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五》誕生於1932年的法國,是一首純音樂,主要由鋼琴伴奏,在1945年被毀。這首樂曲原名叫《魔樂》,不是由一個人,而是由一群音樂大師創作的。聽過這首曲子的人沒有一個生還,它利用的是次聲波和其他手段來刺激大腦皮層神經,人的腦部和頻率20HZ的次聲波能產生共振,不能用意志力來克制。
據說,在這首歌存在的13年裡,聽過的人沒一個能笑的出來。很多人患上精神分裂,抑鬱症等,自殺的人竟數以百計。自殺者留下遺書都說自殺是因為無法忍受著無比憂傷的旋律,此間還有無數的吉他,鋼琴等藝術家彈過此曲後從此封手。作者死前深深的懺悔,他說沒想到這首樂曲給人類造成了這麼大的災難,這並不是他的初衷的,他自己也沒想到此曲會害死如此多的人,於是和歐洲各國聯手毀掉了此曲。但是並沒有實質法律文獻、期刊和出版物能證實該自殺數字。這可能是當時的樂商為了促銷而憑空捏造。
黑色星期五由來:
黑色星期五源於西方的宗教信仰。因為有很多的西方人忌諱「13」,原因是,按照迷信的說法,只要到每月的13日這一天,12個巫婆都要舉行狂歡夜會,第13個魔鬼撒旦就會在夜會高潮時出現,給人們帶來災難。因此,西方人不僅忌諱「13」日,也忌諱有「13」數字。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許多樓房都沒有第13層。
很多西方人也忌諱「星期五」。聖經說,上帝創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後,從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造了一個女人夏娃。據說,亞當和夏娃吃禁果在星期五,他倆死的日子也是星期五,亞當和夏娃的兒子該隱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殺死了他的弟弟亞伯。在西方人看來,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在這天,有些人會因為恐懼而下不了床,還有些人會拒絕乘飛機,買房子,甚至購買勝券在握的股票。數字13和星期五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日期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個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所以,這首曲子的名字本身就是讓人們心理就是很牴觸。
黑色星期天
《黑色的星期天》(英語:Gloomy Sunday,匈牙利語:Szomorú Vasárnap),也譯作《憂鬱的星期天》,是匈牙利自學成才的作曲家魯蘭斯·查理斯(Rezs Seress,1899-1968年)譜寫於1933年的一支歌曲。歌曲原名為《Vége a Világnak(世界末日)》,以樂譜的形式發行,隨後歌詞改用詩人László Jávor的版本,歌曲則於1935年在匈牙利以 《Szomorú Vasárnap(憂鬱的星期天)》的名稱錄製發行。這首歌於1936年同時被Sam M. Lewis以及Desmond Carter改編成英文,也在英國造成輿論,最後,比莉·荷莉戴於1941年所翻唱Lewis的版本最為出名。
魯蘭斯·查理斯因意見不合與女友洛伊娜分手,在分手後的某個大雨滂沱的星期天,失落的他望著雨點,深深地嘆息了一句:「真是一個絕望的星期天!」此時,靈感突然如泉水般湧現,三十分鐘後,他寫下了一首在音樂史上最悽美的歌曲《憂鬱的星期天》。接著的一個月,他為這首曲子四處尋找唱片出版商,卻被多番拒絕,其中一位出版商人說:「並不是因為這是一首憂傷的歌曲,而是這曲子所流露出懾人心魄的絕望情感,對任何聽眾都沒有好處。」但在幾個星期後,終於有一家發行商接受了他的作品,並將此曲流傳到世界各地。
當年《憂鬱的星期天》不單發行了唱片,還在電臺經常播出,聽這首音樂的人大有人在,但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什麼異常,也不是聽了之後人人都去自殺。有些人的心理暗示性非常高,就很容易接受相關的刺激;當他接受相關的刺激之後,這時就會調動他肌體所有的防禦系統作出一種高明的狀態,再產生相關的反應。就是說,《憂鬱的星期天》殺人,是因為一些人的心理暗示能力很強,在聽到音樂還有歌詞的時候,被那種悲傷驚恐的情緒所感染,所以就會自殺。但是,心理暗示感極強的人是少之又少。查一下年代表就可以發現:那個時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經濟上,它處於大蕭條時期,很多人失業在家,衣食無靠,在政治上,戰爭頻發,人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許多人經歷了這些之後,就會轉變為心理暗示感極強的人。《憂鬱的星期天》可以說是一個誘因,人們真正自殺的原因,是他們心靈的痛苦。而到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世界格局趨於穩定,天下比較太平,經濟發展迅猛,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原因造成心靈的巨大創傷,環境變換之後,《憂鬱的星期天》也就自然失去了殺人的魔力.。
綜上所述,兩首不是同一首歌曲,很多人將兩首歌曲相混淆,真正的世界三大禁曲 是 《黑色星期五》、《第十三雙眼睛》,《懺魂曲》。所以,有人再問禁曲之類的東西,你千萬不要答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