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了解,法國傳統美食文化!

2020-12-18 差一步說天下

2010年的11月1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奈洛比舉行的一次委員會會議中,將法國的傳統美食文化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法國的飲食傳統入選進世界遺產的理由,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一、歷史悠久

法國的美食傳統經歷了從最初的食為果腹到宴席之樂這種漸進的演變過程,它不僅是習俗和禮儀教養規範的積累,更是法國幾個世紀以來經濟和社會文化變遷的有力折射。法國菜的誕生,由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迎娶的一位義大利的公主,她為法國的宮廷帶來了重要的「陪嫁」,各種義大利美食和使用刀叉的習慣,為法國美食傳統的禮儀譜寫了序章。隨著這種新式的餐具逐漸從貴族階級傳遞到民間,法國人開始優雅地舞刀弄叉起來。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美食烹飪的技藝達到頂峰,如今品種繁多的法餐都來源於那個時期。直到法國大革命時期,隨著一批技藝高超的御廚流落民間,烹調技藝才得以在社會各階層中流傳。就在同一時期,按順序上菜和分餐制的習慣,象徵在群體內的分享,也由貴族階級從一位駐法國的俄羅斯大使的餐桌上習來。整個19世紀,從貴族宴會到民間餐館,對新餐桌規範的競相效仿改變了原始法國式的用餐習慣。

二、菜譜與配方獨特

食物的製作技術和工藝隨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進步逐漸精進,而烹飪的理念則從古至今一直延續下來。菜餚美味與否的判斷,是看其本身的自然原味被保留的程度,而非佐料的喧賓奪主。這樣的烹飪理念來自農業的傳統思想,依賴大自然和上天的給予,利用自然必須受控於自然,在大自然面前保持謙遜的態度,以人性化的方式對食物進行加工美化,即以最自然的方式製作、儘可能不破壞食物的天然營養,保持其本身的口感,並利用各種香料的搭配凸顯食物的美味。而為了提高味覺享受,餐桌的布置和裝飾也成為一門學問。以經典的對稱式餐桌布置,包括臺布、餐巾的摺疊及經過精心選擇的餐具的形式,使之與每道菜相配合,人們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伴隨著嗅覺、味覺、視覺的刺激,最大限度地增加宴席的魅力。

三、文化情感濃厚

法國人賦予美食超越吃和食物本身的文化意義,對美食的欣賞所代表的樂趣,也形成了一種潛意識裡對待日常生活的態度寫照,它蘊含了文化、藝術以及人情世故,是法式簡約而不簡單的優雅生活和法蘭西民族的美食與文化認同相融合的體現。美食不能等同於大量的食物,後者對人類和所有動物來說是共同的生存需要,而美食還需要追求質量、傳達口感和欣賞進食所帶來的愉悅。這種激情從備餐過程開始滲入到美食文化中的所有元素。一切準備和悉心製作,目的都是儘可能地尊重每一位參與者並為他們的情感交流提供一個平臺,因為飯間和飯後的輕鬆氣氛有利於培養自信,鍛鍊口才。優雅的法國人對個中之道諳熟於心,賓客滿堂,大家歡聲笑語談論正在享用的美味佳餚,表達自己對這一切美味、環境裝飾乃至氛圍的受用。享用這樣一場大餐就是品味生活,烹飪時的創意、用餐時的悠閒,正是法國人生活態度的寫照。

餐桌禮儀也同樣是美食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法式進餐必須遵從一套獨特的順序:由開胃酒開始,以餐後酒結束,中間分步上菜,依次為頭盤,蔬菜加魚或肉作為主菜,奶酪和甜點。上菜次數最少為四次,視進餐人數情況,可達五六次之多。看似繁瑣複雜的禮儀規範,實際上是為了讓賓客充分交流討論,評品與美食相關的一切,一盤菜端上來,欣賞的是藝術,享用的是美味,交流的是感情。因此,美食傳統作為一個感情交流的媒介,除了滿足飲食之樂以外還有更為深層次的社會功能。經濟的發展和消費習慣的變化使近半個世紀以來法國人餐桌上的內容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由共同進餐維繫起社會和家庭關係的傳統仍持續著。

