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
自上次DIY的竿把已有一年有餘,時間讓我嘗遍了酸甜苦辣,回想最始的初衷是「釣魚人」讓我學會了釣魚,結交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不亦樂乎,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鯽魚竿改羅漢竹手把的經驗。
鯽魚竿「身材瘦小」自居,野釣中休閒中的休閒忌大魚喜小魚,彎度28調入37調最佳,次次都是滿弓遛,恰似一月彎弓戲魚樂,原是魚兒二三兩兩。
選材:羅漢竹 (以根部密節最佳為宜,長度保持在20釐米以內15釐米為宜)
我是認真的,沒有什麼我削不出的形狀,首先是底部與接口處削成圓錐形能讓桿身與後堵過渡的融合,接著通孔可用手鑽加木工鑽頭方便些,沒有!一把長螺絲刀照樣幹。
在拆竿子後堵螺母的時候用火適當加熱膠水就溶了,不能硬碰,通好孔後在孔內刷或灌一層油漆起到防水作用以防入水膨脹開裂。
打磨手把可以從#180-#240-#320-#1200型號沙紙由粗到細,用手鑽轉打磨極其方便。
桿身接合要找好手把的平衡面,方法放在炮臺支架上靜止的一面便是,同時與竿子的文字商標對齊否則遇到強逼症者就廢了。
處理插接口處:
膠水加纖維棉花(材料:枕頭),先填充好形狀再滴再修飾再滴,滴膠水硬化後凸出的地方可用刀削去接著便是打磨。
滕條裝飾,通常裝飾竿止處與後堵兩處,滕條怕硬要軟不用泡水泡水502粘不住住,用粗沙紙來回拉鋸幾遍就軟了消毛刺變薄。
繞滕條的最先處與最後的收尾要用刀片削薄與小些便之重疊處變得更薄美觀。
同樣繞好的滕條也需打磨平滑,之前羅漢竹的色彩點綴也放棄了為的是簡單明了。
竿止:
還是一如既往的香樟根塊,一個開孔鑽頭+圓銼刀擴孔,打磨 上漆:
選用的是快捷方便的自動噴漆,一遍不用噴太厚當底漆用因要用細沙紙打磨毛刺與氣泡。
二三四遍續漸潤厚晶瑩剔透,滕條處也可先單獨噴一兩次厚些使之圓潤沒有凹凸感融為一體。
到此已大功告成!耗時一個下午熟練的工具與手法其實製作一個羅漢竹手把很簡單!肯動手肯想沒有得不到的東西,試想一支魚竿的蛻變注入心靈的手巧便是與釣魚人相融,有你以知足且談漁樂之歡。
掃描二維碼,下載釣魚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