生的熱量讓火星表面的冰融化掉,這些融水在火星上形成了原始海洋、湖泊和河流。
同時,撞擊也讓火星擁有了一個短暫的濃厚大氣層,大量溫室氣體讓火星變得溫暖,表面的液態水可以留存,這個階段,如果留給火星的時間足夠長,那麼,火星是非常有可能孕育出生命的,哪怕只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但是它們也是生命之一。
此外,研究者也表示,這場撞擊不僅為火星帶來了宜居期,同時,也為火星寫下了生命的「休止符」,因為撞擊的影響,讓火星上原本較強的磁場消失,火星的內核也漸漸冷卻,失去了動力的火星,也就開始慢慢「死去」。
不過從火星磁場消失的時間來看,火星上至少擁有過長達1億年的宜居期,這段時間足夠火星上孕育出生命了,所以,NASA的科學家相信,明年當「毅力號」抵達火星後,通過一系列的探測,很可能會為我們揭曉火星的生命之謎。
那麼,未來火星還有機會甦醒嗎?在今年,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發生了多場地震,而我們都知道,地震都與地質活動有關,這讓很多科學家相信,火星正在甦醒。
當然,從太陽系的演化來看,大約20億年後,火星就會取代地球,成為太陽系中最宜居的星球了,不過在那之前,人類也需要提前移民到火星上才行,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