四、開放與交流

法國人對飲食的精緻講究成就了法蘭西民族「世界美食家」的頭銜,創立於1900年的《米其林餐飲手冊》就是以法國標準對全球餐廳製作的評價體系,為旅客在旅途中選擇餐廳提供建議。一直以紅色為封面的「紅色指南」,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最權威的非官方酒店和餐廳指南。一百多年來受到全球美食家遊客的青睞,世界各地的餐廳也把名列其中視為榮譽的象徵,更是對其自身價值的最好證明。

法國大餐在各級名廚的手中成為一門飲食的藝術已被世界承認,每年吸引8000多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在觀光法國歷史文化遺產的同時體驗美食文化、品味正宗料理、感受法蘭西民族對小小廚房和餐桌的永恆激情;同時還有慕名而來的各國廚師,在這個美食主義的最高學府進修技藝。這些人的到來,不僅使法國美食傳統更加美名遠揚,同時也讓法國的美食在這樣的文化交流之中不斷吸收外界的精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法國美食文化也邁出國門,以法式料理作為先導,出口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法國美食在全球已成為法國的一個重要特徵。日本有5000多家法國餐廳,美國有約4000家,並且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有法式烹飪專業學校。

相關焦點

  • 「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名錄新聞發布會速凍鮮扒雞德州齊魯網5月22日訊(記者 周樹茂 通訊員 孫連泉)5月22日,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在鳳冠假日酒店舉行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聞發布會,來自全國各地
  • 義大利「披薩」申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義大利「披薩」申請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日前,義大利已經決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請,希望將其特色美食——那不勒斯披薩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餅最早出現在幾千年前,這一點可以從考古學家在龐貝古城裡發現的披薩製作工具得到印證。
  • 珠算入世界非遺備選名錄 韓國泡菜日本和食同時入選
    聯合國備選名單介紹說,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著中國人經歷了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2008年,珠算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不過,近年來,自從有了計算器和計算機等計算工具的出現和普及,珠算便成了「古董」。
  • 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至今,這些遺產所在地的居民仍傳承著各自典型的民族習俗與文化傳統。
  • 日本壽司或將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葛鵬】據「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10月22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將日本的傳統民族美食與法國、墨西哥、地中海和土耳其的美食一起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報導稱,日本料理在世界各地傳播迅速。儘管在國外以壽司最為著稱,但其家庭菜餚包括各種米飯料理、日式咖喱和麵條(拉麵、烏龍麵、蕎麥麵)。
  • 自貢5項傳統手工藝入選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近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公布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本次公布的名錄,是從全省134個縣(市、區)上報504個遺產項目中精選而來,涵蓋傳統美食技藝、民間手工藝品等7個類別,本次入圍名錄共分布在全省112個縣(市、區),合計165個項目。其中,自貢5項傳統手工藝入選該名錄。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
  • 韓國泡菜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韓國泡菜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12-06 21:04:20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韓聯社12月5日消息,韓國越冬泡菜文化入選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泡菜文化,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梧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傳統美食——紙包雞
    梧州傳統節慶美食文化的第一道菜——紙包雞傳統的紙包雞製作技藝,是精選本土農家散養三黃雞為原料,將切好件的雞肉用紙包雞秘制醬料醃製後,以玉扣紙逐件包裹,再以花生油入鍋浸炸而成。2014年,「梧州紙包雞製作技藝」項目入選梧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梧州紙包雞色澤金黃,香味誘人。吃起來,入口甘、滑、甜、軟,食後齒頰留香。梧州紙包雞已有150多年歷史,始創於民國初期的梧州官辦酒樓環翠樓廚師官良之手。起初,紙包雞僅限於款待達官貴人,後來名酒家粵西樓老闆重金聘請了該廚師官良。
  • 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郫縣豆瓣等入選
    22日,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包括郫縣豆瓣、北川羌繡、富順豆花、中江掛麵、樂山甜皮鴨、名山蒙頂山茶、綿竹年畫、青神竹編、滎經砂器等一批耳熟能詳、享譽省內外的傳統製作技藝入選四川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名錄。
  • 蒙古族民歌呼麥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_中國網
    2004年胡格吉勒圖在天津蒙古民歌學術演唱會      我國重點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呼麥於國慶前夕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這是繼蒙古族長調民歌之後,內蒙古自治區又一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到過內蒙古的人都知道草原是歌舞的故鄉,而呼麥又被稱作是草原深處的「天籟之音」。自二○○六年蒙古族「呼麥」民歌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隨著內蒙古旅遊業的發展,「呼麥」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和接受。
  • 勝利油田華八井入選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名錄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石油石化行業)名錄,勝利油田華八井成為15個入選項目之一。華八井是華北油區第一口見油井,是勝利油田的發現井。2019年9月以來,國資委組織開展了石油石化行業工業文化遺產申報工作。通過初審、專家評審等環節,最終包括勝利油田華八井在內的5個中石化項目入選首批發布的名錄。入選項目在中國石油石化工業發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做出過重大歷史貢獻,目前工業遺產和文化遺產物項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
  •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2016年07月18日11:12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委員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正式宣布包括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在內的由7國17處遺產組成的「勒·柯布西耶建築作品」入選世界文化遺產。
  • 泰國擬將冬陰功湯申遺,那些入選非遺的世界美食到底妙在哪裡?
    目前為止,法餐、日本和食、義大利那不勒斯比薩等8種類別的食物已被批准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在,除了冬陰功湯之外,法棍也在準備申遺。一種美食想要申遺到底需要滿足什麼條件?申遺成功的那些食物有什麼魅力?
  • 南豐蜜橘栽培技藝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日前,具有1300多年栽培歷史的南豐蜜橘栽培技藝正式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該縣繼南豐儺舞入選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的又一件大喜事。
  • 世界遺產名錄更新!韓國燃燈會申遺成功,又是碰瓷中國傳統節日?
    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著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精神文明和悠久歷史,如果能入選最高級別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那麼無疑是對這一項傳統傳承的最高認可和肯定,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為此努力著,最近又有喜訊傳來,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這兩個項目
  • 24小時國際要聞TOP10:中國土司遺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要聞】中國土司遺址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土司遺址4日在第3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8處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各成員在當天會議中一致同意將土司遺址列為世界遺產。會議主席宣布土司遺址成功入選後,現場響起熱烈掌聲。很多國家代表團成員與中方代表握手表示祝賀。
  • 鄒平:西董酸漿豆腐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鄒平西董酸漿豆腐入省級非遺名錄    日前,西董酸漿豆腐製作技藝成功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鄒平縣首個省級非遺項目。  西董酸漿豆腐製作技藝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以優質黃豆和山泉水為原料,經選料、浸泡、磨漿、殺沫、去渣、煮漿、點漿、壓制八道工序純手工製作而成。
  • 德州25個非遺項目入選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日前,德州公布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5個非遺項目入選。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0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法國香檳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快去「香檳之路」看看吧
    法國「勃艮第葡萄園風土」和「香檳山丘、酒莊及酒窖」雙雙入選最新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次香檳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包括三個景點,首先是地處埃佩爾奈的香檳大道,其次是蘭斯的聖-尼凱茲小山丘,最後是艾培涅的山坡。從巴黎坐上往蘭斯方向的火車一個半小時後到達的便是法國著名的香檳-阿登地區。對遊客來說,這個地區和它出產的金黃色液體一樣散發無限魅力。